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有人问登山家:如果我们在半山腰,突遇大雨,该怎么办?登山家说:应该向山顶走。“为什么不往山下跑?山顶风雨岂不更大?”“往山顶走,风雨可能更大,却不足以威胁生命。而向山下跑,看似风雨小些,却很可能被山洪吞没。”登山莫停步,斗争破万难,发展经济亦如此。遇到困难,逃避解决不了问题,反而会更加被动,迎难而上,终将会穿越黑暗、迎来曙光。 经济稳,人心稳、大局稳。稳中求进是经济工作的主基调,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但“稳”绝不是回避矛盾,既不能遮遮掩掩、掉以轻心,也不能一叶障目、进退失据,而要发扬斗争精神,攻坚克难敢担当。我区当前经济发展面临的形势更加严峻复杂,风险挑战明显增多,稳定经济基本盘任务异常艰巨。但同时,发展机遇和利好因素也更多,“时”与“势”总体于我有利。要全面、客观、辩证、积极看待当前经济形势,既要看到国家实施的一系列稳增长政策机遇,借势发力、破解难题、乘势而上;也要看到形势的复杂性和严峻性,未雨绸缪、积极应对、抢占先机,把经济发展主动权牢牢抓在手上。 经济社会是在矛盾运动中前进的,有矛盾就会有斗争。稳定我区经济运行促进高质量发展,既要正视困难、直面矛盾,又要坚定信心、坚决斗争,无论是巩固脱贫成果、推进乡村振兴,还是兜牢民生底线、推动共同富裕;无论是防范化解经济金融风险,还是贯彻新发展理念实现高质量发展;无论是营商环境攻坚破阻,还是在推动绿色发展中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啃下这些“硬骨头”,都需要我们传承弘扬“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斗争精神、坚定“踏平坎坷成大道”的斗争意志、提高“惊涛骇浪从容渡”的斗争本领,爬坡过坎,攻坚克难,化危为机,在斗争中担当作为,推动经济稳中有进、稳中向好。 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稳定我区经济运行促进高质量发展,决不能遇到矛盾就躲、遇到问题就绕、遇到困难就推,要在复杂形势面前不迷航,在攻坚克难中敢担当。正所谓,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走好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不能推诿,要在担当上下功夫,拿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不能守旧,要在破解上做文章,解放思想、敢于创新,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惟其艰难,方显勇毅;惟其磨砺,始得玉成。内蒙古经济正处在一个极其艰难又极为重要的转型期,责任容不得我们推卸,机遇容不得我们耽搁,考验容不得我们回避,只有敢于斗争、勇挑重任、积极作为,才能闯关夺隘、披荆斩棘,汇聚全区各族人民的勇气、智慧和力量,推动经济乘风破浪、行稳致远。 编辑:孟捷
日期 : 2022 › 1055个相关结果 0次浏览
内蒙古新闻网讯(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韩雪茹)寒冬时节,在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双庙镇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区,到处是繁忙的景象。沟渠交错、高低不平的土地进行整理后,实现田成方、路成网、树成行、渠相连。 数据显示,2021年我区新建成高标准农田460万亩,超额完成国家下达建设任务。目前,全区高标准农田面积达到4585万亩,有效支撑粮食产能430亿斤以上,为保障“十八连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跑出项目建设“加速度”,点燃农牧业发展“新引擎”。我区以项目为抓手,不断完善农牧业基础设施,助推农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编制印发了《内蒙古自治区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21-2030年)》,在总结近年来农田建设情况的基础上,分析了全区高标准农田建设面临的形势,明确了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方向和目标任务,提出了具体的建设标准和措施。今年6月底前,各盟市和旗县要完成相应规划的制定出台,盟市建设规划重点要提出区域布局,确定重点项目和投资安排。旗县规划要将各项建设任务具体细化,落到乡村和地块,明确时序安排,形成规划项目布局图和项目库,为项目的实施和投资的落地做好准备。 我区在“藏粮于地、藏粮于技”上持久发力。今年,继续抓好黑土地保护性耕作,按照“实事求是、守正创新、循序渐进、扩面提质”的工作思路,强化技术支撑和机具保障,突出基地示范和典型带动,狠抓实施主体培训,强化实施效果监测,周密落实2022年保护性耕作任务和实施地块,推动黑土地保护性耕作行动计划规范高效实施。还实施种业振兴行动,计划完成国家级马铃薯、大豆制种基地建设任务,完成94个旗县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继续推进畜禽遗传资源普查工作,列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的地方品种实现应保尽保,建成10家以上国家级保种场、保护区。 与此同时,我区积极争取2022年盐碱化耕地改良试点资金,加强对全区盐碱化耕地改良工作的调度力度,结合项目或地方投资,着力推进盐碱化耕地试点旗县实施的农艺措施。对绿色高质高效行动、化肥减量增效、果菜茶有机替代化肥、轮作等重点项目实施月调度,根据农业生产节点,组织相关专家深入基层进行技术指导。提前制定合理可行的量化绩效考核指标,突出实施效果考核,提高项目实施效果。 抓项目就是抓机遇,抓项目就是稳增长。我区还紧盯农牧业产业融合,积极培育壮大龙头企业,统筹发展农畜产品初加工、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加工,提升农畜产品附加值。今年计划再认定一批自治区级以上产业化龙头企业,使自治区级以上龙头企业达到750家。再创建2个国家优势特色产业集群、10个国家级产业强镇,对涉及产业融合发展重点项目倒排工期、挂牌督办,集中力量推进项目实施,按时完成项目建设目标任务。 编辑:孟捷
内蒙古自治区公安厅举行庆祝“中国人民警察节”活动。新华网杨腾格尔摄 新华网呼和浩特1月10日电(杨腾格尔)1月10日是第2个“中国人民警察节”,内蒙古自治区公安厅举行庆祝“中国人民警察节”活动,全区公安民警代表通过视频形式参加。 活动邀请了民警家属代表参加,通报了全区110接处警情况,听取了呼和浩特市公安局、包头市公安局、呼伦贝尔市公安局以及边境管理警察、森林警察、交通警察代表的工作汇报,进行了“警察故事”情景剧、诗朗诵、大合唱等演出。 民警子女参加进警营活动。新华网杨腾格尔摄 2021年,内蒙古自治区110接警台共接警5719272起,日均话务量15669起、有效警情4588起,全年共受理走失寻人类警情9391起,涉及18岁以下未成年人3208人,60周岁以上老人1039人,智障、精神障碍患者340人,成功找到8535人。 编辑:孟捷
1月7日,“聚焦总目标春联进万家”第四届新疆春联书法作品展暨“相约冬奥冰雪新疆”主题展在乌鲁木齐文化中心展览馆开幕,为即将到来的农历壬寅年春节和北京冬季奥运会送上一份特殊礼物。 1月7日,市民在乌鲁木齐文化中心展览馆观看春联展。王路博摄 “聚焦总目标春联进万家”第四届新疆春联书法作品展,由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自治区党委机关工委、自治区社科联、自治区文联等单位举办。走进展览现场,不仅能阅读到蕴含中国哲学文化思想、富有中华传统内涵、彰显时代精神价值的春联妙句,也能欣赏到邹光霖、席时珞、李方、孙朝军、刘建新、范崇民、李志顺、张鸿林、张沧、李涛、陈伯阳等众多新疆著名书法家的笔墨佳作。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春联书法作品展还创新推出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和新疆各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相结合的双语春联,旨在进一步促进各民族文化融合发展,助力书法艺术普及与发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1月7日,市民在乌鲁木齐文化中心展览馆观看双语春联作品。王路博摄 自治区社科联学会部部长伍牧原说:“立足本地实际,深挖文化底蕴,在守正创新中创作出更多文化作品,不断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和影响力,在推进文化润疆中凝聚人心,教育引导各族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 四年来,新疆春联书法作品展将1200余万副春联免费发放到天山南北,受到基层各族群众普遍欢迎,成为自治区实施文化润疆工程和开展“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1月7日,观众在乌鲁木齐文化中心展览馆观看“相约冬奥冰雪新疆”主题展。王路博摄 《新疆相册》:“相约冬奥冰雪新疆”主题展,由自治区体育局、自治区社科联、自治区文联、新疆日报社、新疆广播电视台、新疆师范大学、乌鲁木齐市委宣传部联合举办。展览由“冬奥沿革”“相约北京”“新疆故事”“共同绽放”四部分组成,以纪实摄影作品及其背后故事为主线,多维立体展现新疆得天独厚的冰雪资源和蓬勃发展的冰雪运动事业,诠释了“我们每个人的体育强国梦都与中国梦紧密相连”的深刻真谛,透射出新疆社会稳定的大好局势和人民安居乐业的幸福生活。 自治区社科联科普部部长刘瑾说,“主题展的初衷是弘扬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奥林匹克精神,通过讲述冬季奥运故事、全民健身故事和中国新疆冰雪故事,表达出新疆各族儿女心系北京、助力冬奥的共同心声。”(王路博) 编辑:梁波
近日,满洲里市人民检察院团支部召开“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专题组织生活会,紧密联系工作实际,扎实开展学习交流,努力打造更好更优更强的团组织队伍,推进各项团工作、青年工作高质量发展。 该院将团支部组织学习和团员自学相结合,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等。青年干警们紧扣主题,结合自身思想工作实际,以问题为导向,依次发言,对标先进标准,查找差距不足,认真严肃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激发责任担当和创新意识。 青年干警们纷纷表示,要将此次组织生活会作为新开端、新起点,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坚持以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追求工作实效,用心用情做好每一件工作,办好每一起案件。(记者 徐 璐 通讯员 马宏伟) 编辑:郭伟伟
内蒙古新闻网讯(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赵曦)冬日的严寒阻挡不住志愿者奉献爱心的暖意。近日,内蒙古自治区小肩甲志愿团与呼和浩特市巨华第二小学、包头市昆区钢铁大街第三小学,共同开展了“中华民族一家亲蒙桂少年心连心”2021年内蒙古小肩甲志愿团“小候鸟”活动。 在该活动中,两所学校的小肩甲志愿者、少先队员代表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巴马瑶族自治县甲篆镇好合小学120多名少年儿童赠送爱心大礼包百余个。大礼包内不仅有羽绒服、棉衣等过冬衣物,还有体育用品等物资。 该活动旨在引导少年儿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互助互爱、向上向善、手拉手共成长的温暖力量,增强共担风雨、命运与共的责任感。 编辑:孟捷
内蒙古新闻网讯(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柴思源)日前,内蒙古体育发展基金会和自治区体育彩票销售管理中心先后以现金捐赠、品牌宣传推广等方式向内蒙古农信女篮俱乐部支持现金共计100万元整。 内蒙古体育发展基金会理事长敖拉说:“内蒙古农信女篮取得的成绩给我们很大鼓舞,希望以支持内蒙古农信女篮为契机,充分发挥体育基金会作用,助推内蒙古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据了解,内蒙古体育发展基金会作为公募基金会,具有整合社会资源、盘活体育产业、支持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作用。 中国体育彩票所筹集的体彩公益金广泛用于群众体育运动开展、公共体育场地维护、体育健身器材捐助、体育后备人才培育等方面,在支持体育事业发展和社会公益事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自治区体育彩票销售管理中心李江岭表示:“未来,内蒙古体彩将积极支持内蒙古篮球事业发展,积极推动全民健康与全民健身深度融合。通过与内蒙古农信女篮俱乐部的合作,持续打造体育彩票的品牌形象,不断提高品牌的社会知名度和美誉度,推动品牌年轻化发展。” 编辑:孟捷
新华网呼和浩特1月8日电(记者勿日汗哈丽娜)8日,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召开2021年度内蒙古重要考古新发现汇报会,公布2021年度十大重要考古发现。 这些重要考古发现包括重新启动考古发掘工作的萨拉乌苏遗址,中国北方重要早期人类洞穴遗址——金斯太遗址,保存状况较好的史前文化房址——乌兰图嘎新石器时代遗址,内蒙古中南部已知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史前时期石城遗址——后城咀石城遗址,中国北方夏家店下层文化时期重要聚落遗址——小塘山遗址,出土丰富玉器的朱开沟文化遗址——沙日塔拉遗址,在黄河两岸地区科学发掘的代表性汉代墓地——小红城汉代墓葬,中国阴山以北、戈壁以南草原发现的第一处匈奴墓群——吉呼郎图匈奴墓群,北魏王朝大型祭祀建筑遗址——坝顶遗址,辽上京皇城佛寺遗址等。 萨拉乌苏遗址是我国最早发现和发掘的旧石器遗址之一。2021年,为配合萨拉乌苏考古公园的建设,萨拉乌苏遗址的考古工作重新启动。本次发掘面积100平方米,发掘剖面最深达15米,出露的地层共分为9层,发现2个文化层,文化遗物分布于第6层的底部和第9层,均出土打制石器和动物化石,为研究萨拉乌苏旧石器文化和古人类生计方式提供翔实的考古材料。考古人员将新发现的石器遗址地层与1923年法国学者的发掘成果进行对比,确认原来认为是王氏水牛发现地的位置,实际就是近百年前的发掘地点,解决了长期困扰中国旧石器考古界的一个学术问题。 萨拉乌苏遗址出土的小石片和碎屑。(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供图) 金斯太遗址位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东乌珠穆沁旗,是中国北方一处重要的早期人类洞穴遗址,保存了旧石器时代中晚期至青铜时代的文化遗存。2021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内蒙古博物院对金斯太石器遗址下部的第5—2层进行发掘,最大发掘深度约1米。发掘中,共清理火塘7处,在4层和5层发现两处较为完整的火塘,火塘主要为挖浅坑堆烧,无石块构建迹象。原生堆积内出土了陶片、青铜残件、装饰品、骨器、贝壳、石制品、动物骨骼及牙齿等1100余件遗物,其中以石制品和动物化石最多。金斯太旧石器时代遗址的新收获为讨论旧石器时代中晚期东西方文化与技术交流、晚更新世(距今12.6万-1万年)中国北方古人类适应生存模式演变与环境变化的关系、现代人北方扩散路线及其与其他人群的交流等学术课题提供不可多得的材料。 金斯太旧石器时代遗址坍塌等堆积筛选出的细石叶。(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供图) 乌兰图嘎新石器时代遗址位于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右旗,总面积约2万平方米。2021年,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发掘了4000余平方米,揭露出房址70余座,灰坑40余座,墓葬1座。乌兰图嘎遗址遗迹较为密集,打破关系较为复杂,包含兴隆洼文化、赵宝沟文化、红山文化等三个时期的遗存。其中兴隆洼文化和赵宝沟文化房址保存相对较好,出土遗物较多,是此次发掘的主要收获。 乌兰图嘎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区全景。(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供图) 后城咀石城位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占地约138万平方米,是目前内蒙古中南部已知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史前时期石城址。2021年5月至11月,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对清水河县龙山时代石城瓮城继续进行了考古发掘,累计发掘面积1000平方米,新揭露城门、台基、城墙、壕沟、地下通道、墓葬、灰坑等遗迹20余处,出土玉铲、玉璧、玉料、陶罐、石镞、骨笄、骨镞、猪下颌骨等重要遗物20余件,辨明后城咀石城由双壕沟、内外瓮城以及城墙构成的半月形防御建筑是中国北方已知最早较为完整的城防体系,为研究河套地区文明进程以及社会复杂化历程提供新的资料。 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后城咀石城发掘区全景。(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供图) 小塘山遗址位于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处于一较高山丘的顶部,周围有石砌城墙。遗址内部发现了一条龙制陶流程,这在夏家店下层文化遗址中属首次发现。2021年,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宁城县文物保护中心对小塘山遗址进行抢救性发掘。遗址发掘面积约4000平方米,发现房址40余座、窖穴与灰坑32座、墓葬6座、陶窑1座,另外还发现“马面”式建筑、道路等,出土陶器、石器、骨器、青铜器、蚌器等各类器物标本750余件。结合小塘山遗址发现的遗迹及出土遗物,可确定该遗址是距今4000年至3400年左右的夏家店下层文化时期一处重要的聚落遗址。小塘山遗址的发掘,对深入探讨夏家店下层文化所处社会发展阶段、社会组织结构、聚落布局及生产生活等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小塘山遗址出土的双圈地面房址。(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供图) 沙日塔拉遗址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面积约50万平方米。遗址出土有数量丰富的玉器,在鄂尔多斯地区尚属首次。2021年9月-11月,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鄂尔多斯市博物院、鄂尔多斯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伊金霍洛旗文物保护和旅游事业发展中心对沙日塔拉遗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本年度发掘面积500平方米,清理发现,房址8座、灰坑及灰沟30处,墓葬31座,路面2条,灶址1处,出土陶器、石器、玉器、骨器、角蚌器等150余件。遗址出土丰富的海贝饰、贝饰、蚌饰,但这些遗物明显不是本地所特有的,而是文化交流、物品流转的结果。从这个意义上看,它们为解读鄂尔多斯高原与周边地区古老人群的迁徙流动和文化交流带来了强有力的实物资料。 沙日塔拉遗址出土的陶猪。(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供图) 小红城墓地位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2021年4月至9月,依托岱海生态应急补水工程基建项目,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内蒙古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文博系、和林格尔县文物保护中心组成联合考古队,对和林格尔县境内沿线地段进行调查勘探时发现小红城墓地并进行了考古发掘。本年度发掘面积4800平方米,共有墓葬32座,形制上土坑竖穴墓、土洞墓、砖壁墓、砖室墓兼有。出土文物有铜镜、带钩、铜钱、铜印、鎏金铜辅首、泡钉、盖弓帽、弩机构件、陶灶、陶壶、陶井等遗物10余种,共200余件。本次所发掘的汉代墓葬以陶器组合与漆器的普遍使用最具特色。虽然多数漆器的木胎由于腐朽严重不能提出,但在发掘过程中仍留下了一批宝贵的图像资料。墓葬中出土陶器数量可观、种类多样、保存较好,可以充分反映当时该地区墓葬陶器的随葬情况。 小红城汉墓群出土的墓室。(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供图) 吉呼郎图匈奴墓群位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由120多座墓葬组成,是我国阴山以北、戈壁以南草原地区发现的第一处匈奴墓群,墓群数量庞大,文化特征鲜明,填补了内蒙古草原地区匈奴遗存分布的空白。2021年7月至10月,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与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等单位合作,发掘墓葬22座,取得了重要考古新发现。本次发掘的大部分墓葬的地表皆有封石堆,多数为圆圈形,墓葬结构全部为竖穴土坑式,个别墓葬在土坑内设有生土二层台。葬具多为一木棺一木椁或一木棺一石椁的组合形式,棺椁皆以榫卯拼合,个别木棺表面髹黑漆。墓葬全部为单人葬,人骨多凌乱,保存较差。棺内放置的遗物一般为弓箭、弓弥、铁刀、铜镜、珠饰等。多数墓坑的北部有头厢,集中摆放一些随葬遗物,主要有陶器、铜器、铁器、漆器、动物殉牲,物品摆放位置无明显规律。此次发掘初步了解了墓葬的葬俗葬制,获取许多珍贵的实物材料,从墓群整体面貌看,应为东汉时期的匈奴墓。 吉呼郎图匈奴墓群中的一个墓坑。(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供图) 坝顶遗址位于呼和浩特市武川县大青山蜈蚣坝顶部,是北魏王朝于阴山之巅设立的大型祭祀建筑场所。经2019年至2021年的考古发掘工作,考古人员确定了遗址的形制结构,遗址自内而外由内室、内壕、内壝、外壝、外壕等5部分组成。2021年度的发掘区位于遗址东部,考古人员清理了内壕、内壝、外壝和外壕局部,发掘面积为600平方米。此外,继续对内室内部进行清理,出土的遗迹可分为下层祭祀坑、中层北魏祭祀遗址和上层北齐遗存等3个时期。阴山山脉自古以来为中原农耕民族与北方游牧民族的重要分界线,遗址采用了中原传统的礼制建筑形制,又具有北方游牧民族高山祭祀的特征,是古代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之间文化交流与融合的生动实物见证。 坝顶遗址及所在蜈蚣坝航拍图。(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供图) 辽上京遗址位于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西山坡佛寺遗址是辽上京皇城内一处规模宏大的寺院遗址。2021年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组成的辽上京考古队,继续对辽上京皇城西山坡佛寺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取得重要收获。根据考古勘探和发掘,佛寺的核心建筑位于西山坡制高点,由以佛塔为中心的北院和以佛殿为中心的南院组成,两侧还有附属院落。另外,本年度发掘或试掘的8座建筑基址都是辽金两代、多次营建重叠的复杂遗迹。根据地层和遗迹关系可以确认,西山坡佛寺北院、南院及两侧附属院落均为辽代始建并沿用到金代,朝向始终为东向,建筑性质始终为佛寺。这些都反映了辽、金两代城址布局和佛寺布局的沿革情况。 辽上京皇城佛寺遗址出土的瓦当残块。(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供图) 编辑:孟捷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包头市养犬管理条例》的决议 (2022年1月7日内蒙古自治区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三次会议通过) 内蒙古自治区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三次会议决定,批准包头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请批准修订的《包头市养犬管理条例》,由包头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布施行。 编辑:孟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