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 1783个相关结果 3次浏览

  中新网通辽5月9日电 (记者 张林虎)“我知道我做的命案犯了,我配合。”面对“从天而降”的警察,蓝冠注册195650岁的乌某塔稍稍挣扎后就放弃了抵抗。   9日,记者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科左中旗公安局获悉,该局成功将潜逃20年的犯罪嫌疑人乌某塔抓获。   2000年夏日的一天,在科左后旗金宝屯镇,30岁出头乌某塔与堂弟乌某吐等人酒后因琐事发生口角,进而发生撕打,蓝冠1956代理乌某塔被打后回家。   几天后,一句令乌某塔很不舒服的话的传了他的耳朵里–堂弟乌某吐正在准备后事,要找他寻仇。   2000年7月17日晚,乌某塔携带斧子、菜刀来到堂弟家中,当面质问乌某吐。二人话不投机,乌某吐从坑上操起一个铁器打了过去,乌某塔也不示弱,用菜刀、斧子将堂弟砍死。   作案后的乌某塔从此踏上逃亡路,蓝冠招商先后在多地以打零工为生,后在宝龙山镇以化名“白永生”做农机修理过活。   在今年的积压命案攻坚工作中,科左中旗公安局加大命案逃犯的梳理力度。近日,警方获悉宝龙山镇某农机修配点的“白永生”比较可疑,后经研判确认此人系潜逃20年的命案逃犯乌某塔。   目前,案件还在进一步审理中。

  中新网呼伦贝尔5月9日电 (记者 张林虎)9日,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额尔古纳市公安局获悉,该局成功打掉一个跨省贩毒团伙,抓获贩毒团伙犯罪嫌疑人13名,缴获毒品冰毒片剂(俗称麻古)2112克、冰毒64.64克。 广告  2019年3月,额尔古纳警方在工作中发现,蓝冠注册1956当地一外卖公司职工陈某某吸食毒品,并从事毒品交易。经调查,一个跨省多层级贩毒团伙浮出水面,此案被列为公安部目标案件。   民警经调查发现,案件均指向牙克石籍犯罪嫌疑人许某某,他通过微信从四川成都的张某处购买毒品,蓝冠1956代理并通过快递方式邮寄给具体的购买人。   由于案情复杂、涉及地域跨省多地,额尔古纳市公安局组成专案组远赴成都开展调查。   经过300多小时调查与蹲守,专案组摸清了该贩毒团伙主要利用快递邮寄贩卖毒品的犯罪特点,毒品分别邮寄到呼伦贝尔市额尔古纳、牙克石、阿荣旗等地。   2019年8月,内蒙古、四川两地警方联动同时实施抓捕,先后在成都、呼伦贝尔抓获犯罪嫌疑人5名,在犯罪嫌疑人住所当场缴获毒品冰毒43.99克,截获快递毒品冰毒12.26克。   随后,办案民警继续深挖,蓝冠招商又抓获了该贩毒团伙上线谷某某、熊某等8人,当场缴获毒品麻古2112克、冰毒8.39克。   据悉,经过近8个月的调查,警方共抓获犯罪嫌疑人13名,成功打掉一个跨省贩毒团伙,累计缴获毒品2176.64克。   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中新网锡林郭勒5月10日电 (记者 张林虎)10日,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中级人民法院获悉,蓝冠注册1956该院一审公开开庭审理了包头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书记、主任苏誉受贿一案。 广告  公诉机关指控,被告人苏誉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及其职权、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在干部选拔任用、职务晋升、工作调动、工作分配、工程承揽等事项上为他人谋取利益,于在职期间及退休后,蓝冠1956代理先后收受296人现金、房产、字画、手表、购物卡等财物,价值3700万元。   1956年出生的苏誉系内蒙古临河人,从一名干事做起,用30年时间跻身正厅。   1982年,苏誉在内蒙古人事局、劳动人事厅任干事,后任内蒙古科技干部局副主任、内蒙古人事厅调配处副处长及机关事务中心主任。   1996年5月起,苏誉先后担任包头市郊区区长、石拐区委书记、组织部长、政法委书记。2012年12月,苏誉任包头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包头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官至正厅。2017年2月,蓝冠招商苏誉任包头市人大常委会正厅级干部,10个月后退休。   2019年5月27日,内蒙古纪委监委发布消息,苏誉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2019年11月,在被审查调查半年后,苏誉被开除党籍。   据悉,苏誉当庭表示认罪认罚,该案将择期宣判。

  中新网内蒙古新闻5月9日电(记者 李爱平)5月9日下午,蓝冠注册1956内蒙古自治区妇联在呼和浩特市玉泉区党群活动中心举办“最美家庭耀北疆”2020年内蒙古自治区最美家庭暨五好家庭揭晓活动。 广告  内蒙古自治区妇联主席胡达古拉要求,内蒙古全区各族妇女要以揭晓的“最美家庭”和“五好家庭”为榜样,建设好家庭、传承好家教、弘扬好家风,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弘扬向上向善的家庭美德,蓝冠1956代理 深化爱国爱家的家国情怀,以好的家风支撑起好的社会风气。   主持人现场讲述了阿拉善盟的图布巴图家庭用生命守护绿色、治沙造林、绿色发展的感人故事。来自呼和浩特市的王玲玲家庭现场讲述了夫妻二人白手起家,利用8年时间开办晟源山茶专业合作社、带领贫困妇女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感人故事。来自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呼吸科主任医师王彦家庭现场讲述了自己赴鄂捐抗疫,用生命守护生命,无怨无悔奉献付出的感人故事。现场观众被王彦家庭无畏逆行的家国情怀深深感染。来自呼伦贝尔市的夏民山家庭采取现场连线的方式,讲述了6个民族45口人和谐相处,蓝冠招商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在北疆草原谱写民族团结之歌的家教家风。来自通辽市的杨志红家庭现场讲述了一家三代人作出遗体捐献重要决定,打破世俗偏见,热心支持医学科学事业发展的思想理念。   活动现场揭晓了2020年自治区“五好家庭”50户,自治区“最美家庭”100户。同时发布了首批自治区最美家庭礼遇联盟单位。通过打造礼遇联盟,引导广大家庭学习最美、争当最美、致敬最美,促进形成“让有德者更有得”的家庭文明新风尚。

  新华社呼和浩特5月9日电(记者李云平)记者日前从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等部门获悉,内蒙古坚持目标导向,蓝冠注册1956瞄准各类贫困群体精准推进产业扶贫,切实提高脱贫成效和质量。 广告  乌兰察布市是内蒙古贫困程度最深的盟市,原有的8个国家级贫困旗县、2个自治区级贫困旗县现已全部摘帽,还有2460名未脱贫人口。当地聚焦产业扶贫,利用产业帮扶资金和扶贫小额贷款政策扶持马铃薯、蔬菜等特色产业发展,拓展旅游、光伏、电商等产业扶贫渠道,切实提高贫困人口收入水平。   赤峰市是内蒙古脱贫攻坚的主战场,现有未脱贫人口9786人,占全自治区未脱贫人口总数的60.6%,脱贫任务较重。当地结合乡村振兴和农村牧区实际,大力培育有特色、可持续的杂粮杂豆等产业扶贫项目,推进消费扶贫和电商扶贫,帮助贫困地区、贫困群众的农畜产品实现优质优价,蓝冠1956代理稳步提高贫困人口经营性收入。   据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厅长孙振云介绍,今年内蒙古聚焦1.6万多名剩余未脱贫人口,对强劳力贫困人口,做到产业发展项目全覆盖、到村到户,年内实现4877人脱贫;对弱劳力贫困人口,通过公益就业、庭院经济、集体经济带动等方式,提高产业参与度,年内带动2662人脱贫;对无劳力贫困人口,通过资产托管、政策补贴等措施共享产业发展成果,年内带动8611人脱贫。   内蒙古聚焦1.3万名脱贫不稳定人口,坚持脱贫不脱政策,继续给予产业扶持,强化技术指导服务,巩固脱贫成果,蓝冠招商防止返贫。聚焦2.9万名贫困边缘人口,加强动态监测,加大项目倾斜,落实金融、技术、政策等帮扶措施,加快增收步伐,防止新发贫困。   目前,内蒙古脱贫攻坚工作取得决定性进展,31个国家级贫困旗县、26个自治区级贫困旗县均已摘帽,农村牧区贫困人口由2013年底的157万减少到2019年底的1.6万人,贫困发生率由11.7%下降至0.11%。

  5月17日上午,蓝冠测速内蒙古自然博物馆举办了2020年国际博物馆日启动仪式,仪式上内蒙古自然资源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王富友向内蒙古援鄂医疗团队赠送了内蒙古自然博物馆语音讲解服务卡1000张、精品手工课程体验券2000张;内蒙古自然博物馆支部书记、馆长王军有与自然资源部东北亚古生物演化重点实验室化石修复与研究中心主任王小兵签署了《古生物化石修复研究战略合作协议》。   2020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是:“致力于平等的博物馆:多元和包容”。为落实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共享发展理念精神,结合博物馆职能实际,“为不同身世和背景的人们创造有意义的体验,展示博物馆与社会的紧密联系”,体现博物馆的社会价值,内蒙古自然博物馆自5月17日至5月23日组织开展以“开展自然科普 共享发展成果”为主题的2020年国际博物馆日系列活动。系列活动包括启动仪式、自然主题绘画展、“馆长带你品鉴珍宝”、“神奇动物护卫队”、宝玉石鉴定咨询、夜访博物馆和博物馆进社区等。   在当天的“馆长带你品鉴珍宝”活动中,蓝冠总代理内蒙古自然博物馆支部书记、馆长王军有为前来参观的游客及市民现场细致讲解了“富饶内蒙古”展厅等;内蒙古自治区矿产实验研究所专家在内蒙古自然博物馆3楼内蒙古特色矿物与观赏石展区现场讲解宝玉石鉴定相关知识,并为参观者、宝玉石爱好者免费提供现场鉴定咨询;全天开展的“神奇动物护卫队”活动,邀请前来参观的观众现场随机抽取动物百科卡,分发内蒙古自然博物馆地图,在游览过程中认识动物,回到一楼大厅后根据自己拿到的动物卡片用乐高搭建动物立体“肖像画”并拍照合影,参与“当我在内蒙古自然博物馆”主题话题;大自然探索中心还开展了“每一种孤独都有陪伴”活动,组织孤独症、自闭症儿童参加入馆研学,进行科普知识现场互动。17日晚19点,在线直播了 “夜访博物馆:我们是谁?”在线直播活动,在内蒙古自然博物馆东区二楼远古内蒙古展厅、三楼富饶内蒙古展厅和四楼绿色内蒙古展厅开展馆区由内蒙古自然博物馆官方抖音、同方知网、央视网-内蒙古之窗、内蒙古广播网络、微信公众号自然研学直播平台等进行了两个小时直播,引起了众多博物馆粉丝的关注。   国际博物馆日自然主题绘画展设在内蒙古自然博物馆展厅一楼计划展出30天,展出了水彩、粉画、油画、素描、版画、国画、装饰画、儿童画等类型的优秀作品90余幅。518国际博物馆日系列活动启动前,LG蓝冠内蒙古自然博物馆面向全区开展了绘画征集活动,全区各盟市、教育机构的美术爱好者围绕“守护自然、保护环境、守护绿色北疆、博物馆印象”等主题报送了300余幅优秀绘画作品,在全区美术爱好者群体中掀起了保护自然环境,共筑绿色内蒙古的热潮。   5月22日至5月23日,内蒙古博物馆还将组织“永不落幕的博物馆”主题活动,将呼和浩特市兴康社区组织自然科普活动,发动住户居民中的高校师资力量,开设“电台里的博物馆课(星级教师专场)”系列线上课程。   一直以来,内蒙古自治区自然资源厅党组高度重视内蒙古自然博物馆建设及运营管理。内蒙古自然博物馆正在全力打造“泛北极圈自然资源特色鲜明的一流博物馆”,全力构建自然科普教育、生态文明思想成果展示和党团建设主题教育三大主题平台。以“国际博物馆日”为契机,内蒙古自然博物馆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向援鄂医疗团队的英雄学习致敬,向弱势群体献爱心、护成长,积极广泛的发动、组织社会各界人士参与到博物馆的文化体验中来,不断提升公众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让“资源惠民”的生动实践更加切合民众的现实需求,为内蒙古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据了解,内蒙古自然博物馆建筑面积48759平方米,展陈面积21795平方米,展陈内容涵盖了农、林、牧、水、动植物、古生物、地质矿产等13个领域。共设置五大主题展厅,分别是以自然景观为主题的“壮美内蒙古”,以生物演化为主题的“远古内蒙古”,以矿产资源为主题的“富饶内蒙古”,以绿色发展为主题的“绿色内蒙古”,和“恐龙的故乡”主题展。内蒙古自然博物馆自开馆以来已接待参观人数超过70万人次,日最高接待量突破1万人次,其丰富的馆藏、科研、科普及文化教育等功能的有机融合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蓝冠测速内蒙古侨联多方协调   用最短时间设计完成了   具有内蒙古特色的   “侨爱心健康包”,   并启动精准投递流程   家书   口罩   防护手套   蓝冠总代理还有家乡人民无尽的牵挂与情义   乘着飞驰的“蒙古马”   飞向50多个国家   1300多位海外游子手中   疫情终将过去   LG蓝冠血脉永远相连!   (来源:内蒙古自治区统战部)   责任编辑:乔珊   审核编辑:周婷婷   终审编辑:张海晶

  新华网呼和浩特5月15日电(石毅)5月15日,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宣传部举行王晓东、武汉鼎同志先进事迹发布会,蓝冠测速追授王晓东同志、授予武汉鼎同志“北疆楷模”荣誉称号。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常委、自治区常务副主席马学军,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白玉刚为武汉鼎和王晓东的家人颁发“北疆楷模”荣誉证书和奖章。   王晓东于1961年12月出生,2018年5月由内蒙古自治区党委组织部选派参加脱贫攻坚督导工作,任内蒙古自治区派驻正镶白旗脱贫攻坚工作总队副总队长。2019年8月23日下午4时30分,王晓东在脱贫攻坚工作途中,蓝冠总代理所乘车辆爆胎发生车祸,不幸牺牲在脱贫攻坚一线,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献出了宝贵生命。在脱贫攻坚一线的476天里,王晓东坚守岗位430天,驱车4.5万余公里,深入贫困嘎查564次,走访贫困户491次,足迹遍布正镶白旗。   武汉鼎1933年8月出生于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北堡乡大阳坪村。1958年以来,武汉鼎先后在清水河县城关镇、韭菜庄乡、盆地青乡等地工作,积极带领贫困群众,开展脱贫致富工作。从1985年开始,武汉鼎先后深入暖水湾等贫困村蹲点,开展科技扶贫工作。武汉鼎在职期间,始终把帮扶老百姓走出困境作为人生奋斗目标,并贯穿于实际工作中。退休后,LG蓝冠武汉鼎退休不退岗,继续奔波于暖水湾、大阳坪、老牛坡、盆地青、座峰等地开展扶贫工作。60年来,他坚持不懈下乡蹲点扶贫,足迹踏遍清水河的山山水水,与贫困群众结下不解之缘,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一次次证明了做为一个共产党员的理想信念和不变的初心。

  四海之内,鸿蒙初辟;太古之远,清浊迂回;泥盆之水,大河湍急;若未老兮,渚中之牛,蓝冠测速湾如太极;倾国之遗,船家千里;蒙晋之地,质而不俚;天下名公,游此园兮。 广告  ——《老牛湾赋》   老牛湾概况   老牛湾位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   呼和浩特最南端   这里是长城、黄河唯一交汇之处   黄土文化、黄河文化和窑洞文化在这里融汇一体   被誉为中国十大最美峡谷之一   立体展现了两千年黄河古文化   天下黄河九十九道湾,蓝冠总代理最美不过老牛湾   老牛湾国家地质公园   以流水侵蚀地貌,峡谷地貌,黄土地貌,   地层剖面,LG蓝冠地质遗迹景观为核心的   综合性地质公园   亿万年来形成了魅力独具的地质地貌   处处凝结着时间与自然的神力   门景   以黄河文化与长城文化为主题   抽象表现了黄河与长城交汇的壮美景观   蜿蜒曲折的代表着华夏民族的母亲河黄河   城堡一样的烽火台代表着明长城   老牛湾是长城与黄河唯一握手的地方   太极湾   当黄河汇聚百川   一路咆哮来到大峡谷时   面对悬崖,突然掉头向西,然后折向东南   冲波逆折,回头冲击留在身后的山崖   在将要穿透山崖时   又戛然而止,调过头来,滚滚向南   形成了“S”形奇特大湾   老牛湾村   该村有驰名的黄河大峡谷风光   有阎王鼻子、老牛湾堡、清代古戏台等古迹   老牛湾村家家户户居住的都是窑洞   这种“穴居式”民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四千多年前   它是黄土高原的产物   沉积了古老的黄土地文化   黄河游步道   全长7.9公里   其中矿石栈道1公里,每100米换一种石材   全部采用当地各种矿石分段铺就而成   展现当地矿产资源丰富、品种多、储量大、   品位高,在游步道可以看到的矿石游步道有   木纹石游步道、黄沙岩游步道、花岗岩游步道等   细心观察可以看出各类石材的奥妙   九曲黄河阵   古代兵家布下的一种易守难攻的阵法   因其阵像九曲十八弯的黄河而得名   据传想实现愿望的可以抱抱中间的老杆   同时许下心愿   就能带来平安、幸福、希望

  中新网呼和浩特5月15日电 (记者 张林虎)“内蒙古森林面积3.92亿亩,森林覆盖率22.10%,森林蓄积量15.27亿立方米,增加1.82亿立方米,森林面积、蓄积持续‘双增长’。”15日,蓝冠测速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二级巡视员东淑华如是介绍。   内蒙古横跨华北、东北、西北,是我国北方面积最大、种类最全的生态功能区,也是“三北”地区重要的生态防线。   据东淑华介绍,2019年,内蒙古3.02亿亩天然林资源保护实现“全覆盖”,落实国家级公益林补偿面积1.53亿亩。草原禁牧面积4.04亿亩,草畜平衡面积6.16亿亩,森林草原生态功能得到了有效恢复和提升。   与此同时,蓝冠总代理内蒙古深入实施“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京津风沙源治理、天然林资源保护、天然草原退牧还草、退耕还林还草等国家重点生态工程,着力推进林草生态建设,全年共完成营造林1363万亩、种草3210万亩。   值得一提的是,内蒙古在森林面积、蓄积持续“双增长”的同时,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持续“双减少”。“据第五次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监测结果,全区荒漠化土地和沙化土地分别减少625万亩、515万亩。”东淑华说。   在防沙治沙方面,内蒙古大力弘扬库布其防沙治沙精神和治理模式,推进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防治,建立封禁保护区13个,LG蓝冠对土地沙化特别严重、暂时不宜采取人工治理的地区实施封禁保护,同时发展林草沙产业,逆向拉动防沙治沙。   “2019年,内蒙古共完成防沙治沙任务1405万亩,占全国的40%。浑善达克、乌珠穆沁沙地重度危害区域综合治理和科尔沁沙地专项治理深入实施,完成治理面积132.3万亩。”东淑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