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 1687个相关结果 3次浏览

  本网讯(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白莲) 今年8月15日是首个全国生态日,8月14日,在自治区科协和自治区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指导下,由内蒙古科学技术普及学会发起并主办的敕勒川生态科普学院在内蒙古敕勒林海自然学校成立,这也是全国首个面向青少年开展的非学历、大众性的生态科普教育平台。   据悉,学院将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完善生态科普教育体系,丰富大中小学生社会实践,提高青少年科学文化素质和生态文明意识为目标,聚焦“生态+劳动”“生态+美育”“生态+德育”“生态+体育”“生态+研学”五类科普教育活动,不断增强青少年生态环境保护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自治区科协相关负责人表示,希望内蒙古科学技术普及学会提高政治站位,突出科普价值引领,切实履行好新时代学会科普工作的重要使命。当日,内蒙古生态科普教育联盟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生态科普教育基地”分别在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包头市土默特右旗等相关单位、场所挂牌。 编辑:孙丽荣

蓝冠1956代理,蓝冠代理_遇见“河套人”|国内外专家学者亲身感受萨拉乌苏遗址魅力

  8月14日,“河套人”发现100周年国际论坛在鄂尔多斯市乌审旗开幕。开幕式后,与会专家学者实地考察了萨拉乌苏遗址博物馆、遗址区考古保护棚和考古体验棚,聆听讲解,深入了解萨拉乌苏考古成果。     “河套人”曾经繁衍生息的萨拉乌苏遗址位于鄂尔多斯市乌审旗,是中国境内发现的第一批有可靠地层学、年代学依据的旧石器时代古人类遗存。迄今为止,在遗址范围内发现了人类化石出土地点1处,旧石器文化遗址2处,萨拉乌苏动物群化石出土地点22处,哺乳动物及鸟类化石45种。       萨拉乌苏遗址博物馆位于乌审旗无定河镇萨拉乌苏村,展陈分为筚路蓝缕百年路、重返河套人家园、打捞河套人秘密、探访我们的祖先、铺筑通向未来路5个板块,累计展出各类展品300余件。   萨拉乌苏遗址考古体验棚位于萨拉乌苏遗址范家沟湾,共设置6个体验区和2个展示区,是以范家沟湾的考古历史、考古发现、考古科普为依托,集科普教育、科学研究、旅游观光等于一体的互动学习景点。   萨拉乌苏遗址考古保护棚位于萨拉乌苏遗址邵家沟湾,棚内重点展示2021年以来两个考古发掘剖面,使参观者能够直观感受萨拉乌苏古生物化石和旧石器的原生层位。该遗址点共出土披毛犀、河套大角鹿等古生物化石3000余件,萨拉乌苏旧石器500余件。(内蒙古日报•草原全媒记者 马骏驰) 编辑:张彬

蓝冠注册1956,蓝冠网址_【镜鉴文明】“画”说文明—内蒙古自治区文明创建公益广告展(第148期)

  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各盟市、旗县(市、区)设计制作了一批具有很强表现力、感染力、传播力的公益广告作品,用简洁明快、通俗易懂的画面和语言,阐述文明故事,弘扬文明理念,引领时代新风,为统筹推进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营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   鄂尔多斯市          编辑:温慧娟

  惟担当者进,惟实干者胜。   今年以来,争做蒙东发展“排头兵”的赤峰市,锚定“五大任务”谋篇布局、立柱架梁,实字当头、干字为先,全力以赴推动“五大任务”见行见效,书写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赤峰答卷。   “两个屏障”更加稳固   身为首都北京的“后花园”与“护城河”,赤峰地位重要、责任重大,是“两个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   赤峰,浑善达克、科尔沁两大沙地从这里穿境而过,沙化土地面积占全市总土地面积1/5。如何把绿色铺就在漫漫黄沙之上?   “踏山行川,不如三十二连山梯田望远”。从当年“秃山光岭干河套”到如今“青山环绕一坡田”,敖汉旗萨力巴乡三十二连山以独特的“水田林路沟综合治理”模式解决了3.2万亩水土流失问题,涵养了水源,保护了生态。每年,有超过10万名游客到这里打卡。   东有敖汉荒漠变绿洲、沙土化黄金;西有翁牛特以路治沙、化整为零锁黄龙。盛夏时节驱车行驶在翁牛特旗境内的阿浩线,大片的草方格随着起伏的沙丘连绵延伸向远方,阿浩线连同其他12条穿沙公路将沙地纵横切割,创下“以路治沙”模式。   “让沙漠荒山披绿,让沙漠成金,只是生态文明万里长征的一个开始。”翁牛特旗林草局陈宗涛局长表示,“以路治沙”“引水入沙”,翁牛特旗的治沙路仍在继续。   2023年,赤峰“绿色信仰”永久烙刻,步履愈加坚定。生态保护修复方面,完成营造林15.6万亩,退化林分改造修复26.4万亩,防沙治沙48万亩。产业绿色转型方面,已完成高效节水灌溉工程37万亩,推广使用加厚高强度地膜250.02万亩、全生物可降解地膜25.03万亩。生态环境质量方面,今年上半年,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91.3%(剔除沙尘影响),全市地表水国控断面优良水体比例为78.3%……一幅秀美的生态文明长卷正在赤峰大地徐徐展开。   “后花园”勃勃生机,“护城河”坚不可摧。   盛夏赤峰,“夜市经济”如火如荼,所经之处,藏蓝色的身影让人格外心安,不远处闪烁的警灯,也给喧闹的夜市带来了安全感。   红山区、松山区公安分局扎实开展“见警灯、见警车、见警察”工作,严格落实1、3、5分钟快速响应机制和社会面巡逻防控,持续提升社会面见警率和管事率,增强震慑力,及时打击、有力震慑现行违法犯罪活动。   开展夜查酒驾醉驾,严厉打击涉酒违法行为;加大对“飙车炸街”违法行为整治力度,严厉打击此类违法行为嚣张气焰;出重拳、亮利剑,平安赤峰建设正向着更深层次、更宽领域、更高质量迈进。   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从推进监管体制机制改革,到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从建立“多灾种”“大应急”救援队伍,到建设综合性应急救援基地……赤峰市安全生产相关制度逐步健全,监管能力不断提升,安全生产形势日趋稳定。2022年,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同比2021年分别下降67.5%和67.3%,实现了“双下降”。   常抓不懈、久久为功,赤峰市将在祖国北疆筑起坚如磐石的安全稳定屏障,以赤峰之稳守卫边疆安全、拱卫首都安全。   “两个基地”量质齐升   身为战略资源、新能源资源富集地区和绿色农畜产品输出地,赤峰区位优势明显、产业基础扎实,在建好“两个基地”方面具备优厚条件。   8月1日,赤峰市国际会展中心,1万余人将室内外展区围得水泄不通,第十届内蒙古绿色农畜产品博览会、第十一届内蒙古(蒙东)农业机械博览会和首届赤峰预制菜大会“三会”合一,全区12个盟市的绿色农畜产品汇聚赤峰,是绿色农畜产品的大检阅。   内蒙古是我国农牧业大区,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粮仓、肉库、奶罐、绒都。   在赤峰举办“三会”,展示内蒙古优秀农畜产品品牌形象,体现了赤峰乃至内蒙古建设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步伐更加稳健。   “农”耕希望田野,“畜”写致富篇章。截至今年,赤峰粮食产量连续十年保持在百亿斤以上,-下转第3版 -上接第1版 牛羊肉、中药材、杂粮杂豆、瓜果蔬菜等生产能力均处于自治区领先地位,“赤诚峰味”品牌影响力快速攀升,敖汉小米入选“国字号”名录,国家级地理标志农产品达到21个,赤峰成为内蒙古首个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赤”字号农牧业产品正在走出赤峰、走遍全国、走向世界。   “到2025年,全市粮食产量稳定在120亿斤以上,肉类综合产量突破70万吨,生鲜乳年产量达到330万吨,蔬菜产量达到800万吨。”赤峰市市长栾天猛表示,赤峰市将聚焦扩大数量、提高质量、增加产量,深入实施粮食稳产增产、畜禽增量提效、奶业振兴、设施农业改造提升“四大行动”,让更多绿色优质农畜产品走出赤峰、走向全国。   农畜产品走得出去,能源“饭碗”也要端稳。   6月13日,赤峰市政府与中广核新能源投资(深圳)有限公司、扬州吉道能源有限公司举行签约仪式,三方正式签约风光制氢100万吨绿色甲醇项目。   “赤峰丰富的风光资源、便捷的出海通道、一流的营商环境,为项目成功实施提供有力保障。”扬州吉道能源有限公司董事长岳锌说,项目建成后,预计年产值达84亿元。   赤峰是全国第一个地市级百万千瓦风电基地,风光资源富集,风电、光伏利用率在全国领先。截至目前,全市“风光氢储”装备制造产业共计12家,其中已建成2家,年风电整机组装产能400万千瓦/年,风机塔筒产能8-10万吨/年;在建10家,全部投产后,年风电整机组装产能将增加400万/年,光伏组件产能增加100万千瓦/年,制氢设备产能增加100台套/年,储能设备产能增加100万千瓦时/年。   新征程上的赤峰,立足自身优势,全面提升能源资源供应保障能力,一路逐“绿”前行、向“新”出发,把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建设得势强劲足。   “一个桥头堡”生机蓬勃   身为商贸历史悠久、外贸增长较快的城市,通江达海的立体交通网络、蓬勃发展的现代物流产业、中欧班列的常态化开行等优势,让赤峰在建设向北开放桥头堡上已经布下了“先手棋”。   4月20日,随着一声汽笛长鸣,2023年第5列中欧班列“赤峰号”从赤峰保税物流中心缓缓驶出。飞驰的“铁龙”承载着55个集装箱的耐火砖、阀门、二氧化硅等货物,经由满洲里口岸出境,一路奔向俄罗斯首都莫斯科,全程运行8129公里。   今年4月以来,中欧班列“赤峰号”运行频次持续提升,2023年开行去回程班列13列,货值2.57亿元,主要向俄罗斯出口本地的苏氨酸等化工产品和外埠的冰箱、电烤箱等家电、零部件产品;回程班列2列,主要进口白俄罗板材,货值697.5万元。   由路升空,赤峰的对外开放步伐越来越快。4月6日,赤峰国际快件监管中心正式开通运营,打通了赤峰经首都国际机场通往世界的空中贸易新通道。这对于蒙东来说,尚属首次。   中心可实现集进出口快件通关、仓储、装卸、分理、物流信息综合处理于一体,国际快件可直邮到境内消费者手中,国内商品也可通过跨境物流直接出口至境外企业,赤峰人在家门口实现“买全球、卖全球”,将更好地推动赤峰市创建全国快递电商协同发展示范区和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融入服务“一带一路”建设。   多式联运集疏运体系在赤峰逐步成为现实,对外贸易迈上了新台阶。今年1-6月,赤峰外贸进出口总额实现100.4亿元,同比增长65.4%,进出口总量居全区第4位。实际利用外资1.9亿元,居全区第2位。赤峰作为“一带一路”向北开放、通往俄蒙的重要节点城市,作为内蒙古距离出海口岸最近的地区和资源出海的要道,正在逐步做强做大“朋友圈”。   建设向北开放桥头堡,招商引资必不可少。今年以来,赤峰市实施招商引资项目612项,计划总投资2053.12亿元。一组组数字的展示,一个个项目的落地,离不开赤峰人“走出去、引进来”的大胆尝试,更离不开“大抓招商、大干快干”的务实举措。探索与努力之下,一个对外开放的新赤峰迸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   跋山涉水,不改一往无前;山高路远,但见风光无限。赤峰市将始终保持攻坚克难的勇气、乘风破浪的锐气、勇攀高峰的朝气,坚定不移前进、全力抓好落实,全力推动“五大任务”见行见效,奋力谱写赤峰市高质量发展新篇章。(记者 魏那 肖璐) 编辑:段丽萍

内蒙古“十五运”开幕式: 十二方阵向未来

  绿色全运会,亮丽内蒙古   一方一阵,一景一色   这是属于今年草原   与众不同的十二方阵   描绘面向未来、共创明天的绚丽画卷   美丽青城,草原都市。作为首府城市,呼和浩特市广大干部群众团结一心、砥砺奋进,坚持推动全民健身事业,取得了群众体育蓬勃发展、竞技体育成果丰硕的良好成绩。   包头,被誉为“草原钢城”“世界稀土之都”“世界绿色硅都”,曾成功举办马拉松赛、马术系列赛等大型体育赛事,正努力打造“运动之城、健康之城、活力之城”。   呼伦贝尔,冰雪资源丰富,以筹办“十四冬”为契机,推动冰雪运动和体育产业蓬勃发展,全力打造体育强市。   兴安岭上兴安盟。进入新时代,162万兴安盟各族干部群众赓续红色基因,引领绿色发展。   通达辽阔,近悦远来。热情、开放、包容的通辽,统筹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和足球改革“四位一体”协调发展,为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内蒙古新篇章贡献力量。   玉润红山,龙腾赤峰。作为蒙东地区引领区域发展的排头兵,赤峰市紧紧围绕体育强市建设目标,体育基础设施提量升级,群众体育四季供给,体育文化多元融合,体育经济阔步前行。   辽阔草原,锡林郭勒。被誉为“中国马都”的锡林郭勒盟,是华北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近年来,锡林郭勒盟深入落实全民健身战略,推进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全面发展,取得了优异成绩。   北京向西一步,就是乌兰察布。近年来,乌兰察布市大力发展“五大经济”、建设“五个乌兰察布”,全市群众体育蔚然成风,竞技体育勇攀高峰,青少年体育蒸蒸日上,体育产业不断壮大。   “塞上江南”巴彦淖尔,是国家重要粮食生产基地、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农畜产品响誉全球,天赋河套世界共享。全市体育设施日臻完善,全民健身蔚然成风,竞技体育持续提升,青少年体育人才辈出。   乌海,素有“黄河明珠”“葡萄之乡”“中国书法城”“中国赏石城”等美誉。近年来,乌海市不断优化体育公共服务、持续推进体育文化建设,着力建设多元化体育体系,体育各领域事业快速发展。   贺兰峻逸、胡杨悬翠。阿拉善盟位于内蒙古最西部,27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大地上,26万各族群众向善而行、携手共进。全盟体育健儿顽强拼搏、奋勇争先,展现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   ​怀着黄河几字弯百折不挠的澎湃激情,迈着“闯新路、进前列”的雄健步伐,鄂尔多斯以奋进昂扬的姿态,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鄂尔多斯新篇章的责任担当和必胜信念。   内蒙古自治区运动会会旗方阵,会旗中12颗五角星环绕外围,代表自治区十二盟市,寓意全区各族人民守望相助,团结奋斗。两条立体弧线,寓意着赛道和终点线,赛道上运动员奋力奔跑,展现出运动健儿们一往无前、挑战自我、勇于突破的拼搏姿态。   自治区第十五届运动会会旗,飞奔的骏马象征着蒙古马精神,昭示北疆健儿全情演绎“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奥林匹克格言。熊熊燃烧的体育圣火象征十五运赛场精彩激烈的竞技氛围和全民全运的火热激情。广袤的草原展现了内蒙古独特的地域风貌,彰显着草原儿女放眼世界的胸怀和包容万象的气魄。   内蒙古自治区第十五届运动会如约而至   暖城鄂尔多斯敞开怀抱   迎四方宾朋   “芳华”点燃梦想   共谱全民健身的欢乐图景 编辑:温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