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工人在黄河内蒙古磴口段南套子险工段进行除险加固。新华社记者李云平摄 新华社呼和浩特7月11日电(记者李云平)连日来,受黄河1号洪峰的影响,黄河内蒙古磴口段南套子、东地等险工段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冲淘塌陷险情,险工段长2100多米。险情发生后,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磴口县立即启动防汛应急预案,及时对水毁段落进行除险加固。 据磴口县水利局副局长张俊介绍,近日黄河1号洪峰通过内蒙古三盛公水利枢纽工程,对下游河段磴口段形成顶冲。从7月7日起,黄河磴口段南套子控导续建工程3#-4#档间、9#-10#档间发生顶冲,出现冲淘塌陷险情。截至7月11日17时,险情还在不断发展。 目前,黄河磴口段水流量为1760立方米/秒,南套子险工段冲淘塌陷180米,东地险工段冲淘塌陷2000米。 据了解,内蒙古磴口县已组织挖掘机2台、装载机2台、翻斗车5辆、工人20人,通过投抛铅丝石笼、散石头等对出险段落进行抢护。同时,当地对其他险工段进行24小时巡查守护,发现险情及时抢护。
分类 : 蓝冠地址 › 1687个相关结果 3次浏览
新华社呼和浩特7月11日电(记者王靖)记者11日从内蒙古自治区应急管理厅获悉,目前内蒙古已全面进入汛期,多地局部强降雨已造成洪涝灾害损失,黄河内蒙古段正处于水位上涨过程,防汛形势严峻复杂。 内蒙古自治区应急管理厅提示,各地各部门要认真分析研判当前洪涝灾害形势,切实加强防汛救灾工作组织领导,狠抓地方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各项防汛责任制落实,进一步落实防洪工程巡查防守责任和水上安全监管责任。 据悉,近期内蒙古各地防汛抗旱指挥机构组织应急、气象、水利、住建等部门加强联合会商,做好天气形势、河流水情、城市内涝等监测预报。各地充分发挥山洪灾害、地质灾害防御体系和群测群防手段作用,利用广播、电视、短信、微信等多种渠道及时发布预警,确保预警信息及时到户、到人,全力打通预警发布“最后一公里”。 与此同时,内蒙古自治区水利厅将成立6位厅级领导带队的督导组赴盟市进行督导检查,组织全区各级水利部门在本行政区内防汛风险点派驻重点盯防组,监督落实各项措施,确保严防死守。 内蒙古自治区应急管理厅要求,各地要及时掌握汛情险情动态,时刻保持战备状态,统筹组织好抢险救援力量,在险情易发区提前预置专业抢险队伍、群众队伍、防汛抢险物料,坚持科学抢险,安全救援,确保被困群众和抢险人员安全。
7月9日,记者从自治区邮政管理局了解到,在国家邮政局办公室近日印发的《关于开展“快递进村”试点工作的通知》中,决定在内蒙古等6个省(区)和太原等15个市(州)组织开展“快递进村”试点工作。明确到2022年年底,符合条件的建制村基本实现“村村通快递”。 据悉,6个省级试点为河北、内蒙古、黑龙江、江苏、安徽、青海。15个市级试点为太原、吉林、济宁、驻马店、黄冈、郴州、防城港、海口、资阳、黔南、玉溪、西安、延安、银川、哈密。开展此项工作的目的是在试点地区形成可落地、可复制、可推广的农村快递发展经验,推动快递服务直投到村,基本实现有条件的地区“村村通快递”。 据了解,此次试点内容主要包括四部分:一是健全基础网络。统筹推进县、乡、村三级快递物流体系建设,畅通城乡双向流通渠道。着力通过布网点、优线路、强服务等措施,在巩固乡镇快递网点覆盖的基础上,重点推进快递服务直投到村。二是优化发展环境。推动农村快递末端基础设施地方事权有效落地,加大政府在农村快递发展上的投入,创造有利于农村快递发展的规划、政策、制度环境。三是推动融合发展。结合地方实际,推动农村快递与邮政、交通、电商、供销合作等领域资源共享、设施共建。大力推进农村快递与电商协同发展,打造服务农产品上行的“直通车”。四是提升服务质效,加强农村快递服务监管,督促企业履行服务承诺。提升农村快递网点生存能力,保障农村快递网络稳定。依法打击农村快递违规行为,维护市场秩序和用户合法权益。(记者苏日娜)
9日,自治区召开全区政务公开工作新闻发布会,记者从会议上了解到,全区各级行政机关不断丰富公开内容、持续拓展公开渠道,围绕规章、规范性文件、国民经济发展规划、专项规划、区域规划、重点民生领域信息等内容,切实做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政府信息主动公开数量从2016年的106万条增加至2019年的1100万条。 自治区政府办公厅党组成员、政务服务局局长鲍建中表示,2019年,自治区政府对本级权力事项进行压减(由3278项压减到947项,压减71%,取消下放行政权力事项1364项),于12月公布自治区本级权责清单。 同时,各地区通过及时公开权责清单,固化简政放权成果,将权力置于阳光之下,有效推动了改革举措落地见效。 鲍建中表示,我区在大力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的同时,使政务服务更加公开透明、规范高效,通过信息后台对比等措施减轻群众提交各类证明的负担。推动更多事项在网上办理,实现政务服务事项全要素公开,让企业和群众办事更明白、更方便。(记者张鹰)
“如今,村里通了油路,汽车直接开到家门口,村里建起了蔬菜标准园区示范点,还开了蔬菜交易市场,咱每天倒菜送菜,比打工挣的钱多,也不用抛家舍业了,为什么还要背井离乡去打工?” 走进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化德县朝阳镇民乐村,乡间沥青路两旁,一栋栋蔬菜大棚整齐排列,绿油油的蔬菜向人们展示着蓬勃的生命力。王金锁正忙着将一箱箱西红柿和西芹装车,准备发往北京…… 留得住的乡愁 作为内蒙古深度贫困地区,王金锁的家乡乌兰察布市化德县曾是贫穷的代名词。1980年,为了能吃饱饭、挣点钱,他先走了20多公里的山路到县城,汽车上、火车下,两天后终于到了“大后套”(巴彦淖尔)表叔家。当时,他的破挎包里只剩下两个窝头,兜里还有1.2元钱。当时出门,他共带了8元钱,是家里卖鸡蛋和药材才凑的。时隔40年还能记得如此清楚,就是因为“太穷了”。 为了甩掉“穷”帽,和王金锁一样,许许多多的乌兰察布人离开家乡,去异地讨生活。这一走,几代人、几十年,一些贫困的小山村,到处是被封上的窗户和紧锁的大门。直至上世纪90年代,乌兰察布市“基础差、底子薄”依然如影随形,全市90%的土地风蚀沙化,214万农业人口中,有66万人不得温饱。“种一坡,拉一车,收一笸箩,煮一锅”是当时广大农村现实生活的逼真写照。11个旗县市区,其中8个是国家级贫困旗县,2个是自治区级贫困旗县。 近年来,乌兰察布大力发展绿色农牧业、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大数据产业、文化旅游产业等产业,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共同成为支撑地区经济发展的强劲增长极。随着高铁的开通,乌兰察布迅速融入京津冀和呼包鄂1小时经济圈,推动大物流、大旅游、大数据等产业加速发展。乌兰察布还是全国非省会城市中,唯一的“一带一路”铁路枢纽节点城市。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越来越多在北上广深工作的乌兰察布籍乃至内蒙古籍人才回乡就业、创业。行走在乡村,目之所及,已不再是从前那土、那路、那风景,新村错落有致,青瓦白墙点缀其间,公路如黑色的缎带般飘进大小屋场,一辆辆载着农副产品的汽车欢叫着奔出村庄。当地农民过去是“争着出去打工”,现在是“争着回乡创业”。公路,连通了城乡市场,优化资源配置,打通了“进”与“出”的双向通道,为贫困地区也找到了乡村振兴的金钥匙。一幅幅生动的乡村振兴画卷不仅让人看得见美景,更记得住乡愁。 旺起来的产业 “过去嘎查的路,天晴时灰尘灌满了裤腿,下雨时泥浆沾满了鞋子,咱靠着牛耕马驮种田,从没想到过把大米卖到首都,而且还这么火……”兴安盟扎赉特旗好力保镇古庙村民曹禄说。去年,依托家门口的现代农业产业园,曹禄和乡亲们不仅种了水稻、甜叶菊,还养了鸭子和蟹,发展了旅游业,种出了产业、种出了风景、种出了财富。这里波光碧水交相辉映,田间栈道曲折向前,淹没在稻田中的鸭子不时传出欢快的“嘎嘎”声,为静谧的稻田平添了几分情趣;蓝天白云下,渠水汤汤、廊桥亭榭、径染花香,目光所及,尽皆如画……总投资3800万元,全长30.576公里的产业园区公路两侧,稻浪飘香、鸭稻共生的田园风光。 扎赉特旗是兴安盟大米的主产区,水稻种植面积达到了80万亩,年产稻米42万吨,是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从事水稻种植的农户达到1.6万户。扎赉特旗拥有以国道111线和省际通道为骨架、县乡公路为分支、村级公路为脉络的路网格局。借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稻田养鸭、养蟹、养鱼等“一稻多吃”、“稻场”农旅休闲体验,已然成为撬动扎赉特旗乡村大振兴的有力杠杆,既保住国家的“粮袋子”,又鼓起农民的“钱袋子”。扎赉特大米在北京创下了8天热卖200万斤的奇迹,在北京、杭州等地中高端市场推广的“我在扎赉特有一亩田”订制认领模式,使农民一亩稻田纯收入达到1500元。 部区合力交通扶贫瞄准“主战场” “十三五”期间,交通运输部与内蒙古自治区政府签订了《“十三五”交通扶贫部区共建协议》,将内蒙古自治区国贫旗县、边境旗县、三少民族旗共47个旗县纳入扶贫范围。同时,自治区交通运输厅编制了《内蒙古自治区“十三五”交通扶贫规划》、《内蒙古自治区交通扶贫脱贫攻坚三年行动计划》,在国家支持的47个国贫旗县、少数民族旗和边境旗县基础上,将19个区贫旗县纳入交通扶贫范围,共有66个旗县纳入自治区交通扶贫范围,实现了贫困地区全覆盖。兴安盟地处大兴安岭南麓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乌兰察布市化德县等地处燕山—太行山连片特困地区,是国家和内蒙古自治区脱贫攻坚的主战场。近年来,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加贫困地区的扶贫力度,建设了G5511二广高速集宁到阿荣旗联络线乌兰浩特至新林北至扎兰屯、国道302乌兰浩特至阿尔山一级公路等国省干线通道和农村牧区公路,使贫困地区苏木乡镇、行政嘎查村均已通油路、水泥路。2020年,随着兴安盟突泉县、科尔沁右翼前旗、乌兰察布市商都县、化德县等20个国家级贫困旗县退出贫困旗县序列,全区所有贫困旗县全部脱贫“摘帽”。目前,G5511二广高速苏尼特右旗至化德、G5511二广高速草高吐至乌兰浩特等贫困地区对外运输通道及“十三五”交通扶贫“双百”工程建设项目公主埂至经棚等高速公路在紧张建设中。同时,自治区交通运输厅积极筹措落实补助资金,加快扶贫项目的实施,为贫困旗县脱贫攻坚提供了重要的基础保障。66个贫困地区公路等级、通达深度不断提升,截至2019年底贫困旗县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5.8万公里,占全区公路总里程的76.9%,通车总里程比“十二五”末增加2.3万公里。实现贫困旗县盟市所在地通高速公路,64个贫困旗县通一级及以上公路。“十三五”期全区累计完成农村牧区公路5.7万公里,农村牧区公路网络基本形成,农村牧区群众的出行条件显著改善。所有乡镇苏木和具备条件的嘎查村通硬化路,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交通运输兜底性指标。内蒙古自治区有8个旗县荣获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县称号,其中贫困旗县5个;有15个旗县评选为自治区级示范县,其中贫困旗县12个,贫困地区农村牧区公路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 今年,内蒙古将推进贫困地区对外运输通道建设,加快国省干线公路升级改造,推进镶黄旗、东乌珠穆沁旗通一级以上公路建设;提升国省干线安全生命防护水平,年内实施国省干线安全生命防护工程188公里,国省干线危桥改造30座;深入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提升农村牧区公路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到年底,计划实现所有贫困旗县通高速公路或一级公路,全面建成“外通内联、通村畅乡、班车到村、安全便捷”的农村牧区交通运输网络。(冀云洁 高晓炜)
本网讯(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梅刚)7月8日,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安委办获悉,自治区安委办发布《关于深刻吸取通辽新好农牧有限公司“7•4”较大中毒和窒息事故教训全面加强有限空间作业安全风险管控的紧急通知》。通报了7月4日10时33分,通辽新好农牧有限公司养殖基地发生一起有限空间中毒和窒息较大事故,造成3人死亡,5人受伤。自治区安委办要求依法严肃调查处理事故,科学查清事故原因,认定事故性质,依法依规严肃处理有关责任单位和人员,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并督促落实,用事故教训推动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同时,各盟市和自治区安委会有关成员单位要深刻吸取事故教训,切实加强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工作,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确保全区安全生产形势稳定。 据介绍,当前正处于高温季节,有毒有害气体易挥发、用水用电需求增大导致有限空间检维修增多、工人中暑多发而衍生事故。自治区安委办要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立即组织对本行业领域涉及有限空间作业的企业以及市政工程建设、燃气、热力、排水、环卫、畜牧养殖等重点单位和重点区域,以及重点场所进行监督检查,特别是摸排掌握长期废弃或停用污水池的安全状况和安全保障措施落实情况,对发现的隐患问题,逐一登记、限期整改、跟踪问效,严格落实安全风险管控措施。要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严格履行监管责任,结合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将有限空间作业作为安全专项整治的重要内容和安全执法检查的必查项目,举一反三,全面开展有限空间作业安全专项整治,坚决遏制有限空间作业事故多发势头。对存在未落实作业审批制度,擅自进入有限空间作业等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以及未实行专人监护作业,未制定应急预案或定期进行演练等违法违规行为的企业,要严格依法实施处罚。 同时,督促企业结合自身生产工艺特点和相关技术标准,制定针对性强的应急预案,开展经常性应急演练,切实提高从业人员的应急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各类企业尤其是从事危险施工和作业的单位,要按照有关规定为从业人员配备必要的自救器、呼吸防护用品等个人防护装备,配备安全有效的救援装备,提高事故处置能力。
本网讯(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梅刚)7月7日,记者从自治区应急管理厅获悉,为全力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包头市应急管理局与华富保险经纪公司积极协调安全生产责任险共保体各保险公司,促成了在原有安责险服务中免费扩展新冠肺炎保障责任,制定了《安全生产责任保险项目免费扩展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救助保障方案》,为企业复工复产保驾护航,力保全市经济社会平稳运行。该免费扩展责任赠送每户投保企业保险金额100万元,员工每人10万元及住院津贴每人每日50元,凡在包头市参与包头市应急管理局安责险项目并投保安责险的企业员工,年龄范围不超过65周岁,均能享受此项保障,已在原有保单基础上免费扩展,不需投保企业办理申请手续,共有512户企业,30506名职工受益。 目前,包头市应急管理局会同7家共保体保险公司通过通知、短信、微信等多种方式广泛开展宣传,让企业尽快知晓。同时安责险服务平台开展“在线安全顾问”服务社群、线上安全培训课程公众号“直播课堂”、强化安全宣教App“安全胶囊”内容运营和“极安”企业APP服务,助力企业高效有序推进各项工作,用贴心的服务给企业复工复产注入“强心剂”,吃下“定心丸”。
近日,呼铁法院针对受理的一起财产损失保险合同纠纷案,首次开启云模式与交警部门远程进行证据核实。2019年12月初,我区207国道704公里处发生一起交通事故,造成车辆损坏及奶死亡的事实。之后,正蓝旗交警大队桑根达来中队出具事故认定书,肇事司机负全部责任。关于牛死亡赔偿事宜,双方于2019年12月12日,自愿达成协议,肇事司机一次性给付奶牛赔偿款2.3万元,牛主人当日出具收条。 然而,双方当事人对牛死亡事实不持异议,对赔偿牛损失数额的证据产生争议。因原告提交的证据系复印件,被告不认可其真实性。当天,呼铁法院法官组织双方当事人通过远程视频形式与处理事故的交警部门进行核实。双方当事人通过查阅交警部门提供的案卷材料,并向警官进行询问,确认证据的真实性,后打消了当事人的疑虑。 据了解,呼铁法院推出跨域审判“+”模式,通过现代信息技术从立案、送达、材料转递、开庭、调证、执行等各环节指尖上办案,真正实现让数据多跑,让群众少跑腿,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多元化司法需求,减少当事人诉累,让当事人近距离感受到公平正义,受到了社会各界一致好评。(张小莉)
最近这些天,冯浩儒和同事们每天都在鄂尔多斯市政府南侧的街道上忙前忙后,查看路况、调试设备信号、检查智能调度系统运行。7月中旬,这里即将开始我国西部地区首条非园区市政道路5G自动驾驶公交接驳车的测试项目。 作为鄂尔多斯市康巴什区智慧城市服务中心主任,冯浩儒对即将开始的5G自动驾驶公交接驳车测试充满信心:“作为少数民族边疆地区,鄂尔多斯在自动驾驶汽车的测试试验与应用领域走在了前面,这对鄂尔多斯未来经济转型发展与智慧城市建设都将起到积极作用。” 作为内蒙古自治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城市,鄂尔多斯市近年来不断提升产业发展技术附加值,进一步拓展产业发展的广度与维度。 冯浩儒表示,鄂尔多斯承接5G自动驾驶公交接驳车试验项目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在发达城市的市政道路测试自动驾驶车辆,因为人口稠密车辆密集,既有安全隐患,又易造成交通拥堵。”冯浩儒说,“康巴什区人口数量较少,交通流量小,但市政道路功能完善,这为搭建自动驾驶汽车市政道路测试环境提供了合适的外部条件。” 据冯浩儒介绍,此次5G自动驾驶公交接驳车测试项目所选街道全长约7公里,覆盖市府南街、鄂尔多斯大街、民族路、团结路、文化西路、文化东路、湖滨路,计划停靠鄂尔多斯市政府、鄂尔多斯博物馆、锦江国际酒店、乌兰木伦湖区广场等4处站点。“由于测试道路是城市开放道路,因此我们将测试车辆的最高时速设定在40公里/小时,车辆需要按照闭环路线及站点进行自动驾驶载人示范运营运输,从而最大限度保障道路交通安全。”冯浩儒说。 5G技术的应用,是此次自动驾驶公交接驳车测试项目的最大技术亮点。“我们建设了21个5G基站以保障测试车辆的技术需求,这些独立组网的5G基站可以实现更低的网络时延,最大限度地保障车辆的实时调度、视频的快速回传,以及后期通过软件升级可以实现切片技术,相当于在5G信号中单独列出一块区域,专供测试车辆使用,让自动驾驶更加稳定、安全、高效。”中国移动内蒙古公司鄂尔多斯分公司副总经理郎庆春介绍说。 中国移动(上海)产业研究院高级项目经理任强表示,此次鄂尔多斯自动驾驶车辆属于城市景观接驳公交车,属商用车范畴,而5G技术的应用将进一步提高车辆在派单、调度、行驶等各类情景中的处理速度与效率,为车辆提供高带宽、低延时、高稳定的自动驾驶环境。 2012年8月,鄂尔多斯市康巴什区被评定为中国首个以城市核心景观区为载体被申报获批的国家4A级旅游景区,而5G自动驾驶公交接驳车的测试道路,正是在康巴什区景观最为集中的康巴什中轴线,这将极大推动鄂尔多斯城市旅游的发展和城市形象的树立。“此次自动驾驶汽车项目落地,将对推动鄂尔多斯高新技术产业加速布局,以及未来参与更多新技术产业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冯浩儒说。(记者朱文哲)
本网讯(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王静超)7月6日下午4点20分左右,一名高姓同学急匆匆跑进大学西路派出所户籍室,焦急地询问户籍民警:“我明天参加高考,下午看考场时把身份证丢了……” 户籍民警一听,心里咯噔一下:按规定,正常办理身份证需要25天,即使是绿色通道也要1—3天,更何况现在派出所停电了。派出所户籍内勤迅速将情况上报赛罕区公安分局户政管理大队。赛罕区公安分局户政管理大队立即启动“全警实战大练兵”中“放管服”应急预案,为高考考生办理身份证开通紧急绿色通道,指定就近派出所为考生受理身份证业务。 就在这时,腾飞大道派出所户籍内勤上报,有一位王姓同学看考场时也把身份证丢了,急需办理。为了让两位同学尽快拿到二代身份证,顺利参加高考,两个派出所户籍内勤以最快速度拍照,录指纹,整理信息,上传信息,经分局审核。户政管理大队民警在审核的同时立即向市局户政支队和公安厅身份证制证中心汇报,市局户政支队和公安厅制证中心的民警加快审核制证。在派出所、分局、市局、公安厅四级联动保障下,仅用3个小时,在下午7点20分,考生们拿到了补办的身份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