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 118个相关结果 0次浏览

  3月14日,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商务厅了解到,近日,商务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下发公告,公布第二批国家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名单,内蒙古国际蒙医医院成功入选。   国家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是以中医药相关医疗保健、教育培训、科研产业和文化等领域服务出口为特色的中医药企事业机构,是实现中医药出口的重要力量,对促进中医药事业创新发展,优化我国服务贸易机构具有重要意义。   为充分发挥内蒙古中医药(蒙医药)服务贸易优势,自治区商务厅、卫健委深入调研全区中医药服务贸易发展现状,最终推荐以内蒙古国际蒙医医院为主体申建国家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经过材料评议、答辩评议以及商务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两部门综合评议等一系列程序,全国共有14家机构入选第二批国家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内蒙古国际蒙医医院是内蒙古首家获批的医疗机构。(北方新报记者 张巧珍) 编辑:郭伟伟

呼和浩特市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366例 已治愈出院38例 现有本土确诊病例328例

发布会现场   呼和浩特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第14场)通报,截至2022年2月28日14时,呼和浩特市累计报告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366例。2022年2月27日14时至2月28日14时,呼和浩特市报告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4例。经过精心治疗,截至目前,有累计38名患者连续符合新冠肺炎患者出院标准治愈出院。呼和浩特市现有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328例。 (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徐跃  王雅静) 编辑:宝华

  2月23日晚,不少呼和浩特市民都收到了这样一条手机短信:“重要通知!我市第六轮核酸检测将于2022年2月24日早7时正式开始,采样时间至当日14时全部结束,请全市群众积极配合,按时参加核酸采样。市疫情防控指挥部”   这条短信透露了一个重要信息——呼和浩特计划用7个小时完成全市新一轮核酸检测的采样工作   本轮疫情期间,呼和浩特不少市民都有这样一个感受,这次呼市核酸检测的速度变快了。正如市民王先生说,“现在做核酸不用排很长的队,我这几次排队最多十分钟!”   去年10月,呼和浩特也曾被一场疫情袭击。当时的首轮核酸检测是在夜间开始的,不少市民在寒风中排队几个小时却被告知“做不了”,加之部分检测点出现的混乱情况,暴露了呼和浩特当时疫情防控方面的不少问题。   如今仅仅过去4个月,呼和浩特却已经有信心用7个小时完成全市范围内核酸检测的采样工作。   原因何在?   “他们的支持让我们心里很有底”   2月23日一早,呼和浩特第五轮核酸检测期间,不少核酸检测点都迎来了特殊的“客人”——市委书记包钢和市长贺海东。   当日,现场督导检查核酸检测工作时,包钢指出,要在每轮核酸检测后,不断总结经验,查找问题,完善方案,优化流程,以分秒必争的状态与病毒赛跑,努力做到即采即送、高效运转,最大限度减少时间差,确保在规定时限内检测结果准确可靠、报告反馈及时有效,为后续工作赢得主动。   同日,贺海东在督查暗访中指出,要不断加大宣传推广力度,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全面动员市民群众参与核酸检测,做到不落一户、不漏一人。   本轮疫情期间,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同志与呼和浩特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同志多次亲赴疫情防控一线暗访督查,体现了自治区各级党委政府对疫情防控工作的高度重视。   一名在呼和浩特市幸福小区参与核酸采样的医护人员告诉记者,“作为一名基层工作人员,我都能感觉到自治区各级领导对每轮核酸检测的重视,他们的支持让我们心里很有底。”   “看得出来,呼市是用心了”   本轮疫情期间,呼和浩特火了两个新词——“敲门行动”“扫地行动”。   据呼和浩特疫情防控指挥部的解释,这两个行动就是根据前期掌握的辖区内伤残人员、行动不便的老人、失能半失能人员、婴幼儿等特殊人员信息,相关旗县区卫健部门抽调医务人员组建流动采样队伍,在乡镇、街道采样点负责人的配合下,开展入户采样,尽可能做到核酸检测“应检尽检、不漏一人”。   通过组织“敲门行动”“扫地行动”,呼和浩特市第四轮核酸检测人数较前几轮有所提升,核酸检测的“死角”被压缩到最小。   同样是从第四轮开始,呼和浩特市民在做完每轮核酸检测后,工作人员都会给市民一个标签,有了这个标签,就表明自己已经做过核酸,包括在出入一些需要提供核酸证明场所的时候,出示这个标签就可以了,大家出行也更加方便。   呼和浩特新城区居民宋女士就在参与第四轮核酸检测期间,拿到了“小片片”。“我年纪大了,每次去哪里要扫码,我都要折腾好半天。这次这个小片片,看得出来,呼市是用心了。”   一项项行之有效的举措,一条条周密细致的谋划,核酸检测高效有序的背后,折射出呼和浩特城市治理能力的整体提升。而这,正是一座城市应对疫情时,底气的重要来源。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本次疫情期间,呼市还展现了一把首府该有的“大手笔”。   第三轮检测期间,呼和浩特从全区调集200余名实验室检测人员,协调9家第三方检测机构,开启5个实验室,抽调11个PCR方舱和2个气模实验室,日检测能力达到36.5万管,比第二轮增加1.5万管。   2月18日,呼和浩特市城市投资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出动216名员工彻夜奋战,连续突击10个半小时,完成5个方舱核酸检测实验室建设。   2月17日,呼和浩特市赛罕区相关部门仅用一天时间完成了国际会展中心的方舱实验室核酸检测基地的所有搭建、设备调试等工作,随即投入使用,每日最高检测能力达100万人。   参与搭建方舱核酸检测实验室的工作人员说,“如今呼和浩特遇到困难了,我们每个呼市人都要尽一份力。‘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们搭建的速度快一分,疫情蔓延的危险就小一分。”   本轮疫情期间,呼和浩特这座英雄的城市,展现出了高度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各级党委政府也展现出了极强的动员能力和组织能力,同时,一个又一个平凡的呼市人,也在用奉献书写着自己对这座城市的爱,筑起了坚不可摧的防疫屏障。运送核酸样本的出租车司机、辛勤付出的志愿者、捐钱捐物的企业家、坚守岗位的民警、跟进监督的纪检干部……感人的故事已经数不胜数。   因为有你们,面对疫情,呼和浩特,根本不慌。   所以,亲爱的呼和浩特市民,这次,我们真的要为呼和浩特在这次疫情期间的表现点赞。我们有充足的理由相信,阴霾终将驱散,曙光即将到来。(翟钦奇) 编辑:张彦

  针对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为进一步做好全市疫情防控物资、粮油、肉、菜、蛋、奶等民生重要商品价格监管工作,维护正常市场价格秩序,保护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2月17日,呼和浩特市市场监管局发布《呼和浩特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疫情防控期间维护正常市场价格秩序的通告》(以下简称《通告》)。   该《通告》明确,各相关经营者应当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关于商品和服务实行明码标价的规定》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自觉增强社会责任感,依法合规经营,自觉维护市场秩序和公众利益,配合政府相关部门做好市场保供稳价工作。各相关经营者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和诚实信用的原则,切实加强价格自律,正确行使自主定价权,为消费者提供价格合理的相关商品和服务,不得扰乱正常的市场价格秩序。   《通告》同时明确,依法禁止经营者有下列不正当价格行为:相互串通,操纵市场价格,损害其他经营者或者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捏造、散布涨价信息,哄抬价格,推动商品价格过快、过高上涨,扰乱市场价格秩序;利用虚假的或者使人误解的价格手段,诱骗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与其进行交易;不按规定执行明码标价、价格公示制度,虚构原价、误导性价格标示,标价之外加价出售商品或收取未标明的费用等;除生产自用外,超出正常的存储数量或者存储周期,大量囤积市场供应紧张、价格发生异常波动的商品,推动商品价格过快、过高上涨;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的其他不正当价格行为。   《通告》指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和《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等法律法规规定,经营者违反明码标价规定的,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5000元以下的罚款,有价格欺诈行为的,最高可处50万元罚款;对捏造、散布涨价信息,哄抬价格,囤积居奇,推动商品价格过快、过高上涨行为的,最高可处300万元的罚款;对相互串通,操纵市场价格造成商品价格较大幅度上涨的,最高可处500万元的罚款。   《通告》指出,各相关经营者要认真对照通告要求,积极主动开展自查,进一步规范自身价格行为。对于借疫情防控之机串通涨价、哄抬价格、价格欺诈、囤积居奇等扰乱市场秩序的违法行为,广大消费者可拨打监督电话进行投诉举报,一经查实,市场监管部门将依法从严从重从快处理;对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将依法移送公安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据悉,该《通告》自发布之日起实施。(记者 祁晓燕) 编辑:郭伟伟

  内蒙古新闻网讯(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李国萍)春节期间,自治区消费者保护服务中心加强节假日值班制度落实,通过12315平台人工24小时值守,共受理消费者咨询、投诉、举报1831件,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55%。其中咨询1127件,占受理总量的61.55%,同比降低7.01%;投诉620件,占受理总量的33.86%,同比增长28.36%;举报84件,占受理总量的4.59%,同比降低22.22%。   据了解,春节期间服务类消费投诉增幅明显,排在前3位的依次为销售服务、餐饮和住宿服务、旅游服务。投诉举报热点一方面聚焦在食品质量上,相比往年,今年春节期间聚会有所增加,部分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或就餐过程中发现食物存在变质、过期或有异物等问题。另一方面是广告存在虚假宣传,部分商家为了吸引顾客,在商品或服务广告宣传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虚假宣传等现象。此外,餐饮和住宿服务争议较多。春节期间旅游出行、聚会较多,但需求和供应不对等,出现部分商家擅自做出对消费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规定,消费者无法正常使用预付卡等情况,侵害了消费者享有公平交易权的权利。 编辑:张彬

蓝冠可信吗?,蓝冠测速_“我们顺利生产出新年第一棒!”

  双良硅材料(包头)有限公司生产车间   2月1日,大年初一上午9点,稀土高新区企业双良硅材料(包头)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全速生产的场面令人震撼——   560台单晶炉正在全线运转,130多名员工穿梭在洁净的现代化车间内。中间走廊的架子上,数十根刚刚出炉的单晶硅棒银光闪亮,蓬勃向上的干劲充盈着这个刚刚投产的新企业。   “除夕我们一夜无休,零点钟声敲响后,D128号炉顺利生产出了‘新年第一棒’。”车间D区主管刘晨兴奋地说,整个生产过程不仅安全稳定,而且出来后是一根整棒,产品百分百合格。“我们很满意,希望这个特殊的‘第一棒’为今年的生产奠定一个良好的开端。”   29岁的刘晨去年9月从老家江苏江阴来到包头,他告诉记者,之前他在江阴的双良公司工作,这是他29年来第一次在外面过年,也是29年来第一次除夕上班,“昨天一来车间我才发现,原来有好多和我一样的职工都没有回家过年,大家一直坚守在岗位上,为了企业发展奉献着自己的能量。”   全速奔跑,奋力抢先。双良硅材料(包头)有限公司项目总投资140亿元,分两期建设,是自治区及包头市重点引进的单晶硅清洁能源项目。项目一期于去年5月5日破土动工,当年9月28日就建成投产,目前正在申报二期项目的各项手续。   双良公司总经理刘国银告诉记者,在项目建设过程中,他们真正感受到了包头市委、市政府以及稀土高新区所打造出的高效一流的营商环境,“在各项手续报批、审批办理过程中,相关部门与我们一起争分夺秒,抢时间拼速度,共同打造出了项目建设的‘双良速度’。”   “以供电保障为例,自双良硅材料在包头开工建设以来,包头供电公司就全力以赴帮助公司解决用电难题。”刘国银说,2021年9月底,包头供电公司为1期6GW车间及厂区建设送来了三条10千伏过渡动力电源,2022年1月20日又为公司220千伏变电站成功供电,保证了双良公司生产线满负荷运转。   一天也不耽误,一刻也不松动。今年春节期间,双良公司包括生产一线、后勤服务等岗位有528位职工没有回家,他们每天三班倒,坚持在生产一线,力争生产出更多高质量合格的产品。“我们把项目投资在包头,就要对项目负责任,绝不能辜负包头市委、市政府以及稀土高新区负责同志的期望,把事情做好,实现我们的初心与梦想。”刘国银说。   激发“虎气”,使出“虎劲”。尽管当天是大年初一,放眼望去,偌大的车间里,仍然有上百人守候在单晶炉旁。   记者在现场看到,一位姓张的技术人员在一台单晶炉前仔细观察,他不时在显示屏上转换着指令。厂长罗良良告诉记者,每一名员工工作期间需要不停走动,观察炉里面的运行是否正常。   罗良良表示,尽管春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大家都想陪陪家人,但因为生产有连续性的要求,员工们都自愿坚守在一线,“为了企业,也为了新包头的建设和发展。”   作为一位异乡人,罗良良也深深感受到员工春节期间浓浓的思乡情,便把除夕没有上夜班的员工叫到自己租住的屋子里,20多人一起吃了顿年夜饭,“大家热热闹闹,丝毫没有感觉我们身处异地。”   久居南方的刘晨对包头也没有陌生感,在他的印象中,过去的包头大多都是五湖四海相聚而来的建设者,如今双良公司落地包头,也让更多的人因双良而会聚在了包头。“我们是一家新办企业,除了过去的老双良人,还有新双良人,在这个公司相遇,我们又都成了新包头人。”刘晨说,目前公司的家庭化氛围特别浓厚,在这里他完全感觉不到自己是个外乡人,“除了身边没有父母亲人,感觉像在家一样,这里也有家的温暖。”   大年初一一大早,刚刚从岗位下班的他们还拿到了公司领导发的200元红包,“红包代表了一种好运,希望我们公司今年发展更好,我们的收入和个人发展也能更上一层楼!”刘晨笑着说。   (包头日报社文/图记者:张海芳) 编辑:梁波

蓝冠登陆地址,蓝冠测速官网_【2022中国人·中国年·中国味】迎春

  放风筝。   街头主题景观吸引市民驻足观赏。   走出家门感受春天的气息。 □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郝飚 摄影报道   立春时节,万物复苏。在乌海市,随着气温的逐渐回暖,群众纷纷走出家门感受着春日的气息。放风筝、逛公园、看灯展……在乌海市的广场、公园、景区,一个个游玩的身影和阵阵的欢声笑语打破了冬日的沉寂,通过户外活动,大家享受着春节假期的闲暇时光,迎接美好春天的到来。 编辑:章颖慧

  2月2日晚,在京韵十足的戏曲开场音乐中,北京冬奥会冰壶项目在化身“冰立方”的国家游泳中心率先开战。中国混双组合范苏圆、凌智迎战2018年平昌冬奥会混双银牌组合,瑞士选手佩雷特、里奥斯。   赛场内分设A、B、C、D共4条冰壶赛道,中国队的比赛在D赛道进行。主场观众热情呐喊,中国队每一次漂亮的击打都引发阵阵欢呼。首次站上奥运赛场的范苏圆、凌智沉着冷静、发挥出色,经过8局较量双方战成6比6平,通过加赛中国队7比6战胜瑞士队。   本届冬奥会冰壶项目设男子、女子、混双3个小项,其中混双是上届平昌冬奥会新增项目。赛程从开幕式前两天一直持续到闭幕式当日,是本届冬奥会比赛时间最长、比赛场次最多的竞赛大项,合计场次超过百场,其中混双比赛共7个比赛日,金牌将于2月8日产生。(记者 柴思源) 编辑:贾小燕

蒙牛集团荣获国家级绿色制造系列荣誉 旗下5座工厂获评绿色工厂

  工信部近期公布的2021年度绿色制造名单显示,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入选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旗下的5座工厂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称号,成为目前行业中拥有“国家级绿色工厂”数量最多的企业。   面向绿色发展,深挖绿色动能,已成为“双碳”目标下中国制造业的共识之举。在近日召开的内蒙古两会上,内蒙古自治区人大代表、蒙牛总裁卢敏放提出了关于“高端化智能化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树立乳业净零排放可持续发展标杆”等建议,以蒙牛推进绿色智能高端制造的实践经验,为全国乳业加工制造企业的绿色转型提供了“蒙牛方案”。   推动“责任供应链”共建成为“国家级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   涵盖种养殖、加工制造到销售终端各环节的乳业,拥有着最长的食品行业产业链。“绿色供应链”,为全产业链提出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更高要求。   打造责任供应链是蒙牛面对气候变化、碳排放、健康与安全等全球性挑战的应对策略。通过致力于履行责任采购,蒙牛将ESG风险理念融入供应链管理,赋能供应商,以降低整体产业链的社会与环境风险。蒙牛发挥行业龙头优势,持续加强“责任供应链”建设,制定《供应商行为准则》,对供应商提出ESG准入要求,包材原纸通过FSC森林体系认证100%、棕榈油采购自通过RSPO认证的供应商100%,推进产业链各环节协同减碳、共促“绿色发展”。   2020年,蒙牛先后发布《可持续发展报告》《生物多样性报告》,携手合作伙伴和广大消费者,打造更高水平的绿色产业链、责任供应链,推动“负责任的消费”成为全社会共识。   新增5座“国家级绿色工厂”绿色发展行业第一   按照绿色工厂系统评价指标体系,入选对象需要从基本要求、基础设施、管理体系、能源资源投入、产品、环境排放、绩效等方面,按照“厂房集约化、原料无害化、生产洁净化、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的原则进行考核。在工信部2021年度绿色制造名单中,蒙牛旗下北京低温、察北常温、和林低温、和林奶酪、当阳冰品5座工厂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称号。截至目前,蒙牛共有22座工厂获得“国家级绿色工厂”荣誉,成为行业内拥有“国家级绿色工厂”最多的企业。   蒙牛在乳品生产加工的每个环节,都融入了绿色理念:制定有效的用水管理措施,实行3U节水策略,截至2020年底,共开展64项节水项目,涵盖了从预处理、灌装、清洗、制冷、水处理等全部工艺流程的各个环节;持续推进可再生能源应用,实现高效节能降耗,2020年,蒙牛应用可再生资源(生物质)产蒸汽30.9万吨,利用太阳能光伏发电4,660兆瓦时,新建分布式光伏发电站1座,装机容量4.7兆瓦,总装机容量达13.4兆瓦;在运营、仓储、物流和包装环节,蒙牛同样坚持循环经济,将绿色环保理念贯彻始终,不断地探索绿色物流的多种可能性。   提升标杆工厂示范意义助力全产业链可持续发展   作为中国乳业龙头企业,蒙牛基于多年来践行绿色发展的经验,构建起由“董事会-管理层-各业务单元”组成的ESG管理架构,实施了一系列绿色创新举措,全力打造绿色发展的乳业龙头。荣获国家级绿色制造“两强”荣誉,是对蒙牛多年来坚持践行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与实践的肯定与鼓舞。   本着“绿色设计、绿色产品、绿色生产、恢复自然绿色”的原则,蒙牛积极践行绿色制造,开展碳排查并确定减碳目标,致力将可持续发展融于公司运营的每个层面。目前,蒙牛正在开展数字化赋能行动,推动智能制造与绿色制造相结合,通过推动全产业链智能化改造,蒙牛未来建设的奶粉工厂、益生菌工厂都将按照“黑灯工厂”标准来打造。   (蒙牛武汉工厂太阳能发电)   以蒙牛武汉生产基地为例,该厂运用了国际化的设计理念和代表世界前沿科技的展陈设备,打造成生态化、森林式的乳品标杆工厂。在厂区内,自动化流水线上自然光流泻而下,成为车间内主要照明方式,车间外的“碧水中心”每天处理6000吨污水,可用作绿化灌溉,还将产生的污泥回收制成有机肥料,供厂区内的农场使用。同时通过生产计划、质量、设备、成本四方面的高度数智化,实现了精细管理、保障产品质量、提升运营效率、推进节能减排。   在蒙牛工厂中,清洁能源使用占比已达15%左右,各类环境指标逐年改善提升。最新的数据测算显示,蒙牛的单位产品碳排强度优于国内全行业,与国际领先企业处于同一水平。同时,蒙牛积极号召全体员工参与到环境保护中,共同守护绿色家园。   在可持续发展战略引领下,蒙牛以“更营养的产品,更美好的生活,更可持续的地球”为目标,全面推进经济、社会、环境各项行动,在质量安全、碳排放管理、责任供应链、牧场环保、动物福利、营养健康、绿色生产、循环经济、公益慈善等重要议题上扎实推进,推动可持续发展理念真正落地全产业链。 编辑:孟捷

1月19日,为提升基层员工的纪法意识,规范员工行为,杜绝节日期间出现违纪违法现象,国网松山区供电公司纪委联合党委办公室,积极组织开展“送纪送法到基层”警示教育活动。   本次警示教育活动,公司邀请了大川律师事务所王伟律师,为公司基层职工教授了一堂内容丰富,警示作用极高的纪法课程。王伟律师围绕《宪法》、《民法典》、《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等5部法律开展法律知识普及,针对系统内外违法行为典型案例进行展开讲解,生动形象的为职工阐述了违法行为是如何在我们身边发生的,以及违法违纪行为带来的严重后果,切实触动了员工的思想认识,深刻把握了国家、企业全面从严治理形势,告诫全体职工慎终如初始,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常弃非分之想,心存敬畏,行有所止,督促全体干部员工汲取教训,引以为戒,不忘初心,永葆廉政本色。   公司党委、纪委高度重视此次活动。公司纪委书记左楠楠针对此次活动特别强调:送纪送法下基层就是要改变以往把员工集中上来的方式,变为主动“走下去”,采取说纪律、讲法律、解疑问的方式,面对面的讲,让基层员工明白“不该干什么”,切实教育基层员工知法守法,心存敬畏。   此次“送纪送法到基层”警示教育活动,为全体党员干部和全体公司职工都敲响了违纪违法的警钟:一旦放松党纪国法的教育,就意味着向腐败妥协、低头,各种不正之风就会乘虚而入、滋生蔓延,终将付出难以挽回人生代价;正确引导公司员工清廉过节、平安过节。(周建春  满雪琪) 编辑:郭伟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