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救治我的医生和护士,特别要夸一夸护理我的月嫂陈阿姨。在我生完孩子最煎熬的几天里,她对我悉心照料,在此真心感谢!”近日,北京市一位刚刚出院的产妇发微信朋友圈,感谢宁城月嫂陈丽丽。 陈丽丽是赤峰市宁城县一位普通的妇女。1998年,她所在的企业破产,日子过得很紧巴。2015年,在该县妇联和就业局的推荐下,她来到蒙东职业技术培训学校,参加了月嫂培训班。她在众多学员中脱颖而出,最终以优异成绩取得了职业资格证书,被学校授予“宁城月嫂”称号。 早上6点,迎着晨曦,“宁城月嫂”张艳凤开始了她在北京一天的工作。 从一名农村妇女到内蒙古自治区三八红旗手,从没有一技之长到小有名气的金牌月嫂,张艳凤感慨颇多:“当时丈夫病重,孩子正在上学,家庭的重担都落在我一个人身上。如果不是妇联帮我掌握了这门技能,真不知日子该怎么过。” 在宁城县妇联的帮助下,转变命运的不仅仅是陈丽丽和张艳凤,她们只是众多“宁城月嫂”的缩影。 近年来,依托宁城县蒙东职业技术培训学校,当地妇联开办了多期“宁城月嫂”职业技能免费培训班。同时,在学校成立了融合妇联,开展送培训下乡活动,把技能送到妇女姐妹身边。学校通过举办月嫂技能大赛锤炼队伍,结业后颁发结业证书,并负责推荐就业。 这几年,宁城县先后与30多家家政企业及医疗机构建立了长期稳定的输出关系,打造了“理论+实操+综合素质”样样过硬的“宁城月嫂”品牌,带动了一批城乡妇女走上致富之路。 今年上半年,宁城县输送以月嫂为龙头的家政服务人员750人,“宁城月嫂”步入品牌化、规范化的发展轨道。 目前,“宁城月嫂”就业城市主要是北京、天津、河北和内蒙古等地,其中在北京就业的月嫂人数占85%。“宁城月嫂”已经成为城乡妇女就业致富的一个闪亮品牌。(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赵曦) 编辑:孙丽荣
日期 : 2022 › 09 › 90个相关结果 0次浏览
□河北日报记者 曹铮 王思达 万里茶道,这条闻名遐迩的“世纪动脉”从河北张家口经过,并以此为起点一路北上,世称“张库大道”。 近年来,万里茶道先后被国家文物局列入大遗址保护“十三五”专项规划、“十四五”专项规划。2019年,万里茶道被正式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其中,河北张家口5处文化遗产点初步纳入申遗规划。2021年底,万里茶道又被列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十四五”文物保护和科技创新规划》,成为国家文化战略重要内容之一。 繁荣两个多世纪的万里茶道为河北留存了大量珍贵文化遗产,如何有效地传承、保护、利用?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 神奇的“东方树叶”,经张库大道走向世界 古道悠悠,茶香缕缕。张库大道是万里茶道上一抹靓丽的燕赵传奇。 万里茶道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涉及福建、江西、安徽、湖南、湖北、河南、山西、河北、内蒙古9省区,其中,河北段的张家口堡、大境门、鸡鸣驿城、宣化古城、察哈尔都统署旧址等5处文化遗产点纳入申报规划。 据专家介绍,从空间上看,张库大道是万里茶道重要的组成部分,张家口是万里茶道北方地区最为重要的交通枢纽、贸易中转站和榷关城市,也是平原、山地运输向草原、荒漠运输的转换节点,对沿线地区经贸发展的促进和多元文化的交融,发挥着尤为重要的作用。 “河北省段茶道历史延续时间长,与万里茶道的发展历程相始终,与山西、内蒙古的陆运相衔接,与天津、北京的水运线路相衔接,其运输方式包括传统陆运、水运及晚期机械动力运输,充分体现了万里茶道交通及运输的多样性。”张家口市文化学者王培生认为,张库大道有效支撑了万里茶道的现实意义和历史价值,见证了17世纪末至20世纪初跨区域的中俄茶叶商贸体系、运行模式和商人群体生活方式等。 张家口张库大道历史文化研究会理事刘振瑛认为,历史上的万里茶道是国家之间、民族之间互相交往的大通道,张库大道不仅承担起了经济交往的责任,还促进了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张家口5处文化遗产点申遗,彰显了张家口的开放意识。 繁荣两个多世纪,古茶道留存下丰厚文化遗珍 早在2016年召开的“张家口·冬奥会与一带一路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就有学者指出,“一带一路”不是互相之间没有联系交集的几条线路,它是错综复杂、互相连接、网格化的交通网络。张家口是这个交通网络上极其重要的节点城市,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优势。具体到入选的5处文化遗产点,其真实性、完整性、关联度和独特性的特点十分突出。 张家口堡“因武而成,因商而兴”,是张家口这座城市的发源地,始建于明宣德四年(1429年),是长城防线上的一个军事城堡。而后张库大道的兴盛使得它成为一个豪商巨贾、金融票号、商家店铺聚集之处。由军事城堡转为商业城镇,展现了万里茶道对沿线城镇功能转变的巨大推动作用。 宣化古城也是在万里茶道的推动下,由军镇向商贸城镇成功转变的又一典型。古城内拱极楼上的碑文,至今还记载着当年往来俄罗斯的商人终年不断。 “大境门是万里茶道集散路段的重要交通设施,也是张库大道的起点。”王培生介绍说,在茶叶运输和蒙汉互市中,大境门发挥了重要作用,见证了汉、回、藏等多个民族多元文化友好交流及万里茶道贸易在中国北方要塞的兴衰历程。 作为一条辐射性、带动性极强的商路,万里茶道还延伸和生发出许多功能性很强的配套设施。刘振瑛说:“鸡鸣驿城是一座保存较完好的驿城。当年,从北京出发的商队都要在这里进行休整。‘驿’本身就具有沟通、交流的功能,因此,申报也将鸡鸣驿城列入项目中。” 深度整合文化资源,复兴万里茶道昔日辉煌 一缕茶香穿越数百年,随着“一带一路”深入推进,万里茶道在一个世纪的沉寂后,再次走进大众视野。2014年11月15日,作为河北省唯一的市级代表,张家口市文物部门首次受邀参加了在武夷山召开的“万里茶道”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研讨会,张家口正式加入万里茶道申遗的行列。 随后,受河北省文物局委托,张家口市成立了万里茶道申遗河北段文物遗迹调查领导小组,组建了遗产调查队,对辖区内万里茶道的路线走向及相关文化遗产进行了详细调查和重点测绘。在2015年底编制完成《万里茶道河北段文化遗产资源调查报告》。 与此同时,张家口市文物部门还进行了筹办专题展览、拍摄纪录片、承办申遗推进会、推荐点升级、编撰茶道专著、推动保护管理规划编制以及协助筹备茶道巡回展等工作。说起近年来参与的相关申遗工作,王培生感慨万千地说:“河北省众多业内人士全力参与其中,大家都是朝着一个目标努力——让更多人了解万里茶道,关注万里茶道河北段,为更加广泛地宣传和保护沿线文化遗产尽职尽责。” 万里茶道沿线各省区也在不断加强合作。2019年1月28日,“万里茶道”特展在山西博物院主馆开展。来自万里茶道(中国段)沿线省区的20余家文物收藏机构的279件文物精品集中亮相,再现万里茶道的历史风貌。同年4月19日,“万里茶道”展在河北博物院开幕,吸引了众多河北观众的目光。 为搭建起张家口与世界交流的文化平台,2019年6月28日,位于张家口市桥西区东窑子镇稍道沟檀邑溪谷文化园内的张库大道历史博物馆正式开馆。张库大道历史博物馆占地约1500平方米,收集了涉及张库大道的各类文物藏品1800多件。展厅分为千年茶道、商道春秋、商埠辉煌、记忆乡愁四个部分,完整记录了张库大道的兴衰历史,共投资约2000万元,是目前河北省最大的民间博物馆。 “如何让张库大道真正‘活起来’,续写万里茶道新时代的河北传奇,需要社会各界认真研究与思考。”刘振瑛说。 编辑:孙丽荣
9月25日,由内蒙古自治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办,自治区农村信用社联合社承办,内蒙古交通投资集团、内蒙古广播电视台、金谷农商银行协办的内蒙古自治区第一届“企业杯”篮球联赛在内蒙古体育馆拉开帷幕。 内蒙古自治区“企业杯”篮球联赛是国资系统的一大体育盛事,也是国有企业展形象、聚人心、树精神的良好契机,更是深化企业间交流交往的重要桥梁和纽带。 本次比赛将历时5天,自治区24支企业代表队将在68场比赛中同台竞技、激烈角逐、展现风采。本次赛事对于丰富职工业余文化生活,提升企业凝聚力战斗力,促进全民健身运动具有重要意义。 揭幕赛内蒙古农信以71比39战胜内蒙古交投。 编辑:杨旭英
9月24日0—24时,内蒙古自治区报告无新增本土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6例,无症状感染者2例,均由首都机场国际航班分流至呼和浩特白塔国际机场。本土确诊病例治愈出院31例,均在赤峰市(红山区1例、松山区13例、翁牛特旗17例),解除医学观察的本土无症状感染者54例,其中赤峰市44例(红山区3例、松山区23例、翁牛特旗18例)、巴彦淖尔市2例(均在临河区)、阿拉善盟8例(额济纳旗1例、策克口岸7例)。境外输入确诊病例治愈出院2例,解除医学观察的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1例,均由首都机场国际航班分流至呼和浩特白塔国际机场。 截至9月24日24时,内蒙古自治区现有本土确诊病例198例,其中呼伦贝尔市3例(均在满洲里市)、赤峰市193例(红山区4例、松山区91例、翁牛特旗93例、阿鲁科尔沁旗5例)、锡林郭勒盟1例(在二连浩特市)、阿拉善盟1例(在额济纳旗),本土无症状感染者204例,其中赤峰市193例(红山区5例、松山区67例、翁牛特旗121例)、巴彦淖尔市3例(均在临河区)、阿拉善盟8例(额济纳旗3例,策克口岸5例)。境外输入确诊病例17例,无症状感染者4例,在呼和浩特市。以上人员均在定点医院隔离治疗,所有密切接触者都在指定场所集中隔离医学观察,严防疫情扩散蔓延。(皇利华 供稿) 编辑:杨旭英
本网讯(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王塔娜)9月24日,远景零碳技术(赤峰)有限公司绿氢一期项目在赤峰市元宝山区正式开工建设,工程机械已入场开始基础施工,投产后将为园区企业提供零碳工业气体,建立起清洁能源的产业链条,从而带动一批配套产业发展。该项目的开工,是赤峰市打造绿色低碳园区,推动工业发展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又一战略之举,也将进一步掀起赤峰市秋季重点项目建设的新高潮。 据了解,与远景零碳绿氢项目一同开工的赤峰市秋季重点项目达到99个,总投资规模达413.8亿元。年内计划完成投资41.6亿元。 本轮秋季重点项目开工,是赤峰市稳投资、促增长的集中行动。对于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发展战略新兴产业将起到明显推动作用,为赤峰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预计1-9月份,赤峰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566亿元,投资完成率达到76%,预计全年重点项目完成投资650亿元。 编辑:杨旭英
本网讯(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皇甫秀玲)9月23日,呼和浩特市召开新闻通气会通报,为稳经济大盘,引人才落户,促首府经济高质量发展,呼和浩特市政府制定多项购房惠民补贴政策,并于9月29日-10月31日在内蒙古国际会展中心(A馆)举行的呼和浩特市“筑巢引凤·乐居青城”房产展销月期间正式启用。 购房消费补贴政策,将于10月1日至5日房产展销月集中展示期执行。届时现场发放《消费券》,凭《消费券》购买参展房源(仅限商品住宅),享受抵扣房款补贴。 购房契税补贴政策,将于9月29日至10月31日房产展销月活动持续期执行。凡购买呼和浩特市行政区域范围内已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或已完成不动产首次登记的可售房源(包含住宅、公寓、商业及办公,不包含二手房),缴纳契税后,给予所纳契税100%的财政补贴。 吸引人才购房补贴政策长期有效。在呼和浩特市域内非公企业就业或自主创业,毕业5年内首次在市域内购房的全日制普通高校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毕业生,依据《呼和浩特市吸引人才政策10条支持人才就业创业配套实施办法》(呼政发〔2022〕26号)享受购房专项补贴。 另外,有关部门还将在房产展销月活动现场专门设立“购房政策咨询服务台”,为市民解读惠民补贴政策,及时解决消费者在购房中存在问题。 编辑:杨旭英
本网讯(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冯雪玉) 核心提示 1957年,内蒙古第一支乌兰牧骑在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诞生。60多年来,乌兰牧骑事业不断发展壮大,成为内蒙古一张亮丽的文化名片。2017年11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给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的队员们回信,勉励他们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大力弘扬乌兰牧骑的优良传统,扎根生活沃土,服务牧民群众,推动文艺创新,努力创作更多接地气、传得开、留得下的优秀作品,永远做草原上的“红色文艺轻骑兵”。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激励全区3500多名乌兰牧骑队员牢记使命、根植沃土,永远为人民服务,永远为人民放歌。 8月26日晚,第十九届中国·内蒙古草原文化节乌兰牧骑优秀剧(节)目展演在内蒙古艺术剧院开演。首支亮相的是通辽市科尔沁左翼后旗乌兰牧骑。为了此次展演,他们“上新”了不少作品,演出结束后,观众说:“太短了,没看够。” 一个多小时的演出虽然短暂,但是“扎根人民”“一专多能”“创新”等铭刻在乌兰牧骑基因中的元素却尽情展现。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乌兰牧骑自建队之日起就写在自己旗帜上的宣言。历经60多年,乌兰牧骑队员们初心不变、本色不改。 时间的指针拨回到1957年。那年,第一支乌兰牧骑在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成立。那时,队员们表演时,群众得到艺术和美的享受;表演完,队员们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 60多年的风雨洗礼,为人民服务的基因已经融入乌兰牧骑的血脉中,影响并鞭策着一代又一代乌兰牧骑人始终不畏艰难,扎根基层,服务群众。 时间来到2017年11月21日,这是令所有乌兰牧骑队员们毕生难忘的日子,习近平总书记给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队员们回信了! “在新时代,希望你们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大力弘扬乌兰牧骑的优良传统,扎根生活沃土,服务牧民群众,推动文艺创新,努力创作更多接地气、传得开、留得下的优秀作品,永远做草原上的‘红色文艺轻骑兵’。”总书记在信中的殷殷嘱托,时刻牢记在全区3500多名乌兰牧骑队员的心间,激励他们牢记使命、根植沃土,永远为人民服务,永远为人民放歌。 党的十八大以来,乌兰牧骑事业发展进入快车道。自治区制定了一系列加快推进乌兰牧骑事业发展的政策,出台了《内蒙古自治区乌兰牧骑条例》和《乌兰牧骑事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0年)》。设立全区乌兰牧骑事业发展专项经费,为75支乌兰牧骑配备演出大巴车,新建乌兰牧骑宫,举办乌兰牧骑艺术节、全区乌兰牧骑新人新作比赛,开展全区乌兰牧骑交流演出、“乌兰牧骑月”等活动,促进乌兰牧骑互相学习发展。开发“网上乌兰牧骑”PC版网页和手机版微信H5,成立乌兰牧骑辅导工作队、志愿服务工作队,为基层农牧民提供艺术培训服务。以“乌兰牧骑+”的方式深入基层,开展理论宣讲、电影放映、法律咨询等综合志愿服务。加强乌兰牧骑人才队伍建设,在锡林郭勒职业学院等设立乌兰牧骑人才培训基地,举办全区乌兰牧骑队长培训班、舞台艺术创作培训班等业务培训班。组织实施《乌兰牧骑原创经典作品名录》工作和《全区乌兰牧骑原创经典作品传承工程》。编辑出版《乌兰牧骑回忆录》《乌兰牧骑优秀作品选》。组织启动乌兰牧骑知识产权保护工作。 有了政策、资金等方面的强力支撑,全区各支乌兰牧骑焕发出了极大的创作演出热情,不断推陈出新,创作了一大批接地气、传得开、留得下的优秀作品。 据统计,全区75支乌兰牧骑、3500多名队员,每年演出8000场以上,每支乌兰牧骑每年下乡演出至少100场,全区乌兰牧骑每年新创作品300多部。 全区乌兰牧骑整理复排了69个经典节目,推出蒙古剧《乌兰牧骑的热喜》等一批优秀作品,情景歌舞《草原上的乌兰牧骑》、歌舞剧《我的乌兰牧骑》成为2018年全国舞台艺术精品十大重点扶持剧目,舞蹈《黑缎子坎肩》获第十二届中国舞蹈“荷花奖”金奖。2019年,内蒙古艺术学院乌兰牧骑舞蹈团原创舞剧《草原英雄小姐妹》斩获文华大奖,实现了我区在该奖项零的突破。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突出反映时代主题,一部又一部精品的诞生,让乌兰牧骑文艺创作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 作为“全国文艺战线的一面旗帜”,作为内蒙古响当当的文化品牌,乌兰牧骑会永远扎根生活沃土,用心用情用功讴歌伟大时代。 (题图:乌兰牧骑队员在第九届内蒙古自治区乌兰牧骑艺术节上表演。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王磊摄) 编辑:杨旭英
本网讯 9月23日,为贯彻落实人社部和自治区关于做好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工作的决策部署,由自治区人社厅主办、自治区就业服务中心承办的“2022年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服务攻坚行动系列活动”在呼和浩特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启动,系列活动持续至11月底。 本次活动以“服务攻坚促就业 筑梦青春赢未来”为主题,设自治区主会场和全区12个盟市、2个计划单列市分会场,采取线上线下结合的模式,在自治区主会场和各盟市分会场同步展开,有针对性的为我区有就业意愿、有创业意愿的2022届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提供就业帮扶。 自治区人社厅、就业服务中心和各盟市人社局、就业服务中心相关负责同志分别在自治区主会场和各盟市分会场参加活动,2022届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在线上参加相关系列活动。(宗 和) 编辑:宝华
一刻钟 从居住的小区出发 步行不超过15分钟 可以到超市购物 可以送孩子上学 可以去医院看病 可以进公园休闲 “一刻钟社区生活圈” 今年8月 乌海市被确定为 全国第二批一刻钟便民生活圈 建设试点城市之一 01更新设施 在海勃湾区长青社区工行南小区 设置垃圾智能回收站、电动汽车充电桩 加装电梯、智能门禁 改进原有配套设施 小区整体面貌焕然一新 便民服务02 全市已实现“爱心超市”多点布局 拓展试点周边蔬菜直销连锁店11个 新增品牌连锁店34个 建立14个社区便民寄递点 打通同城配送和城乡产品上下行通道 家门口实惠便利的消费体验让人喜笑颜开 “步行几分钟到学校 孩子放学可以到书屋看书” 乌海市在试点社区设立6个鸿雁书房 购置电子图书、期刊等24.8万余册 优秀教师走进社区德育学堂 打造知识分享便民服务体系 03全方位养老 “老人呼叫、服务即到” 线上、线下的全方位养老服务 解决了老年人“急难愁盼”问题 “家门口的医院,省下了儿女接送” 每个试点社区建立以三级综合医院为核心 辐射基层医疗机构的远程医疗会诊平台 居民足不出“圈” 便可享受市级远程诊疗服务 目前 乌海市已建成各类社区养老服务设施85个 在内蒙古率先实现 城区农区养老服务设施全覆盖 乌海市副市长乔毓说 按照试点先行、以点带面、全面推进的原则,聘请专业规划团队编制乌海市一刻钟社区生活圈总体规划,全力打造试点样板,力争为内蒙古贡献乌海经验。 “一刻钟社区生活圈” 不仅方便了百姓的生活 更“圈”出了灵活多样的服务 “圈”出了乌海百姓的幸福! 策划:张俊在 监制:于海东 文案:贾奕村梅刚郝巧宁(实习生) 摄影/剪辑:贾奕村莫日根毕力格 片头:庄圆 记者:陈春艳巴雅尔青格乐郝飚郝儒冰 乌海日报记者:强建国 海勃湾区融媒体记者:张文杰 新媒体呈现:贾奕村 视频素材由海勃湾区融媒体中心提供 编辑:宝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