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工出身 成长在内蒙古 北奔重卡进入无人驾驶技术领域 9月4日 “风帆起北疆喜迎二十大” 内蒙古日报社 大型全媒体传播活动 第三报道组一行 在北奔重汽总装公司 看到一台只有4个车轮的“方墩子” 与高大的重卡形成鲜明对比 “北奔4×2纯电动无人驾驶平板运输车” 的字样彰显出它的与众不同 “这是北奔无人驾驶陪试车。” 中国兵器首席科学家周亚伟介绍 与它组成编队的另一台车——无人驾驶集卡 几天前在满都拉口岸完成通关测试 这标志着内蒙古首例无人驾驶集卡 顺利“通关” 围绕需求、围绕场景、围绕经济发展 进行重卡体系开发 是近10年北奔重卡装备开发的特点 2018年,北奔重卡转战新能源领域 以奔驰技术为核心 深度融合军工技术 仅用2年 其纯电动重卡领跑新能源重卡行业 公司从建厂之初年产不足百台 到现在突破万台 从一开始单一的产品线 到现在拥有40多种基本车型 和400多个品种的重型商用车生产基地 成绩喜人 今年,内蒙古计划推广1万辆北奔新能源重卡 此举将减少碳排放 120万吨至360万吨标煤 提高运输效率50%以上 在绿色低碳赛道上 北奔勇毅笃行 编辑:杨旭英
日期 : 2022 › 09 › 90个相关结果 0次浏览
巍巍兴安岭,茫茫敕勒川。党的十八大以来,内蒙古自治区各族干部群众守望相助、团结奋斗,坚定不移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全区各项事业奔腾向前,祖国北部边疆这道风景线变得更加亮丽。 近日,“稳中求进@高质量发展”网络主题宣传活动采访团走进内蒙古,在呼和浩特、包头和鄂尔多斯实地调研。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怎样“稳”、如何“进?为了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中国经济网记者专访了内蒙古自治区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张志栋。 呼和浩特的敕勒川国家草原自然公园(中国经济网记者王岩/摄) 中国经济网记者: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怎样保证“稳”? 张志栋:“稳”是“进”的重要基础,应把牢“稳”的关键点。 经济增长总体平稳。十年来,内蒙古推动经济发展成绩显著。全区地区生产总值从刚刚过万亿元门槛到2021年底跨过了2万亿元大关,人均GDP从4.2万元增加到8.5万元,居全国第十位。今年上半年,内蒙古自治区的经济增速为4.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4%,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6.4%,高技术制造业增长19.7%。 产业经济稳步推进。产业是经济发展的根基所在、命脉所系、筋骨所依。内蒙古的粮食产量连续4年突破700亿斤,排在全国第六位,每年有一半以上的粮食调往区外,供应全国。草食牲畜存栏突破7000万头只,羊肉、牛肉、牛奶、羊绒产量分别约占全国的1/5、1/10、1/5、1/2,内蒙古成为国家重要的“粮仓”“肉库”“奶罐”“绒都”。内蒙古工业经济稳步转型,“羊煤土气”等传统工业加快转型,效益增加;装备制造业等新型产业蓬勃发展,成为经济发展的新亮点。 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内蒙古人民安居乐业,祖国北疆安定团结。十年来,内蒙古157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同全国人民一道过上全面小康生活,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6800元增加到34108元,居民收入增速始终高于GDP增速,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增长了1.9倍,农牧民人均收入增长了2.4倍。内蒙古主要社会保障标准均达到或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平安内蒙古、法治内蒙古建设深入推进,全区12个盟市全部纳入“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群众对社会治安的满意度由90.6%提高到98.4%。 中国经济网记者:内蒙古是如何在“稳”的基础上实现“进”的呢? 张志栋:“进”是“稳”的持久动力,要找准“进”的切入口。 发展方式加快转变。十年来,内蒙古由传统粗放发展向绿色集约高效发展转变,努力推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十年间,内蒙古单位GDP用能下降4.1%、用水下降40.7%、用地下降60%,创建绿色矿山、绿色园区,绿色有机农畜产品年产量接近1000万吨,居全国前列。 经济结构更加优化。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内蒙古能源结构正从过去的煤炭能源“黑色”转向风光能源的“绿色”。目前,内蒙古风、光新能源装机占电力总装机的1/3,新能源发电量达到1191亿千瓦时,居全国首位,外送绿电比重达到外送电量的20%;稀土就地转化率提高到75%以上,在大国重器、工业生产和居民日常用品中广泛应用,包头稀土钢轨为全国近四成的高速铁路铺上了优质“跑道”。 绿色发展深入人心。十年来,内蒙古一手抓护绿、扩绿,一手抓防污、治污,累计造林、种草、防沙治沙面积都是全国第一,我国北方地区披上了对抗风沙的“防护服”,还为全国人民打造了超级“碳库”和纯净“氧吧”,京津“风沙源”变成了首都“后花园”。如今,绿色发展深入人心,更加坚定了全区上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和发展信心。 中国经济网记者:那么,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的未来之路如何走? 张志栋:要继续贯彻“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突出强优势、促转型、提质量,加快实现具有内蒙古特色的高质量发展。 牢记战略定位强优势。生态是内蒙古的突出优势,绿色是内蒙古的鲜亮底色。内蒙古要抢抓“双碳”机遇,推进新能源大规模开发利用,率先在全国建成以新能源为主体的能源供给体系、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同时,做强做精稀土产业,打造全国最大的稀土新材料基地和全国领先的稀土应用基地;在做好扩大基地面积、提高产品质量、增加单产产量上做文章,建设好国家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在建设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和国家肉类保障基地、打造世界级乳制品加工企业上展现更大作为。 落实双碳政策促转型。产业转型仍然是内蒙古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为此,既要通过技术工艺改造及产业延链补链优链,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降低单位产值能耗;也要发展绿能产业,推动“源网荷储”、“源网氢储”等产业提速增效,尽快形成产能;还要在农业固碳、工业固碳、生态固碳及生产生活节约集约上加大力度,多想办法。 强化创新驱动提质量。创新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内蒙古要强化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以乳业、稀土、碳基新材料、新能源、种业等为重点,聚焦制约产业转型升级的重点领域和突出短板,加强产学研合作,组织实施重大科技专项,突破“卡脖子”技术问题;加快完善创新激励机制,健全“揭榜挂帅”、“包干制”、“首席科学家负责制”等科研管理制度,不断激发创新活力和动力。(中国经济网记者 年巍 王岩) 编辑:杨旭英
本网讯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打造网络普法项目品牌,提升广大互联网从业人员和网民的互联网法治意识,继成功举办“2021全国互联网法律法规知识云大赛”后,由国家网信办网络法治局指导、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主办、法治网承办的“2022全国互联网法律法规知识云大赛”(以下简称“云大赛”)9月1日正式启动。 据了解,本次云大赛竞赛内容涵盖习近平法治思想、宪法、民法典及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几十部互联网领域法律法规。相较于去年,竞赛题目所涵盖的法律法规范围更广、内容更多、实践性更强,为广大参赛人员提供了更丰富的学习内容。云大赛活动历时一个月,全国互联网从业人员和广大网民,可通过法治网微信公众号、法治网PC端和手机版的云大赛入口报名参赛。系统将随机抽取10道题目形成答卷,题目形式为单选题。赛程期间每日设置抽奖环节,答题全对者可获得抽奖资格。 目前,法治网为配合云大赛活动而建设的“全国互联网法律法规宣传平台”(以下简称“宣传平台”)已进行全新改版和升级,并于近日正式上线。在去年基础上,宣传平台今年新增政策解读、锐评声音、行业观察、理论研究等深度栏目,内容更加丰富权威,全面提升互联网从业人员和广大网民的网上学法体验。(宗合) 互联网法律法规宣传平台手机版↑ 互联网法律法规宣传平台PC版↑ 编辑:温慧娟
近日,优然牧业收到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UNGC)的祝贺信函,成功加入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 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推进企业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的国际组织,致力于在全球范围内帮助企业及其他利益相关方将人权、劳工、环境等十项原则纳入战略和运营中,该组织拥有来自158个国家约16540个成员。此次优然牧业成功加入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是公司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承诺。 作为全球最大的原料奶供应商,优然牧业从成立之初就秉承“用品质创造人类健康生活的源动力”的初心使命,覆盖乳业上游育种、草业、饲料、奶牛养殖全产业链,始终遵循产业链可持续绿色循环,而这一系列理念与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十项原则”不谋而合。 践行“双碳”战略,为绿色可持续发展续航 2021年,优然牧业在行业内率先发布了“绿色发展驱动,助力奶业振兴”碳中和战略指引,制定了碳减排“八大核心举措”。同时,公司联合中国农科院、中国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所承担“科技兴蒙”《规模化牧场养殖过程碳中和、碳减排综合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和宁夏《奶牛养殖碳排放检测预警平台构建及低碳减排循环养殖模式示范应用》项目,助力畜牧行业低碳发展。 2022年,优然牧业全力推进低碳牧场建设,规划在牧场牛舍屋顶布设光伏面板,预计解决牧场运营40%的用电量;中南部地区牧场已经应用沼气发电工艺,一座万头牧场年产沼气量可达500万立方,年发电量约800万度,能够解决牧场运营50%的用电量。通过光伏和沼气的应用,预计能解决牧场运营所需的用电量,真正实现绿色循环发展。 “种养一体化”有机循环,助力业务可持续发展 优然牧业践行“种养结合”的经营模式,原料奶、饲料、草业、育种等业务之间有机协同,形成了“好种育好牛、好料养好牛、好牛产好奶”的正向循环模式。公司布局全国的13个草业基地,可以就近为牧场解决饲草需求,并帮助牧场解决有机粪肥还田,降低化肥使用量,提高土地有机质,为草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资源保障,实现牧草种植与奶牛养殖的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 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充分展现大企担当 优然牧业在自身发展的同时,不忘践行社会责任。通过产业带动就近解决周边农牧民就业达万余人,缓解就业压力的同时,推动农牧民就近择业,有效减少留守儿童等社会问题。与此同时,牧场运营需要大量牧草,从而带动玉米青贮、燕麦、苜蓿等饲草种植达270万亩,其中苜蓿青贮有全株资源化利用的优势,且能解决秸秆处理带来的环保问题。疫情期间,优然牧业积极开展防疫物资的捐赠活动,为疫情一线人员免费送去牛奶等营养补给以及消毒液等物资。 未来,优然牧业将积极参与到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的各项活动和议题当中,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和对“十项原则”的承诺,承担起更多的行业责任和社会使命,为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多来自中国企业的智慧和力量。 编辑:宝华
为给党的二十大召开营造热烈的舆论宣传氛围,9月1日,“风帆起北疆喜迎二十大”自治区全媒体传播活动走进土左旗,全方位、多角度呈现党的十八大以来全旗上下的新变化、新面貌、新气象,讲好新时代土左旗好故事。 活动中,自治区全媒体采访团先后来到塔布赛乡塔布赛村、北什轴乡恰台吉村、毕克齐镇水磨村、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等地,就我旗高标准农田建设、乡村振兴、农业产业化发展等情况进行了深度采访,记者们用手中的笔和镜头记录下了非凡十年中全旗经济社会发展变化。 据了解,此次自治区全媒体传播活动旨在进一步凝聚起“建设亮丽内蒙古共圆伟大中国梦”的磅礴力量,激发广大干部群众以奋勇争先的拼搏姿态,全力以赴把内蒙古的正面形象树立起来,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旗委常委、宣传部长阿荣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活动。(记者刘志林) 编辑:章颖慧
9月3日0—24时,内蒙古自治区报告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0例,其中呼和浩特市1例(在隔离点检出,系8月31日无症状感染者的密切接触者)、呼伦贝尔市2例(均在隔离点检出,在满洲里市)、赤峰市6例(翁牛特旗3例,在非闭环管理重点人员筛查中检出;松山区2例,分别在密切接触者筛查和主动筛查中检出;红山区1例,在密切接触者筛查中检出)、鄂尔多斯市1例(在密切接触者筛查中检出,在伊金霍洛旗),无症状感染者10例,均在赤峰市(翁牛特旗9例,其中4例在非闭环管理重点人员筛查中检出、4例在密切接触者筛查中检出、1例在隔离点检出;红山区1例,在密切接触者筛查中检出)。境外输入确诊病例4例,无症状感染者2例,均由首都机场国际航班分流至呼和浩特白塔国际机场。本土确诊病例治愈出院2例,其中呼伦贝尔市1例(在满洲里市)、乌兰察布市1例(在察哈尔右翼后旗)。境外输入确诊病例治愈出院3例,解除医学观察的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2例,均由首都机场国际航班分流至呼和浩特白塔国际机场。 截至9月3日24时,内蒙古自治区现有本土确诊病例48例,其中呼和浩特市4例、呼伦贝尔市8例(均在满洲里市)、赤峰市6例(红山区1例、松山区2例、翁牛特旗3例)、锡林郭勒盟21例(均在二连浩特市)、鄂尔多斯市9例(准格尔旗5例、伊金霍洛旗3例、鄂托克旗1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56例,其中呼和浩特市3例、赤峰市10例(红山区1例、翁牛特旗9例)、锡林郭勒盟40例(均在二连浩特市)、阿拉善盟3例(均在阿拉善左旗)。境外输入确诊病例15例,无症状感染者6例,在呼和浩特市。以上人员均在定点医院隔离治疗,所有密切接触者都在指定场所集中隔离医学观察,严防疫情扩散蔓延。(皇利华) 编辑:章颖慧
本网电(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格日勒图 通讯员 李健冬 白永亮)近日,在中蒙满都拉口岸监管区内北奔重汽无人驾驶集卡按照指令成功完成通关作业流程试运行,此举标志着自治区首例无人驾驶集卡顺利“通关”,满都拉口岸将开启无人驾驶集卡跨境运输的全新模式,目前已具备开展应用推广的条件。 当日上午,北奔无人驾驶集卡按照调度指令准时从中蒙满都拉口岸监管区出发,车辆自动识别海关、边检关卡,精准停车接受查验,依次通过地磅称重、核辐射及X光检查,查验通过后自动识别放行信号继续运行,在满都拉口岸零公里换装区完成集装箱装卸,并精准通过消毒喷淋设备完成整车消杀后,按照调度指令顺利返回监管区。车辆按照满都拉口岸现有通关作业流程,利用5G通讯、北斗定位、单车智能等多种技术,成功完成全方位、全角度、全纬度的无人化试运行。 记者了解到,北奔无人驾驶集卡与口岸内现有人员运输车辆相比还具有部署快速、灵活通用等优势特点,不需要破坏道路铺设磁钉,在不改变现有成熟的运输和通关模式基础上,只需将原运输车辆更换为北奔无人驾驶集卡,即可快速实现集装箱、散货等多种货物形式的无人化、智能化通关。 近年来,北奔重汽持续加大无人化科技创新力度,基于北奔原有的智能驾驶、大数据、5G通讯和云计算等技术,突破车辆线控底盘控制技术、高精度地图应用技术、新能源汽车环保技术等关键核心技术,成功完成无人驾驶集卡及智慧调度平台等装备体系的研制工作。今年3月,北奔重汽顺利完成自治区自主创新首台套L4级智能无人驾驶集卡的研制,车辆集成多项国内无人驾驶前沿技术,具备全程自动驾驶、精准停车、自动避障行驶、自主编队行驶、自适应弯道巡航功能等。 编辑:章颖慧
编辑:姚亚兵
9月3日,第十届内蒙古“草原英才”高层次人才合作交流会暨呼包鄂乌人才创新创业周开幕式在鄂尔多斯国际会展中心举行。相关领域院士、产业领军人才齐聚一堂,聚焦自治区和我市发展战略需求,围绕“双碳”、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把脉行业发展瓶颈,破解产业技术难题,为转型发展聚智赋能。 开幕式采取网络同步直播等形式展览展示自治区人才工作成效,并通过视频形式与呼和浩特市、包头市、乌兰察布市分会场进行连线,展示各地丰富多彩的人才活动。开幕式上为2022年度“草原英才”工程滚动支持入选者颁发证书,举行人才科创园和新建创新平台揭牌仪式、人才项目签约仪式,并为15位院士和专家学者颁发聘书,发布了自治区重点产业重点区域急需紧缺高层次人才需求目录。 本次活动以“强心活点聚才智·创新赋能助发展”为主题,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在鄂尔多斯、呼和浩特、包头、乌兰察布四地同时举办,共计5大类37项活动,旨在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自治区党委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围绕“一心多点”人才工作总体布局,深入推进“强心活点”工程,进一步提升“草原英才”工程品牌效应,搭建创新创业人才与产业项目对接平台。作为本次人才周的主会场,鄂尔多斯市将举办双招双引、研讨交流、考察对接、创业就业等多种形式的人才活动。 鄂尔多斯日报社全媒体记者:白杨、刘博仑、李昱锝、白嘎力 编辑:姚亚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