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呼和浩特市健全完善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的协调机制,不断提升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着力缓解融资难题,优化企业发展环境,保障中小企业平稳健康发展,形成了中小微企业发展规模不断壮大、吸纳就业效益显著、盈利能力逐渐增强、技术创新步伐加快的良好局面。 今年上半年,呼和浩特市新注册小微企业8166户,目前全市共有小微企业94190户。整体发展质量和效益稳步提升,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持续增强,吸纳就业能力进一步得到发挥,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巩固。 自2019年起,呼和浩特市增列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每年1000万元,重点用于支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培育建设、融资服务体系建设、中小企业人才培养、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等方面,为中小企业发展营造更好的环境。争取到中小微企业“助保金贷款”引导资金1500万元、小微企业融资担保业务降费奖补资金1065.66万元,有效缓解了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成功获批2020年度财政支持深化民营和小微企业金融综合服务综合改革试点城市,获得2020年中央财政试点城市奖励资金5000万元,用于支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工作。2020年全国减轻企业负担和促进中小企业发展专项督查中,呼和浩特市“助保贷”融资工作被列为全国推广典型经验。 围绕提升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和专业化水平,呼和浩特市积极引导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加快专精特新培育步伐。截至目前,已成功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家,自治区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2家,并争取奖励资金900万元。同时全力培育企业上市,出台了《呼和浩特市政府关于加强企业上市工作的若干措施》《“十四五”种子企业上市培育实施方案》,加大后备企业培育力度,完善企业培育及上市各阶段奖补政策。开通“绿色通道”,采取“一事一议”等直通车式、定制式服务措施,积极帮助企业疏通“堵点”、破解“难点”、连接“断点”,为企业上市提供良好的环境。 今年,呼和浩特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2020年中小企业发展环境评估情况反馈,对反馈提出的问题,进行任务分解,细化落实,立行立改。进一步畅通了中小企业投诉维权渠道,在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窗口平台设立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投诉举报电话,建立专门机制,协调解决中小企业在与各级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央企国企签订合同履约过程中的合同款项支付问题。全市68条涉企涉民政务服务和投诉线路全部整合纳入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形成“一号对外”的接诉即办工作格局,办结率保持在95%以上。同时大力推进清偿政府和国有企业拖欠民营企业账款工作。去年,全市累计清偿民营企业账款84.89亿元,其中无分歧欠款72.8亿元,全面完成了国家及自治区要求的拖欠民营企业账款中无分歧欠款的清偿任务。 在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提升“互联网+政务服务”水平方面,呼和浩特市推行企业开办一站式服务和全程电子化登记,内资企业设立登记实现全程网上办理,营业执照自助打印,实现“零见面”办照;推进证照分离改革,企业前置审批事项由190项减少到32项。企业开办平均办理时间0.5个工作日,比国家限行要求的4个工作日缩短了87.5%。企业开办全程“零费用”,为每户新开办企业节省1200余元。正式上线24小时自助诉讼服务站,设立涉企绿色通道,推行网上办案,使企业享受便捷服务。(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刘洋 通讯员 张立富) 编辑:闫鹏宇
日期 : 2021 › 12 › 92个相关结果 0次浏览
关于培育文化新业态 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近日,内蒙古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培育文化新业态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全文如下: 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对于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更好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具有重大意义,对于推动经济体系优化升级、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的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相关重要指示精神,积极培育文化新业态,加快推动全区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现提出如下意见。 《关于培育文化新业态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点击题目阅读原文) 编辑:任镜宇
本网讯 (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图古斯毕力格)12月10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自治区宣讲团深入巴彦淖尔市宣讲。 在巴彦淖尔市党政大楼会议中心,自治区宣讲团成员、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副部长、电影局局长乌恩奇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扎实推进会议精神在我区落地生根》为题,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深刻认识全会的重大意义、全会精神的丰富内涵和核心要义以及深入学习贯彻自治区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扎实推动全会精神在内蒙古落地生根三个方面,深入浅出地为巴彦淖尔市党员干部进行了全面解读。 巴彦淖尔市委党校副校长贾贵庭听完宣讲后说:“乌老师讲得非常生动,非常精彩。我们学习历史是为了把握未来,以史为鉴开拓未来,把今后的工作做好。作为党校教师,我们要把六中全会精神和自治区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纳入教学体系中,让广大学员、党员干部深入领会会议精神,用会议精神武装头脑,开拓工作。” 当天下午,乌恩奇深入巴彦淖尔市临河区金川街道金沙社区作了宣讲报告,并与社区党员及居民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互动。老党员苏万录结合六中全会精神,朗诵了自己写的一首诗:“社区党组织,心系社区中,不忘初心情,领导做表率,员工给力冲。党建在创新,勇做排头兵,大家齐点赞,致敬实干人。”现场气氛活跃,不时响起热烈的掌声。 巴彦淖尔市临河区金川街道江林社区党支部书记孙美丽问道:“我们怎样把十九届六中全会和自治区第十一次党代会融合起来,并学习运用到具体工作中,更好地服务于居民群众?” 乌恩奇认真回答:“要说十九届六中全会是一个蓝图的话,那自治区第十一次党代会相当于施工图,他们是息息相关的。把全会精神学好了,也就把自治区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精髓要义学透了;把自治区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贯彻好了,也就落实了十九届六中全会的精神要求。” 随后,乌恩奇又深入河套学院,与师生代表座谈交流,对大家关心的问题现场解疑答惑。 河套学院数学与计算机系学生王月艺说:“请问乌老师,如何加强青年学生对全会精神的领悟和实践能力?” “我觉得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好,尤其用了领悟这个词,我们经常讲,大道必简,贵在心悟。还有就是如何实践的问题,作为新时代的年轻人,一定要把党史学好学深学透学到位,读懂中国共产党党史,才能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作为一名学生没有远大理想信念,你是飞不高走不远的。此外,还要切实提高自己的能力。”乌恩奇耐心回答。 河套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院长李俊红说:“通过这次宣讲,进一步推动了学习贯彻全会精神在高校师生当中的走深走实。乌部长问答式宣讲形式新颖,很有针对性,对学生在理论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疑惑进行一对一的交流和解答,这种辅导方式,特别适合高校学生,这样的宣讲也更接地气。” 编辑:任镜宇
12月12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101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21例(上海5例,广东5例,广西4例,北京2例,云南2例,吉林1例,江苏1例,浙江1例),含1例由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在浙江);本土病例80例(浙江74例,其中绍兴市55例、宁波市14例、杭州市5例;内蒙古5例,均在呼伦贝尔市;陕西1例,在西安市),含25例由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均在浙江)。无新增死亡病例。无新增疑似病例。 当日新增治愈出院病例43例,解除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814人,重症病例较前一日减少1例。 境外输入现有确诊病例505例(其中重症病例4例),现有疑似病例2例。累计确诊病例10478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9973例,无死亡病例。 截至12月12日24时,据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现有确诊病例1381例(其中重症病例27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93763例,累计死亡病例4636例,累计报告确诊病例99780例,现有疑似病例2例。累计追踪到密切接触者1361008人,尚在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51333人。 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无症状感染者17例(均为境外输入);当日转为确诊病例26例(境外输入1例);当日解除医学观察21例(境外输入19例);尚在医学观察的无症状感染者444例(境外输入398例)。 累计收到港澳台地区通报确诊病例29302例。其中,香港特别行政区12488例(出院12168例,死亡213例),澳门特别行政区77例(出院77例),台湾地区16737例(出院13742例,死亡848例)。 编辑:王美花
本网讯(见习记者 马芳)中国文联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国作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将于近日在北京召开,12月12日上午,内蒙古代表团行前动员会在呼和浩特举行,参加全国文代会和作代会的42名代表出席了会议。 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的召开,是全国文艺界的一次盛会,也是宣传思想文化战线的一件大事。自2016年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以来,我区创作的歌曲《点赞新时代》、舞剧《草原英雄小姐妹》、水彩画《远方》等多部作品获得多项国内有影响力的大奖,涌现出一批优秀的文艺工作者和文艺名家名师,充分展示了我区文学艺术事业欣欣向荣的繁荣景象。 行前动员会议指出,要深刻把握大会的主要目标,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充分认识大会的重要意义,牢记“国之大者”,切实履行代表职能;原原本本学习领会大会精神,加强研讨交流,努力吃透会议精神实质;严格遵守大会纪律,珍惜代表荣誉,充分展示内蒙古风采;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前谋划会议精神的学习宣传贯彻工作,为繁荣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事业贡献智慧和力量。 参会代表纷纷表示,作为全国文代会、作代会的代表,既是一种光荣,也是一种责任,将切实提高大局意识,履行好代表职责,代表我区广大文艺家和文艺工作者积极建言献策,向兄弟省区市的代表团学习,多沟通、多交流,把好做法好经验学回来,用高质量文艺作品讲好内蒙古故事,充分彰显新时代内蒙古文艺工作者的风采和担当。 编辑:李慧宁
12月11日,小选手在短道速度滑冰比赛中奋勇争先。当天,为积极响应“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号召,鼓励、引导广大群众关注和参与冰雪运动,呼和浩特市体彩在呼和浩特体育中心开展“爱冰雪同喝彩”主题活动,小选手们通过参加短道速滑比赛和冰球表演赛,感受冰雪运动的快乐。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王晓博 摄 编辑:李慧宁
12月10日,记者从全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推进会暨养老服务厅际联席会议上获悉,近年来内蒙古大力推动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养老服务水平得到全面提升。 据悉,截至目前,全区已建成街道级综合养老服务中心151个、社区养老服务站197个,为老年人提供助餐、助医、助洁、助行、助浴、心理辅导、日间照料等服务,实施困难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5000余户,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实现可持续发展。 截至目前,全区养老机构达到726所,设置床位8.68万张,公办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达到1.6万张,占比达到50%。建成农村互助养老幸福院1609所,入住老年人达12万余人,机构养老实现提质增效。 全区实现高龄津贴和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全覆盖,为7.1万城乡特困老年人提供生活保障和护理保障,符合条件的老年人全部纳入城乡低保、临时救助、医疗救助和残疾人两项补贴范围,兜底保障进一步强化。 会议强调,“十四五”时期,内蒙古将进一步加大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力度,到2022年全区每个街道建成一个具备综合服务功能的养老服务中心,建设622个社区养老服务站或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基本建成“一刻钟”居家养老服务圈。持续开展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加快构建起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 (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杨婷) 编辑:闫鹏宇
12月10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自治区宣讲团深入赤峰市宣讲,全市6万余名干部群众分别在主会场、分会场聆听了报告。 10日上午,在赤峰市人民检察院报告厅,自治区宣讲团成员、自治区生态环境厅二级巡视员张树礼围绕“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深刻认识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的重大意义”“深入领会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的丰富内涵和核心要义”“深入学习贯彻自治区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扎实推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在内蒙古落地生根”3个方面,对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和自治区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向市直单位干部职工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讲解。 宣讲报告既具有极高的理论水平,也有浓浓的现实关怀,既讲清讲透了六中全会精神和自治区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的核心要义、重大意义,也回应了干部群众的关心关切,对学习好、贯彻好会议精神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赤峰市委宣传部机关党委副书记毛志敏说:“听了宣讲报告,感觉收获颇丰。作为一名宣传思想干部和党务工作者,我要把学习贯彻六中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时期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要认真领会‘两个确立’的重大历史意义,坚决做到忠诚核心、拥护核心、看齐核心、捍卫核心。要立足工作岗位,扎实工作、接续奋斗,为实现自治区第十一次党代会确定的宏伟目标做出自己的贡献。” 集中宣讲结束后,宣讲团成员张树礼来到赤峰市人民检察院办公区,许多参会的干部群众也跟着走进现场,不时地与张树礼同志展开互动交流。 赤峰市人民检察院办公室科员苗明磊提问:“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导下,内蒙古如何构筑祖国北疆万里绿色长城呢?”张树礼回答:“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区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取得了巨大进步,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也取得了显著成效。自治区第十一次党代会主题‘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为我们指明了今后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新路子。‘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是这次党代会提出的今后五年内蒙古各项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未来五年,内蒙古将着力抓好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三个方面工作,在加强生态系统保护力度的过程中提升全区生态环境质量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当天下午,张树礼又来到赤峰市教育局,为教师和学生代表作了宣讲,全市教育系统通过远程视频会议的形式,将课堂开到了基层中小学。 宣讲报告会结束后,赤峰二中高二二班的学生宇文雪楠说:“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航掌舵,有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致,任何困难险阻都阻挡不了中国人民的前进步伐。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人,我们应从百年党史中汲取前进的力量,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我们将把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和自治区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融入到学校日常教学中,引导全市广大师生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伟大征程中建功立业。”赤峰市教育系统党工委党务工作者庞洁说道。(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王塔娜) 编辑:闫鹏宇
冬日清晨,呼和浩特南站站场内,多趟满载煤炭的“万吨大列”整装待发。站长李爱军像在“战场”上一样,紧盯列车接发时刻表,确保每一趟货运列车准时发运。 12月9日,多趟万吨煤炭列车停靠在呼和浩特南站站场内。(无人机照片)记者安路蒙摄 今年入冬以来,各地煤炭供需形势紧张,内蒙古作为全国煤炭大区,承担着重要的煤炭外运保供任务。其中,呼和浩特南站是内蒙古煤炭“出区达海”的重要枢纽站,更是蒙西煤炭运往曹妃甸港的必经之路,满载煤炭的“万吨大列”需要在此更换双机头重载牵引机车。 每节车厢能装载80吨煤炭,每趟列车有105节车厢,一共可装载8400吨煤炭,加上车厢自重,总重超1万吨,“万吨大列”的名号由此得来。由于运输量翻倍,“万吨大列”大大提升了铁路货运的运输能力和效率,在冬季煤炭保供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每天都有来自鄂尔多斯、包头、锡林浩特等地的煤炭列车汇集与此。”李爱军说,呼和浩特南站站场面积45万平方米,相当于63个足球场的大小,一共有21条股道,要想把这些车都安排得顺畅,必须对所有进路了如指掌,每趟车从哪进、从哪出,进多少、出多少,都得“刻”在脑子里。 车站值班室内,大屏幕上实时呈现站场各股道的列车情况,6部电话和1部对讲机几乎一刻不停,值班员李志不断接发调度指令。李志介绍说,进入煤炭保供关键期后,呼和浩特南站的煤炭日均发送量增至35万吨,高峰期一天要办理210余趟接发列车作业,平均每6分钟就有一趟货运列车呼啸而过。 12月9日,在呼和浩特南站内,车站值班员对站场内列车进行调度管理。记者安路蒙摄 为更好完成煤炭保供任务,中国铁路呼和浩特局集团公司对呼和浩特南站等管内各站的运煤列车“特事特办”,优先安排机车换挂、机车出入库、安装列尾装置,提高作业效率、减少停留时间、加快车流周转,将1次换挂、编组、发车作业的耗时从2个小时压缩至不足50分钟。 “这段时间发运量大,而且‘万吨大列’编组长得绕着走,无形中增加了作业时间,干到凌晨两三点是常有的事。”李爱军说,但一想到千里之外的老百姓和企业能烧上煤炭顺利过冬,他和工友们充满了成就感。 12月9日,一趟万吨煤炭列车从呼和浩特南站出发。(无人机照片)记者安路蒙摄 临近中午,一声长鸣,列车启动,18个小时后,这条千米“巨龙”将跨过燕山山脉将万吨煤炭从塞北高原送到渤海之滨,保障好京津冀和东南地区的煤炭、电力供应。(记者安路蒙) 编辑:李慧宁
呼伦贝尔市鄂温克旗人民医院有一位年轻的90后护士叫单晨,新冠肺炎疫情来袭,她先后两次进入医院隔离病区,累计工作70天,随后又报名参加了呼和浩特白塔机场疫情防控工作,服务期达40天。她多次逆行出征,是位名副其实的抗疫天使。 单晨是鄂温克旗人民医院心内科病房的一位普通护士,从事护理工作5年间,一步一步成长为成熟稳重、护理经验丰富的内科护士。她在工作上积极主动,认真负责。她用满腔热情把自己的爱心、细心和责任心融入临床护理工作中,用娴熟的护理技术、良好的服务态度,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得到了医院和患者的一致好评。 疫情来袭 冲在抗疫一线 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打响了。医院立即组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应急医疗梯队,建立了强大的防控体系。接到科室通知后,她积极响应报名:“我年龄小,没有家庭负担,没有孩子需要照顾,我去,我去!”她心里只有一个想法,疫情当前,她不能置身事外,一定要冲在最前面。 最终,她被分配到了发热病房,开始了正式的抗疫工作。2020年的1月和2月她在发热病房分别工作了半个月。 进入隔离区护士们需要严格按照步骤穿好防护服,当班的同事之间要互相检查,不能露出一丝一毫的皮肤,以防感染。穿防护服步骤繁琐,用时要大半个小时。而脱防护服流程更重要,也更讲究,所需时间是穿防护服的两倍。病区里的护士们的防护服已经被污染,如果脱防护服时没有按照指南严格操作,就会让病原体留在内衣里。 因为是隔离病房,患者没有家属陪伴,所以他们的一日三餐,产生的污染性垃圾,以及病房卫生间、垃圾桶都是需要隔离病房护士去处理。 由于工作时间较长,每每出现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不适症状,她都要努力调整好自己的不适,继续工作。有些患者因为隔离时间较长出现了一些焦虑、烦躁等心理问题,她都会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疏导,让患者心理压力得到缓解,情绪得到释放。 完成一天的工作后,当她脱下防护装备,脸上的压痕久久不能褪去,耳朵被防护口罩长期按压导致剧痛,双手皮肤因长时间被汗水浸泡而苍白皱褶……虽然很辛苦,但每当看到隔离患者平安走出隔离病房,心里都是满满的欣慰和满足,护理工作是一份值得自豪的工作。 再上战场 支援海关疫情防控 2020年7月,医院护理部通知她要继续前往传染病房进行为期40天的隔离区工作,她马上收拾好洗漱用品前往了传染病房,并顺利地完成了隔离区工作。在进行休整隔离的最后一天,医院发出了关于自愿报名支援呼和浩特市白塔机场海关为境外输入人员采集核酸的相关通知后,她依旧毫不犹豫地报了名,并成功入选。休整隔离结束当天,她抓紧时间回家,在和家人短暂团聚后,便和其他37名队员一起前往了呼和浩特市白塔机场。 在到达呼和浩特市后,她认真参加岗前培训,严格遵守白塔机场海关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工作中时刻保持着清醒状态,确保每一位境外人员的核酸采集精准到位,她和队友们积极配合,绝不允许漏采一位新冠病毒携带者。 单晨支援白塔机场海关,为境外输入旅客采集核酸 在支援工作期间,她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做准备工作,提前1小时就到达核酸采样方舱准备采集用品。在为期40天的支援工作期间,她和其他37名队员共为1553名境外人员完成了核酸采集,无一例漏采旅客,圆满完成了这次支援任务,为防控境外疫情输入工作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经过这40天的历练,她也学习到了很多核酸采集工作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回到医院后,应医院要求,她先后两次为核酸采集室护士和基层医护人员进行核酸采集及穿脱防护服的培训,她将所掌握的知识、操作流程和相关注意事项,毫无保留地分享给学员们。 钻研技术 专业技能强 日常工作中,她每天早早地来到病房,对患者嘘寒问暖、整理床单、量血压、测体温、采血;同他们聊天,告知他们注意事项;鼓励他们,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她说,护理工作虽然辛苦,但患者一声简单的“谢谢,你辛苦了”,她的所有辛苦就会升华为一种荡漾于心扉的幸福感和成就感,转化成她无尽的工作动力。 单晨为患者量血压 心内科病房常年患者较多,护理工作任务比较繁重,她知道要想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就要在各个环节上都不断提升自己。配药扎针不但要准,而且要快,练就一身超强本领是必须的。面对成堆的液体,在配药过程中,玻璃瓶扎上手,血汩汩地流是常有的事,虽然伤口疼痛,但她在包扎后仍继续投入到工作中。 心内科老年患者居多,血管条件大多不好,她就在闲暇时间仔细研究和揣摩家里老人的血管,渐渐地悟出了一些技巧,随后在输液器上反复练习自己的静力。现在,无论遇到什么情况,她都能从容应对,一针到位,减少患者痛苦。她不断提高护理操作技术水平,特别擅长疑难及无痛静脉穿刺术,受到患者家属和同事的一致好评。 记得有一位83岁的心衰患者,周身水肿,四肢水肿最严重,静脉穿刺难度较大,护士穿刺几次都没有成功,患者家属很着急,她一边安抚家属的心情,一边帮忙分析穿刺失败的原因,凭借着多年累积的经验,最终在左前臂按压血管周围的浮肿部位,使水肿液驱散至血管旁的皮下组织,使静脉显露后立即消毒与穿刺,并取得成功。 她积极参与开展各种新护理技术项目,与同事们一起克服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并将自己多年积累的临床经验传授给年轻护士。不断学习,更新知识结构,钻研新的护理技术,并有效地利用到临床护理工作中,从而取得良好的护理效果。 多年来,单晨用自己的行动赢得了患者和同事们的信赖,她深知作为一名护士,要用春天的雨露去滋润患者久旱的心田,要用有力的双手搀扶患者走过心灵的沼泽,要积极与患者架起一座座心灵之桥。诗人泰戈尔曾经说过:天空中没有翅膀的痕迹,但我已飞过!作为护士,她深信,丰碑无语,行胜于言。(内蒙古医院协会供稿) 编辑:陈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