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 680个相关结果 0次浏览

  宽敞整洁的市政道路、干净明亮的农贸市场、绿意盎然的游园广场、整洁大气的青城驿站、波光粼粼的河水湖面、五彩缤纷的灯光街景……无论什么时候徜徉在首府街头,每一个市民的所见所感,就是幸福生活的一个个侧影。   2017年,呼和浩特市全面启动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专项行动。2018年,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专项行动的任务清单从25项增加到41项,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提升三年行动也全面铺开。随着一条条街巷的卫生整治,一个个违建的拆除清理,一座座青城驿站的拔地而起,一场深入持久的城市治理革命,让整个城市从卫生状况到环境面貌,再到市民的生活方式和文明程度,都发生了根本性转变。   “小区门前的路修好了,再也不用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了,真好!”“院里有了这么多绿色,乘凉有地儿了,小区环境越来越美!”……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专项行动中,呼和浩特市重点实施了老旧小区水电气暖及消防安全整治,特别是水电气暖入户管网全部升级改造,解决了833个老旧小区吃水、用电、燃气、取暖问题。实施“拆墙并院”,提升物业服务管理效率,全市老旧小区基本实现物业管理“全覆盖”。集中力量推进“拆违拆凉还绿”整治行动,拆除凉房及圈占公共绿地等私搭乱建,腾退的71.1万平方米土地全部用于社区功能建设,庭院绿化、社区健身器械等小区配套设施焕然一新,超过100万的首府市民居住条件得到了大幅的改善。基础夯实了,管理也要跟上。2017年,旨在强化物业行业监管的市小区环境秩序管理局成立,组织业主、物业公司、社区和行业监管部门共同召开100多次恳谈会,入户调查1.6万余户,听取群众意见建议,建立共商、共管、共享机制,居民小区物业管理水平明显提升。从改善小区环境秩序到整治物业市场,再到建立健全物业行业诚信体系,长效化的管理机制让老旧小区改造后焕发的新颜也能长久保持。   无论住在哪里,走出住宅小区,附近总有一片绿意盎然的游园广场等着你。城市环境综合整治行动中,绿化提升为市民生活带来的改变同样随处可见。在城市核心区进行“精修剪”,把出城口连接线、主干道沿线及人流密集区域作为精细化管理重点,严格分级养护标准,及时清理枯死树、杂草,高标准规范树圈直径和下沉树穴,达到造型美观和雨水收集相结合的生态功能。主城区“增绿量”,新建园林绿化项目均衡绿地分布,拆围还绿22万平方米,拆墙透绿8万平方米,实现公共绿化与庭院绿化有机融合。居住区新增400个园林式庭院和17个园林式单位,通过创建活动不断提高绿化达标率。老城区注重小微绿地节点的景观提升,增设垃圾桶、棋牌桌、休憩座椅等便民服务设施,实现绿地服务功能与周边环境完美融合。创新“绿道+”模式,规划建设330公里城市绿道,与交通环线、水系环线、出入城口景观片区、公游园及社区庭院生活空间有机结合,打造40多个二环路沿线精品节点游园,完善绿道沿线景观雕塑小品,增设坐凳、共享单车专区等服务设施,栽植与环境氛围融合的特色植物,营造文化游园气息。从“绿”到“美”,从“美”到“雅”,首府正随着时代的变化为“青色之城”作出不断更新的诠释。   作为新的生活时尚,呼和浩特市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已经覆盖了全市234个小区、1064个公共机构、180所学校,投放四分类垃圾桶1.1万个,引进了12家企业参与生活垃圾分类,购置178辆生活垃圾分类专用车辆,实现住宅小区餐厨垃圾中端运输不混装。市区1万多家餐饮企业纳入餐厨垃圾收运体系,日均收运量达270吨,通过建立餐厨垃圾收运监管平台,对车辆收运情况、运行轨迹实施动态监管,杜绝餐厨垃圾外流现象。建设分类设施,投入570万元,新建4座垃圾分类分拣中心,改造建设20座垃圾分类中转站,通过完善末端处理配套设施,进一步完善垃圾分类处理链条。15万余名党员干部、志愿者参与到生活垃圾分类宣传活动中,通过校园“小手拉大手”活动,动员学生带动家庭、家庭带动社会,形成垃圾分类中坚力量。   市区内公共卫生间“500米可见”,呼和浩特市的“厕所革命”走在全国前列。在前期建设满足数量和布局需求的基础上,呼和浩特市重点加大维护运营管理力度,编制印发了《青城驿站管理办法和制度汇编》,组织环卫保洁人员培训学习。创新管理机制,市级城管部门1332名干部职工、协管人员包联督查市区公厕,180多名网格化信息采集员同步检查,确保全市公厕问题及时整改,正常运营。城郊接合部普查到的203座旱厕,今年年底前将全部改造建成集装箱组装式公共卫生间,市区旱厕将全面消除。除此之外,候车厅、休息室、便利店、图书室等等“始于方便,不止于方便”的功能性配置,也让青城驿站成为首府越擦越亮的城市名片。   市环卫局渣土车辆管理平台,1057余辆渣土运输车辆的动态一览无余;执法人员打开手机,工地扬尘和噪音系数可以随时监测;无人机盘旋10分钟,方圆5公里的地面情况基本掌握……智能化手段的引入,极大地节省了城市管理执法的时间和人力成本。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呼和浩特市借助现代科技,持续做强“大脑”和“神经末梢”,使各类事关服务、管理、安全的数据在一个平台上汇总并及时分析预测,为改进城市公共服务管理、提升城市治理能力治理水平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持。致力于以城市网格化综合管理信息系统为核心,呼和浩特市数字化、智能化的管理模式正在逐渐成形,积极运用“互联网+”模式,引导各类客户端建设,整合城市管理相关电话服务平台,建立统一的“12319”城市管理热线,逐步实现与“110”报警等电话的对接,与其他相关行业管理、执法信息系统相联通,形成涵盖城市管理各领域、各层级的综合性信息平台。   由内而外,由近及远,从家里到路上,从地面到天空,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专项行动的每一项整治任务,几乎都和市民群众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对幸福生活的追求不会止步,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专项行动也不会画上“休止符”。城市中的每一个人都是参与者,每一个人也都会成为受益者,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专项行动的过程中,“共建”“共享”“共治”的城市治理体系正在成形,同步提升的则是城市与市民群众的整体幸福。   (孙岳龙)

  内蒙古:发生重大火灾事故的地方政府将被约谈敬请关注内蒙古日报今天23日,内蒙古自治区应急管理厅联合内蒙古消防救援总队,就新发布的《内蒙古自治区消防安全责任制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实施办法》)进行解读说明,明确将加大火灾事故追究力度。   内蒙古消防救援总队副总队长李忠介绍,从近几年火灾事故调查的原因来看,普遍存在社会单位消防安全主体责任不落实问题。《实施办法》从自治区、盟市、旗县、乡镇、嘎查村(居)民委员会5个行政层级,逐级规定了不同行政主体的消防安全工作职责。在共同职责方面,明确了部门“谁主管、谁负责”的履职原则及5项共同职责。在具体职责方面,明确发改、工信、教育、公安、自然资源、住建、交通、应急管理、市场监管等38个部门(机构)具体的消防安全工作职责。   内蒙古自治区应急管理厅火灾防治管理处处长何庆军表示,《实施办法》在保障责任落实方面提出新举措。《实施办法》要求各级政府应当建立健全消防工作考核评价体系,明确消防工作目标责任,纳入日常检查、政务督查。   《实施办法》明确规定,地方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不依法履行职责,在涉及消防安全行政审批、公共消防设施建设、重大火灾隐患整改、消防力量发展等方面工作不力、失职渎职的,依法依规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处理。对盟市发生特别重大火灾事故、重大火灾事故或者年内发生两起以上较大火灾事故的,自治区将约谈火灾发生地地方政府。   对因消防安全责任不落实、火灾防控措施不到位发生一般及以上火灾事故的,依法依规追究单位直接责任人、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或实际控制人责任;对履行职责不力、失职渎职的政府及有关部门负责人和工作人员实行问责。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记者近日从内蒙古自治区发改委召开的全区塑料污染治理工作新闻发布会获悉:内蒙古将按照3个时间段,分步骤、分领域推进塑料污染治理工作。   据悉,内蒙古塑料污染治理工作的总体目标是:第一阶段是2020年,在部分盟市、领域禁止、限制部分塑料制品的生产、销售和使用。第二阶段是2022年,一次性塑料制品消费量明显减少,替代产品得到推广,塑料废弃物资源化能源化利用比例大幅提升;在塑料污染问题突出领域和电商、快递、外卖等新兴领域,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塑料减量和绿色物流模式。第三阶段是2025年,塑料制品生产、流通、消费和回收处置等环节的管理制度基本建立,多元共治体系基本形成,替代产品开发应用水平进一步提升,全区塑料垃圾填埋量大幅降低,塑料污染得到有效控制。(记者 张枨)

  中新网鄂尔多斯10月25日电题:“洋女婿”内蒙古生活10年记:“不见外,喜欢重阳节等传统节日”   中新网记者李爱平   “九九重阳、重阳登高……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是我最想了解的。”25日,是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在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生活10年的英国籍“洋女婿”艾伦这样说道。   能够说一口汉语的艾伦,生性乐观,有人问及时,他会幽默地说:“我的家乡是鄂尔多斯。”“我喜欢吃这里的土豆和羊肉。”   如今已是3个孩子父亲的艾伦,与爱人贾慧璞最早相识于英国纽卡斯尔诺桑比亚大学,2010年,相恋了6年的两人在英国贝尔法斯特结婚组建了家庭。   一年后,在贾慧璞的坚持下,艾伦来到中国鄂尔多斯,开始创办自己的英语学校。   就这样,英国人艾伦在过去的10年中,对中国传统文化逐渐产生了浓厚兴趣。   在鄂尔多斯,艾伦多次参加了当地政府主办的共度中国节活动。   艾伦透露,“多次和当地民众一起过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被中国文化的魅力所折服。”“我打算认真地研究中国历史,真正变成一个鄂尔多斯人,让大家对我不见外。”   值得一提的是,在鄂尔多斯,艾伦还有一个颇有意思的中文名–安家和。   “这是我的朋友们给艾伦起的名字,意思是在鄂尔多斯安家,家和万事兴。”妻子贾慧璞解释说。   让外国友人喜欢上中国传统节日,艾伦只是鄂尔多斯当地的一个缩影。   22日,鄂尔多斯官方主办的“感知鄂尔多斯”中外友人共度中国节–“孝老爱亲温情重阳”文化交流活动在当地举行。10多位生活在鄂尔多斯的各国友人与当地居民代表身穿中国古代传统服饰,游园赏秋、互动体验。   这些生活在鄂尔多斯的外国友人登上鄂尔多斯康巴什区康镇城门楼,以重阳节特有的方式登高祈福,并参加现场实景古装剧表演“绣楼招亲”,体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投壶射箭”,品尝菊花酒,还学习制作了茱萸香囊,见识了中国书法和画扇工艺,制作了当地传统美食炸油糕。   艾伦认为,“体验重阳节这样的中国传统节日,能激励我提高中文水平,让我更深入地体会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完)

蓝冠总代理,lg蓝冠_【文化扶贫在行动】香山农场带动当地百姓过上好日子

  10月21日,记者来到通辽市扎鲁特旗香山农场,瓜子车间的工人们正在认真的挑选葵花子,接着一颗颗饱满的瓜子经过机器流水线制作,口感浓香的熟葵花子已经包装成袋。另一个车间里,工人们正在全神贯注的编织着工艺笤帚,样式不同、大小不一的笤帚,都是纯手工制作,每一把笤帚都显示出了浓浓的民族特色。   “我们车间都属于产业扶贫项目,里面干活的工人大多都是当地的贫困户,他们不用外出打工,在家门口就能有一份稳定的收入,瓜子车间的工人一个月有2000多元的收入,编织笤帚的工人,根据工艺、尺寸大小的不同,平均一个人一天就能挣100多元。”香山农场负责人李莉对记者说。   农场现建有“香山农场农产品加工厂”“多味瓜籽生产加工车间”“果干生产加工车间”“香山农场手工编织厂”等加工生产龙头企业。   香山农场依托红色教育基地,按“红色产业+”的模式,辐射带动产业发展,为贫困人口持续稳定增收,实现乡村产业振兴,夯实了基础。产业发展共辐射带动108户贫困户,278人全部实现了脱贫目标,可提供长期和短期就业岗位100多个。农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也将带动周边百姓过上好日子。(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郭惠超 王智华)

  10月23日,内蒙古自治区统计局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总体安排和我区工作进展情况。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方案》,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总体框架主要有七个方面:   (一)普查目的。全面查清我国人口数量、结构、分布、住房等方面情况,为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和政策体系,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科学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提供科学准确的统计信息支持。   (二)普查时点。普查的标准时点是2020年11月1日零时。   (三)普查对象。普查对象是指普查标准时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自然人以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但未定居的中国公民,不包括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短期停留的境外人员。   (四)普查内容。普查登记的主要内容包括:姓名、公民身份号码、性别、年龄、民族、受教育程度、行业、职业、迁移流动、婚姻生育、死亡、住房情况等。   (五)普查方法。普查采用全面调查的方法,以户为单位进行登记。普查登记采用普查员入户询问、当场填报,或由普查对象自主填报等方式进行。采取普查员使用电子采集设备(PAD或智能手机)登记普查对象信息并联网实时上报,或由普查对象通过互联网自主填报等方式进行。   (六)普查组织实施。按照“全国统一领导、部门分工协作、地方分级负责、各方共同参与”的原则,组织开展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   (七)普查主要工作阶段。普查工作分三个阶段进行:一是准备阶段(2019年10月-2020年10月)。这一阶段的主要工作是:组建各级普查机构,制定普查方案和工作计划,进行普查试点,落实普查经费和物资,开展普查宣传,选聘培训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普查区域划分及制图,进行户口整顿,开展摸底等。二是普查登记阶段(2020年11月-12月)。这一阶段的主要工作是:普查员入户登记,进行比对复查,开展事后质量抽查等。三是数据汇总和发布阶段(2020年12月-2022年12月)。这一阶段的主要工作是:数据处理、汇总、评估,发布主要数据公报,普查资料开发利用等。   我区人口普查各项工作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坚强领导下,全区各级普查机构克服疫情影响,积极担当作为,周密安排部署,加强协调配合,强化责任落实,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准备工作,为高质量开展入户登记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目前,全区各地正全力以赴开展普查摸底工作,此项工作到10月31日全部结束。从11月1日—11月30日,各级普查机构、广大普查工作人员将工作重心向实处发力、向短板用劲、向基层转移,做到全面清查、全面登记,不漏一户,不重一人,确保普查对象全面覆盖,普查数据真实准确完整。(记者 郑慧英)

  近日,全国双拥模范城(县)命名暨双拥模范单位和个人表彰大会在北京召开,呼和浩特市连续第9次被评为全国双拥模范城。   一直以来,首府人民始终将“爱我人民爱我军”作为使命,尊崇关爱军人已经成为首府各界的共识,形成了以重要节日主题活动为主线,宣传载体为抓手,烈士纪念设施为核心的文化拥军工作格局。   着眼驻呼部队改革发展急需,情系官兵安心服役期盼,呼和浩特市积极帮助解决好“后路”“后院”“后代”等后顾之忧问题。全面建立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建成450个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配备专兼职工作人员1138名。建起呼和浩特市退役军人服务中心新址综合办公楼设置接待服务大厅(300平方米)、法律服务、心理咨询、就业创业指导、“最美退役军人”展示厅、退役军人融媒体宣传教育中心等功能场所。   在落实拥军优抚政策方面,及时发放各类优抚对象抚恤金、义务兵家庭优待金,积极为优抚对象解决“三难”(医疗难、住房难、生活难)问题,悬挂光荣牌70448块。圆满完成重大军事任务服务保障工作。全国标准样板军供站,将于10月底开工建设。   在全面推行“阳光安置”方面,呼和浩特市计划分配转业干部安置到行政和事业单位比例为100%,符合安排工作条件的退役士兵安置到事业单位、国有企业比例为100%。按时发放自主就业退役士兵地方经济补助;全面落实无军籍职工的各项待遇;积极做好军人家属随军随调工作,按时为未就业随军家属发放生活补贴;全面落实军队离退休干部“两个待遇”。   在依法维护退役军人合法权益方面,呼和浩特市设置接待大厅,安排专人负责接待来访、接听来电、办理来询(邮件、传真、信函、网络后台问询)退役军人信息。组建法律专家委员会,协调成立了专门为退役军人提供法律服务的律师事务所,搭建了一站式服务平台。提供法律服务近500人次。   在推进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方面,呼和浩特市实施新时代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千企连千兵”计划,采取“一企连一人”“一企连多人”等方式开展关爱帮扶。成立呼和浩特市退役军人就业创业示范园区,与405家企业初步达成就业战略合作意向,解决就业705人。(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刘洋)

蓝冠首页,蓝冠1956代理_【文化扶贫在行动·内蒙古篇】草原小城的文艺范儿

  62岁的牧民版画家照那木拉画了近50年版画,没想到在花甲之年有了自己的画室。条件好了,创作热情更高了。今年以来,照那木拉已经创作了10多幅版画作品,实现收入4万多元。   照那木拉在画室创作版画。新华网曹桢摄   照那木拉是内蒙古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扎鲁特版画”代表性传承人。位于科尔沁草原腹地的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扎鲁特旗,一直以来都以拥有“民族版画之乡”“乌力格尔之乡”“民间艺术之乡”“民族曲艺之乡”四张文化名片而自豪。丰富多彩的民族传统文化,不仅为脱贫攻坚提供了精神动力,更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   起源于上世纪50年代的扎鲁特版画,在当地有深厚的群众基础,70年来涌现出很多全国知名的版画艺术家。如今,扎鲁特版画的艺术成就在受到国际瞩目的同时,也在围绕当地脱贫攻坚不断发力。   2017年成立的扎鲁特旗版画院,将扎鲁特版画事业发展带上了更高层次。版画院成立后,为照那木拉等一批牧民版画家专门设立了画室,并免费为他们提供创作材料。同时成立了贫困大学生创业就业基地,举办公益性培训班,在传承和弘扬版画艺术过程中,发挥出文化扶贫能量。   当版画家在安静创作时,草原深处能歌善舞的牧民们,正在一片欢腾中创造着自己的美好生活。   近年来,扎鲁特旗不断扶持乡村旅游发展,推动文化旅游产业扶贫,实现农牧民就业增收。   扎鲁特旗图布信嘎查牧民洪格尔巴特尔经营的家庭牧场产业不少。2019年,牧场实现纯收入150多万元,其中旅游收入50多万元,直接带动4户贫困牧民脱贫。洪格尔巴特尔说,除了美丽的草原风光,扎鲁特旗丰富的民族文化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   蒙古族手工艺人教游客制作马头琴、马鞍。新华网曹桢摄   洪格尔巴特尔家庭牧场手工制作的奶制品等蒙古族传统食品。新华网曹桢摄   游客来到扎鲁特草原,不仅可以吃蒙餐、住蒙古包、骑马、射箭,做一天蒙古族牧民,还可以聆听到纯正的乌力格尔、蒙古族四胡、蒙古族长调等民族曲艺。如果有兴趣,还可以在民间手工艺人教授下,亲手制作一把马头琴,带回远方留作纪念。   在草原旅游带动下,图布信嘎查周边几位牧民组成一支民间艺术团。到了旅游旺季,演出订单应接不暇。   牧民艺人为游客演奏蒙古族四胡。新华网曹桢摄   据了解,2017年至今,扎鲁特旗已扶持乡村旅游接待户近40户,2019年创建2个旅游产业扶贫示范项目,带动77户233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增收脱贫。   深秋时节,科尔沁草原已有些许寒意,传统旅游旺季已经过去。洪格尔巴特尔说,他正在思考如何利用好冬季草原冰雪资源,发展冬季旅游,让淡季不淡,农牧民可以从四季旅游中赚钱。(曹桢)

  近日,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办公厅、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内蒙古自治区中小学教师减负清单》。《清单》全文如下:   一、切实减轻督查检查评比考核负担   1.各部门开展涉及中小学校和教师的督查检查评比考核事项,按照归口管理原则,实行年度计划和审批报备制度,年初分别报同级党委办公厅(室)、政府办公厅(室)研究审核,由党委办公厅(室)统一报党委审批。未列入年度计划、未经审批报备的督查检查评比考核事项一律不得开展。   2.涉及中小学校和教师的督查检查评比考核事项,由同级教育行政部门统筹协调开展,同类事项要合并进行,涉及多部门的要联合组团开展,不得多头布置、重复安排。未经教育行政部门同意并按程序报批,其他部门不得自行设置以中小学校和教师为对象的督查检查评比考核事项。   3.严禁在涉及中小学校和教师的督查检查评比考核中设置“一票否决”或层层签订责任状。不得工作刚安排就开展督查检查评比考核。   4.严禁以调研指导、观摩交流等名义变相开展督查检查评比考核。针对中小学校教师开展的调研活动,须经同级教育行政部门同意并统一部署,杜绝不同部门多头和重复调研。   5.严格规范各类示范学校、特色学校、基地等创建活动,精简流程,减少频次;未经盟市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同意,不得组织开展相关达标验收、评级、授牌工作。   6.坚持正确政绩观,不得下达升学指标或以中高考升学率考核中小学校和教师,不得将升学率与学校工程项目、经费分配、评优评先等挂钩,坚决纠正片面追求升学率倾向。   二、切实减轻社会事务进校园负担   7.严格规范教育扶贫工作任务,不得硬性安排中小学校和教师承担教育扶贫以外的其他扶贫工作任务,不得安排中小学教师包嘎查村扶贫、驻嘎查村扶贫,不得给中小学教师下达定期走访贫困户、上门合影拍照等与教育教学无关的“留痕”任务。   8.严格规范学校和教师参与维护稳定、扫黑除恶、防灾减灾、消防安全、防艾等重要专项工作,不得安排中小学教师到与教育教学无关的场所开展相关工作,不得影响正常教育教学。不得安排中小学教师承担征地拆迁、校外小饭桌巡查、校车安全监管、防溺水校外巡查等工作任务。   9.严格规范文明、卫生、绿色、宜居、旅游等城市创优评先活动,涉及中小学校的,由教育行政部门按要求依程序统筹安排,不得安排教师上街执勤或做其他与教师职责无关的工作;未经教育行政部门同意,任何部门和单位不得直接向中小学校和教师布置任务,不得擅自进校园指导教师开展相关工作。   10.严禁强制中小学校和教师参与征文、论文、案例、演讲比赛、座谈研讨、征求意见、学习交流等活动。   11.严禁各部门随意进入校园开展教育宣传活动,面向中小学生开展的教育宣传活动,由教育行政部门整体规划、分类指导、统筹安排进入校园;中小学课程已有类似内容的,要根据实际需要合理融入教学安排,不得重复安排。   12.严禁街道社区安排中小学校和教师频繁参与社区建设活动;确需教师参与的,经与学校会商后,在不影响正常教育教学的情况下合理安排,不得强制中小学校和教师参与。街道社区对教师参与有关活动提出不合理要求或所提要求影响正常教育教学的,学校有权予以拒绝。   13.严禁强制摊派无关事务,不得把一些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等与教育教学无关的活动和工作强制摊派给中小学校,并向教师下达指令性任务,不得随意让学校停课出人出场地举办庆典、招商、换届选举、接待展示等活动。严禁以营利为目的的商业活动等进入校园。   14.严格控制中小学校承担社会考试次数和教师监考次数。未经教育行政部门同意,不得要求中小学校承担社会考试任务。   15.严禁硬性要求中小学教师参与微信公众平台或APP投票、点赞、答题、知识竞赛、推广宣传等与教育教学无关的活动。严禁通过教师组织家长和学生参与问卷调查、信息采集、网络投票等与教育教学无关的活动。   三、切实减轻填表统计负担   16.严格规范涉及中小学校和教师的各类报表填写工作,精简填写次数和内容,杜绝重复上报各种数据及多头填写表格现象。   17.严禁强制要求中小学校和教师填写与教育教学无关的问卷调查、调研材料、课题研究数据等材料。   18.严禁重复建立涉及中小学教师的各类信息库,各部门要统一对接使用教育部教师管理信息系统中相关数据,切实做到一次采集多次使用。   19.严格规范教育统计工作,除统计部门外,其他部门开展涉及中小学校和教师的教育统计工作须向同级政府统计机构报请审批备案。   四、切实减轻抽调借用中小学教师带来的负担   20.严禁各部门随意抽调借用中小学教师。对于借用中小学教师参与贯彻落实党和国家重大决策部署任务的,在不影响学校正常教育教学情况下,须经旗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同意,并报同级党委审批备案,借用期限原则上不得超过半年。   21.严禁教育管理机构及其他非教学单位与中小学校混编混岗、占用教职工编制。严禁挤占、挪用、截留中小学教职工编制,严禁长期空编和有编不补,严禁中小学教职工在编不在岗和“吃空饷”。   22.严格规范各类中小学教师培训活动。除国家及自治区规定的中小学继续教育每5年360学时(每年72学时)及新课程改革规定的培训任务外,不得硬性要求教师参加其他非教育教学培训。   五、切实减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带来的负担   23.除教育行政部门外,其他部门召开的与教育教学无关的视频会、观摩会等会议活动,原则上不得安排教师参加。确需教师参加的与教育教学有关的会议,应精减次数、压缩时间、提高质量。   24.未经教育行政部门同意,不得组织开展对各类示范学校、特色学校的参观、考察活动。   25.不得简单以教师学习笔记厚不厚、在线学习时间长不长、APP客户端分数高不高等评价教师政治学习成效。不得将教师在APP客户端学习情况与各类检查评比硬性挂钩。不得简单以工作群、政务APP上传工作场景截图或录制视频等方式来代替实际工作评价。   26.严格控制教育评价活动数量和频次,减少多头评价、重复评价。创新中小学校教育教研工作指导方式,严格控制以考试方式抽检评测学校和学生。不得把人才称号作为职称评聘、评优评奖的限制性条件,有关申报书不得设置填写人才称号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