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了 3238 篇文章
“画”说文明——内蒙古自治区文明创建公益广告展(第240期)

  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各盟市、旗县(市、区)设计制作了一批具有很强表现力、感染力、传播力的公益广告作品,用简洁明快、通俗易懂的画面和语言,阐述文明故事,弘扬文明理念,引领时代新风,为统筹推进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营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   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             编辑:杨旭英

内蒙古自治区农村牧区移风易俗典型案例展示(第99期)

  为进一步加强我区农村牧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特别是农村牧区移风易俗工作,2023年,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文明办开展了全区农村牧区移风易俗典型案例评选活动。各地充分挖掘本地移风易俗好的经验和做法,推荐了一大批优秀典型案例,这些案例结合文明创建,聚焦移风易俗,突出成风化俗,着眼于乡镇苏木、嘎查村生产生活实际,从小切口、多视角、多层面入手,既阐述背景成因、又展示具体举措,既分析工作成效、又解读推广理由,全面反映出基层一线移风易俗工作的生动实践,具有接地气、可复制、易推广等特点。   “小广播”发挥“大作用”   ——包头市固阳县怀朔镇推动移风易俗案例   固阳县怀朔镇作为包头市移风易俗试点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解决好群众反映强烈的乡风文明问题入手,引领乡风文明,革除陈规陋习,培育时代新风。在不断摸索与完善中,针对移风易俗,探索出了“云中广播”的新形式,开启了移风易俗工作的新模式,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有效地激活了广大群众的内生动力,引导农民转变思想观念,形成强劲的文明新风潮。   一、基本情况   怀朔镇总面积757平方公里,辖11个行政村,154个自然村。全镇户籍人口13660户27119人,常住人口3198户5730人,常住50人以下村113个;常住50人以上村41个。全镇60岁以上的老年人占比达到80%以上,针对村内老年人多,文化水平低,读书看报能力弱,智能手机普及率低,各方面信息接收渠道少,我镇因地制宜搭建起“怀朔最强音”–“云中广播”,可实现镇政府一键广播/喊话至11个行政村党群服务中心及60个50人以上的自然村。“云中广播”作为强化理论学习、树立文明新风和发布应急信息的重要抓手,打通宣传信息发布“最后一公里”,大大提高了宣传效率与力度,让党的声音始终回响在群众身边,第一时间入耳入脑入心。   二、主要做法 “云中广播”的活动内容   (一)“云中广播”开通文明新风“直通车”。怀朔镇将“云中广播”点位设置在群众经常聚集的地方,镇、村分别指定专人负责“云中广播”日常管理和维护,镇、村两级“云中广播”平台24小时均保持待机状态。一段文稿、一部手机、一架麦克风,怀朔镇的干部职工利用“云中广播”一键喊话、一键广播的功能,就这样轮流当起了主播,“圆桌思享汇”的青年干部们将“青年担主讲,今天我来讲”“今日约稿”等专题栏目录制好的音频,播放至云中广播中。同时利用“1+N镇村干部包联村”配合“云中广播”的开展上门宣讲,为村民解答移风易俗、乡风文明等问题,所有政策宣传直接与群众接触,开通了文明新风“直通车”。 “圆桌思享汇”的青年干部们讨论云中广播专题栏目录制音频内容   (二)“云中广播”架起文明新风“倡导桥”。怀朔镇为强化乡风文明建设,完善宣传体系,结合了群众日常作息,将广播分为夏忙、冬闲、特殊三个时令;早、晚2个时段开播,将道德模范故事、移风易俗、生态环保、银发故事、田间课堂纳入到“云中广播”播放内容中。怀朔镇借助“云中广播”倡导文明新风尚,如今,怀朔镇各村村民们都争着打扫房前屋后的卫生、自觉修缮门前路边的绿化树,移风易俗、孝亲敬上、齐家教子、邻里关爱蔚然成风。怀朔镇“小广播”发挥“大作用”,为村内凝聚向上、向善、向美、向好共识,培育良好家风,带动文明乡风,共建文明村镇贡献力量。 乡风文明、移风易俗故事等内容录制成音频文件播放至“云中广播”中   (三)“云中广播”奏响文明新风“最强音”。“红事新办六提倡六反对。提倡简约定亲,反对盲目攀比;提倡礼轻情重,反对高额礼金……”怀朔镇利用“云中广播”向全体村民发出红事新办六提倡六反对、白事简办八建议八提倡、操办婚丧事宜具体原则等倡议,与村民谈正确婚恋观、谈文明丧葬、谈抵制“黄赌毒”等内容,用群众喜欢的方式,让群众听得懂、学得进、记得牢、用得着,共同破除陈规陋习,树立乡村文明新风尚,让移风易俗接地气、冒热气、聚人气,引导群众在参与实践中移风易俗,持续传播“正能量”,奏响“最强音”。 阳湾村“云中广播”   三、主要成效   怀朔镇“云中广播”现已播放183条音频,共计536小时,搭建起了农村宣传新阵地,架起党群服务“连心桥”,实现了将移风易俗宣传“一竿子插到底”,直接传达到农户个人,实现了村民同时接收最新信息的良好氛围,让党的移风易俗宣传第一时间传到老百姓耳朵里。相比之前只有村委会有一个喇叭的情形,现在影响范围更广了;相比之前一个个通知各村委会播放,现在一键播放,播放速度飞速提升。在“云中广播”的宣传引导下,村民逐渐成为移风易俗的倡导者和践行者。例如:村民李瑞强说“以前1200块钱一桌的饭吃不了都作害啦。我闺女快结婚呀,等我聘闺女的时候,我也响应号召,到时候就选800来块钱一桌子的饭菜,也能让亲朋好友们吃饱吃好,当然啦,饭降标准了,我也告诉我的亲戚们搭礼也有个心意就行啦。移风易俗、拒绝浪费,从我做起!” 云中广播宣传村规民约   四、推广理由   一是广播快捷高效,适合不同文化程度的受众。不少村民年纪大、不识字,通过广播系统宣传,就能把移风易俗的新规定讲给老百姓听,让村民们在田间地头就可以接受精神的洗礼。   二是怀朔镇以“云中广播”的创新宣传方式,以通俗化的语言和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移风易俗,推动移风易俗工作走深走实见行见效,更好地把移风易俗新思想送到全镇每名群众中,打通基层学习移风易俗新思想的“最后一公里”。   三是怀朔镇移风易俗“听”这一大抓手,让村民以耳朵听、亲自参与的方式接地气的引领村民做文明行为的践行者,革除陈规陋习,改变村容村貌,让乡风文明、移风易俗浸润心田,培育时代新风,引领文明新风尚,促进精神文明建设深入开展。 编辑:杨旭英

厉害!蒙古国果蔬食品进口总量的90%来自这个园区

  11月16日,二连浩特市昊罡果蔬粮油进出口园区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昊罡公司)里,大小货车和人流往来穿梭。   昊罡公司是二连浩特市唯一一家有果蔬类农产品出口资质和海关入驻(监管)的企业。“园区果蔬年均出口量在12万吨左右,占蒙古国果蔬食品进口总量的90%。”昊罡公司办公室主任张玉成说。   为什么中国的果蔬粮油如此受蒙古国的喜爱?据介绍,蒙古国冬天温度较低,温室种植果蔬成本太高,蒙古国的果蔬都要依靠进口,而中国出口的果蔬质量好,蒙古国的群众都很喜欢从中国进口的苹果、香蕉、西红柿、青椒等优质果蔬。   昊罡公司正在入库果蔬,准备出口到蒙古国。   昊罡公司出口的这些优质果蔬主要来自内蒙古的包头、呼和浩特、乌兰察布以及赤峰各旗县,还有北京、山东、福建、浙江、山西等省市。   内蒙古日报·草原全媒记者:牟野 张慧玲 编辑:温慧娟

甘其毛都边检站:为旅客快速通关提供最优服务

    等待边检盖章过关   为全力做好口岸恢复客运通关保障工作,甘其毛都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根据执勤执法工作实际,及时优化勤务模式,精准调整警力部署,开足查验通道,增派台外检查员进行疏导,全力提升查验效率,营造安全、便捷、高效的通关环境。   与此同时,该边检站结合联检大楼改造工程,提前组织警力对查验设施设备进行全面检测,更新通关指引标识标牌,对旅客查验通关流程进行优化,确保旅客顺畅、便捷通关。开展了多场全要素通关演练,强化一线执勤民警业务培训,确保及时发现、解决客运通关期间可能出现的各类问题,确保勤务运行安全高效。   “我们优化旅检业务流程,全力提升通关效能,为旅客快速通关提供最优服务。”甘其毛都出入境边防检查站边防检查处副处长刘硕介绍说。   内蒙古日报·草原全媒记者:牟野 张慧玲 编辑:温慧娟

【记者调查】从“有没有”迈向“好不好” 内蒙古无障碍环境建设仍需加足马力

  今年9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正式施行,旨在保障残疾人和老年人平等、充分、便捷地参与和融入社会生活,促进社会全体人员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内蒙古有158.58万残疾人,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超过500万人,数量庞大的残疾人、老年人等群体,无论起居生活、康复教育,还是就业、文化娱乐等,都需要无障碍环境的保障。同时,伤病患者、孕妇等群体的出行也都需要无障碍设施的保障,可以说每个人都会是无障碍环境的受益者。   近年来,内蒙古无障碍环境建设法规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无障碍环境建设的政策措施,推动无障碍环境建设水平大幅提升。   当前,内蒙古的无障碍环境建设情况如何?还存在哪些亟待改进完善的不足之处?为此,记者进行了调查采访。   短板何在?   11月6日至8日,由自治区住建厅、自治区残联、自治区肢残人协会和自治区盲人协会组建的无障碍体验促进队,深入兴安盟乌兰浩特市开展无障碍体验活动。   体验低柜台。   活动中,队员们发现当地的盲道铺设较为到位,大多数街道的缘石坡道设施较为完好,机场、政务中心及商场的无障碍通道、无障碍电梯、无障碍卫生间等设施都比较健全。   但大家也发现了许多“有障碍”之处,如火车站和汽车站的无障碍停车位和无障碍卫生间不规范;汽车站的无障碍坡道倾斜度近45度,容易给轮椅使用者造成危险;医院和政务服务中心未设置残疾人办事所需低柜台;汽车占用盲道、无障碍通行区被隔离桩阻隔等问题也较为常见……   体验无障碍通道。   “我们希望以体验促提升,把我们发现的问题一个一个解决掉,为残疾人和老年人的出行带来更多便利。”自治区肢残人协会主席王晓谦说。   此次体验中发现的问题,也是目前全区各地在无障碍环境建设方面普遍存在的不足之处。   自治区残联无障碍环境建设调研报告显示,全区多地仍在不同程度上存在无障碍设施不规范和无障碍设施维护不及时的问题——   盲道设施缺乏或设置不规范,给视力障碍者的出行造成极大不便;   公共场所无障碍卫生间不规范,存在空间不足、无扶手、无紧急呼叫按钮等问题,导致轮椅使用者等群体无法使用或不方便使用;   公用电梯缺乏反光镜、低位按钮、盲文、语音播报等无障碍设施;   部分大型商超缺乏无障碍通道,或设有转角型出入口或窄门,导致轮椅无法进入;   无障碍停车位不规范或被占用,给残疾人造成不便;   道路缺乏缘石坡道或设置不规范,存在一定危险性;   部分无障碍设施有破损现象,却没有得到及时维修……   一项项问题需要各个击破,才能为残疾人、老年人等群体解忧。   不规范的无障碍卫生间。   此外,记者在调查中发现,无障碍社会服务不到位也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位听力残疾人通过文字告诉记者,许多公共服务场所都无法提供手语翻译服务,有些热线电话仅设置座机,听力障碍者无法通过发送短信来反映问题。   一位视力残疾人反映,有些公共服务场所没有语音播报,给视力残疾人办事带来极大的不便。   一位生活在呼和浩特市的肢体残疾人表示,大多数公交车都缺乏无障碍设置,轮椅人士无法乘坐,而呼和浩特地铁在无障碍方面就做得很不错……   同时,不少无障碍设施管理者、公共场所服务人员对无障碍设施的使用和维护方法不熟悉,也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帮助和服务特殊人员的意识,造成无障碍设施沦为摆设。   无障碍设施建设不规范不完善、无障碍社会服务提供不到位等问题的存在,反映出有关部门对无障碍环境建设还不够重视,社会各界对于无障碍环境建设的重要意义还缺乏深入了解,社会公众的无障碍意识较为薄弱。   生活在呼和浩特市的视力残疾人李女士,经常在导盲犬的引领下外出。记者与她一同乘坐公交车时,发现导盲犬上车时没有遇到任何阻碍。“残联和公交公司沟通过,所以司机都知道导盲犬是工作犬,不会出现拒载的情况。”李女士说。   但当记者与李女士打算进入一家连锁快餐店用餐时,店员却将导盲犬拒之门外。反复解释并出示相关规定后,李女士才得以在导盲犬的陪伴下入内用餐。   “大一点的商超、饭店等都知道导盲犬是工作犬,允许我带导盲犬进入,但有些营业场所怎么说都不让进。”李女士说,希望有更多场所能够接纳导盲犬,更希望无障碍理念能够深入人心,让我们的城市更有温度。   破题之道   2018年,自治区政府出台《内蒙古自治区无障碍环境建设办法》,将无障碍环境建设发展规划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城乡建设规划。   几年来,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多次组织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内蒙古自治区无障碍环境建设办法》实施情况执法检查,各级人大代表中的残疾人占比不断提升,有关无障碍环境建设的建议逐年增加。   去年9月1日起,自治区残联、自治区住建厅等24个部门联合制定的《内蒙古自治区“十四五”无障碍环境建设实施方案》印发实施,多部门合力提升全区无障碍环境建设水平。   自治区残联与自治区人民检察院建立了无障碍环境建设公益诉讼协作机制,依法落实无障碍环境建设任务,形成监督保护合力……   近年来,全区的无障碍环境建设经历了从点到面、逐步规范、持续提高的过程。但应该看到,无障碍环境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涉及无障碍设施建设和管理、出行无障碍、信息无障碍、公共服务无障碍等多个方面,仍需全社会共同努力。   “无障碍环境建设工作并不是住建、交通、残联等几个部门就能建好管好的,需要多部门多单位参与,以及社会公众的共同维护和监督,才能打造出更加规范、系统、平衡、安全、便利的无障碍环境。”自治区残联维权部主任史荣说。   各地各部门应持续提高对无障碍环境建设的重视程度,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内蒙古自治区“十四五”无障碍环境建设实施方案》等法规条例,加大资金投入,将无障碍环境建设列为突出民生工程落实落细,切实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   加强规划管理,可以确保无障碍设施建设的合理性和有效性。自治区住建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指导督促各地严格落实国家、自治区无障碍设施建设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确保无障碍设施工程与主体工程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投入使用等各项要求落到实处;将积极组织施工图审查机构、设计单位技术人员参加无障碍设施建设标准培训,提升无障碍设施建设从业人员的管理理念和技术水平;要以建设安全健康、设施完善、管理有序的完整居住社区为目标,结合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因地制宜建设无障碍设施,方便人民群众生活。   针对无障碍社会服务不到位的问题,可以从硬件上着力,并进一步提升无障碍服务的意识和能力。行政服务机构、公共文化服务场馆、公共服务机构等都应建有无障碍通道,设置无障碍服务窗口,配备电子信息显示屏、手写板、语音提示等设备,营造更加完善的无障碍环境。同时,要进一步提高从事无障碍服务人员的服务意识,提升工作人员的设施操作和管理能力,确保无障碍设施正常发挥作用。   全民无障碍意识的增强,离不开宣传力度的加强。自治区残联宣文部主任姚明月说:“我们将借助新闻媒体的力量加大宣传力度,深度普及无障碍环境知识,传播无障碍环境文化,让更多人了解无障碍环境建设的意义,推动全社会共建共治共享无障碍环境。”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开展实地无障碍环境体验活动,及时将问题反馈给相关部门进行整改,并对改进情况进行跟进监督。同时,将借鉴无障碍环境建设示范地区的先进经验做法,不断完善和改进我区无障碍环境建设,打造出更加包容、和谐的社会环境。”史荣说。   内蒙古日报·草原全媒记者:李存霞 编辑:温慧娟

货运车辆“CT检测”,通关快捷又安全

  在策克口岸“十进六出”运煤通道,一辆辆从蒙古国而来的运煤车快速、有序地通过边检、海关,去往口岸的各个物流园区。   正在智能卡口监控指挥中心值班的呼和浩特海关所属额济纳海关监管一科科长张磊看着指挥中心数十个监控画面,有条不紊地通过对讲机发出一条条工作指令。   策克口岸“十进六出”货运通道智能卡口监控指挥中心。   “10年前我刚来额济纳海关时,还是‘四进四出’的人工验放通道,需要人工去通道拿取报关单,再手动录入系统,通关效率较低。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年来,策克口岸货运通道不断改造升级,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如今‘十进六出’智能卡口实现车辆读秒通关,智能化水平大幅提升,进口煤炭通关更加快速高效。”张磊自豪地说。   额济纳海关工作人员实时监控进出卡口的车辆。   “我们建设了H986机检系统,通过机检扫描,实现非侵入式查验。就像我们去医院照CT一样,内部结构拍得清清楚楚。”张磊说。   H986是被海关称为“火眼金睛”的大型集装箱检查设备,采用辐射成像技术,借助X射线的强大穿透力,海关工作人员无需开箱就可以看到集装箱内装载货物的影像,是集电子、信息和控制等精密技术于一体的大型技术设备。   作为一种非侵入式的查验方式,H986机检查验省去了掏箱、开拆和装箱等环节,直接扫描集装箱体,极大地压缩了通关时间,也能较好地保护被查验的货物。   H986设备扫描图像,车厢内情况一览无余。   同时,借助强大的扫描成像功能,通过分析系统机检图像,H986能有效识别被检查货物细节,并能对重叠物品进行区分,箱内货物一目了然,从而使那些伪报、夹藏的不法行为现出“原形”,具有既快又准的优势。内蒙古日报·草原全媒记者贾奕村张慧玲 编辑:石尧

珠恩嘎达布其口岸:客货运共繁荣

  11月16日临近中午,从蒙古国苏和巴托省额尔敦查干县始发的一辆国际客运班车缓缓抵达锡林郭勒盟东乌珠穆沁旗境内的珠恩嘎达布其口岸。   国际客运班车驶过国门。   蒙古国货车司机额尔敦巴特尔就是其中一位乘客。 “今天把货物送到珠恩嘎达布其口岸,下午就乘坐国际班车返回额尔敦查干县了。我一个月往返珠恩嘎达布其—毕其格图口岸十几次。”他说,除了送货,自己有时也会和家人来到东乌珠穆沁旗采购小家电、衣服鞋帽等生活用品,无论是通关还是购物都很便利。   旅客走下国际客运班车。   蒙古国边民琪琪格玛也乘坐这趟班车来到东乌珠穆沁旗。“我6岁的女儿生病了,打算去锡林浩特看大夫,那里的医疗条件比较好。国际班车除了周末每天都有,说走就走。”   该国际客运班线从东乌珠穆沁旗直达蒙古国苏和巴托省额尔敦查干县,周一至周五每日对开2个班次,极大地方便了边民的日常往来及贸易需求。   旅客入境查验。   从口岸联检大厅望向窗外,一辆辆货运车鱼贯而入,口岸货物通关繁忙。   珠恩嘎达布其口岸与蒙古国毕其格图口岸对应,1992年被批准为国家一类季节性开放口岸。2008年被正式批准为国际性常年开放口岸,成为继满洲里口岸、二连浩特口岸后内蒙古第三个国际性常年开放陆路口岸。   从蒙古国入境的货车。   “珠恩嘎达布其口岸是蒙古国、俄罗斯最便捷的出海口之一,是京、津、唐地区通往蒙古国、俄罗斯最便捷的重要通道,也是连接俄罗斯赤塔和中国锦州港的第三大亚欧大陆桥的‘桥头堡’。”珠恩嘎达布其口岸经济开发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吴鑫介绍道。   在珠恩嘎达布其口岸等待出境的货车。   珠恩嘎达布其口岸立足区位优势,持续深化高水平对外开放,累计投入6亿多元,先后实施了公路口岸联检区及配套查验设施、“四进二出”货运通道、智能卡口及口岸物流园区货物运输通道等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口岸基础条件持续改善,通关能力不断提升。今年截至目前,珠恩嘎达布其口岸过货量达230万吨,创历史新高;验放出入境人员7.4万余人次、车辆6.8万余辆次。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通拉嘎 阿妮尔 马骏驰 编辑:石尧

  本网讯(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李可新 通讯员 鄂桂晶)11月16日晚,2023年全国青年女子冰球锦标赛(U18)暨“十四冬”资格赛在内蒙古冰上运动训练中心收杆。四川队五战五捷,以不败战绩强势夺冠,北京队和黑龙江队分获亚军和季军。   按照单循环赛赛制,6支代表队在5个比赛日中为冰球爱好者呈现了15场精彩比赛。冠军四川队先后以8:0、2:0、8:0、4:2和9:0的比分战胜河北、黑龙江、内蒙古、北京和广东队,“最佳后卫”奖也由该队运动员何子莹获得。北京队运动员吴思嘉荣膺“最佳前锋”,黑龙江队李佩璇获“最佳守门员”奖。   全国青年女子冰球锦标赛(U18)在呼伦贝尔成功举办,营造了良好的冰球文化氛围,将进一步带动内蒙古冰雪运动和竞技体育再上新台阶。 编辑:石尧

  本网讯(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薛来)日前,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后旗6个苏木镇综合保障和技术推广中心加挂了林草工作站牌,这标志着该旗率先在自治区开启了探索基层林草改革工作的先河。   新恢复林草工作站将充分发挥“前哨”作用,围绕抓治理、强监管等全面助力乌拉特后旗生态建设。在抓治理方面,充分发挥基层林草工作站的示范带头作用,协助苏木镇党委、政府制定林草长远规划和年度计划,指导和组织农村集体、个人开展各项林草生产经营活动,做好林草资源调查、验收、数据统计工作。在日常巡查监管中,落实属地管理责任,核定年度采伐指标,落实禁牧休牧、草畜平衡制度,重点抓好草原网格化管理、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做好辖区内的林草湿资源保护管理、野生动物救助及林草鼠虫害的监测预报等工作;协助有关部门调处林草纠纷、开展荒漠调查、组织实施荒漠化防治、防沙治沙“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进一步保护好乌拉特后旗森林、草原、湿地资源,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 编辑:韩伟丽

蓝冠总代平台,lg蓝冠_共筑网上精神家园 共享网络发展成果——内蒙古奋力推动新时代网信事业高质量发展

  思想之光领航向   内蒙古坚持以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   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为指导   统筹做好   网络内容建设管理   网络综合治理   网络安全保障   信息化发展等工作   以网信事业高质量发展   助力办好两件大事   各族群众在互联网发展中   拥有了更多   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加快5G基站建设   实现12个盟市中心城区   103个旗县区和941个乡镇   及重点工业园区全覆盖   树立内蒙古正面形象   打造网上品牌主题活动   内蒙古好声音频频“出圈”出彩   正能量大流量   构建主流舆论新格局   “互联网+”深度融入   教育、医疗、养老等多个领域   “掌上办”“指尖办”   成为政务服务标配   ……   一个个举措和成绩的背后   映照出内蒙古   在互联网发展和信息化浪潮中   踔厉奋发、勇毅前行的   坚实足迹   1   毫不动摇坚持党管互联网   “各级党委(党组)要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统筹协调,确保党中央关于网信工作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各级网信部门要忠于党和人民,勇于担当作为,善于开拓创新,敢于斗争亮剑,甘于拼搏奉献,为推动网信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证。”   今年7月,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对网信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新时代新征程,网信事业的重要地位作用日益凸显。鲜明提出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的使命任务,明确“十个坚持”的重要原则,并对网信工作提出要求,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战略性、指导性,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网信工作指明了方向。   举旗方能定向,凝心才能铸魂。内蒙古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毫不动摇坚持党管互联网,持续加强党对网信工作的全面领导,将网信事业摆在内蒙古发展的全局来谋划推动,确保网信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组织体系强起来——成立自治区党委网信委,健全完善各成员单位、各级网信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工作机制,构建起上下联动、部门协同的一体化工作格局。持续完善互联网企业党建联系点制度,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互联网企业高质量发展。   政策措施实起来——网络安全工作责任制实施意见、加强网络内容建设方案、大数据与产业深度融合行动计划等政策文件的制定落实,确保各领域工作有章可循。   数字经济“跑起来”——出台自治区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制定实施数字政府、数字社会、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等一系列政策举措,通过数字化赋能传统产业智能化、绿色化转型。   全区网信系统勠力同心,紧紧围绕中央和自治区党委决策部署,加强对网络内容建设管理、网络安全、信息化发展等方面重大问题的统筹协调,形成有关部门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各方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2   正能量更强劲主旋律更高昂   今年8月,随着“石榴花开籽籽同心”网络主题活动内蒙古站的启动,多家媒体齐聚赤峰。《走进赤峰博物院近距离了解北疆文化》《在小米博物馆,看千年小米迎新变》《三十二连山的生态之变:荒漠之上“再造秀美山川”》……全方位、多层次的宣传报道,讲述了内蒙古各族人民守望相助、团结奋斗,共同创造新时代美好生活的生动故事。   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让主旋律与正能量充盈网络空间,是网信工作的重中之重。   5年来,内蒙古坚持弘扬正能量、奏响主旋律,在互联网平台讲好内蒙古故事,传播好内蒙古声音。   围绕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内蒙古深入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网上传播工程建设,推出“实践有力量”“石榴谈”等网上理论传播栏目,让党的创新理论通过网络“飞入寻常百姓家”。打造“石榴花开籽籽同心”“红色故土行”等网上品牌主题活动,开设“中华文明在内蒙古”网上专栏,打响北疆文化品牌网上知名度,讲述北疆儿女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奋斗故事,树立起内蒙古正面形象。   围绕重大主题,内蒙古创新网络传播手段和话语方式,大事盛事激荡网民广泛共情、深度共鸣,一批优秀作品在互联网上收获海量互动、点赞,让大流量澎湃正能量,好声音成为最强音。短视频《内蒙古这百年》,展现党领导下的内蒙古百年时光、沧桑巨变,24小时全网传播量超1.1亿次。K396次列车乘务员赵阳、呼和浩特“00后”外卖小哥张善荣、“送你一匹蒙古马”等充满正能量的人和事,集聚向上向善力量。“幸福花开新边疆”“大国小鲜@高质量发展”“鼓干劲•树形象”等主题活动,释放内蒙古干部群众主动作为、提速发展的强烈信号。   融合改革大潮奔涌,全区上下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主力军全面挺进主战场。草原全媒客户端、奔腾融媒客户端下载量均超过1000万,青橙融媒客户端、暖新闻客户端等地市融媒体建设蓬勃发展,自治区级、盟市级、旗县级媒体等形成纵横联动的全媒体传播格局。动态管理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单位、服务项及新媒体从业人员,引进一批高层次数字内容人才及团队,持续提升从业人员的政治素质和专业能力。推进网信人才评价体系建设,建设职称评审委员会,2023年首次开展网信专业职称评审。    3   营造天朗气清的网络生态   天朗气清、风正人和,寄托了人民对网上精神家园美好生活的向往。   前不久,呼和浩特市委网信办联合市住建局、市场监督管理局、教育局对存在发布不实数据、搭蹭社会热点博取流量等违规情况房地产类“自媒体”账号开展联合约谈。   治理网络乱象一直是网信重点工作之一,内蒙古持续提高网络综合治理能力,不断强化党委领导、政府管理、企业履责、社会监督、网民自律等多主体参与、多种手段相结合的治网格局,推动实现互联网由“管”到“治”的根本性转变。   针对边疆民族地区地域广、人口分散、互联网发展不平衡等特点,内蒙古加强网络综合治理与市域社会治理的融合衔接,“智能社会治理实验综合基地”“区块链+法治创新应用”等试点建设向纵深发展、向基层延伸。深入实施争做北疆好网民工程、广泛开展网络文化节等活动,推进网络文明建设;统筹执法管理、生态治理、行业自律、网民举报等各项工作,涉网管理部门依法打击涉网违规行为和违法犯罪,推进“断卡行动”“打猫行动”、整治网络欺凌等专项整治工作常态化,依法治网和以德润网有机统一,网络空间日益清朗。   自治区党委网信办会同有关部门,常态化开展网络安全监测预警通报,持续开展网络安全执法检查,及时处置网络安全事件和漏洞。组织网络安全应急演练和“蒙古马”杯网络安全攻防竞赛,带动各行业领域网络安全主要管理和专业人员参与,共同提升应对网络安全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全域联动、全民动员、同频共振,筑牢网络安全防线。   4   构筑全民畅享的数字生活   前不久,包钢集团乌海矿业公司完成数智化矿山建设(一期)数据中心机房建设,成为内蒙古地区首家深度使用“云技术”的非煤矿山生产企业。   这是内蒙古持续推动传统产业数智化转型升级的一个生动实例。   信息技术蓬勃发展,“数字红利”加快释放,小到居家出行、大到政务工作,信息化和数字技术深刻融入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2022年,全区数字经济规模达5574亿元,占GDP比重为24.1%,数字经济规模同比增长11.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数字基础设施持续完善——内蒙古获批全国八个国家枢纽节点之一,建成内蒙古高性能计算公共服务平台、旷视人工智能超算平台等。截至目前,城镇地区宽带接入速率能力达到600Mbps,呼和浩特市、包头市、赤峰市、鄂尔多斯市进入全国双千兆城市行列。   信息化赋能加快融入新发展格局——完成中俄(满洲里—后贝加尔)跨境陆缆传输系统、中蒙(二连浩特)跨境陆缆传输系统工程;呼和浩特市、赤峰市等5个市获批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位居华北、西北地区排名第一;2022年全区跨境电子商务进出口额24.8亿元,同比增长5.5倍,实现跨越式发展。   加快推动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全区累计建成26个工业互联网平台,销售额1000万元以上企业店铺80余家;2022年,全区规模以上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企业增至44家,营业收入达455.5亿元,同比增长78.7%。   人民共享互联网发展成果——积极推进数字惠民,呼包鄂乌“四城通办”事项共计实现1239项,逾200项人社公共服务事项实现“线上通办”;加快推进数字治理,鄂尔多斯市自主研发了“多多评”数字智能综合服务平台,在康巴什区率先试点推行“码上生活、码上治理、码上服务、码上经济、码上代办、码上协商”的智慧治理模式,以数字化、智能化手段助力全民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稳步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在2023年全国数字乡村创新大赛上,内蒙古2件作品分获二等奖和优秀奖。截至目前,全区创建2个国家级和9个自治区级数字乡村试点,城乡数字鸿沟加快弥合。   时代浪潮澎湃   激荡万千气象   这份“成绩单”   见证了内蒙古网信战线   砥砺奋进的铿锵足音   全区上下   将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   肩负起使命任务   以更加一往无前的奋进姿态   为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内蒙古新篇章   贡献网信力量   监制:崔楠 郭俊楼   记者:宋爽   新媒体制作:王皓   图片来源: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网信办   内蒙古日报社全媒体视觉中心 编辑:韩伟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