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1日下午4点,自治区交通管理局高速交警一支队兴和大队蒙冀界检查站民警刘阳所在的执勤小组,像往常一样开始了疫情防控勤务。在对所有去往北京方向的车辆和人员进行检测、登记时,刘阳发现远处一辆大型半挂货车停在通道内很久不动,后面的车辆都要绕过它前行。刘阳快步上前,经过询问了解到,这辆大货车在排队过程中发动机无故熄火,多次尝试都无法启动,司机王师傅也是一筹莫展。 刘阳连忙把安全锥桶放置在大货车后警示,一边和兴和县城内的修理厂联系。当天正是大年三十,修理厂早已歇业,刘阳打了六、七个电话,才终于有一位修车师傅愿意过来看看。修车师傅到来后表示能修,但是需要个助手。刘阳脱了警服跟着师傅钻到了车下一起维修,直到车辆能够正常行驶,才满脸油污的爬了出来。面对王师傅的再三感谢,刘阳有些不好意思,他赶忙对王师傅说:“赶紧回去和家人团聚吧,路上注意安全。” 今年1月19日,兴和大队蒙冀界检查站开启了新一阶段疫情防控勤务。G6高速公路蒙冀界检查站是进京入蒙的重要通道,是“环京、环呼”护城河的重要一环。为了保障首都的安全,刘阳所在的大队全员停休,坚守岗位。 接到任务后,刘阳在日记本上写道:“身负重任者,必先立于众人之前!” 为筑牢这道祖国首都安全屏障,刘阳和战友们从勤务开始以后一直持续作战,他们不仅要配合特警和防疫部门工作人员对车辆和人员进行登记、测温,还要对通行车辆进行疏导,以确保防控工作有序开展、保证车辆人员顺畅安全通行。他们每天工作超过8个小时,平均每天检查车辆约1000辆次、人员约1600人次。(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冯雪玉)
日期 : 2021 › 02 › 68个相关结果 0次浏览
“现在手里有钱了,今年杀了头猪,买了笨鸡和鱼,年货办得很充足。”走进扎赉特旗阿拉达尔吐苏木沙日格台嘎查脱贫户包前程的家,家里干净整洁亮堂。 屋外,包前程正在牛圈里忙着给新接生的小牛犊饲喂草料。“这几天刚下了两个小牛犊,还有两个基础母牛也会在春节这几天产牛犊,我得全心全力照顾好,这都是我们家的‘宝贝疙瘩’呀。”包前程美滋滋地说。 2014年,包前程和妻子因灾致贫,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驻村工作队和乡村两级干部为包前程两口子制定脱贫计划和发展项目,通过“菜单式”产业扶贫为他家购买基础母牛,通过种养相结合模式使收入逐渐稳定,人均收入达到2万元左右,2017年成功脱贫。 “说实话,以前最怕的就是过年过节,口袋里没几个钱,想准备点年货都犯难。现在不同了,咱这日子越过越好,想买啥就买啥,过年过节也像个样子了!”包前程妻子高兴地说。 以前,包前程家住的是土坯房,阴暗又潮湿,而且缺吃少穿,日子过得紧紧巴巴的。如今,住上了66平方米的新房,家电家具一应俱全。对于未来,包前程更是满怀希望,准备大干一场,利用闲置地发展庭院经济,让家人生活得更好一些。 在阿拉达尔吐苏木,像包前程这样的脱贫户共有469户1338人。阿拉达尔吐曾是贫困的“北八乡”之一,是扎赉特旗乃至兴安盟、自治区的贫中之贫、困中之困,当时的贫困状况“三多三少”,即土房危房多、老弱病残多、贫困人口多、硬化道路少、产业发展少、集体收入少。 近年来,阿拉达尔吐苏木举全苏木之力、集各方之智、下足绣花功夫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全苏木贫困户全部脱贫。并采取各种措施,对脱贫户“扶上马送一程”,千方百计巩固扶贫成果。如今的阿拉达尔吐苏木一条条通村路纵横相连,一盏盏崭新的路灯照亮村庄,一张张农民的笑脸写满幸福。(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胡日查 高敏娜 实习生 乌雅罕)
今年春节,毕力格巴图基本上是在畜圈里度过的。为刚出生的小羊羔喂牛奶,为即将产羔的母羊单独开灶加饲料,还要照料牛犊,忙得不亦乐乎。“只要家底殷实了,哪一天不是过节呢!”毕力格巴图笑着说。 毕力格巴图是锡林郭勒盟正镶白旗宝力根陶海苏木陶林宝拉格嘎查牧民。去年牲畜出栏后,他家留下120只察哈尔品种的基础母羊和10头母牛。如今,已经接产90多只羔羊和5头牛犊。记者在他家羊圈看到,吃饱喝足的小羊羔在太阳底下欢快地玩耍,看到主人拿着装有牛奶的瓶子走近,一窝蜂地挤了过来,未能挤到前面的羊羔急得左跳右突,跳出了欢快的“舞步”,煞是可爱。 为了保证家里的大小畜能够安全跨过冬春两季,毕力格巴图储备了25吨青储、35吨饲草和5吨酒糟,为来年的丰收做足了准备。他说,虽然去年冬天天气特别寒冷,但是没有影响接羔工作。由于家里母羊膘情好,小羊羔的繁殖成活率也特别好,目前为止没出现损失。 锡林浩特市毛登牧场牧民张国军在入冬前也提前储备了近100吨饲草料。春节期间,他家今年的接羔工作宣告结束。让张国军激动不已的是,300只母羊接活了320只羊羔,成活率达到100%,有20多只羊下了双羔。他希望2021年的羊价保持平稳,这样收入就能有保障,就可以适当地扩大养殖规模。 去年冬季锡林郭勒盟各地普遍气温较往年低,是历史上少有的寒冬,并且部分地区降雪量也突破了历史极值。为了保证牲畜安全过冬,锡盟牧民储备了充足的饲草料,并提前开始圈养,保证新春的接羔保育工作有序开展。 镶黄旗文贡乌拉苏木德思格图嘎查的牧民苏乙拉图家也是陆续接了60多只羊羔。“羔羊成活率高,母羊奶水量也足,相信今年的收入能够突破去年的30万。”他信心满满地说,备下足量的饲草料一是为了接羔保育中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再就是想在春季休牧期让草场多休息些时日,让草原生态更好地得以恢复。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巴依斯古楞
春节期间,包头市东河区市民的新理念新风尚让人感受到新时代消费趋势的新变化。 在维多利摩尔城,跨年狂欢购+音乐会、“数我最牛”新年盲盒、“花漾星年”快闪店等一大批新颖别致的促销活动吸引着广大市民。“年前太忙了,没时间玩,现在正好是假期,我就带着女朋友出来看个电影,一会儿还打算去海底捞好好犒劳一下自己。”市民赵小军一手牵着女朋友,一手拿着购物袋,高兴地对记者说。 除了年轻情侣,还有很多父母带着孩子前来消费。摩天轮、密室逃脱、VR体验……在亲子乐园,市民刘秉德正与孩子进行亲情互动。他说:“以前,孩子过年最喜欢的是放炮,既不安全,又污染环境,今年我家干脆没买炮,就想着带孩子多出来体验一些新鲜的亲子项目。” 在维多利新天地超市,前来采购的市民络绎不绝。人们自觉佩戴口罩,通过测温、扫行程码后有序进入。货架上物品齐全,新鲜蔬菜、时令水果、各类坚果等一应俱全,被分门别类的摆放在显眼的位置。顾客韩茹说:“往年春节,家里都要储存好几箱水果,结果几天吃不完都坏了,今年,我们不那样干了,因为超市天天开,想吃什么,随时出来买新鲜的。” 面对疫情防控的新要求,东河区各大餐饮企业积极拓展线上业务,网订年夜饭成为今年的新风尚。“家里人多,做一桌年夜饭特别累,收拾起来更累,所以今年就干脆在网上订了一桌‘网络’年夜饭,他们免费送到家,还提供上门收盘服务,太方便了。”家住河东街道的邬建国说。 正月初四下午,记者在东河区各大商业网点采访时了解到,除了烟酒、点心和水果之外,当地的农特产品倍受消费者青睐,沙尔沁镇的反季节西红柿、草莓,河东镇的生态大米、石磨小米,均以其优良的品质赢得了消费者的认可。“我特别喜欢吃沙尔沁镇产的西红柿,刚刚下单买了一箱,炒菜、凉拌都行,酸甜可口,老人小孩都爱吃。”市民周雅丽说。 与此同时,东河区各大商场均推出了春节返利、打折等活动,各类娱乐项目也不甘落后,持续升温。新理念、新风尚、新消费成为东河区今年春节的最大亮点。(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刘向平 实习生 杨程宇)
辛苦一年,回家过年。但受疫情影响,许多身处异乡的人选择就地过年。牛年伊始,记者来到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大路镇,走进坐落在东孔兑村的鄂尔多斯市华兴能源有限公司唐家会煤矿,见证了矿工们的坚守和奉献。 釆煤不见煤,不愧是特效矿井标杆。放眼望去,矿区里张灯结彩,一片喜庆祥和。生产区机声隆隆,一派紧张繁忙。 2月7日,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唐家会煤矿生产设备满负荷运行,开足马力保生产。 刚下早班,还没脱去工装的安徽籍机电矿长王正勇告诉记者,他的老家在安徽省淮南市,每年都回老家过年,“今年响应政府号召,我和工友们就地过年,确保首都人民用电。这是我们的骄傲!” 和他同班的工友姜勇也欣喜地插话说:“集团公司和矿党委给就地过年的职工安排了爱心服务,春节期间从餐饮到生活休息娱乐,样样都温暖贴心,在这过年和家里过年一样,温暖如春。” 今年,在疫情防控的特殊背景下,舍小家顾大家,就地过年、平安过年,成为王正勇和坚守在这里2000多名工友们的坚定选择。 唐家会煤矿是淮河西部煤电集团二级公司,年产优质电煤900万吨,主要承担着为托克托电厂输送优质电煤任务,每天输送1.5万吨优质电煤,确保托克托电厂向北京首都送电。春节期间为防控疫情、稳产保供,唐家会煤矿党委向职工们发出“疫情防控,属地过年,确保首都人民用电”的倡议,得到广大工友的热烈响应。 2月7日,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唐家会煤矿采矿井口,贴上了喜庆对联,为春节期间坚守岗位的采矿工人增添几份年味。 淮河能源西部煤电集团现有职工4000多人,其中40%来自安徽和其他省市。为了让职工们过一个欢乐祥和的牛年春节,集团公司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稳产保供。目前,每天日产煤矿稳定在7万吨,源源不断输运到区内外。 正在检查安全生产的集团董事长齐东韬说:“春节期间所有食堂免费向职工开放,集团所属各单位向职工发放新春礼包和新年红包,对家庭困难职工给予特殊救助,确保职工在矿上过年过得开心安心又舒心,确保完成电煤保供任务。” 用真心和热心,让就地过年者暖心安心。在职工食堂,记者看到,十几个打饭窗口上,标有汇聚东西南北风味的菜品达百余种。矿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靳军告诉记者:“按照2020年12月份集团公司疫情防控措施和春节就地过年实施方案,我们及早行动,周密安排,精心做好后勤保障,力争让每个职工吃到‘家的味道’,感受到家的温暖。我们还为每个矿工准备了价值200元的新春大礼包、200元的现金红包及300元的超市购物卡,同时还组织了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让每一位就地过年的工友都能过一个欢乐祥和的牛年春节!” 来源:内蒙古日报
3000公里,是通辽市科左中旗与算井子边境派出所的距离; 300公里,是阿拉善盟额济纳旗到算井子边境派出所的距离; 3公里,是牧民苏依勒图雅家与算井子派出所的距离。 2021年2月11日,农历大年除夕,原本寂静的算井子开始热闹起来,挂灯笼、贴对联、张罗饭菜,一切都按照中国人的习俗紧张而忙碌的准备着。36岁的所长斯日古楞虽然也在单位过了很多个春节,但是,这个春节对他来说意义更为非凡,因为,将有人跨越3000公里、300公里、3公里来到算井子,陪他过年! 自从2002年离开科尔沁草原,从战士到干部,从边防军人到移民管理警察,斯日古楞已经将19年的青春献给了荒凉的戈壁滩。在斯日古楞心里,不能常伴母亲膝下确是为人子的巨大亏欠。因而电话成为了维系母子亲情的重要纽带,无论工作多么繁忙,每天用视频陪妈妈聊聊天,成为了斯日古楞的一个重要习惯。今年春节,原本准备回家探亲的斯日古楞因为工作原因,选择了就地留守过年,经过几次思想斗争,当他满含歉意地说出自己不回家过年的想法时,母亲王连花却并没有流露出失落的眼神:“儿子,妈猜到了,你回不来,妈过去找你,我要亲眼去看一看苍天般的阿拉善,去看看我儿子守的边防线”。在母亲王连花的心里,儿子永远是她的骄傲,儿子每一次立功受奖、帮扶群众、执法执勤,都是她和亲戚邻居的谈资。买火车票,收拾行李,准备给儿子带的“家乡味道”……64岁的母亲王连花即将开启人生中最远的旅程。而在算井子,斯日古楞也按捺不住地将这个消息告诉给了所内的战友以及在额济纳旗的妻子,当然,也包括斯日古楞在算井子的“妈妈”——苏依勒图雅。 年逾七旬的苏依勒图雅老人是距离算井子边境派出所3公里的一位独居老人,由于老伴儿离世、儿子长期在外,老人独自在艰苦偏远的牧区过着孤寂的生活。10多年来,算井子边境派出所戍边民警与老人结成帮扶对子,买米买面、寻医问药,一直无微不至的照顾老人。2019年斯日古楞调整到算井子担任所长后,更是经常性地深入老人家中,洗衣做饭、嘘寒问暖,一来二去,老人与斯日古楞建立起了深厚的感情,后来,老人总是亲切地称斯日古楞为“玛内呼”(蒙古语,汉语意为我的儿子),斯日古楞也称呼老人为“额吉”(蒙古语,汉语意为妈妈),“额吉,我的妈妈不在我身边,我就把您当亲妈孝敬”。于是,在艰苦偏远的算井子,斯日古楞多了一个妈,而苏依勒图雅也多了一个儿子。当苏依勒图雅老人得知警察儿子的母亲要来所过年后的消息后,十分高兴,在除夕当天早早地身着节日盛装赶到算井子边境派出所,迎接这位百闻却未得一见的客人。 2月11日,辗转3天2夜的王连花在儿媳郭丽娟、孙女刘小冉的陪同下,终于抵达算井子边境派出所,等待她的除了儿子和民警们,还有儿子的另一个妈妈——苏依勒图雅。 “老姐姐,我来看儿子了,也来看看你,咱儿子老提起你”。 “妹子,欢迎你来算井子,你有一个好儿子,也给我带来了好福气”。 当王连花下车后,跨越3000公里,两位妈妈的手紧紧地攥在了一起。 春节期间的算井子,天高云淡、阳光明媚,举目远眺,层峦浸染、苍茫辽远,这在有着“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美誉”的算井子是极为难得的好天气,天公似乎也懂得人间真情,大方的施舍着“奖赏”,好让人们尽情享受着团聚的时光。 戍边的生活是清苦的,算井子的戍边生活更是艰苦异常,这里大部分地区不通邮、不通路、不通电、不通信号,曾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人类不能生存的地方”,但是,就是在这个“地上不长草、天上无飞鸟、风吹石头跑”的地方,算井子边境派出所屹立了半个世纪,并成为了一个响当当的集体,如今,连母亲和妻儿也来到了人迹罕至的算井子陪他过年,这既是对他工作的肯定,也是对派出所工作的支持。 为了让母亲对自己的工作有一个清晰的了解,斯日古楞带着全家人参观了派出所,自豪地讲述了算井子50年的辉煌历程,在“蒜井”旁,谈到“母亲派出所”和“戈壁十大员”时,苏依勒图雅老人主动接起了话茬,向王连花讲起了算井子的件件往事,讲起了移民管理警察与群众守望相助的点点滴滴。情到深处、爱在浓时,苏依勒图雅老人眼里还泛起了泪花。王连花一面帮着老姐姐擦掉眼泪,一面对着身旁的儿子说:“儿子,你现在是所长,可也是老百姓的儿子,要好好干,妈支持你!” “两位妈妈,你们放心吧,儿子一定不辜负你们的期望”斯日古楞说完,和妻子郭丽娟一起用蒙古族尊贵的礼节,为两位母亲献上圣洁的哈达和醇香的酸奶。在妻子、女儿和战友们的见证下,斯日古楞以警察儿子的名义,向两位母亲庄严地敬了一个礼! “嘟嘟嘟”一声哨响,将人们都邀请进了食堂,一场其乐融融的年夜饭正式开始了。饺子端上桌子后,还没等斯日古楞动筷子,两个妈妈都已经分别为他的碗里夹了两个饺子,并叮嘱他多吃点儿。 欢声笑语间,大家一起聊啊唱啊,尽情享受着一年收获的富足,也憧憬着未来的发展希望! 吃过晚饭,斯日古楞将苏依勒图雅额吉送回到家中,安顿好王连花睡下后返回宿舍,望着天上皎洁的明月和玻璃上的福字,在自己日记本上默默写下了八个大字。 “有妈的儿子,像个宝!”(牛鑫/文 郭彤/摄)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八批自治区农牧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认定名单和前七批重点龙头企业监测合格名单的通知 各盟行政公署、市人民政府,自治区各委、办、厅、局,各大企业、事业单位: 为发挥农牧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引领带动作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完善农牧企与农牧户利益联结机制,推动农牧业高质量发展,依据《内蒙古农牧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认定和运行监测管理办法》有关规定,我区组织开展了第八批自治区农牧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认定和前七批重点龙头企业监测工作。经各盟市推荐、会计师事务所初审、审核数据反馈各盟市与企业核对、自治区推进农牧业产业化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实地抽查审验、专家评审后公示、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审议等程序,确定呼和浩特市特牛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等187家企业为第八批自治区农牧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同时,经对前七批自治区农牧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进行监测,共有内蒙古宇航人高技术产业有限责任公司等483家企业监测合格;未列入第八批自治区农牧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名单和前七批重点龙头企业监测合格名单的企业,不再享有自治区农牧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资格。 本次评定的自治区农牧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要珍惜荣誉、凝心聚力,以促进乡村全面振兴为己任,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在推进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中发挥引领作用。要加强全产业链建设,做优原料基地、做强加工转化、做活商贸物流,构建上下游产业和前中后环节紧密相连的有机整体。要注重产业融合发展,推进科技创新、装备创制、品牌创建,加快在农牧业中融入科技、人才、资本、信息等现代产业要素,大力发展新产业、新业态。要强化联农带牧,完善契约式、分红式、股权式利益联结机制,与农牧民合作社、家庭农牧场和小农牧户建立联合体,实现抱团发展、共同富裕。要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以信建企、以信兴产、以信立业,将质量和信誉凝聚一体。要依法依规生产经营,坚守法律道德底线,为各类经营主体起到良好示范作用。 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和自治区关于支持农牧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加强统筹协调,完善扶持政策,优化发展环境,强化对自治区农牧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的指导服务,培育壮大龙头企业队伍,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让龙头企业成为增强乡村产业发展活力的领航者、创新乡村产业发展模式的先行者、构筑乡村产业发展高地的新引擎、构建乡村产业体系的排头兵,为乡村全面振兴和农牧业农村牧区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 附件:1.第八批自治区农牧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认定名单 2.前七批自治区农牧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监测合格名单 2021年2月5日 (此件公开发布)
大年初一,万家团圆。位于乌兰察布市卓资山县旗下营镇的内蒙古超高压供电局500千伏旗下营变电站里,值班人员却忙碌依旧。 早上八点半,3名值班人员便穿戴整齐,拿好设备,前往设备区进行现场巡视。“上班十几年,家人们都习惯了过年我不在家了。”站长毛学斌边走边开着玩笑。 旗下营变电站作为内蒙古电网东送华北电力第二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呼和浩特和乌兰察布地区的电能输送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春节保电事关重大,马虎不得,出了问题就是大问题啦。春节期间正是用电、供暖的高峰,我们结合实际,不仅对仪器设备等进行专项检查,开展特殊巡视,对设备缺陷进行跟踪,还进行事故预案的演练,一定要做到万无一失!”毛学斌说。仔细检查充油设备油位,看设备接线板和电缆头有没有发热,对设备进行红外测温,看运行设备是否正常……春节期间,9名值班人员虽然分了白班和夜班,但每个人都要完成高强度的工作后才能轮流休息,他们注意力都高度集中,神经绷得紧紧的。 凌嘉宇是旗下营变电站的一名“新兵”,去年由于工作调动来到这里,前辈们扎根一线、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和精神令他敬佩。“今年的除夕夜由我在主控室里值夜班,虽然没有往年与家人一起看春晚吃年夜饭来得轻松,但能为这亮堂堂的春节出一份力,我觉得意义非凡!”凌嘉宇说。 主变压器、电容器、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值班人员的春节都被变电站里的各种设备包围,除了外出巡视,他们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坐在电脑旁,目不转睛地盯着屏幕上显示的仪器设备运行状态以及电压、电流信息并做好记录。 “变电站好像一个个点,连起来就织成了一张电网。500千伏主电网无小事,虽然这个春节错过了与家人的团圆时刻,但想到自己的工作关乎每家每户和许多工厂的用电保障,就干劲儿十足,熬再多夜也值了!”凌嘉宇说。(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柴思源)
他们始终牢记永做党和人民忠诚卫士的庄严诺言,冲锋在前、迎难而上、勇挑重担,与疫情搏击、与火情赛跑。他们忠诚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对党忠诚、纪律严明、赴汤蹈火、竭诚为民”的训词要求,平常时刻看得出、关键时刻站得出、危难关头冲得上,以保民平安、为民造福的实际行动担当神圣使命…… 人物档案 包曙光, 1997年1月出生,大学就读于内蒙古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与测绘学院(原建筑工程学院)建工1512班,2016年9月入职阿拉善高新区消防救援大队,现任高新区消防救援大队林荫大道消防救援站消防员,灭火救援班班长。 入队5年以来,他始终坚守在灭火救援一线,忠诚履职,勇于担当。作为一线业务骨干,他日复一日地苦练本领,把对消防事业的热爱从扎根本职定义到拯救生命的高度。他先后荣立个人三等功2次、优秀消防员2次,嘉奖6次,并获得自治区消防救援队伍训练标兵先进个人等荣誉。他脱下“橄榄绿”,穿上“火焰蓝”,用不变的责任和本色,在平凡的岗位上熠熠发光。 苦练本领勇担当,扎根本职做标兵 “跟我上!”、“向我看齐!”……作为业务骨干,包曙光同志在个人项目、班组项目和操法等方面均达到优秀水平,并多次被推荐参加总队、支队会操比武,成绩斐然。优异的成绩来源于他始终严格要求自己,苦练业务本领。在训练中,他冲锋在前,从不畏难,争做楷模标兵。除了消防站日常训练外,不断给自己加压,和自己较劲,每日额外定下超强的训练内容。遇到困难,他刻苦钻研,敢于碰硬。对身边学习较慢的同志,他乐于分享、以身施教,积极“传帮带”。在他的带动影响下,单位中涌现出“你追我赶,奋勇争先”的良好练兵氛围,队伍士气大大提升。 党性锤炼守初心,永葆本色做表率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包曙光同志始终坚持党的政治理论和职业道德学习,以党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以党性原则自觉规范自己,以党的理论全面武装自己,时刻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并积极将所学理论知识转化运用到工作生活实践中。在工作中,他积极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头执行队伍条令条例和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标准、严守规矩、兢兢业业;在生活中,他“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凡是以大局为先、以集体为重。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中,他努力当好角色、达到本色,充分展现了一个共产党员、一个消防救援人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 敢上刀山下火海,敢打必胜做先锋 入队5年以来,包曙光参加过的灭火救援战斗不下300余次。不论是穿越火海、还是抢险救援,每一次战斗,他总是主动请缨、冲锋在前,充分展示了新时期消防救援人的责任与担当。 2020年冬天,指挥中心接到报警,阿拉善高新区某化工厂起火,包曙光作为灭火救援班班长,到达火场后带领指战员冲锋在一线战场。在高温和浓烟下,满脸的汗水已经把面罩打湿,视线受到严重影响,可他没有退缩,依然站在自己的岗位履行职责,连续一个半小时的救援抱着水枪的手已经微微颤抖,当身边的战斗员要求替换他时,他却坚定的说“没事,挺得住”。现场火势终于得到控制,现场所有残余火点被消灭,有力地保护了周边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倘若没有理想,是什么支撑他们在训练场上百折不挠;倘若没有理想,是什么激励他们突破自我永不言弃。磨破的手掌,累累的伤痕,见证了严寒酷暑中的摸爬滚打;咬牙的坚持,奋力的奔跑,诠释着不忘初心的铁骨铮铮。选择消防,便唯有砥砺前行;投身事业,便只顾风雨兼程。 像他们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流血流汗不流泪,掉皮掉肉不掉队,斗志昂扬,箭在弦上,这是每一名消防员刻在心上、写进脑海的信仰。致敬,亲爱的勇士们!致敬,新时代的消防员! 根据阿拉善消防公众号整理 责任编辑 郝佳伟 执行主编 金辉 审核 王利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