日期 : 79个相关结果 0次浏览

  3月31日,内蒙古自治区2023年高质量发展重大项目集中开工仪式将隆重举行。春风浩荡、击鼓催征,全区各地重大项目遍地开花、发展动能强劲,呈现出百舸争流、千帆竞发的奋斗景象。   时间勾勒新的年轮,刻下历史前行的印记。   总投资57亿元的中石化风光融合绿氢化工示范项目在鄂尔多斯市开工……一个贯通风光发电、绿电储送、绿电制氢、绿氢耦合煤化工的绿色产业链项目在内蒙古呼之欲出。   总投资10.95亿元的蒙西浩雅500千伏输变电项目开工……一个可满足160万千瓦风电送出需求、年减排二氧化碳400万吨的绿电大通道项目按下建设“快进键”。   总投资超百亿元的集通铁路电气化改造工程432.5公里路段投运,列车全程运行时间缩短6小时、年货运量增至8000万吨指日可待……蒙煤东运大通道健步跨入电气化时代。   蒙能集团总投资506亿元、总装机容量超千万千瓦的6个新能源及2个超超临界清洁火电项目在4个盟市同步开工,项目投产后,年发电量380亿千瓦时、减排二氧化碳1500多万吨、节约标煤540万吨……内蒙古国企投资史上规模最大的现代能源产业项目集群跃入人们视野。   全区各地400万亩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拉开序幕……决心端牢“中国碗”的内蒙古坚决扛起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大使命。   投资10亿元的泰康之家养老服务业项目、投资50亿元的华润万象城项目、投资60亿元的南万达广场项目在内蒙古开工建设……志在做大做优做强服务业的内蒙古开启新一轮产业转型升级。   ……   为什么能这样?非同寻常的2023年,历经三年疫情大考的内蒙古牢记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驰而不息,在推动重大项目建设中奋起自强,以更加坚定的发展自信推动经济晋位升级,向着光辉灿烂的高质量发展方向奋勇前行——   全区招商引资暨优化营商环境大会召开,会上,“科学谋划储备一批大项目好项目”成为内蒙古“攀亲”高质量项目的郑重宣言!   自治区发布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120条政策清单,推进农牧业优质高效转型、工业优化升级、服务业提质增效等若干政策措施,为内蒙古重大项目高质量建设开辟道路!   全区推进重大项目建设电视电话会议召开,“树立雄心壮志”“大抓发展、加快发展”“推动全年重大项目建设强劲开局”成为内蒙古推进重大项目高质量发展动员令!   ……   为什么要这样?自治区决策层凝聚的共识发人深省:我区发展还面临诸多成长中的“烦恼”和转型中的困境。   正视现实,直面挑战,才能赢得未来。“转型中,我区必须正视经济总量不大、产业结构不优等现状与挑战,必须牵住项目这个‘牛鼻子’,进一步调结构、转动能、提质量。”内蒙古宏观经济研究中心总经济师司咏梅就我区如何应对挑战作答。   对未来最深情的期许,是不懈奋斗。为此,进入2023年,始终不渝为转型升级“加油助威”的内蒙古,以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勇气推动重大项目建设,掀起澎湃不息的高质量发展洪流,奏响全区重大项目建设“集结号”。   ——瞄准京津冀经济圈等重点区域,自治区紧盯头部企业、链主企业推动各盟市产业高端补链、终端延链、整体强链,内蒙古以精准招商的魄力推动重大项目高质量落地!   ——自治区政府与多家央企在清洁能源利用、新能源装备制造、稀土深加工等领域签署多项战略合作协议,内蒙古决心为地区重大项目与央企高质量“联姻”牵线架桥!   ……   为什么会这样?抉择从历史深处走来。当前,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及外部环境复杂严峻、发展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等重大考验,内蒙古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粮食安全、产业安全等方面的责任更加凸显。   风云激荡的时代大潮中,总有一种发展力量穿云破雾、浩荡前行。前行中,历史发展的征程虽屡经曲折却一路伸向充满希望的远方。也因此,按照动员令和“集结号”的指向,2023年,推动重大项目建设在内蒙古风生水起。   呼和浩特市谋划实施的重大项目总投资将达5300多亿元,新续建现代服务业项目总投资2800多亿元。   鄂尔多斯市44个重塑一产重大项目和总投资1100亿元的3个新能源及生态治理项目、1个超超临界清洁火电项目已先行开复工。   包头市谋划实施的年产10万吨颗粒硅和稀土深加工与钢铁渣综合利用等重大项目总投资将超过4400亿元。   通辽市博霖原料药生产基地项目、锦联易拉罐罐料及汽车板材项目等254个高质量项目已先行开工。   锡林郭勒盟安排自治区级重大项目150个,总投资1232亿元,其中的招商引资项目总投资将超过千亿元。   赤峰市先行开复工重点项目426个,今年计划实施的重点项目、重大项目总投资将超过3000亿元。   乌海市32个重大项目集中签约,总投资583.5亿元的50个重点项目已先行开工。   乌兰察布市在先进装备制造、康养旅游等领域签约重点项目179个,总投资将超过1600亿元。   巴彦淖尔市计划实施194个重大项目,总投资将超过1200亿元,94个项目已先行开复工。   ……   每一段辉煌的历史,始于每一次踔厉奋发、铿锵前行。今天,在追梦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内蒙古推动重大项目高质量落地的每一步,都将创造充满希望的历史。   希望在哪里?内蒙古以“一张蓝图绘到底”的雄心壮志作答:今年我区计划实施政府投资5000万元以上、企业投资亿元以上重大项目3100多个,总投资3.2万亿元。   希望在哪里?内蒙古以优化投资结构的成绩向历史交卷:今年1-2月,在重大项目推动下,全区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49.6%,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75%。   希望在哪里?打开2023年内蒙古计划实施的重大项目清单,答案一目了然:这些项目,绝大多数是推动传统产业“脱胎换骨”、新兴产业“强筋壮骨”、支柱产业“聚链成群”的大项目好项目。   “大项目好项目带来大发展,迅速跟进的高质量发展重大项目,就是今天的发力点、明天的增长极。”自治区发改委副主任、高级经济师张永军说。   希望在哪里?项目建设一线持续求证“大项目好项目带来大发展”这一结论:与传统产业项目相比,仅鄂尔多斯市3个新能源及生态治理项目和1个清洁火电项目投产后,年节约标煤将超过千万吨,年减排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将超过3000万吨。   牵住重大项目“牛鼻子”,奔赴高质量发展光明未来,希望究竟在哪里?生动实践已然诠释内蒙古充满希望的昨天,还将见证内蒙古充满希望的美好明天!(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杨帆) 编辑:温慧娟

自治区水利厅在企业开展“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宣传活动

          3月28日,为宣传将于4月1日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带动全社会携手共护母亲河,内蒙古自治区水利厅在内蒙古能源发电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电力工程技术研究院举行2023年度“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宣传活动。   活动现场,工作人员通过讲解宣传展板、发放宣传手册、赠送吉祥物“水宝宝”、提供现场咨询等方式,向企业员工普及《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等法律法规,现场宣传爱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并号召企业和广大员工爱护水资源、珍惜水资源。   当天,双方就保护黄河、合理利用水资源等内容进行了座谈。内蒙古能源发电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电力工程技术研究院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开展了《保护母亲河合理利用水资源》主题活动。 编辑:石尧

内蒙古自治区水利厅举办2023年“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线上主题宣传活动

  在2023年“世界水日”“中国水周”期间,内蒙古自治区水利厅举办了“强化依法治水携手共护母亲河”“深入践行二十大精神筑牢水利法治化建设”为主题的线上普法直播和互动有奖竞答活动。通过为期一周时间,面向全社会和水利行业更广泛地宣传《黄河保护法》和《内蒙古自治区河湖保护和管理条例》等相关内容,进一步增强全民依法保护黄河、爱护家乡河湖生态的意识,为自治区打造幸福河湖营造良好法治氛围。   活动期间,自治区水利厅启动了“网络有奖竞答”活动,同时制作三部水利普法动漫微视频,邀请两位法律专家开展水利普法大讲堂直播,通过各大自媒体平台加深群众对《黄河保护法》和《内蒙古自治区河湖保护和管理条例》的了解;制作普法长图,通过水利厅新媒体官方公众号面向社会普及相关法律知识,对提高全区水利营商环境法治化建设等方面的内容进行详细解读,进一步呼吁大家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保护黄河、爱护河湖生态,珍惜水资源、加强水生态保护。   水周期间,全区水利干部职工积极响应,社会大众踊跃参与有奖竞答,通过普法动画和普法长图学习相关法律法规知识,越来越多的群众了解了宣传内容,提升了群众水生态文明理念和法治意识。截至3月28日,全区累计参与普法直播的水利干部职工及社会群众达到1.3万人,面向社会的有奖互动答题累计参与人数达到4400余人,宣传微视频及长图有效观看达到48.23万人次。   下一步,内蒙古自治区水利厅将以学习宣传贯彻《黄河保护法》为契机,认真践行高质量发展理念,继续加大黄河保护和河湖治理工作力度,加强河湖生态保护、维护河湖健康生态、实现河湖永续利用。(水法) 编辑:石尧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我们乌兰牧骑队员要把这作为一项始终坚持的使命,让更多农牧民群众享受到文化带来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在兴安盟扎赉特旗乌兰牧骑排练大厅,全国人大代表、扎赉特旗乌兰牧骑副队长何买拉苏结合个人履职情况和自身感受体会,从全国两会盛况、政府工作报告等方面,和大家分享着所思所得。   排练厅内气氛热烈,何买拉苏讲得投入,队员们听得认真。“感觉自己的干劲儿更足了。我们要继续大力弘扬乌兰牧骑精神,始终扎根基层,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扎赉特旗乌兰牧骑队员王明明说,在未来的工作当中,他会更加苦练内功、增强本领,用心用情创作更多贴近民心的文艺作品,并将这些作品送到农村、牧区、学校、社区、企业中去。   这几天,回到工作岗位的何买拉苏一刻都没有松懈,不仅把全国两会精神传递给身边人,也落实到自己的工作实践中。在创作编排演出节目、组织开展对内业务考核的同时,他和队员们一起刻苦训练,努力提升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   今年是何买拉苏在扎赉特旗乌兰牧骑工作的第13个年头,全国两会上,他针对农村牧区没有专业固定的文艺活动场所、文化类公共服务设施设备不完善、群众自发组建的文艺团体活动形式单一等诸多问题,提出了加大对农村牧区的文化供给,推进乡村文化振兴,不断满足农牧民日益增长的文化娱乐需求的建议。   “人大代表的身份时刻提醒我,要关注群众的所需所盼,做好社情民意传声筒。今后在基层开展演出和文艺志愿活动的同时,我也要多去聆听百姓心声,不负人民期待。”谈到未来履职工作,何买拉苏深感重任在肩。他说,在今后工作中他要带头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全国两会精神,将全国两会精神融入到文艺作品中,创作更多反映时代精神、题材风格多样的作品,以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文化振兴。(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高敏娜) 编辑:孙丽荣

  春分时节,记者来到呼和浩特市土左旗敕勒川镇只几梁村葵花种植大户赵水表家中采访。大门口一幅写有“家业兴旺步步高,日子红火年年好”红底金字的对联格外醒目。   刚刚平整完土地回家的赵水表正在用风干的向日葵盘喂羊,看到记者,连忙招呼着屋里坐。   赵水表今年63岁,个子不高,皮肤黝黑,戴一副眼镜,是只几梁村土生土长的农民。过去,他的家境不好,妻子又生了重病,加上供养两个子女,日子过得恓惶。   “我家的大变化,是从村里搞‘一村一品’开始的。那时候村党支部发展葵花种植,我从那时起种植葵花,起早贪黑,当年就尝到了甜头。”得知记者的来意,不等记者发问,赵水表便打开了话匣子。   接着,老赵掰着指头算了一笔账:“去年种了100亩葵花,按5元1斤的行情计算,差一点儿的卖2000元(亩产)以上,中等的都在3000元以上,这几年从给娃娃们娶媳妇、城里买楼房,到家里盖房,都是靠着葵花种植。葵花土话叫‘朝阳阳’,真是种下‘朝阳阳’日子真红火。”   “今年又多包了100亩,面积增加了一倍。种植技术上不用愁,我们村里有年年有余公司,有什么不懂的,公司技术员会送服务到地头。”对于未来,赵水表信心满满。   记者来到赵水表口中的“土左旗年年有余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见到了公司的销售部经理张亚龙。   “我们引进最新的高产抗病品种,配套先进科学的种植技术,对农户进行全程指导技术服务,引导和帮助种植户获取高产、高收益。”张亚龙介绍,公司配套了3套流程化色选设备,将葵花籽进行精细化分级,提升附加值。脱贫户购买种子补贴优惠10%,秋季比市场价高5%进行回收。近4年,为脱贫户创造收益37万余元。针对一些新优特的品种,该公司也会针对性地推出订单种植、报价回收的政策,给种植户更多保障。   目前,土左旗敕勒川镇葵花种植户达到2500多户,占全镇人口的62%,只几梁村葵花种植户占全村总户数的81.16%,种植面积6500亩,平均每亩收益可达到2500元左右,较玉米亩收益高30%左右。2020年,敕勒川41°葵花籽系列中的“孤臻”系列葵花籽被国家绿色食品认证中心认定为绿色食品。去年底,农业农村部认定395个村镇为第十二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呼和浩特市土左旗敕勒川镇只几梁村(向日葵)榜上有名。   “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把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这就更加坚定了我们发展乡村特色产业的信心和决心。”敕勒川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魏春乐对记者说,今后镇政府将积极探索葵花籽深加工项目,把敕勒川葵花品牌叫得更响、擦得更亮。(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郑学良 实习生 杨鑫) 编辑:孙丽荣

  本网电(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高敏娜)3月27日,2023年自治区中等职业学校技能大赛在兴安盟拉开帷幕。来自全区12个盟市的1240名职教学子同台竞技、绽放风采,800余名教师切磋教艺、共促发展。   本次大赛由自治区教育厅主办,兴安盟教育局承办,兴安职业技术学院、兴安盟中等职业教育中心、乌兰浩特市职业教育中心、科右前旗中等职业学校协办。大赛为期4天,共设电焊、汽车修理等11个专业大类51个赛项。大赛期间,还将举办各盟市职业学校技能成果展评选,包括全区中等职业学校师生作品评选、技能成果动态静态展示等内容。   兴安盟将以此赛事为契机,培育打造一批与内蒙古产业发展精准对接的品牌示范专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和能工巧匠,深化产教融合体制机制改革,提升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为“技能内蒙古”建设贡献兴安盟力量。 编辑:孙丽荣

高清大图| “舞”比精彩

    《曲盅人》   3月27日,第六届内蒙古舞蹈大赛在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大剧院开幕。   本次大赛以“舞动新征程团结向未来”为主题,分为专业组、群文组两大组别,包含专业院团院校组、专业乌兰牧骑组、专业少年组、群文少儿组、群文中老年组5个分组。大赛为期6天,设立创作奖、表演奖、组织奖、作曲奖、服装设计奖等奖项,共收到区内58个参赛单位报送的91部作品,近3000名舞蹈演员同台竞技。     《风之马》   本届内蒙古舞蹈大赛评奖旨在鼓励创作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完美结合的舞蹈精品,通过大赛发现舞蹈新人,促进内蒙古舞蹈艺术的发展与繁荣。   《晨曲随想》   《初升的太阳》   内蒙古舞蹈大赛(原中国蒙古舞大赛)是由自治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的全区最具权威性的大赛,也是内蒙古最高级别的舞蹈赛事活动,创建于2004年,每三年举办一次,至今已成功举办五届。   《童趣》   《俏夕阳》 《回到家乡》 《保家卫国》 《海红子》 编辑:杨旭英

重磅!第六届内蒙古舞蹈大赛在鄂尔多斯开幕

  3月27日晚,由内蒙古自治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内蒙古舞蹈家协会、鄂尔多斯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承办,伊金霍洛旗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伊金霍洛旗文化和旅游局协办的第六届内蒙古舞蹈大赛在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大剧院盛大开幕。内蒙古文联党组成员、秘书长、二级巡视员聂显辉,鄂尔多斯市委常委、伊金霍洛旗委书记华瑞锋,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苗程玉,鄂尔多斯市委宣传部副部长贺海云,鄂尔多斯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冯世业,伊金霍洛旗委常委、宣传部长燕志斌,伊金霍洛旗人民政府副旗长刘晓冬等出席开幕式。 自治区文联党组成员、秘书长、二级巡视员 聂显辉 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 苗程玉   本次大赛以“舞动新征程团结向未来”为主题,旨在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推动内蒙古舞蹈事业高质量发展。大赛分为专业组、群文组两大组别,具体包含专业院团院校组、专业乌兰牧骑组、专业少年组、群文少儿组、群文中老年组5个分组,设立创作奖、表演奖、组织奖、作曲奖、服装设计奖等奖项。截至目前,本次大赛共收到来自全区58个参赛单位的91部作品,在为期6天的比赛日中,近3000名舞蹈演员将同台竞技。   据悉,内蒙古舞蹈大赛创立于2004年,每3年举办一届,迄今已成功举办五届,是内蒙古自治区级别最高、影响力最大、权威性最强的舞蹈赛事活动。大赛自创办以来,培养打造了一大批优秀舞蹈演员,推出了一大批舞蹈佳作,多部作品荣获中国舞蹈最高奖“荷花奖”。   3月28日晚19:00 伊金霍洛旗大剧院   第六届内蒙古舞蹈大赛   第二场(专业院团、院校组)   央视频| 直播      哔哩哔哩| 直播      内蒙古文艺| 直播 编辑:杨旭英

  三月的兴安盟,春寒料峭,还不是植树的好时候。但凝聚绿色发展共识,兴安盟一直都“是时候”。   3月12日,正值中国第45个植树节来临之际,一场以“履行植树义务、共建美丽中国”为主题的植树节宣传活动在乌兰浩特市五一广场开展。活动现场,一幅幅展示兴安盟生态建设成果的宣传展板吸引了不少市民的关注,大家纷纷对兴安盟的“绿色”成绩单表示赞叹。   “十三五”以来,兴安盟完成营造林412.3万亩、完成植树2900万株、种草改良1420万亩、全盟沙化土地面积减少至612万亩,全盟森林覆盖率达到33.44%、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到74.14%,分别高于全区10个和30个百分点……   比数字更直观的是人们的感受。   扎赉特旗音德尔镇长发村村民王艳萍说:“干净整洁的街道、整齐划一的小巷、错落有致的庭院,一幅如诗如画般的乡村田园风光就在我们眼前。”   常在乌兰浩特洮儿河生态休闲公园散步的市民于晓芹说:“空气清新,景色宜人,在这里散步心情非常愉悦。”   科右中旗巴彦茫哈苏木哈吐布其嘎查农牧民白吉林白乙拉说:“之前村外的沙屯子一片荒芜,黄沙漫天,现在已被防护林固定住了。”   2022年,兴安盟大力推进镇村绿化美化,在农户庭院及“四旁”植树11.2万株,建设乡村绿化美化示范县1个、自治区级森林城市1个、自治区级森林乡镇1个,建成美丽宜居的嘎查村56个,增加乡村生态绿量0.27万亩……人们生活中的“绿色”肉眼可见的不断增多。   而在远离城区的草原、林场,兴安盟各级林草部门正科学开展造林种草工作。兴安盟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实施退耕还林还草、沙化荒漠化防治、水美乡村建设等重点生态工程,科学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深入实施草原沙地综合治理、矿山生态修复治理等工程,持续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   如今,“三北”防护林、百万亩人工林绿色长廊等工程成为兴安岭上一道绿色屏障,600万人(次)义务植树“大会战”让风沙之源变成兴安林海,200余名下岗职工和退伍军人治山造林让昔日的“石头山”成为如今的森林地质公园。   造林难,护林更难。为了保护好这片绿色,2021年兴安盟开展了林草长制建设,形成林草长制四级组织责任体系,为兴安盟林草资源保护和发展工作更好地开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昨天的兴安盟为了发展要绿色,今天的兴安盟向绿色要发展。兴安盟持续探索“两山”双向转化途径,把绿水青山蕴含的生态产品价值变现,实现“点绿成金”。   据悉,兴安盟有新型林业经营主体173个,国家级林下经济示范基地9家,自治区以上级林业龙头企业8家,年均产值8000万元;全盟经济林总面积65万亩,盛果期的林果面积达10万亩,年鲜果产量4亿斤、产值3.2亿元。   截至2022年末,全盟林草产业产值达到32.2亿元。   2022年3月,兴安盟率先发布内蒙古首份盟市级生态产品总值(GEP)核算成果:兴安盟“生态身价”达4718.7亿元。   2023年1月16日,基于GEP核算报告,兴安盟与内蒙古森工集团签订林草碳汇经济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兴安盟将以阿尔山市、突泉县作为首批林草碳汇开发试点地区,开启新一轮的生态“碳”寻之旅。   生态建设只有起点,没有终点。为进一步厚植生态底色,兴安盟将在“增绿、护绿、用绿、活绿”四方面持续发力,全力推进林草业高质量发展。   “2023年,我们将持续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以增绿扩绿为主,充分利用适宜绿化空间,加快推进300万亩木本油料和200万亩经济林基地建设,以及羊草种植和碳汇开发,厚植生态底色,激发绿色动能,奋力谱写兴安盟绿色发展新篇章。”兴安盟林草局副局长于长久说道。(记者 高敏娜 通讯员 周新育) 编辑:张彬

  本网讯(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冯雪玉 实习记者 许敬)3月23日,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公布了首批自治区级非遗旅游体验基地名单,19个3A级以上旅游景区入选。   首批自治区级非遗旅游体验基地分别是:黄河麦野谷生态休闲旅游区、内蒙古自治区展览馆、莫尼山非遗小镇、敕勒川博物馆、黄河谣文化园旅游区、敖鲁古雅使鹿部落景区、拓跋鲜卑历史文化园景区、图什业图亲王府景区、孝庄园文化旅游景区、赤峰博物馆、蒙古汗城旅游区、辉腾锡勒黄花沟景区、隆盛庄古镇文化旅游景区、康巴什旅游景区、乌审走马旅游度假区、乌梁素海生态旅游景区、图海山文化旅游区、胡杨林旅游区、定远营古城旅游区。   这些非遗旅游体验基地涵盖了表演艺术、传统工艺、节庆民俗、体育游艺等多个类别体验项目,涉及蒙古族长调民歌、蒙古族呼麦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马头琴音乐、那达慕、二人台、蒙古族刺绣、勒勒车制作技艺等国家和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近100个非遗体验项目,增加了游客对内蒙古非遗技艺和特点的认知与感受。 编辑:贾小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