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 941个相关结果 0次浏览

蓝冠登陆,蓝冠登录_【循迹西口 行进式报道④】缕缕谷香绕边墙

  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北堡乡口子上村,一个与长城相依相伴的古村落,是走西口移民跨越长城走向草原的一个“小西口”。清代四公主招募“口里”人垦种土地,从而促进民族团结、发展地方经济的佳话与此地息息相关。   “循迹西口”采访组一行走进清水河县,探寻这方土地上各族人民携手开拓发展的动人故事。   移民兴垦 惠泽百年   口子上村,与山西省偏关县接壤,丫角山上南北向的长城穿村而过,将村子一分为二,故称口子上村,意为“建在长城上的村落”。村子风景优美,窑洞林立,村中央广场的凉亭内,竖立着一块四公主德政碑。   四公主,又名恪靖公主,康熙第六女。她从小聪慧贤淑,深得康熙宠爱。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为了稳定北部边疆,四公主被指婚嫁给漠北喀尔喀蒙古汗位继承人敦多布多尔济。   “呼和浩特市的和硕恪靖公主府是其御赐府邸。”呼和浩特博物院陈列研究部主任卜英姿说,四公主成婚后,康熙择选清水河地区的口子上、老牛湾、喇嘛湾、岔河口等地的48375亩良田作为公主的养赡地。   四公主从山西的偏关、平鲁地区招募了大量人口开垦养赡地,这些人通过口子上来到清水河。四公主施行税赋减免政策,极大地刺激了清水河地区的农业发展,许多人由春来秋归的雁行客变为定居者。他们用带来的农业生产技术平整土地、开渠打井、引水灌田,庄稼连年丰收,来往商贾日渐增多,各族人民相亲互助,清水河地区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盛景象。   “百姓感念四公主良善仁德,为她竖立了德政碑。除了口子上村,老牛湾村、岔河口村也有,至今共发现4块。”清水河县文史专家刘建国说,清水河县大部分人是走西口者的后代。   参观完四公主德政碑,我们想进几户人家聊聊,呼叫未见人影,细瞧未见落锁,诧异间,同行的清水河县宣传部副部长石潮瑞说:“这个村子是中国传统村落,自古村风良好,出门不上锁不丢东西,长城、四公主德政碑、明代古戏台等文物400年来无人损害,是十里八乡有名的文明村,每年来此旅游的人络绎不绝。”   红色基因 薪火相传   从口子上村出来往东走,是革命老区老牛坡村,两村相距仅1公里,步行十几分钟就到。因为相距太近,历史上,两村多次分分合合,现在,老牛坡村是行政村,口子上村是其辖下的自然村,同归清水河县北堡乡管辖。   “老牛坡村以前属山西省偏关县,1946年划归清水河县。”老牛坡村第九任党支部书记韩补生笑着对我们说,别人是三三两两走西口,我们是整村集体走西口。   1937年,抗日战争时期,老牛坡村成立了晋绥交界地区最早的农村党支部,成为连接晋绥抗日根据地与陕甘宁边区、大青山抗日根据地的重要交通枢纽,为抗战胜利发挥了独特作用。   现在,这里依托老牛坡党支部旧址和展览馆、北堡革命烈士纪念碑广场等10多处红色遗址,成为远近闻名的党史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韩补生和他的亲人见证了老牛坡的革命发展历程。   “我出生在一个‘红色家庭’,老牛坡党支部第一任书记潘密是我父亲的舅舅,我的父亲17岁投身革命,我也在20岁走上参军报国之路,1978年退伍后,先后担任5年村委会主任、28年村支书。为人民服务是我家的家训。”韩补生说。   韩补生今年70岁,多年来,他退休不褪色,一直是老牛坡党性教育基地的义务宣讲员,从2017年至今,共接待了十几万来自内蒙古和山西省偏关县、平鲁县等地的各族干部群众来此参观学习。   2019年,老牛坡被评为4A级红色文化旅游景区。   借此机遇,老牛坡人开起了农家乐,闲时还不误种地、养羊等,收入大大增加。2015年,老牛坡村摘掉了自治区级贫困村的“帽子”,2018年底,贫困户全部脱贫。   “老牛坡村和口子上村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相信在老牛坡党支部的带领下,这片丫角山长城旅游区的前景一定会越来越好。”韩补生说。   开拓精神 激发活力   传统村落、红色老牛坡、长城与黄河握手地,这些亮丽图景,汇成了清水河县无比厚重的县域底色。   进入新时代,依托地处中国杂粮“黄金三角区”的区位优势,清水河县诞生了蒙清小香米培育的励志故事。   离开老牛坡村,我们来到位于高茂泉村的蒙清乡村创客中心,见到了73岁的蒙清小香米培育创始人刘三堂。   在没有培育蒙清小香米之前,刘三堂是清水河县宏河镇十里八乡有名的中医大夫、种田能手。   “我也是走西口者的后代,从小继承了父辈身上那种坚毅果敢、吃苦耐劳的精神,只有初中文化的我自学了中医和科学种田。”刘三堂说。   1994年,刘三堂担任了宏河镇高茂泉村党支部书记,开启了带领村民共同致富之路。   1996年,他从陕西米脂引进小米籽种,经过与清水河县本地小米杂交培育,选育出优质籽种,起名小香米。经权威机构检测,刘三堂培育的小香米富含人体所需要的17种氨基酸以及钙、镁、锌、硒等多种元素。   从1998年开始,高茂泉村家家种植小香米,村民收入连年增长,小香米成了致富米。   2006年,清水河县蒙清小香米有限公司成立,刘三堂说服在上海外企工作的大儿子刘峻承,让他辞职回来接替了自己董事长的位置。“我已经跟不上日新月异的时代步伐了,年轻人可以带领蒙清走得更高更远。”刘三堂说。   在刘峻承的带领下,2022年,高茂泉村仅靠种植小香米一项,人均年纯收入就达到1.4万元,蒙清也发展成为集杂粮育种、种植、收储、加工、销售、连锁餐饮、五谷杂粮文化体验等为一体的农业综合企业,通过专业合作社及订单农业,实现规模化种植5万多亩,并在清水河县、和林格尔县以及山西省朔州市、黑龙江省五常市等地建立了多种作物合作种植基地,带动了上万户农户走上致富之路。   蒙清的发展助力清水河县的发展。2019年,清水河县退出自治区级贫困县序列。   清水河县和走西口有关的故事还有很多。相信,未来还会有更多励志的故事传扬于这片热土之上,激发出各族人民携手奋进的力量。   策划:江新辉吉莉   记者:周秀芳 韩继旺哈丹宝力格 高瑞锋   新媒体呈现:李珍 编辑:章颖慧

给警嫂们的一份情人节礼物

  回民区分局通道街派出所民辅警为家属赠送花束   2月14日情人节当天,呼和浩特市公安局回民区分局通道街派出所为民辅警警嫂准备情人节礼物,这是通道街派出所对警嫂们含辛茹苦顾好“小家”,让警察蜀黍们无后顾之忧,顾好“大家”的感谢。   通道街派出所民辅警常年奋战在最前线,值守在最前沿,以实干诠释忠诚,用奉献彰显担当。他们几乎没有时间顾及家庭,因为下班时间似乎永远是个未知数。为了支持民辅警的工作,家属们勇挑重担,操持家务、照顾老小,再苦再累无怨无悔。正因为有她们的默默付出,这支公安铁军才会毫无后顾之忧,才能在守卫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的道路上行稳致远。(银琥) 编辑:温慧娟

  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北堡乡口子上村,一个与长城相依相伴的古村落,是走西口移民跨越长城走向草原的一个“小西口”。清代四公主招募“口里”人垦种土地,从而促进民族团结、发展地方经济的佳话与此地息息相关。   “循迹西口”采访组一行走进清水河县,探寻这方土地上各族人民携手开拓发展的动人故事。   移民兴垦 惠泽百年   口子上村,与山西省偏关县接壤,丫角山上南北向的长城穿村而过,将村子一分为二,故称口子上村,意为“建在长城上的村落”。村子风景优美,窑洞林立,村中央广场的凉亭内,竖立着一块四公主德政碑。   四公主,又名恪靖公主,康熙第六女。她从小聪慧贤淑,深得康熙宠爱。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为了稳定北部边疆,四公主被指婚嫁给漠北喀尔喀蒙古汗位继承人敦多布多尔济。   “呼和浩特市的和硕恪靖公主府是其御赐府邸。”呼和浩特博物院陈列研究部主任卜英姿说,四公主成婚后,康熙择选清水河地区的口子上、老牛湾、喇嘛湾、岔河口等地的48375亩良田作为公主的养赡地。   四公主从山西的偏关、平鲁地区招募了大量人口开垦养赡地,这些人通过口子上来到清水河。四公主施行税赋减免政策,极大地刺激了清水河地区的农业发展,许多人由春来秋归的雁行客变为定居者。他们用带来的农业生产技术平整土地、开渠打井、引水灌田,庄稼连年丰收,来往商贾日渐增多,各族人民相亲互助,清水河地区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盛景象。   “百姓感念四公主良善仁德,为她竖立了德政碑。除了口子上村,老牛湾村、岔河口村也有,至今共发现4块。”清水河县文史专家刘建国说,清水河县大部分人是走西口者的后代。   参观完四公主德政碑,我们想进几户人家聊聊,呼叫未见人影,细瞧未见落锁,诧异间,同行的清水河县宣传部副部长石潮瑞说:“这个村子是中国传统村落,自古村风良好,出门不上锁不丢东西,长城、四公主德政碑、明代古戏台等文物400年来无人损害,是十里八乡有名的文明村,每年来此旅游的人络绎不绝。”   红色基因 薪火相传   从口子上村出来往东走,是革命老区老牛坡村,两村相距仅1公里,步行十几分钟就到。因为相距太近,历史上,两村多次分分合合,现在,老牛坡村是行政村,口子上村是其辖下的自然村,同归清水河县北堡乡管辖。   “老牛坡村以前属山西省偏关县,1946年划归清水河县。”老牛坡村第九任党支部书记韩补生笑着对我们说,别人是三三两两走西口,我们是整村集体走西口。   1937年,抗日战争时期,老牛坡村成立了晋绥交界地区最早的农村党支部,成为连接晋绥抗日根据地与陕甘宁边区、大青山抗日根据地的重要交通枢纽,为抗战胜利发挥了独特作用。   现在,这里依托老牛坡党支部旧址和展览馆、北堡革命烈士纪念碑广场等10多处红色遗址,成为远近闻名的党史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韩补生和他的亲人见证了老牛坡的革命发展历程。   “我出生在一个‘红色家庭’,老牛坡党支部第一任书记潘密是我父亲的舅舅,我的父亲17岁投身革命,我也在20岁走上参军报国之路,1978年退伍后,先后担任5年村委会主任、28年村支书。为人民服务是我家的家训。”韩补生说。   韩补生今年70岁,多年来,他退休不褪色,一直是老牛坡党性教育基地的义务宣讲员,从2017年至今,共接待了十几万来自内蒙古和山西省偏关县、平鲁县等地的各族干部群众来此参观学习。   2019年,老牛坡被评为4A级红色文化旅游景区。   借此机遇,老牛坡人开起了农家乐,闲时还不误种地、养羊等,收入大大增加。2015年,老牛坡村摘掉了自治区级贫困村的“帽子”,2018年底,贫困户全部脱贫。   “老牛坡村和口子上村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相信在老牛坡党支部的带领下,这片丫角山长城旅游区的前景一定会越来越好。”韩补生说。   开拓精神 激发活力   传统村落、红色老牛坡、长城与黄河握手地,这些亮丽图景,汇成了清水河县无比厚重的县域底色。   进入新时代,依托地处中国杂粮“黄金三角区”的区位优势,清水河县诞生了蒙清小香米培育的励志故事。   离开老牛坡村,我们来到位于高茂泉村的蒙清乡村创客中心,见到了73岁的蒙清小香米培育创始人刘三堂。   在没有培育蒙清小香米之前,刘三堂是清水河县宏河镇十里八乡有名的中医大夫、种田能手。   “我也是走西口者的后代,从小继承了父辈身上那种坚毅果敢、吃苦耐劳的精神,只有初中文化的我自学了中医和科学种田。”刘三堂说。   1994年,刘三堂担任了宏河镇高茂泉村党支部书记,开启了带领村民共同致富之路。   1996年,他从陕西米脂引进小米籽种,经过与清水河县本地小米杂交培育,选育出优质籽种,起名小香米。经权威机构检测,刘三堂培育的小香米富含人体所需要的17种氨基酸以及钙、镁、锌、硒等多种元素。   从1998年开始,高茂泉村家家种植小香米,村民收入连年增长,小香米成了致富米。   2006年,清水河县蒙清小香米有限公司成立,刘三堂说服在上海外企工作的大儿子刘峻承,让他辞职回来接替了自己董事长的位置。“我已经跟不上日新月异的时代步伐了,年轻人可以带领蒙清走得更高更远。”刘三堂说。   在刘峻承的带领下,2022年,高茂泉村仅靠种植小香米一项,人均年纯收入就达到1.4万元,蒙清也发展成为集杂粮育种、种植、收储、加工、销售、连锁餐饮、五谷杂粮文化体验等为一体的农业综合企业,通过专业合作社及订单农业,实现规模化种植5万多亩,并在清水河县、和林格尔县以及山西省朔州市、黑龙江省五常市等地建立了多种作物合作种植基地,带动了上万户农户走上致富之路。   蒙清的发展助力清水河县的发展。2019年,清水河县退出自治区级贫困县序列。   清水河县和走西口有关的故事还有很多。相信,未来还会有更多励志的故事传扬于这片热土之上,激发出各族人民携手奋进的力量。(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周秀芳 韩继旺 哈丹宝力格 高瑞锋) 编辑:温慧娟

蓝冠1956代理,蓝冠代理_初春万物复苏,预防病毒侵染,连花清瘟是不错的选择

  随着春天的到来,许多生物的“冬藏”陆续停止,“病毒”亦是如此。据各地防疫和医疗部门相关报道,近期多地依然有新冠病毒感染零星病例,迭加普通感冒、流感等,发热人群有增多迹象,此时依然不能放松警惕。   事实上,无论是感冒、流感或是新冠病毒感染,均是呼吸道病毒感染引起的呼吸系统疾病,临床上也都表现出发热、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症状,根据三年来新冠疫情防疫经验,传统中药不仅在防御上发挥了屏障作用,在治疗上也与西药协同形成了一组有力联盟,如霍香正气,小柴胡颗粒、疏风解毒胶囊、清肺排毒颗粒、化湿败毒颗粒、宣肺败毒颗粒、金花清感颗粒、连花清瘟胶囊等等,尤其是连花清瘟,性价比高、安全有效、服用方便,在抗疫中成为了主力之一。   世上本没有无缘无故的爱,连花清瘟组方之所以备受青睐和推崇,主要还是来自其确切的疗效。它充分汲取和传承了2000年来中医药防治瘟疫的经验,融汇三朝名医治疗疫病的用药精华,以汉代张仲景《伤寒论》中专治疫病的麻杏石甘汤与清代吴鞠通《温病条辨》中专治疫病的银翘散化裁,又汲取明代吴又可《温疫论》治疫证用大黄经验,使毒热之邪从大便排出,先证用药、截断病势,优势独特。   现代药理研究发现,连花清瘟具有良好的退热、抗炎、抗病毒作用,相对全面地实现清热解毒、宣肺泄热的效果,比较有效地遏制流行性感冒患者出现的发热以及肌肉酸痛的症状,很大程度上减轻鼻塞、流鼻涕、咳嗽、疼痛以及咽喉疼痛的症状,标本兼治。从“非典”中后期上市以来,连花清瘟已经先后30次列入国家卫健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新冠肺炎、甲流、乙流、禽流感等传染性公共卫生事件诊疗方案或指南共识,成为应对公共卫生事件的代表性中成药。   处于后疫情时代的当下,国家卫健委第十版诊疗方案再次将连花清瘟纳入其中,这是自疫情发生以来,连花清瘟第七次被国家方案推荐用于治疗新冠病毒感染。连花清瘟对于新冠病毒的抑制作用,目前已经发表了93篇相关研究,被SCI收录的有23篇,该药已成为目前我国研究最多,证据级别最高,应用最广的一款中成药。   鉴于春季感染性疾病高发和呼吸道疾病多发,未雨绸缪,积极选备一些诸如连花清瘟之类的治疗药物,无论对于再次受到新冠侵扰,还是提早防范其它传染性疾病,都具有积极意义。 编辑:梁波

  本网讯(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薛来)近日,中央宣传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文化和旅游部联合公布全国基层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巴彦淖尔市临河区的“高标准建设新型公益书屋阅读空间助推书香临河建设”案例榜上有名,是内蒙古唯一入选案例。   临河区利用社区、学校闲置场地,投资1000多万元,改造了临河区图书馆,在4个人口相对集中的社区和2个学校建成3个、在建3个高标准公益书屋,逐步形成以区图书馆为总馆、公益书屋为分馆的公共阅读服务空间布局,转变传统图书馆的服务模式,打造“阅读、休闲、讲座交流”三位一体的“图书馆+”新型公共阅读空间,打造15分钟居民阅读圈,为居民提供满足个性化需要的舒适阅读环境和服务。临河区图书馆按照总分馆制要求,对分馆实行人财物统一管理、图书统一采购、统一编目,服务统一标准、人员集中培训,与3个公益书屋实现图书通借通还功能。另外3个高标准公益书屋建成后,临河城区将形成“1+6+28”(1个临河区图书馆、6个公益书屋、28个社区图书室)的服务群众新格局,进一步提高图书利用率,推动全民阅读,打造临河城区公共阅读空间,加快建设“书香临河”。   据悉,2021年9月,中央宣传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文化和旅游部联合启动基层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遴选工作,全国共推荐196个案例。经专家认真遴选,最终确定51个案例。这些案例集中展示了近年来各地立足经济社会发展实际,认真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和创新成果,为探索新时代公共文化服务发展路径提供了重要借鉴。 编辑:温慧娟

  本网讯(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霍晓庆)记者从自治区林草局获悉,为加快推进生态保护与修复,国家提前下达我区造林补助和沙化土地封禁保护补助资金共3.93亿元。   其中,下达造林补助资金38349万元,共安排人工造林、低质低效林改造任务113.66万亩。下达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补偿补助资金951万元,对已建封禁保护区中没有享受公益林补偿和草原奖补的面积进行补偿补助,主要用于封禁保护区的管护和维护。自治区林草局要求各有关盟市尽快将资金和任务下达到项目旗县,确保按时保质保量完成任务。根据补助项目要求,结合自治区提出的发展特色林果、木本粮油等产业实际,各有关盟市要做好特色林果、木本粮油的种植改造,加大柠条灌木林种植和平茬复壮力度。   据了解,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区科学推进国土绿化和防沙治沙,加大退化林分修复和低质低效林改造力度,森林生态系统质量不断提高。持续推进荒漠化沙化土地治理进程,在严格落实草畜平衡制度的基础上,对暂不具备治理条件或因保护生态需要不宜开发利用的连片沙化土地实施封禁保护,实现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持续“双减少”。 编辑:温慧娟

  本网讯(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康丽娜)近日,记者从自治区工信厅获悉,自治区开发区闲置资源要素大起底开展以来,各盟市按照时限要求上报自查摸底情况,制定落实方案,建立整治台账,积极推进整治工作,目前,各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全区开发区已上缴沉淀资金16368.8万元,排查发现已受理未办理的127个开发区待批项目已全部办理完成,其他各项工作也取得积极进展。   据了解,在闲置土地方面,全区已整改完成157宗共869公顷,土地盘活率达94.6%。在停产企业方面,已整改完成98户长期停产企业和56户“僵尸企业”,共盘活土地1313.2公顷。在停建项目方面,已整改完成74个,共盘活土地1193公顷,整改完成率74%。在“半拉子”工程方面,排查发现的18个开发区“半拉子”工程,各盟市均在有序推进整治,其中,通辽市、兴安盟、乌海市各盘活1个。   与此同时,自治区全面起底了55个工业园区入园项目的投资强度、亩均产值、税收等指标,各盟市均已出台本地区工业园区控制性指标并公告。   “目前,自治区开发区闲置资源要素大起底工作已经进入攻坚期。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加快推进闲置土地、停产企业、停建项目、‘半拉子’工程等方面的整改进度,力争在2023年底前完成停产企业、停建项目、‘半拉子’工程的集中整治工作。”自治区工信厅有关负责人表示。 编辑:温慧娟

总投资180亿元|呼和浩特今年实施和谋划水利项目39个→

  记者日前从市水务局了解到,2023年我市以统筹防洪、供水、水环境、水生态为重点,实施和谋划水利项目39个,总投资180亿元以上,年内计划完成投资38.31亿元。   今年我市将实施黄河滩区迁建工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水旱灾害防治工程、水土保持及生态建设工程、农村供水保障工程、中型灌区节水改造工程、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市级河湖信息平台项目八大类35个常规水利项目,计划年内完成投资4.81亿元。   同时,重点谋划了4个重大水利项目:一是引黄入呼(三期)供水扩建工程,总投资99.35亿元,设计规模40万立方米/日,年取水量1.46亿立方米,计划今年全面开工实施。二是大黑河水生态修复治理工程,总投资12.2亿元,主要对总长度57.6公里的3段河道进行河岸治理、生态修复、道路建设等,计划今年完成方案编制工作,并对部分河段实施治理。三是大青山前坡9条河道治理工程,总投资60亿元,按照“上蓄、中滞、下泄”理念对9条沟治理制订系统解决方案,工程实施后,形成城区北部完整防洪体系,计划今年完成方案编制完善工作。四是黄河托克托县段高质量发展综合整治工程,计划依托黄河防洪三期工程,统筹防洪安全、生态修复、产业振兴,在黄河托克托县段全力打造生态安全和防洪安全屏障,并推动沿线高质量发展,计划今年完成方案编制工作。以上项目,市水务局正在积极争取自治区在水指标和项目入规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编辑:段丽萍

划重点!今年呼和浩特乡村振兴要在这十方面发力→

  2月10日,记者从市乡村振兴局了解到,2023年,市乡村振兴局围绕“强首府”工程,将通过争取中央和自治区衔接资金、京蒙协作帮扶资金和通用集团定点帮扶资金、市本级预算安排等,大力实施乡村产业、乡村建设等各类项目。   今年,市乡村振兴局将推动落实十项重点工作。一是抓好巩固衔接资金项目。因地制宜安排乡村产业、农村基础设施、人居环境整治、防贫保险、公益岗位等项目,围绕乳、肉、菜、草、文旅融合以及高原特色农牧业等方面,建设产业链条长、引领带动作用强、联农带农机制好的重点产业项目,助推“六大产业集群”“八个百万级”生态农牧业特色板块和奶业振兴战略;二是深化京蒙区域协作帮扶。进一步深化人才培训、消费帮扶、劳务、产业等领域协作;三是推进农村卫生户厕改建。做好2022年已建成户厕验收、管护,积极争取自治区奖补资金,继续新建1.3万户;四是推进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继续常态化抓好“三清理、三整治、四提升”村庄专项清洁行动,推动旗县乡村生活垃圾治理率、无害化处理率不断提升;五是抓好全市驻村干部管理。继续推行派出单位与驻村干部所在村“责任、项目、资金”“三个捆绑”机制,支持驻村干部工作;六是推进社会组团包联帮扶。以助力发展特色产业、助力推进稳定就业、助力壮大集体经济、助力推进乡村建设、助力推进乡村治理“五个助力”为抓手,推动牵头单位、帮扶单位抓好各项工作落实;七是推进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在巩固好2022年农村基础设施水、电、路、讯、广播电视、天然气、快递网络“七配套”建设成果的基础上,2023年继续在小型基础公益项目上发力,加快补齐乡村基础设施短板;八是推进脱贫人口务工就业。统筹运用京蒙劳务协作、扶贫车间安置、龙头企业务工、专业合作社吸纳等途径促进务工就业,并设立公益岗位,优先保障有劳动能力的脱贫人口就地就近就业;九是统筹协调推进乡村治理。深入推广“清单制”“积分制”,有序推进平安乡村、法治乡村、健康乡村建设;十是统筹协调推进乡村发展。抓好乡风文明,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积极传播文明理念,涵育文明乡风。抓好村民自治,发挥农村“四会”作用,开展“十星级文明户”“十星级文明家庭”“守望相助好家园”文明村推荐,引导推动摒弃陈规陋习。 编辑:段丽萍

内蒙古自治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推进会暨专题培训班召开

  为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推动自治区文明城市创建高质量发展,2月9日至11日,内蒙古自治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推进会暨专题培训班在鄂尔多斯市召开。   会上,鄂尔多斯市介绍分享了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的经验做法和工作成效,自治区文明办围绕如何扎实做好今年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进行了专题培训。   参观东胜区改造后的宏源一品农贸市场。   会议指出,全国文明城市是反映城市整体文明水平的综合性荣誉称号,全区各地各单位要从政治上认识和把握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要有争先夺牌的雄心壮志和时不我待的紧迫感,紧盯重点难点破题突破,抓紧补齐创城工作短板,始终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创建初心,加强统筹、协调联动,努力形成创建“一盘棋”。要坚持把“创城”作为一项民生工程、民心工程,通过“创城”让老百姓收获更多获得感、幸福感,为建设现代化内蒙古注入强劲精神动能。   到鄂尔多斯少年宫体验科技项目。   会议采用集中观摩和业务培训相结合的方式举办,与会代表分赴东胜区、康巴什区和伊金霍洛旗,实地观摩了各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城乡文明综合体、居民小区、农贸市场、公园绿地、文化艺术中心等的文明创建工作情况,发现了不足,交流了经验,增强了持之以恒抓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信心。   伊金霍洛旗水岸新城中心公园里的创城科普志愿活动。   观摩东胜区亿利金威社区城市文明综合体。   (内蒙古日报•草原全媒记者郝雪莲新闻编辑莎日娜) 编辑:段丽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