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4月9日讯 (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帅政)4月9日,中央第三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向内蒙古自治区交办第十五批涉及环境领域群众举报案件共119件。按数量排序分,呼和浩特21件,鄂尔多斯20件,赤峰19件,包头15件,通辽13件,乌兰察布9件,呼伦贝尔6件,兴安盟5件,巴彦淖尔、乌海各4件,锡林郭勒盟3件。 按污染类型分(部分案件涉及多类污染),涉及生态破坏67件,大气污染28件,水污染26件,土壤污染15件,噪声污染10件,其他污染13件。 以上案件,均转有关盟市和自治区相关部门办理。 编辑:张彦
日期 : 2022 › 04 › 90个相关结果 0次浏览
本网4月9日讯 (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皇甫美鲜 刘宏章 巴依斯古楞 魏那)“我家就住在附近,发现这几天周围不臭了,路也清扫干净了。对于养殖户的困难,政府已承诺帮他们在村里建牛棚,再把原来的房子重修一下,等到夏天的时候,环境就彻底好了!”凉城县居民何某说。 何某说的是中央第三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交办乌兰察布市的一件举报案件——凉城县第三小学附近环境问题的整改结果。 有凉城县居民投诉:2016年以来在凉城县第三小学北面有人开始堆积牛粪,有异味,有臭味,导致附近居民无法行走,无法正常生活,此问题向当地政府反映过数次,未得到解决。 接到反馈后,凉城县相关单位实地查看,发现投诉人所反映的内容基本属实。凉城县城市执法局已于3月28日将养殖户院外栅栏拆除,并将路边临时堆放的畜禽粪便、饲草秸秆等垃圾清扫转运。同时,鸿茅镇已协调养殖户租用户籍地(凉城县六苏木镇大土台南村)农户院落安置牲畜继续养殖,搬迁安置工作已于3月29日完成。针对此信访案件,凉城县纪委监委对相关负责人员进行了谈话提醒及政务警告处分。 回应人民群众关切,接受人民群众监督。 自治区各盟市坚决把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和群众信访举报案件整改摆在突出位置,严格落实整改责任、细化实化整改举措,实行台账销号管理,及时公开接受监督,切实做到问题不查清不放过、整改不到位不放过、群众不满意不放过,全力推动问题整改取得实实在在成效,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的满意度。 连日来,乌兰察布市委书记隋维钧、市长奇飞云先后深入丰镇市、卓资县、察右后旗,通过明察与暗访相结合的方式,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进行专题检查督导。 阿拉善盟委书记代钦、盟长李中增分别包联中央督察组交办重点关注案件,深入实地现场督导中央督察组交办信访件整改办理工作,针对群众反映的问题,现场提出明确整改要求。 4月3日至4日,赤峰市委书记万超岐、市长王旺盛分别实地检查督察组交办信访案件办理情况。 锡林郭勒盟行署主要领导、分管领导每日召开全盟转办信访举报案件整改情况调度会,听取有关旗县市(区)案件办理情况,对举报问题逐个“点对点”会商,提出整改意见,切实做细做实现场核查、督办整改和群众回访等工作。 提级督办、顶格推动,进一步增强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和中央环保督察交办信访案件办理的紧迫感、责任感。 阿拉善盟对每一件转办案件,无论问题大小,都制定专项整改方案,明确具体措施,明确整改时限,严格按照中央环保督察有关要求扎扎实实推进整改。 锡林郭勒盟整改督办组第一时间成立工作专班,专门负责交办案件的调查核实、转办盯办和落实反馈等工作。制定了群众环境信访举报案件办理流程和旗县市(区)案件转办及办结上报流程;建立盟级领导同志包联督办机制,由盟委、行署班子成员包联督办各旗县市(区),带队赴现场指导核查、督促整改,定期听取包联地区案件办理情况汇报,跟踪推动问题解决;建立群众信访举报案件核查整改工作机制,对中央督察组交办的群众信访举报案件,一律按重点关注案件提级办理;属地核查报告不属实或部分不属实的,一律在规定时限内重新核查研判;对核查属实能立行立改的,3日内完成整改。同时,锡林郭勒盟整改督办组每周分批次对各相关地区核查完成率、立行立改完成率、办结上报率进行通报和排名。 乌兰察布市委书记隋维钧表示,要以铁的决心、硬的措施、严的纪律切实解决一批突出问题,抓出一批实实在在的环境治理成果。 阿拉善盟对责任不落实、整改不到位以及敷衍整改、虚假整改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坚决查处、严肃追责。 各盟市敢于刀刃向内、动真碰硬,做到发现一个解决一个。 接群众投诉反映:赤峰市巴林左旗林东镇大新庄村的口粮田上出现800多平方米、1米多深的土坑,因有人挖土外售,造成农民无法耕种。 经查,巴林左旗自然资源局于2022年3月28日对违法行为人郑某某依法进行立案查处,对郑某某取土按总评估价格3383.75元的非法所得予以没收,并处以非法所得50%的罚款,罚没款合计5075.62元。同时,责令郑某某立即纠正违法行为,对该地块进行治理,并于3月30日前恢复原状。3月30日,经巴林左旗农牧局实地验收,该地块已恢复原状达到耕种条件。经林东镇政府调处化解,投诉人和郑某某于3月28日签订调解协议书,协议约定由郑某某一次性补偿给信访投诉人20000元人民币,现郑某某已将补偿款交付给投诉人,投诉人对调查处理结果表示认同。 3月30日,群众举报反映:2005年,锡林郭勒盟西乌珠穆沁旗白音华镇高日罕水库建设时砍伐了原有大片林地,破坏了沼泽地。水库附近道路未按设计要求硬化,牧民出行不便。 西乌旗政府接到举报问题,第一时间组织工作组实地调查核实,第一时间做出回应。特别是针对水库附近道路未按设计要求硬化,牧民出行不便问题,旗政府结合乡村牧区规划,对高勒罕水库4.1公里上坝砂石路升级改造为三级水泥混凝土公路,目前已完成勘察设计,计划2022年5月开工建设;同时将高勒罕水库西侧9.7公里砂石路纳入牧区道路管护计划,定期进行维修养护,不断提升水库周边牧民出行便利性。 各盟市对信访案件反馈问题,能立行立改的全部做到即知即改,第一时间反馈;不能立行立改的,明确整改措施和时限,不等不拖即行启动整改工作。 据了解,3月26日至4月6日,中央督察组交办乌兰察布市举报案件12批共61件(来电41件,来信20件)。目前,全市已对第1批、第2批、第3批、第4批共14件信访案件进行调查处理,其中已办结11件、阶段性办结2件、未办结1件,责令整改3家,问责6人。 截至4月7日,锡林郭勒盟共受理信访案件11批次31件,其中有21件已完成地区核查,前6批次共13件已按时按要求上报,地区核查完成率70%,旗县市(区)地方人民政府(管委会)调查核实办理率100%。前6批次共13件举报案件办结5件、阶段性办结8件,办结率和阶段性办结率分别为38.5%和61.5%。 截至4月7日,中央督察组交办阿拉善盟举报案件13批共11件(来电7件,来信4件)。已调查处理案件9件,属实1件、基本属实1件、部分属实6件、不属实1件。现已办结6件、阶段性办结3件,责令整改3家,立案处罚3家,罚款金额105万元。 编辑:张彦
近日,就如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记者采访了自治区副主席、公安厅厅长衡晓帆。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对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蒙古工作提出重要要求,体现了总书记对内蒙古的殷殷关怀和深情厚爱,为推动新时代内蒙古事业发展提供了重要遵循、注入了强大动力。”衡晓帆表示,全区公安机关要一体学习、笃信笃行,志不改、道不变地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正确方向阔步前行,坚持政治第一、群众第一、基层第一、民警第一,以做“两个屏障”忠诚卫士的政治担当、使命担当、责任担当,坚决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营造安全稳定的政治社会环境。 深刻领悟“五个必由之路”的科学论断,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总书记首次用“五个必由之路”系统阐明新时代党和人民奋进历程昭示的重要认识,是我们奋进新征程、再创新辉煌的有力思想武器。全区公安机关要深刻领悟“五个必由之路”的核心要义和实践要求,深刻认识“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牢记“公安姓党”,深化“第一议题”制度,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坚决把“两个维护”作为首要的“国之大者”和最高政治原则、根本政治规矩,制定落实政治要件办理制度,项目化推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实落地。要构建完善“大监督”格局,清单式开展政治巡察督察,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决杜绝一切打折扣、做选择、搞变通的行为,彻底肃清孙力军政治团伙及傅政华、赵黎平、马明等人流毒影响,确保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坚决听从习近平总书记命令、服从党中央指挥。 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民族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谋划推进民族工作。全区公安机关要始终从政治上、全局上认识和把握民族工作,全面理解、深入贯彻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要求落实到全区公安工作各方面全过程,做到抓手有形、受众有感、教育有效。要常态化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引导全警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提升全警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能力。要保持高度的政治敏锐性,会同有关部门加强意识形态阵地管理,严防狭隘民族主义思想传播扩散,凝心聚力守好思想建设高地、守住意识形态阵地。要坚持在法律范围内、法治轨道上处理涉及民族因素的问题,始终坚持民族事务治理法治化。 深刻领悟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要求,坚决扛起筑牢“两个屏障”的重大政治责任。总书记再次强调对内蒙古的重要战略定位和疫情防控工作,体现了党中央对边疆民族地区的特殊重要要求和对内蒙古的殷切希望。全区公安机关要始终对标对表总书记对内蒙古“两个屏障”“两个基地”“一个桥头堡”战略定位,在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公安部党委的坚强领导下,以党的二十大安保为主线,牢记职责使命,保持战略定力,强化底线思维,发扬斗争精神,深入总结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和全国两会安保经验做法,始终把政治安全置于首位,深入开展反渗透反颠覆反分裂反恐怖斗争,有效防范化解各类重大风险,坚决捍卫国家政治安全。始终牢记“人民公安为人民”的初心使命,持续整治“黄赌毒”“盗抢骗”“食药环”等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斗争,深入开展“昆仑”“保卫黄河”、草原林地和煤炭矿产资源领域专项整治等专项行动,从严落实全链条精准疫情防控措施,坚决守住不出现规模性反弹的底线。要大力解决群众反映的“急难愁盼”问题,强力推进信访问题攻坚化解,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切实筑牢法治内蒙古、平安内蒙古建设根基,以内蒙古之稳守卫边疆安全、拱卫首都安全。 深刻领悟反腐败永远在路上的重要警示,持续推动全面从严管党治警向纵深发展。总书记要求我们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全区政法部门司法机关要学习贯彻党的自我革命战略思想,深刻认识打铁必须自身硬,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要牢记总书记关于不能健忘失忆、不能反应迟钝的告诫和“两个零容忍”的重要要求,坚持严的主基调不动摇,持续释放从严管党治警越往后越严的强烈信号,抓实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基础性工程,大力整治“四化”问题,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坚持惩治震慑、制度约束、提高觉悟一体发力,扎实开展以案促改、警示教育、制度建设。要锚定“三个绝对”“四化”“四个铁一般”标准,紧扣增强“八种本领”、提高“七个能力”,提升履行新时代使命任务能力水平。要巩固深化教育整顿成果,认真落实中央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意见要求,教育引导广大民警辅警在学党史、用党史中强化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更加信心满怀地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陈春艳) 编辑:张彦
2022年4月7日,呼和浩特市公安局新城分局迎新路派出所民警会同新城区消防救援大队对团结社区街道进行消防安全检查及消防宣传。在此次工作中结合当前形势,重点检查了辖区公共场所、集贸市场的消防安全情况,对发现的问题当即下达整改通知书督促整改;联合社区对居民楼院和沿街门店、高层建筑及其周边宾馆饭店等进行集中排查,并向辖区居民群众、物业、企业负责人等讲解案例教训、安全风险排查和物技防范措施。此次检查行动有效提高了辖区商户、居民的安全防范意识,落实了消防工作“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将消除隐患、预防工作做在前面。下一步,迎新路街道将加大安全检查的力度和频次,压实安全主体责任,及时排查、消除安全隐患,为辖区居民提供一个安全、稳定的生活环境。 此次联合检查认真查验了辖区内重点消防单位30余家,下达消防隐患告知书十余份。为辖区内企业单位提出合理化建议,帮助辖区内企业单位解决在消防管理中的漏洞和短板,进一步优化法制化了营商环境。(云露) 编辑:孙丽荣
本网呼和浩特4月7日讯(记者 刘洋) 清明节假期,呼和浩特市累计接待国内游客26.59万人次,同比下降49.87%;累计实现旅游业综合收入1.15亿元,同比下降53.49%。 清明节小长假期间,呼和浩特市把防控疫情放在首位,紧盯重要节点、重点环节,坚定不移做好“防扎堆、防拥挤、防疫情”工作,按照“限量、预约、错峰”的工作要求,确保假日旅游市场安全、平稳、有序。 全市日均接待量88619人次,日均实现旅游业综合收入3832.40万元,全市日接待量和日旅游收入在假期第3天达到顶峰。 编辑:孙丽荣
本网4月7日讯 自治区纪委监委近日通报损害营商环境典型案例。 1.呼和浩特市赛罕区榆林镇市场监督管理所负责人康伟东、副所长亮景普,违规执法,侵害企业合法权益问题。赛罕区榆林镇市场监督管理所工作人员在对某滑雪场执法检查时,副所长亮景普带领临聘人员在未出具《查封通知书》,未履行相关程序的情况下,对滑雪场设施设备进行查封扣押,影响了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康伟东作为该所负责人,不正确履职,对工作人员违规执法负有领导责任。康伟东受到党内警告、政务记过处分,亮景普受到党内严重警告、政务记大过处分;赛罕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对康伟东作出免职,对亮景普作出调离执法一线处理。 2.包头市白云鄂博矿区合作交流中心主任高科靠前服务、主动服务意识不强,落实优化营商环境主体责任不到位问题。高科在服务对接某科技公司过程中,对企业提出的临时办公用房租用事宜不作为慢作为,后续跟进服务中不积极主动与企业对接,存在消极对待、推诿应付问题。服务企业、优化营商环境的责任意识、担当意识、服务意识明显不足。白云鄂博矿区纪委对高科予以通报批评。 3.呼伦贝尔市规划局原正处级调研员李玉秋利用职务便利,违规为他人谋利并收受贿赂问题。李玉秋在担任呼伦贝尔市规划局副局长、局长期间,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在项目规划审批、结算工程款等方面谋取利益,非法收受22名企业主财物共计565万元,严重破坏公平竞争市场环境。李玉秋受到开除党籍处分,依规取消其享受的退休待遇,涉嫌犯罪问题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卞辑) 编辑:孙丽荣
近日,呼伦贝尔市财政局下达2022年中央黑土地保护资金8000万元,用于支持4个典型黑土区旗县开展东北黑土地保护利用项目实施。 据了解,此项资金共涉及阿荣旗等4个旗市区,每个项目旗县实施面积10万亩,主要用于遏制黑土退化,确保项目区耕地土壤有机含量达到当地自然条件和种植水平的中上等水平,耕地质量持续提升,水肥资源得到高效利用,实现水肥“双节”,进一步推进黑土地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当好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 近年来,市财政局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粮食安全重要指示精神,深入贯彻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2017年至今,共争取中央资金4.3亿元,用于支持阿荣旗等4个旗市区黑土地保护利用项目实施,有力提升了黑土地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提高了粮食产量,确保我市粮食安全。在下拨资金的同时,市财政部门会同市农牧部门切实加强规范资金使用管理,管好用好农业相关转移支付资金,推进绩效目标管理,确保资金发挥使用效益。(记者 徐 璐) 编辑:郭伟伟
为进一步加强与对口部门的工作联系,落实好今年市人大常委会工作,3月25日,呼伦贝尔市人大常委会农牧工作委员会召开对口联系部门座谈会。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赵达夫出席并讲话,市农牧局、林草局等对口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会上,各对口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就自觉接受人大监督,加强与人大工作联系,合力做好2022年工作作了发言。就进一步加强市人大农牧工委与各有关部门的联系,共同做好各项工作,赵达夫强调,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进一步增强做好三农三牧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加强与各对口单位的联系,找准问题突破口真抓实干。 会议指出,市直各涉农牧部门对市人大农牧工委的工作非常支持和配合,与市人大农牧工委之间形成了经常性、制度化的沟通联系。要积极配合市人大常委会重点工作任务,按市人大常委会的要求报送有关文件资料,并及时通报工作情况和重大事项。(记者 徐 璐) 编辑:郭伟伟
林业碳汇交易是碳排放权交易中一种重要补充机制,是开展生态补偿的市场化渠道,是“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推进生态价值实现的重要途径。 内蒙古森工集团经营保护着中国面积最大、保存最好的内蒙古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区,经中国林科院专家测算,林区每年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达6160亿元,其中“绿色碳库”总价值为1071.75亿元。当前,林区森林蓄积9.4亿立方米,森林碳储总量稳定在17.2亿吨以上,生态系统每年固定二氧化碳达8500万吨以上,森林蓄积年增量2000万立方米左右,保守估算,林区年固定二氧化碳达3600万吨以上,完备的生态系统、丰富的森林资源为森工集团落实国家“双碳”战略提供了广阔空间和巨大潜力。 内蒙古森工集团不断完善经营管理体系,将林业碳汇作为凝结生态保护建设成果的优质生态产品,架起市场与生态建设企业的桥梁,打通GDP向GEP转化的通道,成立了林业碳汇工作领导小组和管理机构,在国内先行提出以“碳汇数据库”为基础的碳汇资源管理体系。 早在2014年,森工集团开始林业碳汇项目试点,开发储备的国际国内标准林业碳汇项目9项,实施碳汇交易项目6笔。2017年,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完成了第一笔40万元林业碳汇交易,迈出了生态效益转为经济效益的重要步伐,为森工企业转型升级注入了新动力。为了让碳汇产业与市场接轨,2021年初,内蒙古森工集团成立了碳汇公司,统一调度指挥各林业局碳汇发展工作,形成合力的林业碳汇再度发力。据统计,2021年,碳汇公司通过自治区环境能源交易所挂牌销售VCS碳汇产品8笔,总共73.3万吨,交易额累计1465余万元;销售单价也从年初的每吨11.5元提高到了当前的42.42元。加上试点期间的销售额,林区累计实现碳汇交易总额2110万元。 今年,内蒙古森工集团碳汇产业计划销售碳汇产品100万吨,实现销售收入2500万元,开发储备林业碳汇产品1000万吨。 (记者 徐 璐) 编辑:郭伟伟
巴音宝利格镇查干乌林社区办公楼所在的小区,由于历史遗留问题原因,导致小区成了三无小区(小区无人管理、垃圾无人清理、污水无法处理),还有“三难小区”(作用发挥难、群众动员难、管理收费难),因此导致“失管、失控、失人心”的现象,形成恶性循环。 发挥居民自治积极作用,叫响“党旗就在身边”的口号,开展“周周清天天净”活动。 巴音宝利格镇查干乌林社区党支部探索自理共管模式:党支部监督指导、业委会执行、业主监管物业管理的方式,每50户居民划分为一个网格,实现四管覆盖一张网(管片、管楼、管人、管事)。 将主题党日与小区治理相结合,提出“党旗就在身边”的口号,组织小区业主、居民党员、居民志愿者、在职党员志愿者,开展“周周清天天净”活动,清理小区楼前楼后乱摆乱放物品、楼道内电动车及杂物清理、小区内废旧车辆清理、拆除小区绿化带私自围占,常态化进行环境治理,扭转小区过去的不良风气。 制定了居民公约红九条和黑九条,引导居民自治管理,并制定了符合实际、行之有效的自治管理办法。为引导居民团结一致,共同营造美丽家园,社区在每年7月举办邻里百家宴,参与的居民每人准备一道拿手菜,通过美食分享,饮食文化交流,拉近邻里之间的距离,同时评选出好邻居、好公婆、好儿媳等模范典型,以此带动社区居民形成互敬、互爱、互帮、互助的良好风气。 协调组织成立小区业主委员会,动员广大业主,积极参与社区组织的各项活动,社区每周一举行升国旗唱国歌仪式,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从而让更多人参与社区活动,加强党支部与居民联系。同时组织居民自发成立百人红歌合唱团、秧歌队、威风锣鼓队、安塞腰鼓队、广场操队等居民自治组织,以此丰富居民的业余文化生活,将全民健身运动引向深入。 为开展好便民服务,社区成立了爱心废品回收驿站,让居民形成垃圾分类习惯,同时收集可回收的废品,抵顶物业费。还成立了邻里二手物品交易驿站,将居民扔了可惜,放着没用的物品,拿到社区换取有用的物品。 经过一系列的管理和引导,小区环境更加优美,居民的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进一步提升;小区物业管理各项工作井然有条,整体面貌焕然一新。社区面貌和居民风貌得到双提升,实实在在的民生举措不断惠及百姓生活,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文明硕果迎枝绽放。(任丽华) 编辑:张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