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 89个相关结果 0次浏览

  开栏的话   刚刚闭幕的自治区两会,是在全区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对于全区各族人民团结一心、坚定信心、砥砺前行,奋力谱写现代化内蒙古建设新篇章,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目前,我区各地掀起深入学习贯彻自治区两会精神热潮。本报即日起,开设“强信心谋发展开新局”专栏,聚焦各盟市、厅局、高校、企业、基层一线学习贯彻自治区两会精神的新思路、新举措,充分报道各地干部群众切实让自治区两会精神在当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的生动实践。   □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巴依斯古楞   谈到锡林郭勒,您第一个会想到什么?相信多数人的眼前立马会浮现“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绿色生态美景。   作为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的主要组成部分,锡林郭勒最大的价值在绿色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绿色生态,最大的发展潜力也在绿色生态。   进入新时代,绿色不仅是锡林郭勒盟向世人展示的名片,更是这里100多万各族干部群众孜孜不倦的追求。经过多年的奋斗,于2022年底,锡林郭勒盟已建成“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盟”,生态文明建设成就更上一层楼。   “但我们不能躺在功劳簿上。新的一年,我们要在全盟三分之二左右的国土空间划入生态红线,努力突显生态红线的保护作用,在此基础上奋力推进现代化建设。”自治区人大代表、锡林郭勒盟委副书记、盟长罗青在自治区两会期间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铿锵有力地表示。   今年的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做好各项工作,有两个大前提要始终牢记在心、保持定力。其中之一就是必须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导向;要努力实现“开门稳、开门红”,保持住稳中有进、整体好转的发展势头。   对于锡林郭勒盟而言,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导向,贯彻落实好自治区两会精神,确保新年“开门稳”的底气在于重大项目的储备上。   锡林郭勒盟发改委主任高海军介绍说,该盟今年初步列入自治区重大项目150个,总投资1568亿元,较去年增长55%;当年计划完成投资365亿元,较去年增长10.6%,预计拉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以上。   锡林郭勒盟这150个重大项目中,新建项目80个、数量占比53%,年度计划完成投资139亿元、投资额占比38%;续建项目70个,年内计划完成投资226亿元。政府投资项目49个,年内计划完成投资41亿元;社会投资项目101个,年内计划完成投资324亿元,均较去年提高10%。能源项目57个、年内计划完成投资271亿元,工业及信息化项目19个、年内计划完成投资33亿元,基础设施项目31个、年内计划完成投资33亿元,社会事业项目27个、年内计划完成投资17亿元,生态保护与发展项目16个、年内计划完成投资11亿元。   为确保2023年重大项目如期全手续开工,早在2022年8月份开始,锡林郭勒盟启动项目审批“秋季攻势”,11月份起,全面开展重大项目手续办理“清零攻坚”行动,共有116个手续完成企业组件,全部完成旗级审批或审查上报;9个盟级手续完成办理,17个自治区级手续取得了批复,共计新增手续全部齐备项目21个。截至目前,113个项目手续已齐备,手续齐备率75%,较上年同期增长20个百分点。在此基础上,该盟将对剩余的37个项目手续集中开展“清零攻坚”行动,坚持每日有推进、每周有进展,销账式推进;协助项目业主落实土地、用能、资金等要素保障,确保重大项目实现“开春”即“开工”。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   如果说,重大项目实现“开春”即“开工”,能够确保2023年的“开门稳”,那么突出抓招商引资,引来更多好项目、大项目是锡林郭勒盟实现开局之年“开门红”的重要抓手之一。   就在2022年,锡林郭勒盟充分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的经验和做法,形成了系统完备的全盟招商引资政策体系——持之以恒抓好营商环境,为优质产业项目提供拎包入住、绿电直供的生产园区,达到一定产业水平和规模的,给予“零”地价支持;对重点招商项目,实行“一企一策一专班”,提供保姆式、全程式的反向跑服务,让企业办事零跑腿、服务零等待、投资零操心,努力构建高效的政务环境、优异的政策环境和公平的市场环境,营造重商、亲商、安商、富商的浓厚氛围,使得全盟招商引资工作有了质的突破和量的变化。   在此基础上,锡林郭勒盟将2023年确定为“招商引资年”,全盟上下把招商引资作为“头号工程”和“一把手工程”,年内计划举办大型招商活动16场,对接企业1500家以上,签约产业项目300个以上。   在全年的招商引资中,该盟将结合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主体功能定位,围绕新能源、新材料、绿电+优质高载能、煤化工、新型环保绿色建材、绿色农畜产品精深加工、旅游新业态等重点领域,沿着产业链上下游、空白点开展链式招商,锚定靶向企业,采取以商招商、以会招商、产业链招商等形式,千方百计推动对接项目尽快签约、签约项目尽快注册落地、落地项目尽快开工建设,实现从招引“单一项目、单一企业”向“构建完整产业链、促进产业集群发展”转变。   蓝图已绘就,奋斗正当时。地处祖国北疆的锡林郭勒盟将以实际行动高效推动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力争实现稳中求进、稳中快进、稳中优进的新开局,在服务全国全区的大局中,奋力体现锡林郭勒盟担当、做出锡林郭勒盟贡献。 编辑:宝华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自治区有关精神,充分听取社会各界意见,确保公开公平公正,现将第四届内蒙古自治区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拟表彰人选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23年1月17日至1月28日。   在此期间,凡对公示人选有异议的,均可通过电话、信函、电子邮件等方式向第四届内蒙古自治区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评选表彰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反映。   公示电话:0471-4951417、0471-4961833   受理时间:工作日上午9:00—12:00下午14:30—17:30   电子邮箱:nmgzlcmn@163.com   通讯地址:呼和浩特市赛罕区机场南辅路内蒙古文联组联部   邮政编码:010011   第四届内蒙古自治区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   评选表彰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3年1月17日   第四届内蒙古自治区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拟表彰人选名单   (按姓氏笔画排序)   张恒 内蒙古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呼和浩特市文化旅游投资集团二人台艺术研究剧院艺术总监   李德戈景 内蒙古舞蹈家协会副主席、新文艺群体   呼斯楞 内蒙古音乐家协会副主席、新文艺群体   段建珺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内蒙古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   萨仁高娃 内蒙古舞蹈家协会理事、赤峰市巴林右旗乌兰牧骑队长   颉元芳 内蒙古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内蒙古艺术学院美术学院水彩艺术创作与研究中心主任   满全 内蒙古文联副主席、内蒙古作家协会主席、内蒙古师范大学蒙古学学院院长 编辑:石尧

  1月10日一大早,市民李先生就在海拉尔区四道街同致连锁药店买到了几种止咳药,并在店长李苏河的帮助下,通过线上下单,购买了国医大师熊继柏治疗新冠病毒Ⅱ号方(加重方)中药汤剂。   “自去年12月23日起,同致医药连锁已向海拉尔市民免费发放了2000份‘抗疫包’,包里配备2盒连花清瘟胶囊、12片对乙酰氨基酚片(扑热息痛)和1份抗原检测试剂。目前已向7个旗市区发放4.2万粒(7000人份)对乙酰氨基酚片和布洛芬缓释胶囊。”呼伦贝尔市同致药业公司副总经理曲丽华详细介绍了抗疫药品、抗原试剂、N95口罩等防疫物资的储备供应情况。   在呼伦贝尔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倡议下,海拉尔区45家药品零售企业将筹集到的对乙酰氨基酚片、去痛片、布洛芬片等退热类药品共计67230余粒,免费向群众发放。新巴尔虎右旗美心新顺药店、百草堂大药房等多家药品零售店每日向群众免费发放100份缓解发热、去痛药品。   呼伦贝尔市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共设立发热门诊51个,159个苏木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立发热诊室,实行24小时开放。全市紧急购置急救车辆24台,120转运车辆达98台,全力保障农村新冠病毒感染者的及时转运与救治。全市783个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对重点人群开展健康管理,利用云服务、电话、微信等非接触方式或上门随访,开展健康监测、用药指导等服务。全市21家医疗卫生机构增加综合ICU床位117张、增设可转化重症床位195张,三级医院综合ICU床位及可转化ICU床位达到471张。   “面对疫情防控新形势,呼伦贝尔市采取10项举措,全力构筑补给线,织密基层防护网,增强全民抵抗力,牢牢守住人民群众生命线。”呼伦贝尔市卫健委主任王洪福表示。(记者 李新军) 编辑:张彬

  寒冬时节,在通辽市科尔沁区大林镇农业水肥一体化工程项目区,几十名工人正忙着挖槽、下管、打井,往日因低温而“休眠”的农田竟比春耕时还要热闹。   “我们现在抢抓时间赶工期,是为了明年春耕的时候农民能用上全新的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让项目区的农田实现节水环保增产增效。”项目负责人吴小明说。   据了解,农业水肥一体化工程是科尔沁草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以下简称“山水”工程)地下水超采治理修复单元的重要组成部分,该项目计划更新建设水源、电力、信息化管理等配套设施,全部完成后,20万亩水肥一体化农田将在缓解地下水超采的同时提升农作物产量,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   在距离大林镇100多公里的科左中旗舍伯吐镇前章古台嘎查,“山水”工程地下水超采治理修复单元的农田盐渍化治理项目也在如火如荼进行,施工单位的工程车正在按照“药方”给耕地“治病”,泛着白光的土地在机器作业下变成了浅棕色的松软土壤。   “去年春耕的时候,我去宝龙山镇看到这个工程,当时就感觉能有效果,等秋收的时候再去打听,平均一亩地增收200多斤。”   有了改良的土地,前章古台嘎查党支部书记王金成对村里增产增收信心十足。   王金成的底气源自该项目的科学规划和施工。“在施工之前我们首先检测土地的盐碱度,然后根据实际需要确定治理方案,最后将科学配比的改良剂铺洒、深翻到土地里,提升盐碱地的地力,提高农田产量。”科左中旗盐碱地改良项目区负责人周纾蒙告诉记者,为保证工程施工质量,他们从去年9月底就着手准备,确保科左中旗8万亩盐渍化耕地在2023年春耕前“变身”良田。   据了解,“山水”工程是全国首批10个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之一,也是目前通辽市单体投入最大的生态工程。工程的实施效果,不仅关系到通辽市生态环境质量,还关系到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的构筑。   “项目完成后,这里的植被覆盖度将超过90%,形成百万亩大林场,有效控制风沙危害,实现沙地增绿、农牧民增收。”在科左后旗努古斯台镇中幼林抚育项目区,科左后旗林草局“将生态底线变为发展热线,推动生态惠民、绿色富民”的发展思路让人振奋。   “退化草原生态修复,我们一分钱没花,也不用自己管护,村里的荒地长出了优质牧草,全村增收200万元。”科左中旗花胡硕苏木南柴达木嘎查党支部书记白那日苏内心的喜悦溢于言表。   “现在这里基本恢复了原有地貌,下一步,我们将通过矿山生态恢复,进一步提高治理区的植被覆盖度和水源涵养功能。”在扎鲁特旗水源涵养区矿山生态恢复项目现场,采挖出的矿坑消失无踪,草绿山青的美景即将成为现实。   “山水”工程将科尔沁草原的山水林田湖草沙“打包”整合到一起,统一规划进行保护和修复,通过实施十大类工程30个子项目,将制约科尔沁草原生态功能提升的草原生态退化、土地沙化、地下水水位下降这三大问题,化整为零各个击破,不到一年时间就已经取得了明显成效。(记者 薛一群 通讯员 贾雪) 编辑:张彬

蓝冠登陆地址,蓝冠测速网址_【健康在线】XBB系列变异株会引发大规模流行吗?

  对新冠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后,随着出入境管理政策发生变化,很多人担心奥密克戎变异株XBB会很快在中国传播。那么,XBB系列变异株会引发大规模流行吗?   XBB系列变异株主要在美国、印度、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等国家流行,截至2023年1月7日,全球已在35个国家和地区监测到了其新的子代亚分支XBB.1.5。从多项研究结果来看,与原始株、德尔塔变异株和奥密克戎几个早期发现的进化分支相比,XBB的进化分支的免疫逃逸能力明显增强,但致病力未见明显增加。根据美国疾控中心近期数据,XBB流行期间,新冠病毒感染、重症和死亡病例数,都没有呈现明显增加的情况。   2022年8月1日以来,我国共监测到16例XBB本土关联病例,均为XBB.1进化分支,且主要集中在2022年10月,从这一趋势看,XBB未在我国形成传播优势。从全球流行情况来看,XBB的进化分支输入我国并引起关联病例的风险明显增加。不过,我国人群对BA.5.2、BF.7和XBB等系列奥密克戎变异株普遍易感,且BA.5.2和BF.7占据绝对优势,近期大部分人感染了BA.5.2或BF.7后,短期内产生的抗体对XBB系列变异株有一定保护作用。因此,现阶段XBB系列变异株不会造成本土大规模流行。(马铃翔整理) 扫一扫,帮你了解更多健康知识。 编辑:孙丽荣

  本网讯(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马芳)1月13日,由自治区党委直属机关工委、自治区文联、内蒙古广播电视台、伊利集团联合主办的“精神的力量”2023年新春诗会在呼和浩特举行。   一首温情款款的群诵《祖国的孩子》拉开诗会帷幕,《金桂,绽放》《礼赞》《精神的力量》等14首激情澎湃、充满力量的诗歌分5个部分精彩呈现。线上线下的观众以诗为媒,共迎新春。   作为自治区文联主办的迎新春系列文艺活动,本次诗会聚焦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诗歌创作者和朗诵者大多是我区文艺战线创作骨干,也是各行各业的优秀党员,他们用生动鲜活的文艺形式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奋进新征程、礼赞新时代贡献文艺力量。 编辑:孙丽荣

  本网电(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郝飚 通讯员 黄建飞)新年伊始,乌海市紧抓招商引资不放松,以“开年就奔跑、开局即冲刺”的姿态,掀起了新一轮招商引资热潮,吹响了全年招商引资“集结号”,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积蓄澎湃动能。   新年第一周,乌海市委书记唐毅带队赴重庆、上海招商引资,学习园区先进管理经验,重点对接新能源、新材料项目投资合作事宜。1月10日,乌海市政府在福建省莆田市举办“开放乌海·丝路扬帆”招商活动,对乌海进行了全方位推介,并与莆田市政府签订了合作交流协议,吸引了近百家企业代表前来参会洽谈。同时,乌海市派出6个工作组到长三角、珠三角、大湾区等地,拜访考察企业30余家,达成多个合作意向。   为高效推进全市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工作,乌海市立足实际,印发了2023年“一号文件”——《进一步加强招商引资、加快项目建设工作实施方案》,计划实施重点项目296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00亿元以上;力争新签约项目协议金额达到1000亿元以上,完成引进国内(区外)到位资金230亿元以上。   2023年,乌海市将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一把手工程”,强化“项目为王”理念,党政主要领导带头外出招商、参加重大招商活动、调度推动重大项目、协调解决重大问题;筹备举办春秋两季重点项目集中签约仪式,命名一批招商引资突出贡献企业,全力激发经济发展活力。坚持招大引强、招新引优、招链引群,突出招商重点,加强项目储备,拓宽招商渠道,做精招商活动,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以良好“软环境”助力招商引资,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乌海提供有力支撑。 编辑:孙丽荣

  1月12日,由自治区总工会、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联合举办的第四届内蒙古自治区“最美环卫工人”命名仪式在呼和浩特举行。   为了大力弘扬环卫工人无私奉献、默默无闻、牺牲自己、奉献别人的高尚精神品格,在全社会进一步营造关爱环卫工人、尊重环卫工人、珍惜环卫成果的良好氛围,自治区总工会、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决定命名呼和浩特市回民区环境卫生服务中心清扫组长李秀平等10名同志为第四届内蒙古自治区“最美环卫工人”,呼和浩特市城环环境卫生服务有限公司火车东客站卫生间保洁员杨玲枝等18名同志为“优秀环卫工人”,同时授予10名“最美环卫工人”内蒙古自治区五一劳动奖章,并给予每人1万元奖励资金,给予“优秀环卫工人”每人3000元奖励资金。   当天,“最美环卫工人”代表现场宣读了倡议书;自治区总工会还开展了2023年“两节”送温暖慰问活动,向到场的22名环卫工人代表送上慰问品。(记者 马芳) 编辑:张彬

  寒冬腊月,滴水成冰,本是北方“猫冬”时节。然而在敬业集团乌兰浩特钢铁有限责任公司,却是一派繁忙的生产场景。在炼钢厂转炉车间,铁花飞溅,火光映红了整个转炉平台。   在人们的记忆中,钢铁生产与污染相伴而生。但在这家拥有65年历史的钢厂车间,既看不到烟尘,也闻不到刺鼻的气味,干净又清爽。   “烟尘都顺着烟道进入到一次除尘中,我们通过电除尘还能将含铁的杂料回收再利用,此外我们还有二次除尘以及屋顶罩上的三次除尘,实现了超低排放。”炼钢厂安全环保员赵文郁指着先进的环保除尘设备自豪地说道。   赵文郁在乌钢已经工作了38年,在他的记忆里,曾经的乌钢却是另一番景象:物料露天存放,粉尘漫天飞扬,下了班鼻子、嘴里和耳朵里都是灰,噪音、污染等环保问题让乌钢常受附近居民的指责和埋怨。   由于缺乏环保设施,乌钢环境治理能力不足的问题日渐突出,环保问题成为乌钢生存发展的“拦路虎”。   何去何从?这是对乌钢最严峻的拷问。2014年,经过多方努力,敬业集团对乌钢实施重组。重组后,敬业集团董事长李赶坡的第一个要求便是——拼死拼活也要搞好环保。   乌钢把绿色发展作为企业生存的前提、发展的基础,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之路,树立环保要超低排放、全面达到国家标准的发展理念,确立了钢厂与城市是和谐发展的“共同体”,建设生态式工厂的发展目标。自2014年起,累计投入资金50亿元,对烧结、炼铁、炼钢、轧钢主要流程进行环保升级改造。在环保、技改上“真金白银”地投入,不仅甩掉了过去“傻大黑粗”的标签蝶变为“绿色钢厂”,还实现了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双提升。   “目前,乌钢电耗、能耗与2015年相比分别下降了24%和8%,水耗与2018年相比下降了17%,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排放量均已达到国家排放标准。”敬业集团副总经理兼乌钢总经理史二明介绍说,环保技改不仅提升了企业竞争力,还拓展了企业的生存空间,2022年乌钢工业总产值达66.3亿元,直接或间接带动就业约1.3万人。2020至2022年期间,乌钢连续三年荣膺“内蒙古民营企业100强”,并且于近日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称号。(记者 高敏娜 实习生 韩雨格) 编辑:张彬

  合作社分红啦!1月12日下午,巴彦淖尔市乌拉特中旗德岭山镇四义堂村村委会院内一派喜悦景象,院内的长条桌上,整整齐齐地码放着一捆捆现金,众跃农牧业专业合作社正在向入股的290名村民进行分红。   虽正值隆冬,但大家的心里却热乎乎的。领到分红的村民喜滋滋地数着手中的“大红包”,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15000元,一分不少!”村民李峥荣清点完现金,显得格外开心。2022年1月,四义堂村众跃农牧业专业合作社刚成立时,李峥荣入股3万元股金,按1000元为一股计算,共计入股30股。没想到,这次他一股就能分得500元。“马上过年了,这件喜事给我们的新春佳节增添了许多年味儿。加入合作社,又省心又挣钱。”李峥荣说。   近年来,四义堂村兴办村企义堂红辣椒食品加工厂,2021年因辣椒种植获得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荣誉称号。为发展辣椒产业,2022年1月,四义堂村党支部领办成立众跃农牧业专业合作社,以每1000元为1股,吸收290名村民和2个集体积极入社。入股大会当天共筹资471.1万元。合作社采取“合作社+企业+农户”的经营模式,与内蒙古百椒荟辣椒种植公司签订订单,集中流转1000亩土地种植辣椒,同时流转2000亩土地用于大豆玉米带状复种。   合作社运营以来,实行统一规划、联动管理,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一年下来,合作社给入股村民分红234.05万元,每股分红500元。   “去年刚成立合作社时,村民们都非常支持。当时,我们村90多岁的抗美援朝老兵张克良,硬是要入股1000元。他说,虽然钱不多,但是作为老党员,非常支持干这件事。”四义堂村党支部书记齐跃飞激动地说,“正是有了群众的拥护,才使我们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干起来更有信心和决心。”   去年以来,巴彦淖尔市充分考虑地区差异性,鼓励基层因地制宜、因村而宜,提出党组织领办土地股份型合作社、养殖型合作社、农牧业社会化服务型合作社、劳务服务型合作社、旅游服务型合作社、置业型合作社六种形式,努力构建齐抓共管、同频共振工作格局。围绕组织宣传发动、选好主导产业、强化党的领导、合理配置股权、党员带头示范、推动利益联结、吸引培育人才七个方面内容,提出工作遵循和具体要求。   合作社不仅带动了大家一起致富,而且促进了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2022年,众跃农牧业专业合作社对四义堂村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的贡献达到了50万元。   目前,巴彦淖尔市共成立运行嘎查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72个、入股群众6275人。2023年,该市嘎查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数将达到行政嘎查村总数的20%,力争通过5年努力,实现应领尽领、应办尽办。(记者 图古斯毕力格 通讯员 梁震英) 编辑:张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