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 38个相关结果 0次浏览

记者从自治区农牧厅了解到 目前,内蒙古各地已进入春播高峰期 据5月19日农情调度 全区粮食作物已播8024.6万亩 农作物已出苗3104.6万亩 一二类苗占比93.7% 好于去年同期   据气象部门预测,5月下旬随着气温升高,全区大部将有明显降水过程,利于春播生产和作物出苗。   据了解,今年以来,各级农牧部门早部署、早谋划、早准备,农民种粮增收信心增强,春播积极性高、动手早、行动快,春备耕各项工作有序开展。目前,种子、化肥、农药和地膜等主要农资储备充足,全区可投入春耕生产的拖拉机102万台、配套农机具150万台以上,完全能够满足春播需求。自治区农牧厅遴选推介了57项农牧业主推技术,在该厅网站还开辟了“春耕进行时——农技云课堂”,为春耕生产提供及时的技术指导服务。图片   今年,自治区农牧厅切实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力度,同时,落实耕地轮作面积900万亩,在15个粮食主产旗县开展粮食作物绿色高质高效行动,农业生产基础的不断加强为春播生产增添了新的动力。   下一步,自治区农牧厅将以春管为重点,切实抓好防灾减灾、绿色种植、重点项目建设等工作,指导农户抢抓晴好天气加快推进春播进度。继续组织农牧系统百名科技人员到基层上门服务,推广一批实用技术,制作一批农牧民喜闻乐见、一听就懂、一看就会的实用科技微视频。   同时,积极引导开展专业化社会化服务,支持开展代耕代种、统防统治、土地托管等生产方式,帮助农民解决春播生产中劳动力不足、生产技术缺项断档问题,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效衔接。(记者 刘晓君)

  10日,内蒙古二连浩特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防控工作指挥部发布通知:   根据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关于调整新冠肺炎疫情分区分级标准实施精准管控措施的通知》(国电发〔2020〕11号)要求,经自治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医疗防控组同意,自11月10日起,二连浩特市西城社区、锡林社区、额仁社区调整为低风险地区。

蓝冠1956代理,蓝冠体育_内蒙古二连浩特最后一批滞留人员乘专列返程

  央视网消息:随着内蒙古二连浩特市全域降为低风险地区,因疫情滞留二连浩特的人员开始分批次返回。昨晚(11月13日),滞留在二连浩特市的最后一批人员乘坐专列离开二连浩特。   此次最后一批返程人员共有470多名,所有返程人员均经过10次以上核酸检测呈阴性,符合当地防疫管理要求离开二连浩特市。返程目的地除了自治区各盟市外,还涉及河北、河南、贵州等地,列车到达终点呼和浩特市后,这批滞留人员不过夜、不停留,直接由相关部门转运回乡。   二连浩特火车站客运值班员孙志慧:为了做好滞留人员返程转运服务工作,我们开行专列,制定了专项旅客运输组织方案,在进站口、候车室和列车上增派了专人进行服务和组织,确保他们安全、顺利返回家乡。

蓝冠可信吗?,蓝冠招商_关注供暖季 | 传统能源供热企业在节能减排方面积极探索

  央视网消息:大家都知道,目前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仍采用传统化石能源供热生产方式,以保证供热稳定可靠。据了解,传统能源供热企业在节能减排方面也在进行着积极探索。   前几天,内蒙古通辽市遭遇了暴雪极端天气,对正在进行的供热工作带来了挑战。记者来到负责通辽市主城区22.18万热用户供热工作的通辽热电公司,工作人员正在认真维护设备,确保供热机组稳定运行。   国家电投通辽热电公司检修分场副主任岳宏亮:我们正在检查的是热网升压泵,这个设备对于我们热电联产机组来说比较关键,主要关系着供热管网给水供给,以确保供热系统运行稳定。   与单纯的发电机组相比,这个热电联产机组可以通过降低机组真空、提高排气温度实现循环水供热,它能将排放大气的热量进行回收再利用,进而形成发电、供热、供汽一体化生产,提高了资源利用率。   国家电投通辽热电公司热网调度指挥中心调度长李祉洋:通过近两年的热网自动化改造,我们在节能降耗方面有很大程度提高,据统计,上个供热期节约燃煤大约27000吨。   在传统能源供热生产方式中,水资源消耗也非常多。记者了解,过去需要抽取地下水作为机组水源,不仅浪费宝贵的地下水资源,还为企业带来一笔较大的费用支出。从去年开始,通辽热电公司完成了中水系统改造,将机组用水替换成城市污水处理后达到规定标准的中水。据统计,中水系统投运后,每年可以节约地下水资源310万吨。

蓝冠待遇,蓝冠登录_疫情期间哄抬价格 呼和浩特一超市被罚30万

  图为检查组对超市进行突击检查。呼和浩特市市场监管局供图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哄抬价格呼和浩特一超市被罚30万   中新网呼和浩特11月13日电(记者张林虎)13日,记者从呼和浩特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获悉,在疫情期间哄抬价格的羽神生鲜超市被罚款30万。   10月24日,呼和浩特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接到举报称,在羽神生鲜超市大学路店,牛心菜售价由23日的4元/千克涨到了14元/千克。   图为检查组对超市进行突击检查。呼和浩特市市场监管局供图   随后,检查组来到羽神生鲜超市大学路店。经查,该超市销售的正品牛心菜单价为13.96元/千克,特价牛心菜为9.96元/千克。经初步核实,24日美通批发市场牛心菜批发价为7元/千克,相临区域超市的零售价为7.96元/千克。该超市行为涉嫌违反了《价格法》关于哄抬物价,推动商品价格过高上涨的相关规定。   图为呼和浩特市市场监管局下达处罚决定。呼和浩特市市场监管局供图   呼和浩特市市场监管局随即对该案进行立案调查。经调查,羽神生鲜超市借疫情哄抬价格,存在哄抬价格,推动价格过快、过高上涨的违法行为。   最终,呼和浩特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对羽神生鲜超市作出处罚决定,罚款30万元。

蓝冠注册1956,蓝冠代理_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中风险小区解封 调整后全域均为低风险地区

  央视网消息:今天(11月6日)早上,呼和浩特市之前被确定为中风险地区的小区正式解封。那里的情况怎么样了?让我们跟随记者一起去了解一下。   早晨6点天还没亮,呼和浩特市华侨新村小区的东门口就忙碌了起来。因为疫情原因,这个小区从10月23日凌晨3时进行封闭管理,14天的封闭管理内,全体居民一共做了7轮核酸检测,均为阴性。小区于今早6时正式解封。   工作人员介绍,华侨新村小区在封闭期间共有2523人居住。14天里这些居民都是居家隔离,需要的食品和物资都是工作人员送到家门口。小区解封后还将有135位居民继续居家隔离。   据了解,呼和浩特市另一个中风险地区土左旗碧水蓝山小区也于今天早晨6点正式解封。调整后,呼和浩特市全域均为低风险地区。

蓝冠体育,蓝冠登陆地址_内蒙古通辽:交通陆续恢复 生产生活秩序逐步恢复正常

  央视网消息:内蒙古通辽市遭遇暴风雪天气以来,通辽市多部门迅速行动,经过多天的努力,11月10日下午开始,通辽火车站、机场陆续恢复通行通航,部分国省干道也在陆续恢复通行。   自通辽市出现暴雪天气以来,大雪淹没了铁路线,积雪最深处将近1米,由通辽始发的列车全部停运。经过几个昼夜的清雪工作,目前,由通辽站始发终到沈阳的C1116次列车已恢复通行,未来几天列车将陆续恢复通行。   因遭遇强降雪,11月6日,通辽机场关闭。9日下午,武警内蒙古总队通辽支队动用5台车辆90名兵力开展清扫工作。通辽机场也积极应对,连续三天三夜开展除雪作业,以保障航班飞行。目前,通辽机场已经逐渐恢复通航。   省道208线是库伦旗额勒顺镇和茫汗苏木进入城区的主要道路,也是通往科左后旗、开鲁县、扎鲁特旗、霍林郭勒市等地的一条重要通道。目前,包括208线库伦段在内的所有国省干道和中心城区道路都已恢复正常通车。截至目前,经过不间断清除积雪,库伦旗境内旗镇之间道路全部打通,村镇之间道路基本打通。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11月14日通报,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中国银行纪检监察组、内蒙古自治区纪委监委消息:中国银行内蒙古自治区分行原党委书记、行长张凤槐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张凤槐简历   张凤槐,男,汉族,1957年10月出生,陕西府谷人,中央党校大学学历,1980年1月参加工作,1987年11月调入中国银行呼和浩特分行,1985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94年12月至2000年4月,先后任中国银行内蒙古自治区分行外汇信贷处、零售业务处处长;   2000年4月至2004年9月,任中国银行宁夏回族自治区分行党委委员、副行长;   2004年9月至2008年7月,任中国银行甘肃省分行党委书记、行长;   2008年7月至2013年10月,任中国银行内蒙古自治区分行党委书记、行长;   2013年11月至2018年3月,任新中物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兼总经理;   2018年3月退休。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中国银行纪检监察组内蒙古自治区纪委监委)

内蒙古凉城县:岱海综合保护治理成效初显

  宁舍3年税收也要碧波荡漾   内蒙古凉城县:岱海综合保护治理成效初显   通过采取“四控三处理”综合治理措施,近年来岱海的湖面面积趋于稳定。资料图片   井俊清家住内蒙古自治区凉城县鸿茅镇东营村,前几天,镇干部来到他家,宣传岱海流域保护政策和补偿措施,动员他拆除已封停的机电井井房等设施。   “协议签了!头一次听说保护岱海有这么大的意义,补偿也到位。”井俊清说,拔水泵、盖井口、拆井房、拆电线,他都积极配合。   2016年以来,凉城县贯彻落实中央领导保护“一湖(呼伦湖)两海(岱海、乌梁素海)”的指示精神,以壮士断臂的决心保护治理岱海,通过采取“四控三处理”等举措,由“一湖治理”向流域治理、“内治”向“内治外引”、分散管理向集中管理、传统治理向科学治理转变,去年以来,岱海萎缩的趋势得到初步遏制,水质、生态系统也开始改善。   工业零取水、耕地“水改旱”   位于凉城县境内的岱海,流域面积达2312平方公里,是列入“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的179块国家重要湿地之一。受沿湖工农业取水和自然补水变化等因素影响,过去几十年里,岱海湖面呈萎缩态势,特别是2005年后萎缩加快。二十世纪50年代,湖面约为200平方公里,目前仅剩50余平方公里。   2016年,内蒙古按照中央领导指示精神,全面启动岱海治理工程。2020年起,岱海治理由“一湖治理”升级为流域治理,实施22条入湖河流沿线绿化、水保等工程,拆除河道内的48处养殖场、鱼塘等设施,清理垃圾,以改善水质和水循环。   圪臭沟是较大的一条入湖河流,从2019年起,凉城县在上游实施水保工程,已封育、造林2.7万多亩。站在圪臭沟上游的龙泉山顶眺望,只见山坡上新建了一道道拦阻水土流失的石谷坊,鱼鳞坑里栽着油松、樟子松、山杏、沙果、柠条等苗木。   为给岱海留下维持生命的水量,工业企业实行零取水,节水力度空前。   岱海南岸的京能岱海发电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有4台发电机组、总装机规模达240多万千瓦的大型火电厂。走进厂区,只见电厂北侧矗立着高高的空冷岛,嗡嗡作响的大型风机正在为管道里的冷却水散热。   “风扇直径长10.5米,每台机组都由54台风扇散热。”岱海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张劲松说。   过去,岱海发电公司的1号、2号机组均为水冷机组,每年需要从岱海取水1100多万吨,而且冷却水直排岱海,不仅破坏生态系统,还加剧湖水蒸发。此外,电厂每年还从岱海取生活用水10万多吨。2017年4月,电厂投资31亿元实施1号、2号发电机组水冷改空冷和3号、4号发电机组空冷升级等项目,建设中水回用设施,随着项目相继完成,2019年5月以来,这家电厂已经不从岱海取水。   岱海发电公司是凉城县的主要税源,停产加投资抵扣增值税,近几年将让凉城县财政减收10多亿元,相比之下,每年凉城县的本级财政收入只有约4亿元。凉城县委书记王文说,建设北方生态安全屏障,即便财政有损失,也是县里应有的担当。   凉城县鸿茅镇等6个乡镇,有96万亩耕地位于岱海流域。近几年,这个县以每亩500元流转费或自种补贴的标准,对湖周边的21万亩水浇地实施“水改旱”,已封停机电井667眼,并对“水改旱”之外的耕地实行漫灌改滴灌,全力推进农业节水。   鸿茅镇鞍子山村“水改旱”项目涉及耕地一万多亩。记者在田间看到,有些机电井的电线、管道、泵房已经拆断,有的泵房墙上用红漆喷着“封”“水改旱”字样,门已被焊死,正推进拆除工作。   鸿茅镇水利站站长火虎虎告诉记者,目前,镇里涉及的6个行政村,已经封停机电井158眼,60多眼已经拆除。   凉城县农牧科技局副局长张泽说,对岱海沿岸耕地实行“水改旱”,每年可节水2100万吨,每年可减少使用化肥4200吨、农药6吨、地膜210吨,大大减少岱海的面源污染。“水改旱”后,虽然每亩耕地的产量减少近60%,通过调整种植结构、发展有机旱作农业,可以实现以质补量。   老洼营村的村民吴胜利说,“水改旱”后,他家流转出10亩旱地,自种2亩,“有了流转费和补贴,不再为天旱发愁了”。   全流域“大扫除”   凉城县实施“四控三处理”综合治理项目,控水、肥、药、膜,处理畜禽粪污、城乡生活垃圾和污水,以治理岱海流域内的城乡卫生和农业面源污染。   发展有机旱作农业是“四控”的主抓手。2020年以来,凉城县在“水改旱”等农业控水措施基础上,推广使用有机肥和测土配方施肥技术90万亩,发展有机旱作农业5万亩,实施病虫害统防统治26万亩。此外,兴建废旧地膜回收加工厂一座,回收处理地膜。   入夏,岱海岸边的老洼营有机旱作农业示范区作物播种已近完成。凉城云景农业科技公司经理岳新刚说,这个示范区为1500亩,以有机旱作方式种植谷子、小麦、藜麦、黍子等作物,待3年转换期满通过有机认证,每亩可收入约2000元,比过去以传统方式种水浇地、旱地的亩均收入分别高50%和100%。   2020年,凉城县引进云天化集团等龙头企业,利用集中连片的旱地发展有机旱作农业,首批建设5万亩示范区。县农牧科技局副局长张泽说,这既能缓解农业与岱海争水,又能带动种植业升级、农民增收。   凉城县还对岱海流域内的养殖场(户)、屠宰厂实施粪污处理设施改造,现已完成约80%,并出资帮村民建粪污发酵池、改造卫生间等设施。   “跟过去比,简直是天上地下!”鸿茅镇鞍子山村的王美兰,养了40多头(只)猪、羊和鸡,过去,畜禽散养,院里院外到处跑,院子里到处是粪污。2019年以来,他家在政府资助下修建了防渗发酵池,并安装了冲水厕所。如今,畜禽进圈,粪便堆进新建的防渗发酵池里,院子里干干净净。   2019年9月,岱海镇800吨/日污水处理站建成投运,处理站产生的中水,一部分用作生态补水,一部分供应岱海发电公司作生产用水。去年,凉城县又对流域内的60多个自然村实行生活污水、垃圾集中处理,已建垃圾中转站5处、矿化焚烧站6处,村容焕然一新。   内治外引联动   据凉城县县长尉代青介绍,《岱海水生态保护规划》共安排治理项目24项,总投资50多亿元,目前大部分已经完成,综合治理成效也开始显现。   乌兰察布市水利局、环保局等部门的监测数据显示,近年来,岱海面积萎缩趋势放缓,由2005年-2015年间年均缩减2.6平方公里,降为2016-2019年间的年均缩减0.54平方公里;2018年和2019年,岱海周边地下水位分别回升45.73厘米和13.13厘米;水质下降势头得到控制,2020年6月监测的化学需氧量(COD)含量为每升109毫克,比2016年降低58毫克,总氮、氟化物上升趋势放缓,湖中的鱼类等生物增多。   “2020年,湖面维持在50平方公里左右,首次不缩减,让我们倍受鼓舞,看到了岱海治理的成效和希望。”凉城县委书记王文说。   岱海属于封闭性内陆湖,“内治”只能治表,如果没有充足的外源补给,未来仍有干涸之忧。在水利部等部门支持下,2020年5月,岱海生态应急补水工程正式启动,该工程从内蒙古托克托县境内的黄河干流取水,输水线路长131.7公里,设计年最大取水量4466万立方米,预计今年底竣工。目前,管线沟、隧洞正在加紧施工。   凉城县水利局的技术人员介绍说,内治外引联动将克服气候影响,有效增加岱海的补水量,改善水质,遏制湖面萎缩趋势,加快恢复岱海水生态。(记者于长洪 任会斌 勿日汗 王雪冰)

  5月21日,记者从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了解到,2021年一季度,全区通过施工图审查的绿色建筑项目共385项、543.95万平方米,同比面积增长了17%;取得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的项目共3项、36.79万平方米。   “十四五”开局以来,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认真贯彻落实《内蒙古自治区民用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发展条例》及住房城乡建设领域能耗“双控”有关要求,以实施全区绿色建筑发展行动计划为主抓手,深入推动我区绿色建筑高质量发展。其中,呼和浩特市通过施工图审查的绿色建筑面积超过了150万平方米,居全区首位;赤峰市、鄂尔多斯市和包头市通过施工图审查的绿色建筑面积均超过了50万平方米;呼伦贝尔市、锡林郭勒盟、乌兰察布市、鄂尔多斯市、巴彦淖尔市、乌海市和满洲里市通过施工图审查的绿色建筑面积与去年同期相比均有所提高。   下一步,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将继续统筹推动绿色建筑发展,督促各地完善政策措施,健全绿色建筑监管机制,落实激励政策,不断促进我区绿色建筑规模化发展,确保2021年城镇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达到55%。(记者苏日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