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 154个相关结果 0次浏览

蓝冠体育,蓝冠代理_创新不止 未来可期——呼和浩特市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扫描

       在创新这场没有终点的马拉松中,呼和浩特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统筹贯通,补齐短板,合力攻坚,正以蓬勃昂扬的奋进姿态,为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高质发展点燃强劲引擎。   深化改革   完善创新驱动发展政策体系   创新能力既是衡量城市综合竞争实力的重要标志,也是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直接推动力量。   呼和浩特市大力推进科技创新政策体系建设,2018年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推动科技创新构建区域创新中心的实施意见》,通过财政资金的鼓励和引导,优化要素配置,补齐产业短板,加快形成以创新为引领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2019年,呼和浩特市在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排名中,位列全国各大城市第50位,凸显了该市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激发创新动能的实力。   2021年,呼和浩特市对这一实施意见进行完善,采取“后补助”的方式,提高科研人员的奖励比例。对获认定的国家级创新载体,将一次性给予最高500万元奖励支持;对获认定的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大学科技园,一次性给予100万元奖励支持;对获认定的国家级企业工程(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发中心等研发机构,一次性给予200万元奖励支持等。   创新,需要投入“真金白银”。据统计,2021年上半年,呼和浩特市进一步加大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共争取上级科技项目346项,争取资金2.2亿元;呼和浩特市本级投入重大科技专项经费4500万元,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项目经费1200万元。这些经费和项目的实施,为地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心剂”。   记者翻看呼和浩特市科技创新三年行动方案(2021-2023),上面明确提出,到2023年将呼和浩特市建成产业创新能力大幅提升、科技成果转化顺畅、高技术和科技型企业汇聚、技术创新体系完善、创新人才集聚、创新氛围浓厚的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城市。   夯实基础   推动创新平台载体建设升级   2020年初,由金宇保灵生物药品有限公司总投资近3亿元建设的生物安全三级动物实验室落户呼和浩特市。   这个实验室是国内首家完全由民营企业自主筹资建成的规模最大、功能最全、可进行大动物感染试验的科研平台,可为高等院校、科研机构、行业企业提供科研共享的公共服务平台,对我区畜牧业健康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当前,实验室已取得口蹄疫、非洲猪瘟、人畜共患病(布鲁氏菌病)等疫苗研发活动资质。   这是自治区科技厅通过实施科技项目、聚集创新资源、强化科技服务等方式,在民营企业打造科技创新平台的一个实例。   如何让呼和浩特市全社会研发创新投入找到集中区、着力点?呼和浩特市继续加强创新平台载体建设,充分发挥自治区高校、科研院所集聚优势,重点推动建设一批国家级、自治区级技术创新中心、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企业研究开发中心等科技创新平台载体,营造全区一流创新创业环境。目前,全市累计建成各级各类创新平台载体共193家,拥有各级各类研发机构447个,首府科技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加强。   围绕主导产业关键技术短板和卡脖子问题,呼和浩特市正积极建设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和草种业技术创新中心,力争在高级别平台载体创建上取得新突破。   与此同时,呼和浩特市加大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企业的培育力度。做强培育服务机构,加大对企业培训力度。全面落实各类有关创新主体的优惠政策和奖励措施,形成科技型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梯次培养。   7月11日,哈尔滨工业大学与呼和浩特市科技局就哈尔滨工业大学助力“科技兴蒙”行动、哈工大博导团呼和浩特行活动事宜进行交流对接。呼和浩特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杨乌日吐在对接交流时表示,要借此机会,积极搭建与哈工大联系渠道,坚持互补融合,通过哈尔滨工业大学科研优势,促进呼市新材料、新能源、装备制造、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等领域产学研深度融合。   当前,呼和浩特市科技局依托呼和浩特科创中心,围绕构建科技综合服务体系、技术交易平台,正积极推动自治区和呼和浩特市共建科技大市场,共同促进区域科技资源整合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创新引领   激发城市创新成果不断涌现   2019年,中环股份有限公司向全光伏行业推出最新产品——12英寸超大硅片“夸父”系列,一举打破了世界单晶8英寸硅片技术框架。   中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沈浩平表示,“夸父”的发布将更大幅度的降低光伏电站的初始投资成本和发电成本,在助力制造企业获得更高收益的同时,也使更多地区的平价和竞价项目顺利实施,有效推动全球光伏市场进一步发展。   围绕乳业、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信息技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等领域,呼和浩特市实施关键技术攻关和应用研发,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及转型升级步伐,推出一批在全国甚至全球具有一定优势的高新技术和“拳头”产品。   通过大力实施科技惠民工程,呼和浩特市在重大疾病防治、蒙中医药、生态环境保护等领域也取得一系列科技成果。   2019年,呼和浩特市正式迈入地铁交通新时代。呼和浩特市轨道交通建设公司将云计算、大数据技术运用到轨道交通的设计、建设、运营全环节,实现信息化业务全覆盖,提升了资源利用率、平台安全性及业务服务可靠性,较大地节省了前期投资和人力成本,为呼和浩特地铁注入“云智慧”和新能量。   内蒙古蒙草生态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退化草原生态修复与草牧业可持续发展技术集成及产业化示范”项目,建立了荒漠草原退化生态系统综合修复技术和模式,目前累计推广示范15000亩,建立人工草地5000亩,提出荒漠草原家庭牧场草畜平衡化配置模式,建设规模化生态牧场50个,并编制发布国家标准“退化草地修复技术规范”,行业标准“草原生态牧场管理技术规范”。   2020年,呼和浩特市加快推进“科技兴蒙”行动,促进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政策链、资金链深度融合,共计投入“科技兴蒙”行动重点专项2.2亿元,企业配套资金8亿元,共支持29个科研项目。这些科研项目预计可产生新工艺、新技术30项以上、新产品40项以上、专利60项以上、软件著作权90项以上。   创新不止,未来可期。“十四五”开局起步,呼和浩特市启动实施“两区两中心五基地”科技创新工程,计划在5年内推进金山国家级高新区提质进位、和林格尔新区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建设、创建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草种业技术创新中心、开展兽用疫苗研发基地、草原家畜种质创新与繁育基地、光伏材料先进技术示范基地、生物发酵特色产业基地、北疆科创中心联合创新基地建设,打造全区乃至我国西北地区重要的科技创新中心。 (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及庆玲)   (本文图片由呼和浩特市科技局提供)

  最新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总量已达2.64亿人,中国人平均寿命达到77.3岁。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人们将逐步进入长寿时代、百岁人生。“莫道桑榆晚,人间重晚情”,占总人口近五分之一的老年人的幸福生活,涉及到千家万户、涉及到全社会的方方面面。十多年来,致力于为老年人提供专属金融服务的中信银行,躬身深耕,做实做细。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中信银行积极将“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的行动,落实到为老年人提供适老、便老、乐老的有温度的服务之中。   智慧助老解难题   在当下数字化时代,金融服务“去网点化”,只要一部手机,足不出户便可完成各种业务操作。但是,智能手机却有可能成为横亘在老年人面前的“数字鸿沟”。根据《中国中老年人互联网生活研究报告》,老年人应用网络的比例较低,46.3%的中老年人表示从未用过手机支付,40%左右中老年人会在网上缴纳手机费,30%左右的中老年人会网上购物、手机导航,仅25%的中老年人会用打车软件或缴纳水、电、煤气等生活费用,而会网上挂号、订火车票机票、订宾馆等便利服务的中老年人所占比例更低。   为解决老年人使用智能设备的“痛点“,把“智慧助老”做到实处,全国老龄办、中国老龄协会、中信银行共同发起了“百城千场百万老人跨越数字鸿沟”活动,并发布了《玩转智能手机—开启老年幸福生活》新书。此次活动将在100余个城市,以中信银行1400多个网点为依托,深入周边社区、老年大学、养老机构等场所,开展公益讲座活动,帮助百万以上老年人逐步掌握支付、出行、就医、娱乐等七大场景中智能技术的应用。据悉,中信银行是率先在全国开展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开启智能生活”的银行。   全国老龄办副主任、中国老龄协会副会长吴玉韶在发布会上表示,只有在全社会共同努力下,才能有效解决老年人在运用智能技术方面遇到的困难,让广大老年人更好地适应并融入智慧社会,希望更多的企业和机构能够积极参与。   中信银行副行长吕天贵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正值建党一百周年,很多为了中华民族复兴做出突出贡献的革命前辈,以及在过去四十多年中积极参与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每一位普通百姓,都开始进入了人生的老年阶段,我们要关心他们的生活,急其所急,解其所需,为他们解决办理金融业务、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小事、实事。中信银行作为一家“有温度、有担当、有特色、有价值”的企业,我们要将“学党史、办实事”落到实处,以有温度的服务呵护老年人的幸福,为银发生活增加更多现代社会的亮丽色彩,让老年人在信息化生活中得到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适老服务行方便   针对年事已高或行动不便的老年群体,中信银行“特事特办、急事急办”,开设绿色通道或免费上门服务,以保障客户的金融需求得以满足。中信银行重庆万州支行的一位客户,就因此解了燃眉之急。   近日,一名中年女士拿着存折前来万州支行办理取款,因该存折已经消磁,导致在多个柜台尝试均无法办理。根据操作规程,需存折用户本人前来网点更换新的存折本后才能取出款项。然而,该女士表示自己非常着急,并表明存折是其母亲的代发工资账户,但母亲岁数太大,常年卧床,无法到银行办理业务,这次自己专程从深圳赶回万州代其母亲办理。   得知情况后,中信银行立即启动特殊业务办理流程,派出两名工作人员,携带移动设备上门,向客户母亲核实办理意愿及身份信息,填写签署存折办理委托书,成功办理了业务。“谢谢你们,中信银行真是一家有温度的银行。”看着办好的业务单子,该女士感激地说。   这仅是诸多中信银行适老、助老服务业务的一个缩影。从2012年起,中信银行在全国1400余家网点全面进行适老化改造,为老年人提供老花镜、血压仪等设备。2020年12月中信银行推出《无障碍厅堂服务规范》,针对老年人、残障人士使用银行网点服务不便问题,从完善无障碍设施配备、制定残障人士的服务细则、优化柜面服务流程等方面,进一步提高对老年人、残障人士等群体的服务保障能力。   据悉,当前各家银行分支网点在业务实际办理中往往采用面签、人脸识别等方式,对业务办理所需的相关个人信息进行确认。然而,这项出于合规性、安全性考量而采用的规范流程,却在现实中对老年人、残障人士等群体造成诸多不便。与此同时,部分人群也因姓名中带有生僻字,而无法顺利实现身份验证、跨行转账、在线支付等各类常规操作。   “中信银行相关规范的推出,重点在于理念更新,可以让更多人关注到无障碍服务的重要性。相信这会在未来持续推动无障碍服务规范的不断改进和完善。”深圳市无障碍环境促进会会长余冠彬表示,中信银行无障碍服务的完善,在确保合规的基础上,根据客户实际需求,优化服务流程,对提升从业人员的无障碍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完善银行物理空间无障碍配置等方面具有积极意义。   “信守温度”赢口碑   中信银行始终秉承“信守温度”的服务理念,这正契合老年人更加需要温暖、需要陪伴和关爱的客群特点。早在2009年,中信银行率先推出国内第一张面向老年人的专属借记卡“幸福年华卡”,开启了针对老年客户的专属金融服务。2017年,中信银行作为独家合作金融机构,配合司法部、人社部开展“综合性公证养老业务试点”,将公证处的司法服务和银行的金融服务相结合,为老年人提供房产、金融资产养老等多种养老方式的安排,探索司法制度支持下的为老服务新模式。2019年,中信银行将养老金融服务上升为全行战略,与中国老龄协会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并提出“构建覆盖全生命周期养老金融服务体系”的规划,履行打造“养老金融主办行”的战略愿景。   近年来,为进一步满足老年客户金融和非金融服务需求,中信银行从生活入手、从细节出发,依靠中信集团的综合平台,全面升级“幸福+”老年服务体系,围绕老有所养“幸福+财富”、老有所医“幸福+健康”、老有所享“幸福+优惠”、老有所学“幸福+学院”、老有所游“幸福+出游”、老有所乐“幸福+舞台”六大服务板块,满足老年客群个性化服务需求,打造特色爆款服务,全面加强老年客户服务。   此外,针对老年客户特点,中信银行给他们送温暖、送服务,帮助他们乐享老年生活:连续举办六届“幸福年华”广场舞大赛和三届“幸福家.爸妈才艺大赛”,累计参与的老年客户上百万;开展万场“玩转智能手机”“防范金融诈骗”等讲座活动,将金融防诈骗、智能手机使用等课程,送给全国上万个小区的百万老人;联合中国老龄协会出版《老年金融知识读本》,该书被纳入“全国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系列丛书”及“全国老年大学辅助教材”,并获评“2020年向全国老年人推荐优秀出版物”;2020年3月,中信银行推出老年客户专属客户服务热线“幸福专线”,可一键接通人工客服,并可一键转接全科医生;2020年7月,上线老年客户专属“幸福+”版手机银行,字体更大、常用功能优先展示,更加方便老年客户的使用。   诸多的“有温度的服务”和业内首创,让中信银行“幸福+”老年服务获得老年客户及国家有关部门的充分认可。2020年,在国家级为老服务奖项评选中,中信银行广州分行、成都分行、天津分行海河支行、重庆分行鲁能星城支行等四家机构荣获全国“敬老文明号”称号,成为获评单位最多的金融机构之一。   对用户体验的极致追求,是互联网时代产品服务的典型特征,贴心温暖的服务为中信银行赢得了老年客户,也带来了丰厚的回报。截至2021年5月末,中信银行累计服务老年客户1690.50万,占全行借记卡客户数的21.52%;老年客户管理资产1.35万亿元,占全行零售客户管理资产的56.34%。中信银行副行长吕天贵表示,养老金融服务不仅是金融机构的业务发展需求,也是响应国家战略、顺应时代发展的主动为之,更是社会责任和担当的体现。中信银行将持之以恒,全力以赴,建设成为一家“有担当、有温度、有特色、有价值”的客户首选养老金融主办行。

红色音浪来袭!鄂尔多斯社区居民唱红歌!现场热烈!

  6月19日至20日,达拉特旗昭君街道南干社区组织开展了“同开一扇窗共唱一首歌”大型红歌演唱活动,辖区各居民小区文艺队与广大居民共同唱响嘹亮的红歌,讴歌党的丰功伟绩,激发群众爱党爱国情怀。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共产党辛劳为民族,共产党他一心救中国……”6月19日下午,活动首先在南干社区四季花城小区拉开帷幕,小区文艺队队员们身着统一的服装,伴着慷慨激昂的旋律,齐声唱响《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深情表达爱党爱国的炙热情感。   现场,四名队员手擎鲜艳的党旗,其他队员则整齐地排列成党徽图案。在文艺队的领唱下,小区的广大居民也纷纷加入其中,大家或走出家门来到现场,或打开窗户挥动国旗,共同放声歌唱。随后,活动在东源国际、水鑫苑等多个小区开展,广大居民激情唱响《唱支山歌给党听》《歌唱祖国》等一首首耳熟能详、脍炙人口的经典红歌,大家用音乐讲述百年党史、用歌声礼赞百年党恩。   一场场热烈的活动,一句句深情的歌唱,唱出了党的光辉历程与丰功伟绩,唱出了祖国的山河锦绣与国泰民安,唱出了人民群众爱党爱国之情,更加坚定了广大居民群众永远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心和决心,凝聚起了广大人民群众奋进新时代、逐梦达拉滩,齐心协力建设“亮丽黄河湾、多彩达拉特”的力量。

蓝冠注册1956,蓝冠待遇_乌兰察布:“我帮你”

  初夏的乌兰察布阳光正好   5月9日,在集宁区中心广场上   11面“我帮你”新时代文明实践   志愿服务旗帜迎风招展   法律工作者方队   医务人员方队   人民干警方队   ……   14个方队着装整齐   为“我帮你”文明实践揭牌   乌兰察布市为党史学习教育   “我为群众办实事—我帮你”   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   集中行动做了充足准备   全员紧随“我帮你”   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号令   “我是党员我帮你”   “我是团员我帮你”   “我是志愿者我帮你”   着力解决   事关民生、事关基层、事关群众的   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   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   和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   党员干部以志愿服务形式   为群众排忧解难   使“我帮你”成为乌兰察布市   上下的共同行动   成为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强大力量

  “这些果树还处于幼树阶段,树枝在修剪的时候要掌握轻剪缓放,短截程度要稍微重些……”在突泉县太平乡大青山村果农赵敦明家的林果园,突泉县林业和草原局高级工程师张艳青向聚集而来的果农演示讲解剪枝技术。   连日来,突泉县林业和草原局主动作为,选派专业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为果农进行春季果树栽培与剪枝技术宣讲,提升林果质量,助农增收。   为便于给全县果农提供技术指导和技术服务,突泉县林业和草原局还成立了专业的技术服务团队,组建了全县果业联盟微信群,在群里答疑解惑的同时,农技人员会根据果农们的需求,在田间地头通过技术讲解、手把手传授、现场指导、解答咨询等方式,为果农讲解施肥、修剪、病虫害防治等果树管理知识,帮助突泉县果农提高果树管理水平,为增产增收夯实基础。(张禹)

  4月13日,包头副市长、市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卜连海到市交管支队调研指导“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开展情况。   卜连海详细了解了全市公安交管部门党史学习教育与“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开展情况。   卜连海对市交管支队“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开展情况给予了充分肯定。他强调,要结合实际开展特色鲜明、形式多样的党史学习教育活动,真正把党的历史学习好、传承好、发扬好。要把党史学习教育与全市交管工作结合起来,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以党史学习教育作为推动公安交管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和强大动力,开门搞教育、下沉到基层,广泛倾听和解决群众的所急所盼,推动更多民生实事落地落实,增加民生福祉,切实提高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记者梁彦强)

蓝冠首页,蓝冠总代理_最少最好最快最优满满诚意邀请“城市合伙人”——包头:包你满意等你来

  包头,快进ing!   包头,双翼的神马奋发正青春!   包头,包你满意,让美好生活再升级!   包头,一座既古老又年轻的城市。你可能在“天苍苍、野茫茫”的诗词中遥想过她,可能在“我们将成钢铁工人,把青春献给包钢”的歌曲里唱过她……而今,包头用包你满意的一流营商环境努力成为投资兴业新高地、生活工作理想地。   营商环境是城市最重要的竞争力,是一座城市最好的“梧桐树”、最大的“吸铁石”,包头用最大的真诚与执着,释放着这个城市的磁引力。   包你满意,包头马上办——   一流营商环境,必须是“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最优营商环境,必须是最高标准、最高水平、第一等的营商环境。包头锚定目标:包你满意!   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市纪委监委、市委组织部先后制定《包头市打造一流营商环境若干措施》《包头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的决定》《政协包头市委员会关于加强优化营商环境民主监督工作的实施意见》《充分发挥纪检监察职能促进营商环境持续优化的实施意见》《组织工作服务建设一流营商环境大力推进招商引资的若干举措》等一系列文件,给予我市优化营商环境强有力的组织保障,最少最好最快最优的营商环境正在形成。   时限最少!包头市行政审批时限大幅压缩,企业新开办时间压缩至1天以内,设立登记、刻制印章、申领发票、社保医保登记、住房公积金缴存登记只需0.5个工作日就可办结;市住建局将社会投资简易低风险工程建设项目主流程审批时间压缩至12个工作日,将社会投资的工程建设项目总流程审批时间控制在30个工作日以内,可为企业开工投产争取近2个月时间;水电气暖报装等完成时限已达到全国先进城市水平。   服务最好!在包头开办企业免费赠送包括营业执照、公司印章、税控设备等“大礼包”;城市建筑垃圾处置(排放)证照有效期从15天延长到半年,减少了企业跑动次数;政务服务推出一批24小时在线申报、无人干预、自动审批事项,推进审批服务标准化规范化;网上办、掌上办、一次办、就近办的形式更加丰富,目前网上可办率达到95%,今年力争实现100%。   办事最快!通过减流程、缩时间、提效率、增服务,包头不动产登记服务增值提速60%;普通货物运输经营许可证核发时限由20个工作日压减为即办件,当场申请、当场办结、当场发证;对于其他没有量化的措施对标国内先进做法,提出了一系列包容普惠措施。通过减时限、减材料、减环节、减跑动,包头市总体的行政审批申请材料压缩58%,办理环节压缩45%。   环境最优!“旗县区开办企业实行‘三费全免’、实现零收费”,“对高频事项进行树立再造新制度、新流程”,“出台营商环境2.0版工作标准”,“开展集中审批日活动”,各地区、各部门在优化营商环境上新动作不断、新亮点频出。市不动产登记中心继续推进与税务、住建、公安等部门的紧密合作,扩充“互联网+不动产登记”网办业务范围和相关功能,为广大企业和群众提供更多、更优、更便捷的服务;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加快补齐全流程电子化交易短板,完成政府采购和自然资源“全区一张网”系统部署,实现交易电子化全覆盖。   包你满意,包头不打烊——   一流营商环境是助推地区发展的“培养基”、促进发展的“催化剂”。   春节过后,我市多个地区、多个政务服务部门作出了“周末不打烊”甚至“全年不打烊”的服务承诺。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达茂旗政务服务大厅、固阳县公安分局政务公安业务窗口、稀土高新区社会保障大厅、东河区人社部门等在年初就推出了周末服务。双休日“不打烊”、“预约办理”、“延时办理”、“午间办事服务”等贴心的服务方式也不断推出。   为打造“包你满意”的营商环境城市品牌,包头把服务延伸到审批和监管之外,实时在线主动解决企业的难点、需求。组建由市、旗县区四大班子和部分行业主管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参加“1+10+N”的“包头企业高管”微信群,企业提问题,部门领问题,群内督办问效,使得企业家与政府之间的交流没有时间和空间的距离,政府也能时时刻刻面对面、心贴心地服务企业。对市场主体做到“有求必应、无事不扰”,为企业发展提供“店小二式”“保姆式”服务,实现政企沟通“即时”化,处理问题“高效”化、政商关系“亲清”化。   与优化营商环境互为因果的,是招商引资的丰硕成果。2020年全市外出招商、在包会见企业达2337家,签约项目397个,协议总投资约2691亿元。今年前两个月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90.7%,仅3月份一个月各旗县区共签约项目221个,落地项目130个,全市19个产业招商工作组共签约项目265个,落地项目143个。   包你满意,包头欢迎你——   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今年以来,我市率先在自治区出台了《关于加快引进培育重点产业领域中高端人才的若干措施》《关于支持吸引青年人才来包就业创业的若干措施》和《包头市服务高层次人才若干措施》三大人才政策措施,在人才“引、聚、留”上以诚意招人,以真金白银的支持留人。   “最高给予1亿元的综合项目经费支持”,“通过科技成果转让取得的净收入或股份出资比例,提取70%以上份额用于奖励”,“采取新建配建和盘活存量房相结合的方式筹集人才住房8万套”……项目经费如何支持,优秀贡献如何奖励,人才需求如何保障,文件中都作了明确、具体的规定。同时紧盯各类人才最关注的问题,围绕安居保障、子女入学、配偶就业、医疗保健、居住生活等,出台了一揽子服务措施。   除上述三大政策外,我市还从创业场地、资金、培训以及服务等方面,为各类人才提供“全链条、全维度”的一流创业环境。近百万平方米的创业场地,只要您有创业意向,皆可联系入驻;创业贷款对象全覆盖,只要您来包创业,20万元至600万元的创业贷款皆可联系申请;创业工作政务服务优化升级,只要您来包头创业,“上门帮办”“云上办、一站办”“不断档、不打烊”等服务皆可即时享受。   春风不独开春木,更促浪花高似屋。这些重商、亲商、安商、扶商优惠政策的出台,让这座城市真正成为市场主体投资创业的热土、居民个人享有幸福生活的宜居宜业之地,集聚起更多的人在这里生活,吸引更多的企业到这里发展。   包你满意,包头情意真——   今年春节上班第一天,包头市认真贯彻落实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召开的全区优化营商环境大会精神,分别召开了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大会和全市担当作为狠抓落实大会,结合包头实际再进一步发动、再进一步部署安排,动员全市党员干部“跑起来、抢时间、争第一”。   打造一流的政务环境、法治环境、产业环境、城市环境,全市上下咬定目标,奋进勃发,以最快速度推动营商环境跨越式发展。   在包头,政府改革“放管服”、行政行为“少好快”成为打造一流政务环境的先手棋。各种审批事项都下放到了离企业和居民更近更方便的下级,管与服充分融合,在审批和监管之外,为企业、为居民个人真服务、服真务。   在包头,依法、诚信、公平和透明成为打造一流法治环境的关键词。完全依法办事,什么事情都按照法律法规和政策办,不管是企业还是市民,大家办事不用到处托人找关系,更不用花钱送好处,就能把事情很简单、高效地办好。   在包头,市场、要素、生态、氛围成为打造一流产业环境的代名词,企业生产经营需要的各种要素都易于取得,产业发展所需要的各维度供应能力都有保障,全社会尊重企业、尊重产业工人、尊重创业者和劳动者的社会氛围一以贯之。   在包头,生态美、便利化、品质化成为打造一流城市环境的核心词。“三百米见绿,五百米见园”,百座大型公园广场、百里城市绿道,成为包头的靓丽名片。优质均衡的教育布局、便捷高效的公共服务、到处洋溢的科学人文精神让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们幸福满满。   今天的包头,资源能源富集、工业基础雄厚、创新要素集聚,多种业态竞相发展,宜居宜业又宜游。   包容开放,包头懂你。这是一座左手豪迈大气,右手柔情贴心的魅力之城。你有梦想和实力,我有“包你满意”的包式服务,两者必会碰撞出耀目的火花,结出甜美的果实。白云悠悠,碧空澄净,繁荣昌盛欣欣向荣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包头,C位以待……   全媒体记者:张燕青

  近日,记者从乌海市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和自治区党委工作要求,乌海市将利用4个月左右时间在市、区党委政法委和法院、检察院、公安机关、司法行政机关、国家安全机关以及强制隔离戒毒所全体在编在职干警,镇(街道)政法委员中开展政法队伍教育整顿。   按照工作部署,乌海市坚持全面从严管党治警,围绕“五个过硬”要求,紧紧抓住“关键少数”,突出筑牢政治忠诚、清除害群之马、整治顽瘴痼疾、弘扬英模精神四项任务,抓好学习教育、查纠整改、总结提升三个环节,全面正风肃纪、反腐强警,加强革命化、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并把开展教育整顿与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有机结合起来、贯通起来,努力打造一支党和人民信得过、靠得住、能放心的政法铁军。   乌海市也将通过开展政法队伍教育整顿,着力查办一批涉贪涉腐涉伞案件,清除一批“害群之马”,整治一批顽瘴痼疾,化解一批涉法涉诉信访积案,选树一批政法英模,建立一批长效机制,不断推进政法队伍“四化建设”,切实解决政法队伍中存在的政治不坚定、司法不廉洁、执法不公正、遇事不担当、作风不过硬等问题,坚决彻底肃清邢云、赵黎平、马明、武凤梅等流毒影响,全力净化政法机关政治生态。(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郝飚)

  水深鱼极乐,林茂鸟知归。良好的营商环境是一个地方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而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   近日,自治区党委政法委员会、自治区党委全面依法治区委员会办公室,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若干措施》(下简称《措施》)的通知。《措施》指出,加强诚信政府建设,清理涉企业收费,依法慎用强制措施等,对我区进一步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提供了方向和指导。   行政执法 严格规范   行政执法的规范与否,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营信心和经营成果。去年4月,我区施行了《内蒙古自治区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办法》,要求在基层行政执法时必须佩戴执法证件和执法记录仪,作出处罚时必须上传证据材料,而且该办法也对行政执法流程作出了严格规定。   为了严格规范执法行为呼和浩特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开展了为期半年的规范基层药品监管执法行为专项整治行动。赛罕区一家药房的吴姓老板告诉记者,现在执法流程非常严格,执法人员出示执法证后,开展的检查都是按照流程走,我们做小老板的非常安心。负责这次整治行动的有关负责人表示,通过这次整治加大查办力度,会集中查处一批“小鬼难缠”“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典型案件,并及时通报曝光,做到查处一起、警示一批、教育一片,形成有力震慑。对应当移交的,坚决移交纪检监察机关,追究有关责任。   对于交通执法存在问题,自治区交通厅印发了《规范公路执法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简称《方案》)。《方案》提出,我区各级公路执法监督部门要采取定期或不定期上路随机询问广大车主、走访运输企业、突击检查公路执法单位等方式,全面加强明察暗访,对发现的违规违纪行为,严肃责任倒查和追责问责。   依法办案 服务大局   “检察院温情呵护民营企业发展,特别是办理涉及民企案件时,力争把案件的不良影响降到最低,值得点赞。”在包头市检察院召开的一次民营企业家走进检察机关开放日活动中,山川圣阳热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梁永亮表示。   包头市10个基层检察院与108家民营企业建立了定点联系机制,由院领导和检察官负责定点联系辖区民营企业,与工商联共同加强对民营企业的政策引导和法律服务,帮助解决企业经营发展中的实际问题。   赤峰市元宝山区检察院则是在公益诉讼方面下功夫,在督促行政机关履行监管职责的同时,保护企业权益,实现政企共赢。元宝山区某运输公司经营危险化学品过程中,存在安全生产隐患,当地检察机关向主管行政机关制发检察建议被采纳。行政机关向检察机关征询大额罚款的意见,检察院结合服务“六稳”“六保”要求,考虑罚款会增加民营企业经营成本,提出在罚则内作出其他处罚的建议被采纳。一来一回,既督促相关部门履行职责,又帮助企业维持了正常运营。   通辽市科尔沁区检察院在办案过程中将服务大局和依法办案相统一,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该院在打击虚假诉讼专项行动中,发现一房地产公司不动产被查封,负责人徐某被限制高消费。为避免案件执行完毕后财产被转移,造成执行回转困难,给民营企业带来损失,该院向区法院发出中止执行并解除限制消费令的检察建议,最终法院采纳了该建议。徐某颇为感慨:“遇到这样的事儿,我是寸步难行。没想到检察官主动办案,让我的出行不再受限,公司办业务也便利了。”   执纪监督 真抓严管   1月11日,自治区纪委监委2021年1号文件《关于发挥监督职能优化营商环境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公开发布,聚焦优化营商环境提出8条措施,以纪检监察“硬约束”提升营商环境“软实力”,推动全区优化营商环境,更好地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   “市场监督管理局办证大厅两名工作人员服务态度恶劣并有早退现象”“卫健委卫生计生综合监督执法局法制稽查综合股股长在执法过程中横冲直撞、指手画脚,态度傲慢强横、行为随意刁难”……   开展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以来,乌兰察布市集宁区纪委监委先后受理了7条关于违反优化营商环境的相关线索,党风政风监督室工作人员第一时间前往现场进行核实,对情况属实的相关行为给予严肃处理,并印发通报,通过媒体向社会公开。一时间,这几篇通报在集宁区也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为全区干部职工敲响警钟的同时,也彰显了集宁区纪委监委对破坏营商环境“零容忍”的态度。   近日,乌海市纪委监委通报了7起损害营商环境问题典型案例,通过反面警示震慑,持续释放加强优化营商环境监督执纪问责的信号,切实端正干部的发展观、政绩观、权力观、群众观。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已累计出动305人次,对50个市直部门、单位和167个区属部门、单位进行明察暗访,重点加大对政务服务中心等职能部门执法、服务情况的监督检查力度,发现并督促整改问题73个。全市严肃查处损害营商环境问题,给予党纪政务处分11人,形成了有力震慑。(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帅政)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   ◎正文   发展是硬道理,法治是软实力。与政策支持相比,企业更看重公平竞争的法治环境。   在深入推进全面依法治区工作的进程中,我区不断优化提升法治化营商环境,逐步清理了一批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文件,依法严厉打击各类破坏市场经济秩序、妨碍企业生产经营的违法犯罪行为,制定了《关于进一步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若干措施》,用法治化的手段保证全区营商环境的风清气正。   面对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必须牢固树立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的意识,依法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合法权益,最大限度地减少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影响,以法治帮助市场主体防范化解风险,以法治促进企业创新活力释放。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就是要用法治手段为各类市场主体的产权和合法权益保驾护航。要对知识产权实行全链条保护,加大知识产权侵权犯罪行为惩治力度。要强化对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的司法保护,促进创新要素自主有序流动、高效配置。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就是要为各类市场主体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安心定神。要依法慎用查封、扣押、冻结等强制措施,坚决防止以刑事案件名义插手民事、经济纠纷,对依法能够采取较为轻缓措施的,尽量不采用限制人身财产权利等措施;对必须采取强制措施的,要最大限度减少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影响。   法必明,令必行。我们要围绕高质量发展加强法治建设,坚持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用法治解决好经济发展中的各类难点、痛点、堵点问题,把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落到实处,为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书写内蒙古发展新篇章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