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阿拉善的东风航天城是东方红卫星和神舟飞船的起飞地,在这里,双拥共建的故事数也数不清。 阿拉善,汉语的意思是“五彩斑斓之地”,这一名称名副其实。 7月,行走在“中国骆驼之乡”“中国肉苁蓉之乡”“中国观赏石之城”阿拉善,沙漠文化、草原文化、骆驼文化、航天文化、奇石文化、口岸文化、多彩的民俗文化交相辉映。 阿拉善各族儿女守望相助、团结奋斗、一往无前,为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不懈奋斗。 世界三大胡杨林之一的额济纳胡杨林正值绿影婆娑;东风航天城蓝色的发射塔架在大漠戈壁若隐若现;横贯全境的金黄色沙海见证着“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千古绝唱;大漠秘境的居延海碧波荡漾、飞鸟翱翔;雄浑壮阔的沙海驼铃悠扬;梭梭林红柳紧锁黄沙铺向天际;千姿百态五彩斑斓的奇石吸引着赏石人的目光;越野e族英雄会路牌描摹着全球最大的越野盛会的欢乐;十三家族的故事传承着土尔扈特部东归的精神;居延汉简、曼德拉山岩画、黑城遗址勾勒着古丝绸之路的辉煌;三迁旗府为国防的旧址和735公里边境线上流传着军民团结的动人故事;巍巍贺兰山、重建的定远营古城铺展出绿色发展的新生活…… 苍天般的阿拉善令人心襟荡漾,笑容绚烂的阿拉善人令人心驰神往。 阿左旗马鬃绕线蒙古唐卡传习所负责人格日勒免费开办培训班,汉族、蒙古族、高山族等各民族群众从全国各地来这里学习非遗技艺。 阿右旗塔木素布拉格苏木牧民尼玛49年如一日忠诚护边,他们母子被称为边境线上的“活界碑”。 共建共治共享城乡居民收入高于全区全国平均水平 阿拉善位于内蒙古自治区最西部,27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活着蒙、汉、回、藏等28个民族25万人口,是内蒙古面积最大、人口最少的盟市,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23.56%,蒙古族人口占总人口17.84%。这里自古以来就是北方各少数民族游牧生息融合共生之地,各民族和睦相处交往交流交融历史积淀深厚。1980年建盟以来,生活在阿拉善的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经济社会发生巨大变化。 来自河南的汉族学生杨嘉鑫和张雨轩在阿左旗读的是蒙古族幼儿园,小学也上了蒙校,还分别爱上了马头琴和陶布秀尔。 阿拉腾朝格苏木蒙、汉、满、土等多民族聚居,其中土族有30多名,在这里,各民族共同建起旅游点、入股合作社,一起奔小康。 阿拉善在全区率先完成“人脱贫、村出列、旗摘帽”的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实现了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学龄前到普通高中15年实行免学费教育,民族教育实现“三语”教学。 2019年,阿拉善地区生产总值和地方财政收入较建盟之初增长了527倍和637倍,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2983元和21753元,高于全区、全国平均水平。 为卫护黑城免遭流沙侵蚀,苏和老人从2004开始在黑城西北方向执着“治沙”,种下一片绿色,全国各地各族人士前来助力,如今这片绿色越来越大,黑城的围沙逐渐退却。 巴彦木仁苏木回族人口较多,在这里,汉族、蒙古族、回族和睦相处、和谐共居。 交往交流交融各民族团结奋斗共建美好家园 事成于和睦,力生于团结,经济的繁荣发展,人民的幸福生活得益于团结和睦安定和谐的发展环境。 以政治引领民族团结,阿拉善盟制定出台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党建+”工程化推进项目化实施的指导意见》,着眼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生态保护等,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全面融入并推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文明建设全面发展,民族团结内容进入每个部门、每个居民的信息终端,走进大中小学课堂。 胡杨林中的吉日嘎郎图嘎查有土尔扈特部始祖回归后的旧址,嘎查依据历史建起了土尔扈特民俗文化园,生态+旅游增收致富。图为回归十三家族的猎人家族后人。 小小居延海,连着中南海,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关怀下,一度干涸的居延海恢复了往日生机。 以发展促进民族团结,做强“苍天般的阿拉善”品牌,打造“国际旅游目的地”,英雄会、奇石节、胡杨旅游节、骆驼那达慕等吸引着世界的目光,2019年全盟接待国内外游客226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210亿元,近7万各族群众借助文旅产业从事餐饮业、农牧家游、民族服饰首饰、奇石、驼奶康养等产业增收致富;争取“兴边富民行动”少数民族发展资金3.3亿元,实施项目337个,惠及面覆盖全盟所有苏木镇,极大改善了各族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全盟29家企业被命名为自治区民族贸易企业,9个苏木镇、嘎查被挂牌为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培育形成了全球生产规模最大的靛蓝、金属钠、光引发剂生产基地,20多种化工产品占全球市场份额的50%以上;策克口岸和正在建设的乌力吉口岸让阿拉善逐渐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中蒙俄经济走廊的重要国际大通道。 阿右旗民委工作人员下乡时为阿右旗板滩井苁蓉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发放印有“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盟”的纸杯和宣传资料 中国秘境阿拉善·沙漠世界地质公园巴丹吉林庙海子。 以文化浸润民族团结,阿拉善建成陶布秀尔、萨吾尔登等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6个项目列入国家非遗名录,6人成为国家非遗项目传承人,58人成为自治区级非遗项目传承人,形成“民族团结+人文教育”“民族团结+企业文化”的产业发展格局。累计投入各类文化建设资金7亿元,四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呵护着各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 以生态助力民族团结,连续35年飞播造林治沙,形成了“绿带锁黄龙”的壮丽景观。苏和等一批治沙模范带动了全国各地各民族的志愿者支援阿拉善生态建设,森林覆盖率由建盟初期的2.96%增加到8.01%,城镇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9.95%,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45.73平方米,均远超国家平均水平,阿拉善成为西北宜居之地。 6月,部队官兵帮额济纳旗东风镇宝日乌拉嘎查五户村居民谢晓花家硬化了院子和路面,出车更方便了。 阿左旗乌兰牧骑今年已经演出100多场,多语种传播党的声音服务农牧民群众。 以双拥共建民族团结,打造居边护边堡垒户150户,涌现出边境线上的“护边额吉”尼玛老人等。伫立于弱水河畔的东风航天城书写了中国航天事业的多个“第一”,每一次的成功都有阿拉善各族干部群众顾全大局的无私奉献。今年5月8日,我国新一代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预定区域成功着陆,各族群众积极配合。阿拉善多年来还为军属解决就业问题,驻盟部队官兵则积极支持地方医疗、扶贫、生态等工作,额济纳旗连续5次被评为全国双拥模范旗。 以法治保障民族团结,阿拉善草原“都贵楞”群防群治体系筑起了农牧区保护网,法官联系巡回办案点、“巡回法庭”送法到农牧民身边,保障了各族群众合法权益,社会治安群众满意度和安全感连续五年全区领先。 额济纳旗的章兴红是汉族,他和蒙古族兄弟学习了做蒙餐,如今血肠做得远近闻名,民宿开得红红火火 阿右旗曼德拉苏木旭辉骆驼养殖农牧民专业合作社有三对哈萨克族养驼人夫妇,因为他们信仰伊斯兰教,合作社负责人也一起吃清真餐,大家相处其乐融融。 同心同行同向为中国梦贡献阿拉善力量 40年来,阿拉善331个集体和615名个人受到了盟级以上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全盟3旗均被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称号,4个单位被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单位,乌云苏依拉等12人被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称号。南斯勒玛、苏和、尼玛等民族团结故事在阿拉善大地广为传颂。 交往交流交融、共建共治共享,阿拉善各族儿女守望相助、团结奋斗、一往无前,为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不懈奋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持续贡献着阿拉善力量。(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李霞刘宏章刘墨墨李存霞郭丽娜)
日期 : 2020 › 680个相关结果 0次浏览
图为如诗如画的阿拉善美景。晓涵摄 图为如诗如画的阿拉善美景。晓涵摄 中新网阿拉善7月13日电题:中国西部地区阿拉善20年变迁记:从“风吹石头跑”到“如诗如画” 中新网记者李爱平 “我的故乡不能仅仅是荒芜,现在已经是绿树成荫,如诗如画。”盛夏时节,孟和巴依尔谈起家乡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的变化时激动地说。 阿拉善盟曾经是内蒙古自治区沙漠最多、土地沙化最严重的地区,被称为中国沙尘暴西北路径的主要通道和重要策源地。境内有腾格里沙漠、巴丹吉林沙漠、乌兰布和沙漠。 “天上不见鸟,地上不长草,遍地无人烟,风吹石头跑。”孟和巴依尔是当地的牧民,他对于家乡20年前的整体印象,用了一句俗语。 2000年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播出专题节目《沙起额济纳》,引起中共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同年,中国国务院作出对黑河水量实施统一调度的重大决策,以此来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 黑河是中国西北地区第二大内陆河,发源于祁连山中段,流域东与石羊河流域相邻,西与疏勒河流域相接,北至内蒙古额济纳旗境内的居延海。 两年后的2002年7月17日,位于内蒙古最西部的额济纳旗境内干涸10年之久的东居延海首次进水。 官方消息显示,阿拉善盟利用来之不易的黑河水对下游额济纳旗实施抢救性保护,居延海三角洲地下水位平均回升40厘米,东居延海连续15年不干涸,水域面积常年保持在40平方公里以上,消失已久的黑河尾闾独有大头鱼重新出现。 阿拉善盟林草局副局长王新民介绍说,目前额济纳旗居延海两岸胡杨林面积由36万亩增至45万亩,居延海再现往日碧波荡漾的景象。 居延海的变化,只是阿拉善盟整体发生巨变的缩影。 王新民介绍说,当地官方将生态治理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来抓,其中最主要的举措就是“阻止当地三大沙漠握手”。 “我们通过大力实施‘三北’防护林、退牧还草、天然林保护等重点生态工程,打破了在200毫米以下降水地区不能飞播造林的定论,持续开展飞播造林,累计飞播造林636万亩。”王新民介绍说,经过多年奋战,已有很大成效。 中新网记者了解到,经过数十年奋战,阿拉善盟官方在上述三大沙漠之间已累计完成营造林1935万亩,特别是在腾格里和乌兰布和沙漠建成两条总长460公里、宽3-20公里的大型防沙阻沙林草防护带,形成“绿带锁黄龙”之势,保障了河西走廊、宁夏平原、河套平原等商品粮基地以及中国西北、华北、京津冀地区的生态安全。 “具体没统计过,但现在刮沙尘暴的次数越来越少了,树越来越多了。”孟和巴依尔惊奇地说。 阿拉善生态环境的逐年变化,也让这里的民众过上了“小康生活”。 “我们过去周围都是沙子,一刮风就把羊圈和羊都压住了。”李秀梅是阿拉善盟阿左旗巴彦诺日公苏木浩坦淖日嘎查的民众。她说,这几年中,当地开展飞播造林改善了环境,还带来了可观的绿色收入,帮助他们实现脱贫致富。 当地官方资料显示,如同李秀梅这样的民众,在当地嘎查共有60户。每年7月份是飞播林采种期,她和家人通过采收、销售花棒、沙拐枣等种子增加收入,至少能有2万多元(人民币)。 当地环境的渐次变化,也在带动着当地的旅游业。 “旅游接待人次和收入连续10多年保持两位数以上快速增长。”阿拉善盟文旅广局副局长包凯峰说,当地以汽车越野、额济纳胡杨、巴丹吉林沙漠、观赏石宝玉石等为主题策划实施品牌赛事节庆活动,如今已成为阿拉善盟的品牌。 “一些来过这里的外宾们都竖起了大拇指,不住点赞。”包凯峰如是说。(完)
7月16日,记者从内蒙古交通运输厅了解到,近三年来,内蒙古公路建设投入不断向贫困地区倾斜,计划建设贫困地区公路2.3万公里,完成投资1155亿元。如今,内蒙古贫困地区乡镇均已通水泥路,提前3年实现了100%通畅的目标。到今年年底,内蒙古将实现所有贫困旗县通高速公路或一级公路,全面建成“外通内联、通村畅乡、班车到村、安全便捷”的农村牧区交通运输网络。 据了解,2016年,内蒙古交通运输厅积极协调交通运输部和自治区政府签署了《部区交通扶贫共建协议》,并编制了《内蒙古自治区交通扶贫“十三五”规划》,在国家支持的47个国贫旗县、少数民族旗和边境旗县基础上,将19个区贫旗县纳入交通扶贫范围,实现了贫困地区交通扶贫全覆盖;在国家支持交通干线通道建设、农村牧区公路通畅、“交通+特色产业”扶贫等“八大工程”的基础上,增加了嘎查村街巷硬化和边防公路建设两大工程。 近年来,内蒙古交通运输厅加大扶贫力度,建设了扎(兰屯)新(林北)乌(兰浩特)高速公路、302国道乌(兰浩特)阿(尔山)一级公路等高速公路、国省干线公路和农村牧区公路。贫困地区交通条件改善带来了令人欣喜的成绩——今年,兴安盟突泉县、科尔沁右翼前旗等20个国家级贫困旗县退出序列,内蒙古所有贫困旗县全部脱贫“摘帽”。 今年,内蒙古将推进贫困地区对外通道建设,加快国省干线公路升级改造,推进镶黄旗、东乌珠穆沁旗通一级公路建设;提升国省干线公路安全生命防护水平,年内实施防护工程188公里,完成危桥改造30座;推进“十三五”交通扶贫“双百”工程建设,深入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提升农村牧区公路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 目前,二连浩特至秦皇岛高速公路苏(尼特右旗)化(德)段、草(高吐)乌(兰浩特)高速公路等贫困地区对外通道,以及“十三五”交通扶贫“双百”工程建设项目公主埂至经棚高速公路等正在紧张建设中。(北方新报正北方网记者 郑慧英)
7月14日,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住房资金管理中心了解到,为进一步落实国家“房住不炒”政策和“放管服”改革精神,该中心梳理业务规范,调整了部分贷款政策并精简贷款流程。 在调整住房公积金贷款政策方面,严格执行《关于规范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中“职工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只能用于缴存职工购买、建造、翻建、大修普通自住住房”的规定。取消借款人“同户籍”家庭成员购房也可使用公积金贷款的政策。严格执行《住房城乡建设部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发展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业务的通知》中“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不得向购买第三套及以上住房的缴存职工家庭发放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的规定,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将通过对住房公积金贷款申请人家庭房屋交易备案、产权登记等信息进行核查,停止向购买第三套及以上住房的缴存职工家庭发放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 在精简贷款流程和材料方面,关于共同借款人收入的认定:共同借款人缴存住房公积金的按照缴存基数确认收入,共同借款人未缴存住房公积金按照共同借款人社保缴存基数确认收入(职工可下载如蒙速办、内蒙古12333等手机APP查询个人社保缴存信息后在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截屏打印),不再需要职工另行提供工资流水、工资表、工资证明等资料。以上政策从8月1日起执行。(北方新报正北方网记者郑慧英)
7月14日上午,内蒙古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召开新闻发布会,向社会和发布全区2020年上半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进展情况。 今年以来,内蒙古全区各级人社部门努力克服疫情影响,千方百计稳定就业局势,织密社会保障安全网,坚决兜牢民生保障底线,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为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着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积极发挥部门职责,扎实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坚持精准施策,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全力推进人社领域各项工作。 截至6月底,全区城镇新增就业10.98万人,共减免单位缴费52.8亿元,其中减免养老保险费48.3亿元、工伤保险费2.3亿元、失业保险费2.2亿元,为7008户企业返还5.8亿元、惠及职工91.7万人。全区共举办272场线上招聘会,提供就业岗位65.9万个,达成意向13.7万人次。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就业1.7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3.5万人。同时,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会同财政、税务部门下发了《规范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自治区级统筹制度实施意见》,制定了《内蒙古自治区工伤保险自治区级统筹办法》,自7月1日起正式实施。 1—6月,完成补贴性培训4.6万人次,已发布4批次高层次人才需求目录,共计931个岗位2356个用人需求。对全区85.9万贫困人口、2.9万边缘户和新致贫返贫人口进行全面摸底排查,帮助摸底排查出的法定年龄内、有就业愿望5457名贫困劳动力以及易地扶贫搬迁16088名贫困劳动力全部实现就业,共为41.6万人贫困人口代缴养老费,为33.9万贫困人口发放待遇。 全区各级调解仲裁机构共处理争议8815件,涉及劳动者9305人,涉案金额1.64亿元。各级劳动保障监察机构通过立案或协调方式查处拖欠工资案件321件,为3011名农牧民工追讨工资3949万元。督办查处欠薪陈案积案833件,公布欠薪严重违法单位11个,列入“信用内蒙古”6个,列入“内蒙古企业信用”5个,公安机关侦办拒不支付劳动报酬刑事案件12件,对欠薪行为形成了有力的震慑。 下一步,全区各级人社部门进一步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紧扣群众需求,突出民生导向,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人社力量。(记者南晓慧)
7月15日上午,自治区政府召开内蒙古防沙治沙成效新闻发布会,会上通报:经过综合治理,区内四大沙漠相对稳定,四大沙地林草盖度均有提高、沙地向内收缩,部分地区呈现出“荒漠变绿洲”的景象,实现由“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转变。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区年均完成林业生态建设任务1200多万亩、居全国第一位,2019年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2.1%,较2013年提高1.07个百分点;森林面积3.92亿亩、森林蓄积量15.27亿立方米,分别增加1905万亩和1.82亿立方米;全区10.2亿亩可利用草原落实禁牧和草畜平衡制度,年均完成人工种草1500万亩、居全国前列,2019年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到44%,比2012年提高4个百分点;每年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900多万亩;建设国家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试点13个,5年内封禁面积达200万亩。 多年来,自治区大力推动农牧业发展方式转变,推动草原畜牧业由天然放牧向季节性休牧、划区轮牧、舍饲和半舍饲转变,推动种植业由粗放式耕作向为养而种、以种促养、以养增收转变,推动农牧民向优势地区集聚、向二三产业转移,实现恢复生态与发展经济的良性互动。目前,全区共有国家林业重点龙头企业14家,自治区级林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64家。产业化发展逆向拉动了防沙治沙,增强了防沙治沙的持续发展能力。2019年,全区林业总产值达到556亿元,农牧民人均林业收入1080元;2019年,全区林草产业年产值56.2亿元,生态保护建设带动直接和间接从事特色生态产业的农牧民达3万多人,人均年收入3万~5万元。 我区地处祖国北疆,横跨“三北”,大部地区降水量少,气候干旱、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严重,面对这样的区情水情实际,自治区贯彻“预防为主、保护优先、综合治理、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科学管理、注重效益”的水土保持基本方针,持续推进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成效显著。截至2019年底,全区已累计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14.64万平方公里,为防治荒漠化危害、修复生态发挥了重要基础性作用。(北方新报正北方网首席记者刘晓君)
新华社记者:贾立君 恩浩 通讯员:廉晓梅 张睿博 编辑:张钟仁 监制:谢悦 终审:牟帆
受近日冷空气持续偏弱、降雨持续偏少影响,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气温持续偏高,连续5天日平均气温达到22℃,大部分地区进入了历史上少有的气候意义上的夏季。 7月8日至12日,呼伦贝尔市牧区、农区各旗市和额尔古纳市日平均气温持续在22℃或以上。据当地气象部门统计,7月8日至12日,牧区平均气温为25.2℃,比常年偏高4.7℃;农区平均气温为24℃,比常年偏高2.3℃;额尔古纳市平均气温为24.9℃,比常年偏高5.5℃。此外,近期受持续高温少雨天气影响,全市墒情显著下降,旱情发展并加重。 呼伦贝尔市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姜凤友介绍,呼伦贝尔市的气候背景是“长冬无夏、春秋相连”,按照气候标准,历史上呼伦贝尔没有进入过夏季。 气象部门建议,公众中午和午后尽量减少室外活动,要采取防暑、防晒、降温等措施,生活中节约用水。户外露天作业人员要采取必要防护措施,有关部门和单位要注意森林草原防火、农田抗旱、牧区人畜饮水供应等情况,积极做好防灾减灾各项工作。 来源:新华网 曹桢 徐玉强
2020年7月13日,内蒙古公投巴彦淖尔分公司青山服务区邀请巴彦淖尔市较为有影响力的地方“优秀青年歌手”“网红”温博、王茹开展公益直播“带货”,销售华莱士、蜜瓜、红腌菜等当地特色农产品,其中磴口县“瓜王”刘昊的华莱士备受欢迎,6小时销售出2230斤。 高速公路服务区“扶贫超市”是贫困户农产品的直销平台。今年受疫情影响,河套地区农户的农产品销售更加困难。内蒙古公投巴彦淖尔分公司以服务区为载体,结合“交通+旅游”“交通+农业”的产业模式助力脱贫攻坚,帮贫困户们把农产品聚集在服务区,为农产品销售开辟了一条新的绿色通道。 从2018年10月,内蒙古公投巴彦淖尔分公司青山服务区和纳林湖服务区便开始搭建“服务区+扶贫产品”销售平台。服务区管理办积极主动联系相关扶贫产品单位和农户,采取免收场地租金、免费提供产品销售人员等一系列优惠措施,将三道桥西瓜、磴口协城华莱士、杭锦后旗红腌菜、番茄干、面粉粮油等扶贫产品引入服务区,引导社会力量帮助贫困地区销售扶贫产品,实现扶贫产业产品与市场精准对接。 “网红”温博(中)、王茹(右)和磴口县华莱士“瓜王”刘昊(左) 文/图:李佳
今年以来,呼和浩特市武川县以建设农村“两个带头人”队伍为载体,以增强农村党支部组织力、培育壮大致富产业、有效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探索了一条抓党建促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新路子。 打造过硬带头人队伍 选好一个带头人,就能带好一个班子,建好一个村。武川县将村党组织带头人选拔、培育和管理作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重中之重,采取从优秀返乡人员中“请”、从现任村干部中“挑”、从致富带头人中“育”、从复员退伍军人中“选”、从机关干部中“派”、从大学毕业生中“考”等形式,不拘一格选好带头人。 针对部分村党组织后继乏人等问题,公开选派村党组织书记、副书记19人,全部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平均年龄37.3岁。通过多种渠道选任,村党组织书记整体结构得到了进一步优化。 党组织带头人选出来后,如何进一步提升工作能力、激发工作干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武川县研究提出了《武川县村“两委”班子和村干部绩效考核管理办法》,探索建立考核激励机制。乡镇党委每年对村“两委”工作情况进行量化打分,对连续五年被考核为“优秀”等次的村“两委”班子,给予一定的资金奖励;村干部当年被考核为“优秀”等次的,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达到5万元以上且年增量在10%以上的,按照本人年报酬的10%给予奖励,有效地增强了村“两委”干部的工作积极性,让他们办事“腰杆硬了”,更有条件为群众服务了。 发挥致富带头人作用 致富带头人是农村的能人,在发展农村经济中具有重要的带动作用。结合县域内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实际,武川县建立了村党组织书记和农村致富带头人信息库,实行星级动态管理,对评上星级的致富带头人根据评级情况在政策扶持、资金支持上予以倾斜。 致富带头人队伍建立后,如何在村党组织领导下,使之成为带领群众致富的主力军,是发挥好致富带头人作用的关键之举。武川县探索建立“两个带头人”转化提升机制,实行梯次培养,坚持政治标准,择优从致富带头人中培养确定入党积极分子,逐步把致富带头人培养成党员,把党员致富带头人培养成村级后备力量,特别优秀的党员安排到村级组织承担工作或上挂到乡镇机关培养锻炼,在村级换届选举时推选到村“两委”岗位上任职。 目前,全县322名农村致富带头人中,有党员111名、村党组织书记36名,192人被纳入村级后备干部管理、96人进入了村“两委”班子,为明年村“两委”换届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吸引大学生返乡就业 为解决村干部选拔难、后继乏人的问题,武川县委、政府从农村贫困家庭、低保家庭、残疾家庭和普通农户家庭中分三批选聘93名大学生到村任职,待遇实行定额基础工资与分类绩效工资制度。 通过实施公开选聘村“两委”工作人员,不仅解决了贫困家庭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实现了“一人就业全家脱贫”的目标,拓宽了人才回流途径,增强了村“两委”的后备力量。同时,也便于其照顾父母,让群众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 目前,全县387名村后备干部中,40岁以下的有172人,大专及以上学历的248人,村后备干部的整体素质得到有效提升。 如今,武川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以巩固脱贫攻坚成效和乡村全面振兴为目标,支部强、乡村美、村民富、百姓乐的美好画卷正在徐徐展开。(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及庆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