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 121个相关结果 0次浏览

  本网讯(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郑学良 刘洋) 建设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是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之一。在全力建设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的道路上,呼和浩特市走绿色路、打优质牌,培育以乳业、草种业为龙头的绿色农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势猛劲足。   作为我国奶业振兴的“主战场”,经过多年发展,呼和浩特市已形成了规模化、现代化、全产业链发展的千亿级乳产业集群,乳业全产业链营业收入突破2200亿元,乳业营业收入已占据全国半壁江山,位居全国乳制品产业十大城市之首,稳居全球乳制品产业第一阵营,伊利、蒙牛分列世界乳品企业第5名和第7名。2022年全球最具价值乳品品牌10强中,伊利、蒙牛以1726亿元和1376亿元的品牌价值分别位列榜单第一位、第三位。   紧紧依托伊利、蒙牛等国家级龙头企业,呼和浩特市打造了土左旗、和林格尔县两大乳制品加工产业优势区。目前,全市规模以上乳制品加工企业12家,日处理鲜奶能力达到1.4万吨,饲草种植面积145万亩以上,奶牛存栏突破34万头,奶牛数量位居全区之首。呼和浩特市已成为全国最具活力的乳产业高地,乳制品产业集群成为全区唯一入选的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随着伊利现代智慧健康谷液奶三期、奶粉二期和蒙牛九期奶粉项目的建成,两大乳企生产能力全部释放后,呼和浩特市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奶罐”。   打造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育好种是关键。目前,赛科星已建成世界领先的奶牛核心育种场,年产高产奶牛性控胚胎5万枚,全市奶牛良种覆盖率达到100%。   依托中国农科院草原研究所、内蒙古农科院、蒙草集团,呼和浩特市在全国率先启动优质牧草技术攻关,已建成3个草种基地,总面积达到8500亩,成为全国最大的牧草种质资源库。与此同时,获批建设的全国唯一的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已集聚了9位两院院士和90多位行业专家以及500多名育种、畜牧、营养等领域的科研人才,正在齐心协力攻克一个个乳产业技术难题。今年4月,国家草业技术创新中心(筹)也正式进入实体化运营阶段。“十四五”期间,呼和浩特市将持续改良170万亩盐碱地,届时饲草面积将突破310万亩,青贮玉米、燕麦草、优质苜蓿基本实现自给自足。   在乳产业发展中,除牛奶制品项目外,呼和浩特市还拥有盛健、蒙羊羊、华颐乐等羊乳产业项目。盛健公司目前基础羊群达5万余只,自有奶山羊基础种群位居世界前列。其2020年10月投产运行的乳粉加工基地,采用全球最先进的羊奶粉加工工艺和设备,可实现日处理鲜奶500吨,年产能1.5万吨奶粉。   在全力推进乳产业链发展的同时,呼和浩特市秉持全产业链、集群化发展思维,还在推进生猪产业链、玉米产业链以及做精做优设施农业、高质量构建现代农牧业发展体系上下功夫。目前,呼和浩特市已建成投产3个15至18万头规模生猪养殖基地,正在全力推进100万头生猪生产供应区、正大300万头食品加工产业园建设,推动建成72万吨现代化猪饲料加工厂及3万亩高标准饲料种植基地。去年,全市高标准农田总面积达到314.2万亩,完成粮食生产播种面积494.8万亩,设施养殖肉牛肉羊存栏分别达到8.5万头、300万只,设施养殖育肥牛出栏2万头。   今年,呼和浩特市以全面提高粮、乳、薯、菜、肉五大类产品产量为总目标,统筹推进高标准农田、奶源基地、蔬菜基地、产业集群建设和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等重点工作,年度计划实施重点项目94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66个,总投资349亿元,2023年完成投资109亿元。 编辑:孙丽荣

蓝冠测速官网,蓝冠内部_推动五大任务见行见效•我在现场|秃山黑壑披绿换装 转型路遇“光谷”蓝海 乌海一座老旧矿山的涅槃之路

  过去,沙石卷地,大风一刮,迷得人睁不开眼;现在,油菜花、紫花苜蓿遍野,光伏板连成蓝色海洋。   矿山废弃渣石场如何华丽变身电力“光谷”蓝海?   5月中旬,记者来到国家能源集团乌海能源公司路天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看一座老旧矿山的沧桑与涅槃。   副总经理朱坤东的手机里还存着那些矿山旧照,翻开一看,目不忍视:灰烟瘴气隐去远处的高楼,天边罩着浓霭。开采过后的塬墚峁川硬朗粗犷,就像被人肆意用碳素笔涂抹宣泄,秃山黑壑荒芜不毛,宛如皮肤上的癞疮一般……   乌海,因煤而生,因矿而建。上世纪八十年代,矿山开采为滋养一方经济建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却也遗留了大量生态环境问题。随着生态保护被提上重要议程,乌海能源公司决心下大力气根治这块“皮肤癌”。   削坡放坡,把井田范围内的渣堆削缓,底部台阶边坡固化、坡面覆盖黄土、播撒草籽……一系列修复措施,几年时间,才让黄土在贫瘠的峁墚上安了家,草籽在黄土里扎了根,伤口愈合,“新皮肤”长成,矿山披绿。   这一簇一捧、一尺一方的绿,都是路天矿400多名煤矿人自己播撒进去的。   朱坤东心情不好时,就喜欢来现在的观景台,看见那满眼的绿草和野花儿,心情就好了。有时候黑夜里开车走着走着,扑棱棱地,受惊的野鸡低飞而过,灯光一晃,野兔在路畔畔上跳脱。   “过去,重开采,轻修复。不少人觉得,采矿是挣钱,可修复矿山生态是花钱的事儿。形势逼人,绿色发展的理念,深入人心,该花的钱,一分也不能省,况且这里大多数都是老一代煤矿工人的子女,对这座矿山,有深厚的感情。”朱坤东说,“我们公司用4年多的时间基本补齐60多年的生态欠账”。   父辈们筚路蓝缕,用血和汗在黑色煤窑里刨挖。今天,儿孙们用安全环保理念给矿山转型。   矿山治理与生态修复的同时,利用采煤沉陷区、露天煤矿排土场等闲置土地,铺上光伏板。板上光伏发电、板下生态恢复、土地立体利用。“生态修复+光伏”,不仅解决了矿区水土流失、固草等生态治理问题,还实现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光伏场区占地3034.26亩,足足有300个标准化足球场大小。装机容量100兆瓦,配套一座110KV升压站和储能装置,去年年底完成并网发电,预计年均发电量17433.95万千瓦时,光售电就能收入4364.67万元。   效益远不止于此。清洁能源上网,每年可节约标煤约59254吨,减少烟尘排放6.2吨,二氧化硫排放31.1吨年,氮氧化合物排放34.8吨年,二氧化碳排放16.2万吨,相当于种树近900万棵。   “厂里的屋顶、空地都装上了光伏板,办公、照明、电暖气、澡堂烧水用电……新建的职工车棚直接用光伏做顶,安装了充电桩,免费充电。去年到现在,厂里十几个职工换了新能源车。矿区距离市里55公里,一个月能省不少钱!分布式光伏,年平均发296万度电,可满足全矿全年日间非生产用电。按照企业用电电费平均2元算,全年光电费就省下500多万。”机电科科长王毅说。   “父亲靠着煤矿把我们养大。那时艰苦,父亲就希望我像煤矿飞出的金凤凰,过上甜日子。”党建工作部主任张凤甜微笑着讲述着她的煤矿记忆。   “父辈一代被叫作‘煤黑子’,人前抬不起头来。现在不一样了,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好多职工还是本科生、研究生。我妈给我看娃娃,叫我那个小子好好学习,娃娃顶嘴:‘大不了长大我也去矿上干’。我说:‘你的成绩,煤矿都进不了’。”朱坤东说。   “去年市里还专门组织事业单位的单身女性来我们这儿联姻,清一色女大学生,还有研究生!”张凤甜笑着说。   “现在,我住着新楼房,家里有两辆车。父亲一辈子也没想到,不用飞出煤矿,我就过上了甜日子。去年重阳节,我带着83岁的母亲来矿上,两鬓斑白的老母亲看见曾经秃黑的煤矿变得这么绿、这么好,热泪盈眶。”张凤甜明媚一笑,眼里闪着深情。   “近年来,乌海以新能源发展为产业转型升级和破局解困的重要抓手,充分利用煤矿排土场、渣堆等闲置土地发展风光发电产业,配合绿化与生态修复,助力绿色矿山建设,实现风光发电效益与生态治理的良性循环发展,让废弃矿山再一次变为金山银山,成为绿色清洁能源的输出基地。”乌海市能源局副局长连继军说。   一代煤矿人对脚下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出生在煤矿,在这里工作、生活了59年,臧贻敏算是老人了。“以前这里叫‘露天煤矿’,露天开采,曾一度破产。改制重组后,改为井工开采。露天已成历史,以前的领导便把‘露’改为‘路’,寓意‘大路朝天,越走越宽’。”   “过去,它兴盛,我们高兴,它低谷时,我们一起努力生存。现在,我们与它一起走上新的转型之路。”臧贻敏动情地说。   配合着绿化与生态修复,助力建设绿色矿山,践行着安全环保绿色发展理念,光伏发电效益与生态治理实现良性循环……   涅槃之路,越走越宽!   (内蒙古日报•草原全媒记者 庞俊峰 郝飚 王坤 柴思源 伊得力 马骏驰 乌海市融媒体中心 王超) 编辑:温慧娟

蓝冠招商,蓝冠测速官网_内蒙古2部作品获中国电影华表奖提名

  5月22日,第十八届、第十九届中国电影华表奖提名名单正式公布,56部入围影片及其主创人员将分别竞逐2届华表荣誉。内蒙古电影作品《片警宝音》与《守望相思树》分别入围第十八届和第十九届优秀少数民族题材影片提名。   《片警宝音》于2018年12月19日在中国大陆上映。该片讲述了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后旗潮格温都尔镇派出所副所长宝音德力格尔长期扎根基层一线、热情服务人民群众、忠诚履行警察誓言的故事。   《片警宝音》剧照   电影《守望相思树》在2020年11月正式上映。影片根据发生在内蒙古阿尔山三角山哨所一棵相思树的真实故事改编创作而成。1984年初夏,时任连长李相恩带队巡逻途中在哈拉哈河突遇险情,李相恩为救战友英勇牺牲。妻子郭凤荣为寄托哀思,在哨所旁种下一棵樟子松。2010年郭凤荣因病去世前,特意嘱托儿子李心要把自己的骨灰撒在哈拉哈河,继续陪伴丈夫守好祖国北疆。   《守望相思树》剧照   内蒙古的2部优秀电影作品能否斩获奖项,悬念将在5月23日的第十八届、第十九届中国电影华表奖颁奖典礼上揭晓。   据了解,中国电影华表奖由国家电影局主办并组织评选及颁奖。第十八届、第十九届中国电影华表奖将分别设立优秀故事片、优秀农村题材影片、优秀少数民族题材影片、优秀少儿题材影片、优秀青年电影创作、优秀男演员、优秀女演员、优秀编剧、优秀导演、优秀电影音乐、优秀电影摄影等奖项,对中国电影创作进行总结与嘉奖。   (内蒙古日报·草原全媒记者 钦柏) 编辑:贾小燕

  本网电(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高敏娜)5月1日,集文旅宣传推介、文创产品展销、特色景点展示、招商引资洽谈等多功能于一体的阿尔山小院在呼和浩特市揭牌运营。   此次揭牌运营的阿尔山小院业态多样、场景逼真、功能丰富,集中展示了阿尔山市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深厚的文旅内涵,打造了可沉浸式体验自然风光、乡土人情、非遗林俗、文化创意等内容的综合体,可满足不同客群的游览需求。小院的成立运营将进一步深化呼和浩特市与阿尔山市的对接交流、资源共享、宣传互动、信息互通、市场共赢,共促文旅事业繁荣发展。   活动现场,阿尔山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围绕阿尔山旅游资源、优质文旅产品、招商引资政策等内容进行推介,并与5家旅行商签署了合作协议。   近年来,阿尔山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发展,以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为抓手,着力在增强优质旅游产品供给、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和树立旅游形象品牌上下功夫,让阿尔山成为自驾游的首选地、露营游的佳选地、度假游的必选地、康养游的优选地。先后新建升级了“鹿角湾”温泉度假营地、氧心森林浴道、哈拉哈漂流公园等高水准旅游产品,打造了啤酒·青坊、“阿尔鹿”文创店等特色鲜明的旅游业态,高标准筹办了校友经济论坛、旅游度假大会以及杜鹃节、圣水节、冰雪节等活动,奋力开创新时代全市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编辑:孙丽荣

     春日的北疆大地,草木蔓发,生机盎然。   在内蒙古宝丰煤基新材料年产300万吨煤制烯烃项目施工现场,车辆穿梭,有序施工,一派繁忙景象。   “项目总投资478亿元,配套建设风光制绿氢一体化示范项目,用绿氢代替煤炭生产烯烃等高端化工产品,实现以氢换煤、减碳增效,推动产业转型升级。”项目有关负责人介绍,项目全部建成后,每年可替代石油164万吨,减少煤炭消耗234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631万吨,每年可实现营业收入超600亿元。   瞄准“煤头化尾”,做大做强现代煤化工产业链。内蒙古作为能源大区,煤炭资源丰富、风光资源无限,发展现代煤化工具有独特的资源优势、产业优势、技术优势。把现代煤化工产业做大做强,既是建设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调结构、转功能、提质量的关键抓手。   今年,内蒙古重点支持鄂尔多斯建设现代煤化工产业示范区,支持鄂尔多斯可再生能源制氢与现代煤化工产业耦合发展,支持乌海建设煤基生物可降解材料产业基地,因地制宜加快布局建设一批新型煤化工项目。通过好项目、大项目增强煤炭资源转化增值能力,推进现代煤化工转型升级低碳发展,加速煤炭“黑”变“绿”。   依托煤化工产业集聚发展优势,鄂尔多斯市加速构筑国家现代煤化工产业示范区和国家煤制油气战略基地。今年,全市计划实施22个现代煤化工重点项目,总投资超2000亿元。近日,在准格尔经济开发区大路产业园,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准格尔研发中心项目、煤炭清洁转化与可再生能源低碳融合工程示范项目和丁二酸酐/PBS降解材料项目等3个现代煤化工项目集中开工,为鄂尔多斯市煤化工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当前,我们正着力推动能源矿产增储上产和清洁高效利用,大力推动煤化工产业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发展,规划到‘十四五’末,现代煤化工产能超3000万吨、产值超2000亿元,建成产业门类最全、链条最长、技术最先进的现代煤化工产业集群。”鄂尔多斯市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说。   从一块煤,到一瓶透明的BDO,再到可降解材料,在内蒙古东源科技有限公司展台上,一个个样品直观呈现了煤炭“由黑到白”的华丽蝶变。   这样的变化,每天在乌海市上演。   乌海市发挥煤炭资源优势、产业基础优势,加快煤化工产业迭代升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全力培育打造煤基新材料产业,引进了一批龙头企业,煤基新材料产业链不断向下游延伸、价值链向中高端攀升,形成了“焦油→沥青→针状焦→锂电池负极材料”“煤焦油→苯酚→吐氏酸→介酸及其下游产品”等多条煤基产业链,现代煤化工千亿级产业集群成形起势。在建的煤基可降解塑料项目全部投产后产能将达到300万吨,占全国总产能的40%,实现产值达1000亿元以上。   “目前,自治区现代煤化工产业地位、绿色发展水平、产业集中度快速提升,煤制烯烃、煤制气、煤制油、煤制乙二醇产能位居全国前列,拥有现代煤化工专利技术100多项,整体技术保持世界领先水平。今年,我区将着力做大做强现代煤化工产业链,力争年底现代煤化工产值突破千亿元大关。”自治区工信厅有关负责人说。(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康丽娜) 编辑:石尧

蓝冠总代理,蓝冠网址_【镜鉴文明】“画”说文明——内蒙古自治区文明创建公益广告展(2023第30期)

  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各盟市、旗县(市、区)设计制作了一批具有很强表现力、感染力、传播力的公益广告作品,用简洁明快、通俗易懂的画面和语言,阐述文明故事,弘扬文明理念,引领时代新风,为统筹推进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营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   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 编辑:贾小燕

  本网讯(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郝飚通讯员苏如娜)日前,由乌海市人民政府主办、乌海市文体旅游广电局承办的2023年“乌海文旅万里行”招商推介活动在重庆市渝中区成功举办。活动吸引170多家企业参加,意向签约金额达5.7亿元。本次活动旨在全方位展示乌海独特的文旅资源,提升乌海文旅品牌形象,增强乌海、重庆两地文化交流,切实推动旅游合作。活动中,乌海亮出“沙漠绿洲”“中国书法之城”“葡萄之乡”等具有代表性的旅游名片,乌海市文体旅游广电局负责人就乌海文旅资源、精品线路、重点招商项目等内容进行了推介及发布解读,诚邀广大游客、企业到乌海休闲旅游、投资发展,领略“山海沙城”乌海的独特魅力。乌海市同时与重庆市两地文旅部门、文旅企业签订了多个合作协议。   此次推荐会的成功举办,将进一步促进双方文旅产业交流,加强双方旅游市场营销、促进文旅产业发展、推动文旅交流相关合作,共同促进客源互换,推动文旅融合,加快构建两地旅游合作发展新格局。 编辑:石尧

  □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巴依斯古楞   一年冬天,锡林郭勒盟正蓝旗境内出现极端“风吹雪”天气,有3名牧民因冒雪寻羊,被困风雪中失联。   获悉这一情况后,正蓝旗蓝天救援队迅速集合队员,4车15人携带救援器材、保障物资等,经过长达7小时的搜救,于当晚成功解救被困牧民,帮助找回100余只羊。   冬季的草原最可怕的是什么?当地人会告诉你,并非严寒,也不是大雪,而是寒风夹着冰雪袭来的极端“风吹雪”天气。草原上每当出现这样的天气,蓝天救援队就会全员待命,随时闻令而动。“我们的行动快上一分钟,被困人员就会多一分活命的希望。”正蓝旗蓝天救援队队长张锟说。   正蓝旗蓝天救援队成立于2017年6月,是一支民间纯公益救援团队。团队自成立以来,以各类专业人才为基础,以专业知识服务社会,致力于向全旗人民群众推广防灾减灾和应急救护知识,提高全社会风险防范意识及灾害应对能力,为社会提供雪域救援、自然灾害救援和大型活动保障等志愿服务,成为政府应急救援队伍的有效补充力量。   “学雷锋,做公益意义重大,这些不是用金钱衡量的。”正如张锟所说,正蓝旗蓝天救援队自成立之日起,队员们自筹资金或自制救援所需的设备器材、装备,6年间参与溺水打捞、雪域救援,配合消防部门救灾救援共120余次,救援人数73人。在正蓝旗,哪里有救援,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   近年来,正蓝旗蓝天救援队主动走进校园、社区,面向未成年人开展安全宣传和技能培训,全面提升未成年人应对不同困境的生活技能,共开展防灾减灾、安全防范知识宣讲、演练培训33次,受益1万余人。   张锟带领的正蓝旗蓝天救援队秉承“少说多做,默默奉献,完善自我,善待他人”的队训,坚持“互相帮助、助人自助、无私奉献、不求回报”的原则,为政府分忧、为百姓解难、为社会树样、为自身立德,用行动展现了正蓝旗民间救援人的责任与担当。 编辑:宝华

  本网讯(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图古斯毕力格)2月27日,自治区春播第一耧暨推进粮食生产工作现场会在巴彦淖尔市临河区狼山镇光明村举行,标志着全区春播生产从西向东拉开序幕。   在光明村万亩硬质小麦示范园区,机声隆隆,往来穿梭的播种机播下粒粒饱满的小麦种子。“我家有120亩地,今年计划全部种小麦。”光明村种植大户杨文华信心满满,“今年我和当地龙头企业以每斤1.8元的收购价格签订了小麦种植订单,政府免费发放籽种,麦后复种燕麦草,每亩补贴630元,亩均效益预计可达2000元以上。”   据了解,巴彦淖尔市出台相关鼓励政策,将小麦补贴由原来的150元/亩增加到200—300元/亩,麦后复种燕麦草由100元增加到300元。同时,鼓励引导龙头企业、合作社、种植大户建立规模化种植基地,推广麦后复种,提高亩均综合效益;引导农民将永久基本农田、高标准农田用于粮食生产,坚决防止耕地“非粮化”。今年,巴彦淖尔市小麦种植面积预计扩大到100万亩,较去年增加40万亩。   今年,自治区计划通过实施吨粮田、玉米单产提升工程、大豆油料产能提升工程,实现稳面积、提单产,同时整体提升自治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通过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全区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亿亩以上,产量稳定在780亿斤左右。”自治区农牧厅种植业处副处长董奇彪说。 编辑:温慧娟

  本网讯 (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白莲)记者从自治区科技厅获悉,近年来,自治区科技厅深入贯彻落实“科技兴蒙”30条,积极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制定实施细则,明确内蒙古科技创新专板(简称“科创专板”)挂牌企业奖补措施,积极推动科技企业登陆“科创专板”,截至目前,“科创专板”累计挂牌企业达189家。   “奖补政策对于引导自治区优质企业挂牌科创专板发挥了重要作用。”自治区科技厅资源配置与管理处处长王宇昕介绍,为鼓励和引导区内优质企业充分利用“科创专板”设立契机加快对接资本市场,根据《关于加快推进“科技兴蒙”行动 财政资金支持科技创新若干政策实施细则》,内蒙古对在自治区“科创专板”优选层和上市层首次挂牌的科技型企业每家给予20万元奖补支持。截至目前,累计对优选层和上市层的145家企业给予补助2900万元。   据悉,“科创专板”设立目标是推动搭建并完善全方位、多层次、短中长期相结合的融资服务体系,进一步促进我区科技创新企业与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深度融合,更好地缓解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培育一批“科技黑马”企业。“科创专板”自2018年启动以来,初步搭建了多层细分、精准服务、聚合政策资源和多元融资渠道的一站式金融综合服务平台架构,为引导社会资源聚焦聚力扶持科技企业奠定了基础。 编辑:宝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