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 1783个相关结果 3次浏览

甘其毛都边检站:为旅客快速通关提供最优服务

    等待边检盖章过关   为全力做好口岸恢复客运通关保障工作,甘其毛都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根据执勤执法工作实际,及时优化勤务模式,精准调整警力部署,开足查验通道,增派台外检查员进行疏导,全力提升查验效率,营造安全、便捷、高效的通关环境。   与此同时,该边检站结合联检大楼改造工程,提前组织警力对查验设施设备进行全面检测,更新通关指引标识标牌,对旅客查验通关流程进行优化,确保旅客顺畅、便捷通关。开展了多场全要素通关演练,强化一线执勤民警业务培训,确保及时发现、解决客运通关期间可能出现的各类问题,确保勤务运行安全高效。   “我们优化旅检业务流程,全力提升通关效能,为旅客快速通关提供最优服务。”甘其毛都出入境边防检查站边防检查处副处长刘硕介绍说。   内蒙古日报·草原全媒记者:牟野 张慧玲 编辑:温慧娟

【记者调查】从“有没有”迈向“好不好” 内蒙古无障碍环境建设仍需加足马力

  今年9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正式施行,旨在保障残疾人和老年人平等、充分、便捷地参与和融入社会生活,促进社会全体人员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内蒙古有158.58万残疾人,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超过500万人,数量庞大的残疾人、老年人等群体,无论起居生活、康复教育,还是就业、文化娱乐等,都需要无障碍环境的保障。同时,伤病患者、孕妇等群体的出行也都需要无障碍设施的保障,可以说每个人都会是无障碍环境的受益者。   近年来,内蒙古无障碍环境建设法规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无障碍环境建设的政策措施,推动无障碍环境建设水平大幅提升。   当前,内蒙古的无障碍环境建设情况如何?还存在哪些亟待改进完善的不足之处?为此,记者进行了调查采访。   短板何在?   11月6日至8日,由自治区住建厅、自治区残联、自治区肢残人协会和自治区盲人协会组建的无障碍体验促进队,深入兴安盟乌兰浩特市开展无障碍体验活动。   体验低柜台。   活动中,队员们发现当地的盲道铺设较为到位,大多数街道的缘石坡道设施较为完好,机场、政务中心及商场的无障碍通道、无障碍电梯、无障碍卫生间等设施都比较健全。   但大家也发现了许多“有障碍”之处,如火车站和汽车站的无障碍停车位和无障碍卫生间不规范;汽车站的无障碍坡道倾斜度近45度,容易给轮椅使用者造成危险;医院和政务服务中心未设置残疾人办事所需低柜台;汽车占用盲道、无障碍通行区被隔离桩阻隔等问题也较为常见……   体验无障碍通道。   “我们希望以体验促提升,把我们发现的问题一个一个解决掉,为残疾人和老年人的出行带来更多便利。”自治区肢残人协会主席王晓谦说。   此次体验中发现的问题,也是目前全区各地在无障碍环境建设方面普遍存在的不足之处。   自治区残联无障碍环境建设调研报告显示,全区多地仍在不同程度上存在无障碍设施不规范和无障碍设施维护不及时的问题——   盲道设施缺乏或设置不规范,给视力障碍者的出行造成极大不便;   公共场所无障碍卫生间不规范,存在空间不足、无扶手、无紧急呼叫按钮等问题,导致轮椅使用者等群体无法使用或不方便使用;   公用电梯缺乏反光镜、低位按钮、盲文、语音播报等无障碍设施;   部分大型商超缺乏无障碍通道,或设有转角型出入口或窄门,导致轮椅无法进入;   无障碍停车位不规范或被占用,给残疾人造成不便;   道路缺乏缘石坡道或设置不规范,存在一定危险性;   部分无障碍设施有破损现象,却没有得到及时维修……   一项项问题需要各个击破,才能为残疾人、老年人等群体解忧。   不规范的无障碍卫生间。   此外,记者在调查中发现,无障碍社会服务不到位也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位听力残疾人通过文字告诉记者,许多公共服务场所都无法提供手语翻译服务,有些热线电话仅设置座机,听力障碍者无法通过发送短信来反映问题。   一位视力残疾人反映,有些公共服务场所没有语音播报,给视力残疾人办事带来极大的不便。   一位生活在呼和浩特市的肢体残疾人表示,大多数公交车都缺乏无障碍设置,轮椅人士无法乘坐,而呼和浩特地铁在无障碍方面就做得很不错……   同时,不少无障碍设施管理者、公共场所服务人员对无障碍设施的使用和维护方法不熟悉,也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帮助和服务特殊人员的意识,造成无障碍设施沦为摆设。   无障碍设施建设不规范不完善、无障碍社会服务提供不到位等问题的存在,反映出有关部门对无障碍环境建设还不够重视,社会各界对于无障碍环境建设的重要意义还缺乏深入了解,社会公众的无障碍意识较为薄弱。   生活在呼和浩特市的视力残疾人李女士,经常在导盲犬的引领下外出。记者与她一同乘坐公交车时,发现导盲犬上车时没有遇到任何阻碍。“残联和公交公司沟通过,所以司机都知道导盲犬是工作犬,不会出现拒载的情况。”李女士说。   但当记者与李女士打算进入一家连锁快餐店用餐时,店员却将导盲犬拒之门外。反复解释并出示相关规定后,李女士才得以在导盲犬的陪伴下入内用餐。   “大一点的商超、饭店等都知道导盲犬是工作犬,允许我带导盲犬进入,但有些营业场所怎么说都不让进。”李女士说,希望有更多场所能够接纳导盲犬,更希望无障碍理念能够深入人心,让我们的城市更有温度。   破题之道   2018年,自治区政府出台《内蒙古自治区无障碍环境建设办法》,将无障碍环境建设发展规划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城乡建设规划。   几年来,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多次组织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内蒙古自治区无障碍环境建设办法》实施情况执法检查,各级人大代表中的残疾人占比不断提升,有关无障碍环境建设的建议逐年增加。   去年9月1日起,自治区残联、自治区住建厅等24个部门联合制定的《内蒙古自治区“十四五”无障碍环境建设实施方案》印发实施,多部门合力提升全区无障碍环境建设水平。   自治区残联与自治区人民检察院建立了无障碍环境建设公益诉讼协作机制,依法落实无障碍环境建设任务,形成监督保护合力……   近年来,全区的无障碍环境建设经历了从点到面、逐步规范、持续提高的过程。但应该看到,无障碍环境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涉及无障碍设施建设和管理、出行无障碍、信息无障碍、公共服务无障碍等多个方面,仍需全社会共同努力。   “无障碍环境建设工作并不是住建、交通、残联等几个部门就能建好管好的,需要多部门多单位参与,以及社会公众的共同维护和监督,才能打造出更加规范、系统、平衡、安全、便利的无障碍环境。”自治区残联维权部主任史荣说。   各地各部门应持续提高对无障碍环境建设的重视程度,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内蒙古自治区“十四五”无障碍环境建设实施方案》等法规条例,加大资金投入,将无障碍环境建设列为突出民生工程落实落细,切实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   加强规划管理,可以确保无障碍设施建设的合理性和有效性。自治区住建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指导督促各地严格落实国家、自治区无障碍设施建设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确保无障碍设施工程与主体工程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投入使用等各项要求落到实处;将积极组织施工图审查机构、设计单位技术人员参加无障碍设施建设标准培训,提升无障碍设施建设从业人员的管理理念和技术水平;要以建设安全健康、设施完善、管理有序的完整居住社区为目标,结合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因地制宜建设无障碍设施,方便人民群众生活。   针对无障碍社会服务不到位的问题,可以从硬件上着力,并进一步提升无障碍服务的意识和能力。行政服务机构、公共文化服务场馆、公共服务机构等都应建有无障碍通道,设置无障碍服务窗口,配备电子信息显示屏、手写板、语音提示等设备,营造更加完善的无障碍环境。同时,要进一步提高从事无障碍服务人员的服务意识,提升工作人员的设施操作和管理能力,确保无障碍设施正常发挥作用。   全民无障碍意识的增强,离不开宣传力度的加强。自治区残联宣文部主任姚明月说:“我们将借助新闻媒体的力量加大宣传力度,深度普及无障碍环境知识,传播无障碍环境文化,让更多人了解无障碍环境建设的意义,推动全社会共建共治共享无障碍环境。”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开展实地无障碍环境体验活动,及时将问题反馈给相关部门进行整改,并对改进情况进行跟进监督。同时,将借鉴无障碍环境建设示范地区的先进经验做法,不断完善和改进我区无障碍环境建设,打造出更加包容、和谐的社会环境。”史荣说。   内蒙古日报·草原全媒记者:李存霞 编辑:温慧娟

货运车辆“CT检测”,通关快捷又安全

  在策克口岸“十进六出”运煤通道,一辆辆从蒙古国而来的运煤车快速、有序地通过边检、海关,去往口岸的各个物流园区。   正在智能卡口监控指挥中心值班的呼和浩特海关所属额济纳海关监管一科科长张磊看着指挥中心数十个监控画面,有条不紊地通过对讲机发出一条条工作指令。   策克口岸“十进六出”货运通道智能卡口监控指挥中心。   “10年前我刚来额济纳海关时,还是‘四进四出’的人工验放通道,需要人工去通道拿取报关单,再手动录入系统,通关效率较低。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年来,策克口岸货运通道不断改造升级,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如今‘十进六出’智能卡口实现车辆读秒通关,智能化水平大幅提升,进口煤炭通关更加快速高效。”张磊自豪地说。   额济纳海关工作人员实时监控进出卡口的车辆。   “我们建设了H986机检系统,通过机检扫描,实现非侵入式查验。就像我们去医院照CT一样,内部结构拍得清清楚楚。”张磊说。   H986是被海关称为“火眼金睛”的大型集装箱检查设备,采用辐射成像技术,借助X射线的强大穿透力,海关工作人员无需开箱就可以看到集装箱内装载货物的影像,是集电子、信息和控制等精密技术于一体的大型技术设备。   作为一种非侵入式的查验方式,H986机检查验省去了掏箱、开拆和装箱等环节,直接扫描集装箱体,极大地压缩了通关时间,也能较好地保护被查验的货物。   H986设备扫描图像,车厢内情况一览无余。   同时,借助强大的扫描成像功能,通过分析系统机检图像,H986能有效识别被检查货物细节,并能对重叠物品进行区分,箱内货物一目了然,从而使那些伪报、夹藏的不法行为现出“原形”,具有既快又准的优势。内蒙古日报·草原全媒记者贾奕村张慧玲 编辑:石尧

  本网讯(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薛来)日前,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后旗6个苏木镇综合保障和技术推广中心加挂了林草工作站牌,这标志着该旗率先在自治区开启了探索基层林草改革工作的先河。   新恢复林草工作站将充分发挥“前哨”作用,围绕抓治理、强监管等全面助力乌拉特后旗生态建设。在抓治理方面,充分发挥基层林草工作站的示范带头作用,协助苏木镇党委、政府制定林草长远规划和年度计划,指导和组织农村集体、个人开展各项林草生产经营活动,做好林草资源调查、验收、数据统计工作。在日常巡查监管中,落实属地管理责任,核定年度采伐指标,落实禁牧休牧、草畜平衡制度,重点抓好草原网格化管理、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做好辖区内的林草湿资源保护管理、野生动物救助及林草鼠虫害的监测预报等工作;协助有关部门调处林草纠纷、开展荒漠调查、组织实施荒漠化防治、防沙治沙“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进一步保护好乌拉特后旗森林、草原、湿地资源,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 编辑:韩伟丽

蓝冠总代平台,lg蓝冠_共筑网上精神家园 共享网络发展成果——内蒙古奋力推动新时代网信事业高质量发展

  思想之光领航向   内蒙古坚持以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   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为指导   统筹做好   网络内容建设管理   网络综合治理   网络安全保障   信息化发展等工作   以网信事业高质量发展   助力办好两件大事   各族群众在互联网发展中   拥有了更多   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加快5G基站建设   实现12个盟市中心城区   103个旗县区和941个乡镇   及重点工业园区全覆盖   树立内蒙古正面形象   打造网上品牌主题活动   内蒙古好声音频频“出圈”出彩   正能量大流量   构建主流舆论新格局   “互联网+”深度融入   教育、医疗、养老等多个领域   “掌上办”“指尖办”   成为政务服务标配   ……   一个个举措和成绩的背后   映照出内蒙古   在互联网发展和信息化浪潮中   踔厉奋发、勇毅前行的   坚实足迹   1   毫不动摇坚持党管互联网   “各级党委(党组)要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统筹协调,确保党中央关于网信工作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各级网信部门要忠于党和人民,勇于担当作为,善于开拓创新,敢于斗争亮剑,甘于拼搏奉献,为推动网信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证。”   今年7月,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对网信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新时代新征程,网信事业的重要地位作用日益凸显。鲜明提出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的使命任务,明确“十个坚持”的重要原则,并对网信工作提出要求,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战略性、指导性,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网信工作指明了方向。   举旗方能定向,凝心才能铸魂。内蒙古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毫不动摇坚持党管互联网,持续加强党对网信工作的全面领导,将网信事业摆在内蒙古发展的全局来谋划推动,确保网信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组织体系强起来——成立自治区党委网信委,健全完善各成员单位、各级网信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工作机制,构建起上下联动、部门协同的一体化工作格局。持续完善互联网企业党建联系点制度,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互联网企业高质量发展。   政策措施实起来——网络安全工作责任制实施意见、加强网络内容建设方案、大数据与产业深度融合行动计划等政策文件的制定落实,确保各领域工作有章可循。   数字经济“跑起来”——出台自治区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制定实施数字政府、数字社会、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等一系列政策举措,通过数字化赋能传统产业智能化、绿色化转型。   全区网信系统勠力同心,紧紧围绕中央和自治区党委决策部署,加强对网络内容建设管理、网络安全、信息化发展等方面重大问题的统筹协调,形成有关部门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各方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2   正能量更强劲主旋律更高昂   今年8月,随着“石榴花开籽籽同心”网络主题活动内蒙古站的启动,多家媒体齐聚赤峰。《走进赤峰博物院近距离了解北疆文化》《在小米博物馆,看千年小米迎新变》《三十二连山的生态之变:荒漠之上“再造秀美山川”》……全方位、多层次的宣传报道,讲述了内蒙古各族人民守望相助、团结奋斗,共同创造新时代美好生活的生动故事。   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让主旋律与正能量充盈网络空间,是网信工作的重中之重。   5年来,内蒙古坚持弘扬正能量、奏响主旋律,在互联网平台讲好内蒙古故事,传播好内蒙古声音。   围绕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内蒙古深入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网上传播工程建设,推出“实践有力量”“石榴谈”等网上理论传播栏目,让党的创新理论通过网络“飞入寻常百姓家”。打造“石榴花开籽籽同心”“红色故土行”等网上品牌主题活动,开设“中华文明在内蒙古”网上专栏,打响北疆文化品牌网上知名度,讲述北疆儿女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奋斗故事,树立起内蒙古正面形象。   围绕重大主题,内蒙古创新网络传播手段和话语方式,大事盛事激荡网民广泛共情、深度共鸣,一批优秀作品在互联网上收获海量互动、点赞,让大流量澎湃正能量,好声音成为最强音。短视频《内蒙古这百年》,展现党领导下的内蒙古百年时光、沧桑巨变,24小时全网传播量超1.1亿次。K396次列车乘务员赵阳、呼和浩特“00后”外卖小哥张善荣、“送你一匹蒙古马”等充满正能量的人和事,集聚向上向善力量。“幸福花开新边疆”“大国小鲜@高质量发展”“鼓干劲•树形象”等主题活动,释放内蒙古干部群众主动作为、提速发展的强烈信号。   融合改革大潮奔涌,全区上下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主力军全面挺进主战场。草原全媒客户端、奔腾融媒客户端下载量均超过1000万,青橙融媒客户端、暖新闻客户端等地市融媒体建设蓬勃发展,自治区级、盟市级、旗县级媒体等形成纵横联动的全媒体传播格局。动态管理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单位、服务项及新媒体从业人员,引进一批高层次数字内容人才及团队,持续提升从业人员的政治素质和专业能力。推进网信人才评价体系建设,建设职称评审委员会,2023年首次开展网信专业职称评审。    3   营造天朗气清的网络生态   天朗气清、风正人和,寄托了人民对网上精神家园美好生活的向往。   前不久,呼和浩特市委网信办联合市住建局、市场监督管理局、教育局对存在发布不实数据、搭蹭社会热点博取流量等违规情况房地产类“自媒体”账号开展联合约谈。   治理网络乱象一直是网信重点工作之一,内蒙古持续提高网络综合治理能力,不断强化党委领导、政府管理、企业履责、社会监督、网民自律等多主体参与、多种手段相结合的治网格局,推动实现互联网由“管”到“治”的根本性转变。   针对边疆民族地区地域广、人口分散、互联网发展不平衡等特点,内蒙古加强网络综合治理与市域社会治理的融合衔接,“智能社会治理实验综合基地”“区块链+法治创新应用”等试点建设向纵深发展、向基层延伸。深入实施争做北疆好网民工程、广泛开展网络文化节等活动,推进网络文明建设;统筹执法管理、生态治理、行业自律、网民举报等各项工作,涉网管理部门依法打击涉网违规行为和违法犯罪,推进“断卡行动”“打猫行动”、整治网络欺凌等专项整治工作常态化,依法治网和以德润网有机统一,网络空间日益清朗。   自治区党委网信办会同有关部门,常态化开展网络安全监测预警通报,持续开展网络安全执法检查,及时处置网络安全事件和漏洞。组织网络安全应急演练和“蒙古马”杯网络安全攻防竞赛,带动各行业领域网络安全主要管理和专业人员参与,共同提升应对网络安全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全域联动、全民动员、同频共振,筑牢网络安全防线。   4   构筑全民畅享的数字生活   前不久,包钢集团乌海矿业公司完成数智化矿山建设(一期)数据中心机房建设,成为内蒙古地区首家深度使用“云技术”的非煤矿山生产企业。   这是内蒙古持续推动传统产业数智化转型升级的一个生动实例。   信息技术蓬勃发展,“数字红利”加快释放,小到居家出行、大到政务工作,信息化和数字技术深刻融入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2022年,全区数字经济规模达5574亿元,占GDP比重为24.1%,数字经济规模同比增长11.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数字基础设施持续完善——内蒙古获批全国八个国家枢纽节点之一,建成内蒙古高性能计算公共服务平台、旷视人工智能超算平台等。截至目前,城镇地区宽带接入速率能力达到600Mbps,呼和浩特市、包头市、赤峰市、鄂尔多斯市进入全国双千兆城市行列。   信息化赋能加快融入新发展格局——完成中俄(满洲里—后贝加尔)跨境陆缆传输系统、中蒙(二连浩特)跨境陆缆传输系统工程;呼和浩特市、赤峰市等5个市获批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位居华北、西北地区排名第一;2022年全区跨境电子商务进出口额24.8亿元,同比增长5.5倍,实现跨越式发展。   加快推动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全区累计建成26个工业互联网平台,销售额1000万元以上企业店铺80余家;2022年,全区规模以上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企业增至44家,营业收入达455.5亿元,同比增长78.7%。   人民共享互联网发展成果——积极推进数字惠民,呼包鄂乌“四城通办”事项共计实现1239项,逾200项人社公共服务事项实现“线上通办”;加快推进数字治理,鄂尔多斯市自主研发了“多多评”数字智能综合服务平台,在康巴什区率先试点推行“码上生活、码上治理、码上服务、码上经济、码上代办、码上协商”的智慧治理模式,以数字化、智能化手段助力全民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稳步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在2023年全国数字乡村创新大赛上,内蒙古2件作品分获二等奖和优秀奖。截至目前,全区创建2个国家级和9个自治区级数字乡村试点,城乡数字鸿沟加快弥合。   时代浪潮澎湃   激荡万千气象   这份“成绩单”   见证了内蒙古网信战线   砥砺奋进的铿锵足音   全区上下   将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   肩负起使命任务   以更加一往无前的奋进姿态   为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内蒙古新篇章   贡献网信力量   监制:崔楠 郭俊楼   记者:宋爽   新媒体制作:王皓   图片来源: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网信办   内蒙古日报社全媒体视觉中心 编辑:韩伟丽

蓝冠可信吗?,蓝冠待遇_汲取信仰力量 筑牢忠诚警魂 科右中旗公安局禁毒大队党员干部参观初心馆

  为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教育引导党员民警铭记奋斗历史、担当历史使命、从党的奋斗历史中汲取信仰力量,11月14日,科右中旗公安局禁毒大队党支部组织党员民辅警前往科右中旗初心馆,开展“汲取信仰力量,筑牢忠诚警魂”主题党日活动。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走进科右中旗初心馆,每一块展板、每一幅图片都在讲述着中国共产党艰苦奋斗的光辉历程,体现共产党人勇于拼搏的进取精神。科右中旗初心馆全方位、全过程、史诗般地展现了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铸就百年辉煌的壮阔历程。   参观结束后,全体党员面向党旗,庄严宣誓,重温了入党誓词,警醒每名党员时刻牢记党员身份,永葆党员政治本色,激励每一位党员的工作责任感、历史使命感,牢记初心使命,勇于担当作为。   鉴往知来,向史而新。参加活动的党员民警纷纷表示,要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为契机,切实把从党的百年非凡历程中学习感悟到的思想伟力,转化为推动我们高质量发展的不竭动力,赓续红色血脉,筑牢信仰之基,为新时代公安工作贡献积极力量。 编辑:贾小燕

内蒙古2023年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服务攻坚行动——技能培训专场活动在首府举办

  11月8日至11日,为贯彻落实国家和自治区关于做好集中开展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服务工作的决策部署,按照相关要求,由内蒙古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主办、内蒙古自治区就业服务中心承办的“内蒙古2023年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服务攻坚行动——技能培训专场活动”在呼和浩特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举办。   本次活动以“服务促就业筑梦赢未来”为主题,旨在为有就业创业意愿的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提供就业服务,分别从政策宣介、职业指导、岗位推介、技能培训或就业见习机会等方面帮助待业青年。   活动特别邀请到国家级创业培训师、高校毕业生创业实训师、电子商务运营师、新媒体运营管理师常蓉老师,线上开展新媒体、短视频技能培训。常蓉老师以“理论+实操”相结合开展实践教学,挖掘学生短视频拍剪兴趣,帮助学生建立创新创业思维,为学生创就业赋能。同时,活动还邀请到知名企业HR到直播间,分别从就业政策、企业品牌、人才需求、岗位前景等方面为2023年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开展宣讲和岗位推介,吸引更多符合条件的高校毕业生就业。   本次技能培训专场活动共计1.45万人上线观看,技能人才对接岗位宣讲会线上观看量8163人。活动将有效帮助到有就业、创业意愿的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使其学习新媒体知识和技能,了解行业形势,学会准确分析自身实力和能力,及时把握就业机会或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王 鑫) 编辑:宝华

  从起步仅有200多辆的运输车队,到今天拥有2250多辆运输车的庞大煤炭运输车队,内蒙古子拓国际贸易有限公司的发展,是甘其毛都口岸发展变化的一个缩影。   11月12日,记者在甘其毛都口岸采访时,内蒙古子拓国际贸易有限责任公司销售总经理白相东对于公司发展到今天的规模十分感慨。“我们公司从当初单纯的从蒙古国进口煤炭运输,发展到如今在蒙古国拥有3个煤矿,创建了集煤炭产、购、运、销一体化的综合运行体系,成为内蒙古自治区重点煤炭民营企业、甘其毛都口岸涉外运输企业。”他说。   内蒙古日报·草原全媒记者:牟野张慧玲 编辑:段丽萍

从“两顶蒙古包”到国际能源大通道

AGV无人驾驶车辆跨境运输。 11月12日,巴彦淖尔市甘其毛都口岸管委会传来好消息:截至10日,甘其毛都口岸今年累计完成进出口货运量3144.56万吨,单日、单月过货量全部刷新开关以来最高纪录,通关过货量继续领跑全国陆路口岸,提前4个月完成自治区下达的2200万吨目标任务。 智能卡口系统。 在甘其毛都口岸“十二进七出”智能卡口,记者看到数辆满载蒙古国煤炭、铜精粉的货车依次入关。与此同时,多辆橘红色AGV无人驾驶货车从中蒙边境线上的交互区吊装上装满进口煤炭的集装箱,沿着指定路线自动导引、有序通关。眼前这一派繁荣景象,很难让人与30多年前只有两顶蒙古包的甘其毛都联系起来。 甘其毛都是蒙古语,意为“独一无二”,是中国距离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最近的陆路口岸。1989年12月,甘其毛都被自治区政府批准为中蒙边境贸易临时过货点,两个月后首次过货,进口皮张、绒毛、肉食品等畜产品,出口日用品。 最早只有两顶蒙古包的甘其毛都口岸(资料图)。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甘其毛都艰苦的生活环境(资料图)。 当时,甘其毛都过货点条件简陋、环境艰苦。“当时整个口岸基础设施薄弱,站里配备了一辆吉普车,只有几名干警,每天一早从乌拉特中旗海流图镇出发到甘其毛都口岸进行检查,晚上再驱车赶回去,来回270多公里,特别辛苦!”甘其毛都边检站第一任站长达木林告诉记者,“当时的贸易场所只有两顶蒙古包,出口的是米面和白糖,还有一些日用品,进口的是毛、皮等畜产品。” 曾经的甘其毛都口岸是一个黄沙滚滚、人烟稀少的不毛之地,全年100余天为大风扬沙天气,冬季室外气温低至零下35摄氏度,夏季地表温度高达60摄氏度,很多人调侃,要想在甘其毛都生活下去,就要必备“三宝”——春秋的沙暴、脚上的血泡、嘴上的口罩。 “过去,这里是一条街道一盏灯、一个喇叭全城听。在口岸生活,经常是外面刮大风、屋里刮小风,喝水用水要定时储水,停水停电是家常便饭!”一名老关员回忆起刚建关的场景时唏嘘不已。 虽然条件艰苦,但仍旧有很多穿蒙古袍、蹬皮靴的蒙古国边民扎堆来“扫货”,成为口岸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1992年,甘其毛都被批准为季节性开放口岸,中国与蒙古国开始在这里进行钢材、水泥等大宗交易。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甘其毛都口岸贸易量不断增加,2009年被批准为常年开放的公路口岸。“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入推进,进一步促进了甘其毛都口岸的发展。 蒙古国运煤车通关入境。 在甘其毛都口岸矿能专用通道外,一辆辆悬挂蒙古国号牌、满载煤炭的重型货车排队进入通道卡口,通关现场并没有监管人员值守,每辆货车只需在卡口处停留几十秒,便高效完成验放流程顺利通关。 甘其毛都智慧管控中心。 进入甘其毛都智慧管控中心,口岸实时运行状态一目了然。“口岸已经实现服务监管相结合、通关态势‘一张图’、安全应急适时化、综合数据一体化、数据资源共享化、统计分析自动化等6方面功能。”甘其毛都口岸管委会副主任田桂虎介绍。 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持续推进,甘其毛都加快通关基础设施建设,建成原煤专用通道、“十二进七出”货运通道等,进出口货运量逐年攀升,跃居全国货运量最大的公路口岸; 口岸党工委扎实推进主题教育,采取周调研、月分析、季调度方式,到企业及重点项目建设现场调研办公10余次,解决难点问题12个; 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善,今年累计投入各类资金14.62亿元,提高通关能力、提升开放形象、改善人居环境; 积极探索多元跨境运输模式,全面构筑汽运、AGV、铁路、智能空轨互为补充的多式联运通关过货新格局; “走出去”招商15批次,“请进来”对接企业22次,实施招商引资项目3项,落地项目总投资19.43亿元,已完成支付5.34亿元; 加快联检大楼改扩建工程进度,依托国门界碑广场改造工程,打造集旅游观光、爱国主义教育为一体的独具边境文化特色的综合性景区; 积极争取打通“天赋河套”农产品直通蒙古国贸易通道,申建肉类进口指定口岸,推动口岸对外开放多元化发展; …… 一系列举措,深刻改变着甘其毛都口岸的面貌,推动当地全方位办好两件大事见行见效。 “我们将瞄准绿色、智能、高效、安全的现代化口岸建设目标,在推动重大项目建设、基础设施提档升级、通关过货效能提升、镇区人居环境整治、保障内畅外达等方面持续发力,为建设巍然蓬勃的我国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贡献力量。”田桂虎说。 从只有两顶蒙古包的临时过货点,到商贾云集的常年开放口岸;从季节性开放口岸到全国过货量最大的公路口岸,甘其毛都已经成为活力无限的边贸新城和国际能源大通道。 内蒙古日报•草原全媒 记者:薛来 编辑:段丽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