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在中国首个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智能卡口接入海关金关二期系统的陆路口岸——策克口岸,一辆辆满载的无人驾驶智能重卡,正沿着设定路径通过策克边检站缓缓入境……这是策克口岸实施的5G通信技术和自动驾驶技术项目。该项目助力策克口岸实现了全国首个智能重卡“无人驾驶”成功试运行,填补了国内陆路口岸智能化空白,策克口岸由此成为全国首个实现“自动驾驶”的陆路口岸。 无人驾驶智能重卡正在装载集装箱。 策克口岸与蒙古国南戈壁省西伯库伦口岸相对应,是我国西北地区连通国内外的重要交通枢纽、商贸中心、货物集散地和资源大通道,承担着中、蒙两国之间进出口货物和旅客通行任务。 无人驾驶智能重卡等待过关。 据了解,5G+无人驾驶是一项提高口岸通关效率、降低人力成本、提升服务质量的现代化智能重卡运输项目。该智能卡口正式运行后,智能系统作业代替了人工作业,通过自动验放的方式完成整个通关流程,使出入境车辆的通关速度得到大幅提升。 驾驶员在办公室实时监控并操控智能重卡正常行驶。 智能重卡如何保持安全行驶?在什么情况下启动驾驶员驾驶?相比传统货车,无人驾驶的智能重卡有哪些优势?请听项目负责人的解答。 内蒙古日报·草原全媒记者:贾奕村 张慧玲 编辑:段丽萍
分类 : 蓝冠登录 › 1783个相关结果 3次浏览
2023年11月10日 “一带一路”·内蒙古边境口岸媒体行 来到了策克口岸 感受这个深处沙漠地带的口岸 如何华丽转身 成为沟通四方的重要通道 策克口岸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额济纳旗境内,中蒙边界572界碑附近,与蒙古国南戈壁省西伯库伦口岸对应。是阿拉善盟对外开放的唯一国际通道,是内蒙古、陕、甘、宁、青五省区所共有的陆路口岸,同时也是中国第四大、内蒙古第三大口岸,是连接京疆大通道和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枢纽。 临时过货→开放口岸 额济纳旗依托独特的区位优势和口岸优势,抢抓机遇深入推进自治区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将策克口岸作为深化对蒙务实开放合作的前沿阵地。依托“十进六出”运煤通道,推动口岸通关贸易便捷化、高效化、智能化,促进通关过货量稳步增长。 策克口岸开放31年来,从临时过货到季节性口岸,再到国家常年开放口岸,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累计进出口货物1.36亿吨,贸易额65.25亿美元,出入境人员419万人次,出入境车辆325万辆次。海关代征增值税、关税45亿元人民币,税务部门完成税收19亿元人民币。 戈壁口岸→智慧口岸 截至11月2日,策克口岸通关过货量1419.71万吨,创开关31年来最高纪录,进出口贸易额94.41亿元人民币;出入境车辆22.15万辆次,出入境人员24.14万人次。 同时,策克口岸持续深化与海关、边检等部门及蒙古国西伯库伦口岸联检单位的密切合作,采取“一次性联合查验”通关服务新模式,简化通关手续,有效缩短通关时间,提升通关效率。并实行单一窗口电子查验、创新查验模式,实施AGV无人驾驶跨境运输等有效举措,推动通关智能化、便利化水平在探索实践中持续提升,进一步优化通关作业流程,强化通关服务保障,促进通关过货量稳步提升,进一步打造了联通内外、辐射周边、资源集散、要素融通的开放平台,更好地服务国家和自治区对外开放。 策克口岸全国首个可以实现“自动驾驶”的陆路口岸。策克口岸5G+无人驾驶项目,是一项旨在提高口岸通关效率、降低人力成本、提升服务质量的现代化智能重卡运输项目。该智能卡口正式运行后,智能系统作业代替了人工作业,通过自动验放的方式完成整个通关流程,使出入境车辆的通关速度得到大幅提升。 边民互贸市场→口岸+特色城镇 2014年以来,通过不断新建、改造及完善,建成策克口岸中蒙边民互市贸易市场。建成展厅2个,分别为A厅、B厅。A厅以副食、巧克力、各类糖果为主。B厅以工艺品及民族服装、羊绒服饰、纯手工艺术品、展画为主。新建3座蒙古包,展现国内特色纯手工银饰、画展等商品。 2021年,策克口岸投资1196万元实施了边民互市贸易区建设项目,目前已建成商品房27间、商贸大棚18座、摊位300个以及智能卡口、地磅、查验区、生产展示加工区等相关配套建设,且已实现全部出入口通道均安装与海关、边检信息系统联网的视频监控、电子车牌自动识别、卡口放行控制等信息系统,完成了互贸区建设并具备了申报条件,为进一步促进中蒙合作交流、商品流通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2023年5月,首次开通肉类进口业务,首批进口冷冻马肉25吨,开拓了贸易新种类,有力促进双边农牧业合作。策克口岸还将继续依托进口冷冻肉类业务,推动进口贸易发展,推进活畜进口业务,探索与其它口岸活畜进口企业合作,打通堵点、开辟活畜进口路径,以此推动肉类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发展,扩大贸易加工产业规模,进一步促进策克口岸对外开放水平。 如今,策克口岸将依托边民互市贸易区,常态化举办特色商品展会,不断聚集人气,形成特色优势产业基础,辐射带动边境旅游发展。 未来,策克口岸将结合业务拓展与口岸经济发展趋势,实施“口岸+特色城镇”战略,推进口岸商贸旅游特色小镇建设。 作为我国向北开放的重要门户、千万吨贸易陆路口岸、服务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服务地方发展的贸易重镇。多年来,策克口岸准确把握自治区加大向北开放和发展泛口岸经济的基本方针,在阿拉善盟对外开放和地方经济发展中起到了活一片经济、富一方百姓、繁荣一个城市的效应,形成了带动多业发展的独特优势。 编辑:温慧娟
近日,包头市委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了《关于印发〈关于着力解决干部队伍“五不”问题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的若干措施〉的通知》(以下简称《措施》),以“强作风、树新风、提效能”的问题整治“组合拳”,切实解决一些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还存在的“不懂、不学、不会、不敢、不干”的“五不”问题,教育引导广大干部补齐能力短板,强化“有解思维”,树牢造福人民的政绩观、鼓足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形成狠抓落实的好局面,扎实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 《措施》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突出“学、研、查、改”有机贯通、一体推进,围绕理论武装再强化、调查研究再深化、推动发展再加力、检视整改再聚焦、领导责任再压实五大方面13条具体措施,聚焦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聚力完成好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两件大事,推进“世界稀土之都”“世界绿色硅都”建设、重振包头雄风的目标,要求围绕“五不”问题扎实开展1次专题研讨;通过大兴调查研究拉出优势、差距、对策1张清单;通过检视整改引导干部深刻检视剖析自身是否还存在“五不”情况,做到对标党风要求找差距、对表党性要求查根源、对照发展要求明举措。 今年10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推动内蒙古高质量发展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部署7个方面的主要任务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措施》围绕贯彻落实《意见》两个清单,深入开展“补课充电”“实战交流”等活动。聚焦包头市城市发展中心大局和重点工作,积极选树一批担当作为、抓实干成的先进典型。聚焦急难愁盼解民忧,抓实市级层面26个问题清单和“夹心房”等5个专项整治,办好政府20项民生实事和主题教育参学单位第一批698件民生实事清单任务落实,把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多措并举引导党员、干部胸怀“国之大者”,让主题教育最强音叩响万千党员“心弦”,惠及万千群众生活。 编辑:温慧娟
本网讯(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蔡冬梅)自治区首个半导体芯片制造项目——贝兰芯智能制造新一代半导体集成电路芯片项目日前在包头市竣工投产。该项目不仅填补了内蒙古在这一先进制造业领域的空白,也为传统工业城市包头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开辟了新路径,打造了新增长极。 芯片是电子产品的“心脏”,被称之为信息社会的核心基石、国家的“工业粮食”。 2022年7月,包头市成功引进广东省韦尔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成立包头市贝兰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投资15亿元建设贝兰芯智能制造新一代半导体集成电路芯片项目,正式开启内蒙古芯片产业的“破冰”之旅。 智能制造新一代半导体集成电路芯片产业项目主要建设5万平方米集成电路系列芯片生产线,构建智能设计、无尘智能化生产制造、封装和测试车间、软件研发中心等,生产MCU中央微电子控制芯片、处理芯片、IGBT电源控制芯片等产品。项目建成投产后,计划年产量1.2亿只集成电路系列芯片,预计五年可实现营业收入140亿元,年均收入30亿元,年均全口径税收4亿元,实现亩均投资5000万元、亩均产值亿元以上、亩均税收千万元以上。 记者在贝兰芯集成电路系列芯片生产线上看到,经过固晶、键合、模封、固化、电镀、切筋、打印、测试、粘片等一系列工序生产,芯片将从这里走向终端市场,与华为、台积电、TCL、中兴通讯、中航工业、大疆、鸿富锦、比亚迪等世界著名企业合作,应用于航空、航天、飞行器、高端工控、智通家电,以及军工控制和汽车电子自动化设备等领域。 近年来,包头市积极探索老工业基地创新发展的新路子,从钢铁、稀土到晶硅光伏再到芯片半导体,协同推进传统产业脱胎换骨、转型升级,为打造新赛道、拓展新领域奠定了良好基础。 “包头晶硅光伏产业发达,不仅可以为企业提供晶硅原料,而且还能在未来实现绿电生产,助力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包头市贝兰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总监纪梅清表示,韦尔进入包头更坚定了同行和上下游企业来包投资兴业的决心,目前有企业表示,有意向来包投资建厂。 “项目的投产,标志着自治区第一个中国‘芯’产业诞生。我们要以此为契机,全力打造芯动制造产业园,建设智能制造产业园区,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方向转型,为包头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新动能。”包头钢铁冶金开发区建设管理一部部长张彦强说。 编辑:石尧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国工会十八大精神,结合第二批主题教育活动中调研工作的开展,11月8日上午,呼和浩特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总工会主席云玉美带队深入“内蒙古新媒体协会”进行互联网企业走访调研工作。 调研组通过实地走访、座谈交流等方式,详细了解企业业务状况、产业布局、企业文化和职工队伍特点,并围绕互联网企业建会、吸引新媒体从业职工入会、职工权益维护、职工之家建设及工会数字化建设发展等方面进行探讨和交流。 调研组强调,要立足互联网行业特点和职工需求,推动互联网企业建会、新媒体从业职工入会,不断扩大工会组织和工会工作对互联网企业职工的有效覆盖,将工会组织的服务覆盖到互联网企业职工,将互联网企业的数字化方式方法引入到工会系统。呼和浩特市总工会注重主题教育调研成果转化,当日下午立即召开了工会系统数字化改革暨普惠活动推进会议,进一步加快工会数字化建设步伐,提升普惠服务职工群众能力和效果。会上就工会业务窗口实现数字化、全面开通工会业务工作网上窗口、加大职工普惠力度,以及进一步推动工会新媒体提升活力影响力进行了座谈和讨论。 云玉美在会上说,呼和浩特市总工会高度重视工会网上工会工作,希望依托“北疆工惠”APP,不断延伸和拓展服务功能,逐步把工会业务服务拓展到网上,建立职工可信赖的“网上职工之家”,保证职工线上有需求、线下有行动,让职工真正享受全方位、多层次服务,使工会与职工靠得更近、系得更紧、粘得更牢。呼和浩特市总工会党组成员、副主席冀罕钢、云娜及相关部室、产业工会、事业单位负责人参加调研及相关会议。(包静) 编辑:韩伟丽
让孩子们幸福“起跑” ——包头市全力推动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发展 秋日的暖阳下,稀土之星幼儿园宽敞的彩色塑胶操场,孩子们爬梯子、钻滚桶、走平衡木……尽情享受着快乐的幼儿园生活。 学前教育是终身教育的开端,承载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近年来,我市把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发展作为提高普惠公共服务水平的重要任务和一项重大民生工程来抓,基本形成了城乡一体均衡发展、优质园所集群发展、公办民办协同发展新格局。全市9个旗县区毛入园率、公办园幼儿占比、普惠率均高于县域学前教育普及普惠督导评估标准,已有三分之一旗县区通过自治区督导评估并接受国检,全市双普工作走在自治区的前列。 面对新任务新挑战,我市教育系统在学前教育上持续发力,在督导、规模、规范、队伍、改革、内涵上下功夫,努力实现老百姓“幼有优育”的美好期盼。 孩子们在体能馆训练。 孩子们在操场上活动。 加大学前教育资源供给 “不仅有园上,还能上好园。”今年九月份,张洛瑶的妈妈把孩子送进了一机三园,孩子回来说园里的饭菜香、老师好、小朋友好、环境好,让她特别放心。在家门口就能上满意的幼儿园,是张洛瑶妈妈这个秋天的“小确幸”。 一组数据也从另一个角度印证着像张洛瑶妈妈一样的许多包头人的这种幸福。全市持续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累计投入22亿元新建幼儿园212所、改扩建幼儿园187所,增加学位4万个。2022年,全市学前三年毛入园率110.60%、普惠率93.99%,公办园幼儿占比53.04%,其中学前毛入园率、普惠率六年间分别提高16.84和13.6个百分点。 蓬勃发展的学前教育离不开学前教育资源的供给。 按照“十项重点工程”中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发展工程的要求,我市正在通过新建、改扩建、回购等多种方式,有效增加公办学位供给,并鼓励有条件的产业园区、企业开办普惠性嵌入式幼儿园,满足学前教育需求。同时,我市继续鼓励有条件的公办幼儿园和新建幼儿园开设托班,提供全日托、半日托、计时托、临时托等多样化的婴幼儿照护服务,微小幼儿园和社区办园点向2~3岁社区托幼照看服务转型,让更多孩子的家长感到轻松便捷。更多更优的学位,正在提供更充足的土地与养分,让一棵棵幼苗茁壮成长。 既要增量,还要提质。我市把各旗县区学前教育普及普惠达标创建作为重点督政工作,压实县级政府学前教育发展主体责任,按照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评估指标,不断加大投入和整改力度,推动县域学前教育普及普惠达标创建工作更上一层楼。 昆区报业幼儿园。 打造高质量的学前教育 如今,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课程,已在包头各个幼儿园广泛普及。教室里,老师们绘声绘色讲述,孩子们画图画、做手工,在寓教于乐中探索新知识;操场上、体操馆里,孩子们奔跑、攀爬、跳跃,在愉快的锻炼中提升体能。 发展更高质量的学前教育,首要任务就是深化课程改革,提升学前教育保教质量。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发展工程中提到,我市将实施自主游戏计划,牢固树立“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育儿理念。课程建设要求指向的关键词“游戏为本”,将更有助于促进幼儿身心、智力在游戏中得到全面发展。 发展更高质量的学前教育,要全面构建衔接机制,强化幼儿园和小学双向深度合作,提高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教育的科学性、有效性。我市制定了《包头市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实施方案》,从幼儿园和小学起始年级两手抓,改革教育内容和方式,实现幼小顺利过渡。 发展更高质量的学前教育,要着力加强师资建设。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是教育工作的中坚力量。我市畅通渠道引人才,落实公办园教师工资待遇保障政策,依据核定编制数和控制数调整优化教师队伍。同时,梯级培养育人才,实施市、旗县区、幼儿园三级培训体系,完善“园本抓全员、旗县抓骨干、市级抓名优”的培训机制,全面提升幼儿园教师质量。 一机三园舒适温馨的环境。 激发幼儿园办园活力 发展出题目,改革做文章。 为了提升全市幼儿园办园活力,我市教育系统理顺管理体制,创新办园机制,向改革要动力要活力。 实施政府办园、企办园、民办园属地化管理,全力推动包钢幼教集团20所企办园移交地方政府,全面理顺办园管理体制。 因地制宜实行公建自营、民办公助、集团化等多种办园机制。昆区政府与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师范学院等高校合作办园,稀土高新区民办公助,青山民族幼儿园、昆区包钢幼儿园、东河铁一幼集团化园,有效扩大了优质学前教育覆盖面。 充分发挥自治区示范园引领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通过“示范园+乡村园”“示范园+新建园”“示范园+薄弱园”“示范园+民办园”等方式,促进城镇与农牧区、公办与民办园均衡发展。 奔着问题去,跟着问题走,扎扎实实的改革举措,将给包头的老百姓带来更多实实在在的利益。 人生百年,立于幼学。孩子,是今天的“花骨朵”,明天的希望与未来。发展学前教育,是为了孩子;提升学前教育,更是为了孩子。幸福“起跑”,包头的未来正冉冉升起。 包头市融媒体中心记者:赵遐 摄影:赵遐 宫伟恩 编辑:宝华
培根铸魂育新人乘势而上谱新篇 ——实施“十项重点工程”打造教育高地系列报道之一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当前全市教育系统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全面打造教育高地加快建设教育强市的实施意见》,以实施“十项重点工程”为抓手,用“有解思维”打通堵点,着力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推动全市教育高质量发展。 聚焦培根铸魂育新人,全市教育系统将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动教育事业始终保持正确的发展方向。 少先队员庄严肃立,带着对祖国真挚的爱和崇高的敬意,向国旗敬礼。 强化党建引领作用让党的旗帜高高飘扬 全市教育系统对抓好党建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 ——全市教育系统各级党组织将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落实好“第一议题”制度,引导全市广大教育工作者深刻理解“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充分发挥好市区两级党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和教育系统党工委作用,定期研究教育改革重要任务,切实将教育系统各级党组织都建设成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坚强堡垒。 ——落实好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选优配强党组织书记,加强民办学校党组织建设,定期举办党组织书记示范培训班、校长专题读书班、教师专题学习班,把政治标准和政治要求贯穿办学治校、教书育人全过程各方面。 ——实施“抓党建促学校立德树人达标示范”三年行动计划,以党建引领推动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打造20所全区领先的党建示范品牌学校。 举行升国旗仪式,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坚持以党建带团建、促队建,发挥中小学校少工委的组织育人优势,全面推进学校德育工作。 ——坚守校园意识形态阵地,进一步强化系统思维、危机意识、底线思维,常态化开展校园文化专项排查治理工作,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不断健全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认真做好网络意识形态工作,巩固壮大奋进新时代的主流思想舆论,教育引导广大师生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与新时代同向同行。 ——以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的实际行动,采取坚决有力的措施整治各类安全隐患,坚决遏制各类安全事故,筑牢校园安全保障基础。结合我市教育系统实际,制定并落实校园安全十六项工作措施并配套出台《中小学、幼儿园校园安全隐患排查指引(试行)》。 ——常态化长效化推进作风建设,聚焦教育热点难点和师生家长“急难愁盼”,大力整治教育领域侵害师生利益行为和师德师风问题。持续推进廉洁文化进校园活动,全面营造风清气正的教育生态。 上好思政课,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真理之光照亮复兴之路,科学理论引领伟大实践。铸魂本质上是理想信念的铸塑,是一个以先进理论塑造个体思想政治品德的过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是新时代青少年砥砺理想信念的最好教材。 近年来,全市教育系统充分发掘包头本地资源,不断推动教学改革创新,逐步形成大中小各学段“纵向衔接有序、横向融会贯通、优质资源共享、螺旋发展上升”的思政课建设一体化工作新格局,让建设家乡、热爱祖国的信念深深扎根于每个青少年的内心深处。 下一步,全市教育系统将着力加强思政育人工作,将开展好“学习新思想做好接班人”“开学第一课”等德育品牌活动;全面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全市各学校扎实开展“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常态化开展“爱包头、作贡献”主题实践活动;以“讲思政、爱包头”为主线大力开发“行走的思政课”,编撰具有包头特色的思政教材,持续推进大中小幼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深化拓展互联网时代下的学校思政工作,着力构建“大思政课”格局。 举办诗词大赛,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一幅幅色彩斑斓的手抄报,绘出了民族团结新风尚;一个个精彩纷呈的活动,表达了心手相连民族情;一面面图文并茂的文化墙,展示了民族团结正能量……走进我市的一所所校园,民族团结进步氛围格外浓厚。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要从娃娃抓起。近年来,我市不断创建新思路、新方法,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渗透到日常教育教学中,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 下一步,我市将不断深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坚定不移全面推行使用国家统编教材,确保各民族青少年掌握和使用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深入开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规范化达标校创建工作,开展全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语言能力提升培训;持续实施“石榴籽行动在包头——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三年行动”,开展校长(园长)、教师、学生不同层面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培训,推动“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四个与共”扎根师生心中;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校创建,积极开展民族政策宣传月、民族团结进步活动月和民族法治宣传周活动,形成浓厚的教育氛围,积极推进全市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校创建。 2023年,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规范化达标校占比95%以上,2024年,占比达到100%。争取2023年全市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校创建率达到40%。一项项扎实有效的举措和工作,将有形有感有效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厚植学生心灵深处。 包头市融媒体中心记者:赵遐 摄影:吴杰 常静 宫伟恩 编辑:宝华
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马骏驰 编辑:宝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