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了 3238 篇文章

  今年春季开学前夕,教育部办公厅下发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确手机有限带入校园,禁止带入课堂。这是教育部继2018年印发《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中提出严禁将个人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带入课堂后,再一次发出中小学生手机进课堂禁令。   禁令的背后,是屡禁难止之痛。2021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指出:要抓好中小学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管理,为落实落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供更加科学的导向、更为多样的资源、更加灵活的方式。将手机和作业、睡眠、读物、体质并列,与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相关联,可谓意义深远。   “不可否认,手机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但是中小学生自控能力较弱,很容易被眼花缭乱的各种软件吸引。我曾在班上做过一项调查,学生上学带手机主要用于聊天、刷各种视频软件,还有一部分是用于搜答案,真正用于学习的少之又少。手机进入课堂,严重影响学生上课注意力,同时经常低头摆弄手机,同学之间的关系也越来越淡漠。”呼和浩特市第三十八中学学生处副主任张兴龙说。   该校高一六班班主任刘珊旻认为,手机的危害远不止于此。“电子产品对眼睛的伤害是不可逆转的,班上60%以上的学生都是近视眼,这与电子产品的泛滥使用有很大关系。而且,学生极易从手机中接触暴力、低俗等不良信息,危害着他们的身心健康。”   可以说,中小学生手机管理问题,是家长、学校、教育部门共同之痛。如何管理也成为关注的焦点。近几年,无论是全国两会还是地方两会,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纷纷提出关于中小学生手机管理相关提案议案。就在教育部印发通知不久,自治区教育厅也印发通知,对手机校园管理作出安排,各地各学校也进行了一些探索。   呼和浩特市第三十八中学先行先试,在3月1 日开学之际,通过致家长一封信、班会等方式向家长和学生宣传不适当使用手机的危害及学校的规章制度,同时学校与家长、学生共同签订《呼和浩特市第三十八中学学生携带智能手机、电子产品进校园管理协议书》,在家长、学生了解教育部门要求、学校制度的前提下,如果学生确实需要佩带手机,则由家长向学校提出申请,学校根据实际情况核实批准之后,发给学生“准许佩带手机标识”,学生方可佩带手机。所带手机入校后第一时间交予班主任保管,放入给每个班级配备的手机管理箱里。   “学生一进校就将手机放到管理箱里,放学时取走。寄宿的学生周一放进来周五取走。这种方法有效避免学生上课使用手机,也不影响放学联系家长、扫码骑车,合理解决了手机难题。”刘珊旻说。   不仅如此,三十八中每个教室门外都有一个小筐,里面放着学校给每个班级配备的应急公用“老年机”,用于家长和学生之间应急联系。手机全天静音,由各班级手机保管员负责在课间查看信息和电话,并及时告知学生。   “没有了手机吸引注意力,上课听课效率更高了,跟同学相处的机会也更多了。”高一二班学生张晓云说。   “手机管理也让家长很头疼,孩子自控力差,管的过头了容易引发冲突,这样统一管理,有效的防止孩子在课余时间玩手机,切实解决了家长的顾虑。”高一二班家长芦先生说。这一做法得到家长和老师的拥护,各学校也纷纷来取经。   呼伦贝尔市全面开展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原则上不允许手机进校园,如确实需要带手机进入校园的,由家长填写申请表报告班主任进行登记,学校提供专门箱柜,统一保管手机。同时,严禁教师通过微信群和QQ群布置作业。为方便学生与家长联系,还在学生宿舍安装一卡通固定电话。   赤峰市红山区教育局要求各中小学制定携带智能手机、电子产品进校园的管理办法或者细则,严禁教师和学生将手机带进课堂,教育学生科学合理使用手机,引导家长履行监管责任。   鄂尔多斯市东胜区第四小学除了要求学生、家长不得将手机带入学校外,还取消了手机布置作业和手机检查作业。   “这也是一个契机,让我们思考在教育过程中的缺失。一是培养学生自律、规则意识,帮助他们形成依照规则行事的良好习惯。二是要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拓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引导他们放下手机去做更有价值更有意义的事情。”张兴龙说。目前学校增设了音乐、棋类、摄影,书法、机器人等社团活动,满足学生不同的兴趣爱好。同时充分利用大课间开展体育锻炼,强身健体、缓解视力疲劳。   鄂尔多斯市东胜区第四小学副校长梅花坦言,中小学生手机管理,是学校、家庭、社会共同的事情。父母要切实担负起教育监护责任,制定合理的学习作息时间表,引导子女养成阅读、艺术、运动、实验、社交等多方面的兴趣,防止“手机依赖症”。另一方面,也希望各种手机软件开发针对未成年人设置的时间管理、权限管理、消费管理等功能,开发安装自动提醒软件、手机使用限制系统等,帮助学生合理使用手机。(内蒙古日报融媒体记者 霍晓庆)

  为全面推进全区森林公安改革,使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的机构职能更加完备、政令警令更加畅通,切实增强生态环境和食品药品犯罪侦查部门的领导力、执行力、凝聚力,将自治区森林公安局与食品药品和环境犯罪侦查总队机构整合、职能融合,内蒙古重新设立自治区公安厅生态环境食品药品犯罪侦查总队。   据了解,此次改革目标是实现生态环境领域完全执法,建立预防、控制、打击一体化的生态环境保护执法体系,推出全国森林公安改革的内蒙古模式,打造一支维护内蒙古生态安全的铁军。   为全面加强与大青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职能衔接,提升大青山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保卫力度,将内蒙古自治区森林公安局大青山自然保护区分局更名为“内蒙古公安厅大青山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安局”。为实现大兴安岭林区生态领域的完全执法,提高警力使用效率,提升整体作战能力,内蒙古大兴安岭森林公安局在原有职能职责基础上,增加侦办辖区矿产、生态环境、生物安全、草原领域刑事案件职能。   内蒙古自治区公安厅在全区构建生态环境食品药品犯罪侦查三级机构体系,从而实现组织机构和管理体制优化,建立起运行高效的生态安全保障体系。全面加强与林草、生态环境、食药、自然资源等部门的沟通力度,建立健全工作协作机制、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   (杨爱群 李俊伟)

  3月31日,自治区公安厅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全区公安机关组织开展破坏草原林地违规违法行为专项整治行动工作情况。今年2月专项整治行动开展以来,各级公安机关共办理刑事案件262起,移送起诉39起,抓捕犯罪嫌疑人93人;涉及非法占用林地面积2.4万亩,草原15.5万亩。   全区公安机关与林草、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等部门积极配合、密切协作,开展专项整治行动。专项整治行动主要内容包括:严厉打击非法占用草原林地违法犯罪,工业园区(开发区)、矿产资源开发等各类工程建设项目非法占用草原林地,各类工程建设项目以临时占用名义办理手续,长期占用问题,少批多占等;严厉打击非法开垦草原林地违法犯罪,重点打击屡教不改、屡禁不止的违法占用草原林地的“大户”“钉子户”;严厉打击污染草原林地违法犯罪,工矿企业和工业园区(开发区)非法倾倒排放废水废渣、粉尘、危险废弃物、非法拆解废旧铅酸蓄电池等。   此外,全面系统梳理2010年以来全区公安机关办理的非法占用、开垦草原林地违法犯罪案件,重点核查处罚不当、降格处理、以罚代刑、涉黑涉恶,以及涉“保护伞”等问题。经过系统梳理,从39458起涉林地案件中梳理出破坏草原林地违法犯罪线索1130余条。自治区公安厅专项整治办公室对以上线索建立台账,并移交各盟市整治办进行进一步核查。对久侦不破、办案阻力大的案件,将通过采取挂牌督办、提级侦办、异地交办等方式,交由猎豹突击队办理。(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陈春艳)

蓝冠测速网址,蓝冠总代理_首次!不登长城非好汉,不睹长城会遗憾!

  没有八达岭的景色壮观   没有老龙头的惊涛拍岸   没有嘉峪关的雄关漫道   但有一种原生态之美   更有一种沧桑悠久的   历史感和真实感   Ta   就是内蒙古境内的明长城   驰骋在广袤的草原上   一道道长长的隆起   如盘卧的巨龙若隐若现   或穿行于乌兰察布大地   或蜿蜒于黄士高原   或立于毛乌素沙地   星罗棋布古风古韵   行走在内蒙古明长城沿线   放眼望去   黄土高墙蜿蜒   堡寨烽燧星列   空寂和苍凉之感扑面而来   雄浑悲壮之美油然而生   不到长城非好汉   不睹内蒙古明长城很遗憾   现在您不必去登长城   就能一览Ta   厚重磅礴的历史积淀   特色鲜明的地域文化   宏大雄伟的建筑规模   3月30日   “内蒙古明长城科普摄影展”   在内蒙古展览馆开展   10多年拍摄   5万张作品   精心挑选100幅   摄影家们   以独特的视角   敏锐的美感   精湛的技巧   丰富的色彩   把内蒙古长城的   雄伟壮观和历史沧桑   展现在参观者面前   作品以   表现长城的壮观沧桑为经   以记录沿线边堡关口墩台马市为纬   首次以长城艺术摄影的形式   较全面地呈现出内蒙古明长城   途经   兴和县丰镇市凉城县   林格尔县清水河县准格尔旗   乌海市鄂托克前旗阿拉善左旗   5个盟市9个旗县   内蒙古长城全国数第一   以长度最长   历史最悠久   修筑最早   称为“三冠”   境内长达706公里的明代长城   现存较为完整的墙体和遗迹蜿蜒起伏   恰似一条巨龙飞腾在崇山峻岭之间   配以墙体沿线的   城堡墩台烽堠相望   边塞风光尽收眼底   蔚为壮观   著名散文作家余秋雨说:“长城到了八达岭一带已经没有什么味道,而在甘肃、陕西、山西、内蒙古一带,凛冽的寒风在时断时续的颓壁残垣间呼啸,淡淡的夕照、荒凉的旷野融成一气,让人全身心地投入对历史、对岁月、对民族的巨大惊悸,感觉就深厚得多了。”   和林格尔县明长城   是明代万里长城中   保存较为完整的一段   来到长城脚下   远远望去   山一座连着一座   连绵起伏   一片苍翠   如同一条绿色的海   一座座山峦   好似海洋中的浪花   一浪接着一浪   长城像巨龙穿行在大地   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   南口长城在群山之间蜿蜒   其上的敌台斑斑点点   与远山构成了一幅和谐的   文化与自然景观画面   岁月变迁   暗淡了刀光剑影   远去了鼓角铮鸣   烽烟散去兵火消弭   长城内外祥和宁静   内蒙古长城   有一种宁静之美   不登长城也能感受震撼   此次展览时间为   3月30日—4月5日   快来看展吧!   (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王静超)

lg蓝冠,蓝冠代理_“你好,原收费站已停用,前方路段,畅通!”

  重要通知   据呼和浩特市交通局消息   以下三个收费站:   1   桃花收费站   (国道209线呼和浩特至和林格尔段)   2   南园子收费站   (国道209线呼和浩特至和林格尔段)   3   水磨收费站   (省道104线罗家营至哈乐段)   从今天起停!止!收!费!   过往车辆免!费!通!行!   日前桃花收费站前的通知(图源于网络)   消息一出   市民纷纷点赞   ↓ ↓ ↓   其中   桃花收费站的撤销过程   更是引来8万余网友的   “在线围观”   ↓ ↓ ↓   直播截图(图源于网络)   至此   桃花收费站和南园子收费站   结束了19年的收费历史   水磨收费站   结束了17年的收费历史   正式于2021年3月30日   光荣“退休”!   水磨收费站(图源于网络)   建站之初   国道209线呼和浩特至和林段一级公路   改善了沿线百姓出行环境   提高了市区到和林县交通运力   带动了呼和浩特城南经济发展   对蒙牛工业园区建立和   沿线村镇的农业发展   起到了重要作用   而后   随着城市建设与发展   城区面积不断扩张   国道209线呼和浩特至和林段收费站   成为名副其实的“城中收费站”   严重制约城市规划发展   于是   为打通呼和浩特市城南交通“瓶颈”   促进旅游业、农业发展   推进我市南部城乡一体化建设发展进程   近年来   市政多措并举   通过调研走访   与公路经营企业多次对接协商   最终决定   通过政府回购公路   剩余收费期限经营权方式   取消该段公路桃花、南园子收费站   桃花收费站(图源于网络)   省道104线亦是如此   是呼和浩特市境内的一条重要干线公路   也是呼市通往北部草原的重要通道   对促进呼和浩特市旅游和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具有重要意义   为方便群众出行   促进旅游业发展   市政府也决定以同样的方式   取消该段公路水磨收费站   在“十四五”开局之年   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开局之年   呼和浩特市民已然享受到   日渐便捷   日渐高效   日渐幸福   的人居环境   喏!呼和浩特,奖励你一朵小红花~   往后   随着城市的持续发展   随着政府的有力举措   内蒙古的发展路   民生路   生态路   必将路路畅通   通向更远的未来   来源:新华网内蒙古时间呼和浩特新闻网

  记者从自治区气象局获悉,受高空槽东移影响,3月30日至4月3日,我区大部自西向东将迎来一次大范围降水过程。   上周末,我区多地出现今年3月以来第二次沙尘暴天气,全区119个国家级气象站有28站出现沙尘天气,其中10站出现强沙尘暴。3月29日,全区大部空气质量转好。3月30日至4月2日,降水自西向东而来,全区大部以小雨为主,中西部有中到大雨。气象专家提醒,本次降雨将增加大气及土壤湿度,有效缓解前期气温偏高、空气干燥局面,可以降低森林草原火险等级,净化空气,对春播生产及牧事活动十分有利。(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石向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