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 121个相关结果 0次浏览

呼伦贝尔大草原是什么?刚刚,重磅发布

  呼伦贝尔是什么   是草原苍苍、林海莽莽   是牛羊满布、野果飘香   是河湖润泽、黑土肥沃   是文化底蕴深厚、   现代气息浓厚的心灵故乡   呼伦贝尔大草原是什么   是停下来的脚步   是远方吹来的风   是纸上跃动的诗行   是心中不变的思恋   其实,你说的这些都对   走遍千山万水   呼伦贝尔唯美   呼伦贝尔大草原   是一张响亮的名片   但不止如此   呼伦贝尔大草原还是一个市域公用品牌   5月26日,   呼伦贝尔市域公用品牌   新闻发布会举行   权威发布“呼伦贝尔大草原”品牌符号、   口号、海报等形象标识   集中展示呼伦贝尔市   文旅、文创、农牧、   农垦、森工区域品牌形象   依托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资源禀赋   呼伦贝尔市坚持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导向   围绕“文旅产业提标提效发展、   农牧业增量增质发展、   新兴产业集约集聚发展、   生态产业乘时乘势发展、   传统产业创新创优发展”   五大行动计划   突出“文旅和生态农牧业”   以“呼伦贝尔大草原”集体商标   为基础注册市域公用品牌   “呼伦贝尔大草原”市域公用品牌   将擦亮呼伦贝尔文旅   和生态农牧业“金字招牌”   推动优质绿色“呼伦贝尔”生态产品   走向全区   走向全国   走向世界   策划:李玉琢梁亮   文案:李存霞   拍摄:李新军马骏驰   剪辑:马骏驰 编辑:贾小燕

从民不聊生到繁荣稳定——外国人眼中中国首个少数民族自治区的前世今生

  编者按:5月1日是中国首个省级民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5周年纪念日。从美国记者斯诺笔下的民不聊生的悲惨景象,到如今外国友人眼中的多元民族文化、现代化城市发展,外国人在内蒙古的亲身经历,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少数民族聚居区的历史性变化。   进入2022年的世界并不太平,新冠疫情高发,地区冲突激化。其中民族问题依然是困扰一些国家发展和稳定的难题,甚至被当作挑起新矛盾的工具,给世界带来更大的不确定性。   尽管以美国为首的一些国家不遗余力地抹黑污蔑,但中国长期保持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事实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特别是一些外国人在民族地区的亲身经历,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少数民族聚居区的历史性变化。内蒙古自治区就是这样一个窗口。即将到来的5月1日,正是这个中国首个省级民族自治区成立75周年纪念日。   2016年春节前夕,内蒙古民族艺术剧院与铁路部门工作人员在呼和浩特至北京的列车上为旅客们表演节目,迎接新春。(新华社发)   1929年,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在内蒙古记录了一幕幕民不聊生的悲惨景象。但如今从其他国度来到这里的人们,再也看不到他笔下的场景,取而代之的是多彩的自然风光、多元的民族文化、日新月异的城市发展和安定祥和的幸福生活。   斯诺目睹“人间惨剧”   1929年,刚到中国不久的美国记者斯诺从繁华的上海出发,沿着铁路来到了当时内蒙古最富裕的商业中心萨拉齐和绥远城,即如今的包头市土默特右旗和呼和浩特市。当时的内蒙古正在遭受一场天灾人祸,本希望到中国感受“东方魅力”的斯诺,却在这里掀开了旧中国黑暗帷幕的一角。   那年夏天,中国西北地区遭受严重旱灾。灾民从四面八方逃到萨拉齐,因为这里不时开展赈灾活动。在正常的年景,萨拉齐大约有4万人口,自闹饥荒以来,人口已逾10万。   斯诺和同伴们走在萨拉齐死气沉沉的大街上。一路上,斯诺看到,街道的两旁挤满了快要饿毙的男女老幼,有的坐在房屋门口,有的坐在街边石上,有的坐在残垣断壁上,有的无力地躺在小沟里。   斯诺与刚逃荒到萨拉齐的一家人聊了起来。过去,这一家老小住在一个村子里,家里有4个儿子,每人都有10多亩地,收获的粮食自给有余。按中国农民当时的生活标准来看,他们在遭灾前过着美满的生活。然而当地竟连续几年不降雨,庄稼颗粒无收。后来,他们遇到一个“机会”,可以把妻女卖给有钱人家。他们不忍心看着她们活活饿死,就同意了这笔交易。剩余的家人,从老家向西南方向长途跋涉了一个星期才到达萨拉齐。   在施粥棚前,斯诺看到一群饥民。他们手里攥着小木碗、空罐头盒或破旧的茶壶,等待开门施粥。他们身上的几乎每一块骨头和每一根青筋都明显凸起,可以用肉眼看得清清楚楚。   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土默特右旗敕勒川文化公园的斯诺雕像。(于嘉摄)   斯诺访问了好几个村镇,类似的凄惨场面接连出现。在绥远城访问时,人间的疾苦和迷惘在斯诺内心深处引起的哀伤和压抑前所未有。在一座寺庙门前,斯诺遇见一位满面病容的母亲,怀里抱着嗷嗷待哺的婴儿。她低着头,任凭一群苍蝇在她身上的破衣烂衫中钻进钻出。斯诺将两块银元塞在她肿胀的手中。她抬头看了看斯诺,又看了看银元,把银元紧紧攥在手里。   “在这里,我有生以来第一次蓦然看到人们因为没有吃的而活活饿死。我在绥远城度过的那一段噩梦般的时间里,看到了成千上万的男女老幼在我眼前活活饿死。”斯诺后来在书中写道。   1929年7月4日,斯诺在绥远城用沉重的笔触写下长文《拯救25万生灵》,记录他眼中的内蒙古。见过了太多的人间惨剧,他对当时国民政府的认同灰飞烟灭,开始探寻红色中国的救国救民之路。他在一篇文章中写道:“我到了戈壁滩南面的小城萨拉齐……这是我一生中一个觉醒的起点。”此后,他深入中国各个阶层,结识进步人士,考察革命根据地,采访革命领袖,撰写《西行漫记》,向全世界介绍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   当时的斯诺已经注意到了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的早期实践。在《西行漫记》中,他专设一章来描写中国共产党1936年在宁夏开展的民族工作,并称其为“在宁夏看到的一件最重要的事情”。11年后,中国首个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诞生。   在如今的土默特右旗萨拉齐镇一处美丽的小公园内,矗立着一尊斯诺的半身雕像。这座小公园就建在当年斯诺目睹的萨拉齐大饥荒抛尸之处。然而,那一段晦暗的岁月已离人们远去。今天外国人眼中的内蒙古,是一片日新月异的热土。   现代化“刷新”边疆印象   就像当年一批外国友人受到斯诺的影响奔赴中国一样,德国人德特勒夫·穆勒来中国也是因为他的偶像———德国前总理赫尔穆特·施密特。1974年至1982年担任联邦德国总理的施密特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也是中德关系的开拓者和推动者。1967年出生的穆勒在青少年时代非常崇拜施密特。在追随偶像的过程中,他从有关施密特的新闻中,时常能感受到中国这个东方大国迈向现代化的强劲步伐。   2014年,穆勒第一次踏上了中国的土地,在北京和内蒙古旅游一个多月。当过去几十年只在地图上看到的国度真实地展现在眼前时,他惊奇地发现,现代化和城市化正在这片历经沧桑的古老土地“上演”,不仅是在北京,在较远的边疆地区也一样。   来中国前的30年间,穆勒在德国一家足球俱乐部担任队医。2016年,他正式来中国生活,定居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为北京、内蒙古和山东的足球队工作。2021年底,他在呼和浩特市开了一家健康管理中心,用多年来在足球俱乐部当队医的经验,开展改善关节、肌肉、韧带损伤的健康养生服务。   “虽说内蒙古地处中国北部边疆,但这里的生活跟其他中国大城市没有什么区别,同样现代、便捷、安全。”穆勒说,移动支付、电子商务、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24小时的外卖服务,无论是在省会,还是在旗县,都能完全覆盖。   他喜欢坐车或骑自行车在呼和浩特市的大街小巷穿梭。“德国城市的街道少、景观好,但我不太喜欢的是,在两个地方之间往往只有一条道路可通达。但中国不一样,四通八达的街道让出行拥有多种道路方案,非常方便。”   这是呼和浩特大召一景。(新华社发)   斯诺曾目睹啼饥号寒、鬻妻卖子惨剧的呼和浩特旧城,如今已是当地著名的历史文化街区,也是穆勒最爱逛的地方。他与妻子骑着共享单车游历古老街巷,感受寺庙的神秘,品尝蒙餐的美味,体验中医的魅力。他完全无法想象,近百年前这些美丽的街巷竟是“人间炼狱”。   2020年初新冠疫情暴发时,穆勒决定留在中国,而不是返回德国。他表示,这是正确的决定。在他家乡德国巴伐利亚州美因河畔的村庄里,很多人都得过新冠肺炎,而他在内蒙古非常安全。中国严格而有效的疫情防控政策使数亿人避免被感染。   就像穆勒看到的一样,自成立之日起,内蒙古自治区共享国家发展成果,不断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在现代化进程中不掉队。内蒙古的现代化不仅体现在外国朋友能直观感受的基础设施建设上,还体现在能源产业体系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理念、农牧业产业发展方式等方面。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是内蒙古发展的方向。   这是呼和浩特市如意河城市风光。(连振摄)   正在全面迈向现代化的内蒙古,经常让那些原本打算到这里感受以蒙古包为代表的传统草原生活的人感到既“失望”又吃惊。因此,在内蒙古生活了5年的英国人科尔特·麦卡尔德时常制作短视频,为人们揭秘当下真实的内蒙古。   “不仅是对于外国人,对于不少中国南方人来说,内蒙古也是一个被‘误解’最深的地区。内蒙古作为边疆民族地区,有自己的独特之处,但这种独特性并非一些人想象中的落后、偏僻。”麦卡尔德说,内蒙古不全是苍茫的大草原,这里的城市和中国任何一个城市一样:高楼林立、街道纵横,拥有现代化的基础设施,去其他省市也非常方便。可以说,内蒙古的每座城市都是中国现代化城市的缩影。   多元文化散发魅力   来自东南亚的音乐人大山来内蒙古生活两年后,深深爱上蒙古族传统乐器和音乐。以前他在创作中喜欢用大提琴,来到内蒙古后,他将作品中很多需要用大提琴演奏的部分,改用马头琴演奏。   “马头琴有恰到好处的忧伤感,触动人的心灵,特别适合我的创作风格,如果早点知道这个乐器就好了。”大山在中央音乐学院和北京电影学院学习音乐创作,毕业后与女朋友一起来到内蒙古生活,创立自己的工作室。   长调、潮尔、马头琴、蒙古鼓……大山对内蒙古的特色音乐和乐器如数家珍,还给自己的架子鼓系上蓝色的哈达。他喜欢去草原采风、与少数民族音乐人切磋,爱喝蒙古族传统奶茶。   大山以前接触的多是西方音乐和文化,来到内蒙古后,真正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多元一体。汉族、蒙古族、回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和习俗,但在同一座城市中,这些特色文化又融合得如此和谐。蒙餐馆里挤满各民族的人,迷恋回族美食的不只有回族人,各民族之间交流都用国家通用语……在多民族混居的内蒙古,不同民族的文化相互碰撞、交融,民族之间相互欣赏、学习。   这给大山提供了创作灵感。他希望,在不远的未来,他可以围绕内蒙古多元文化创作一部音乐剧。“有如此丰富多彩的音乐、舞蹈、服饰,拍摄出来肯定会非常美。”   这是呼和浩特市体育场。(任军川摄)   在内蒙古,不仅多民族文化相互交融,传统文化和潮流文化也能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麦卡尔德就喜欢购买各种有内蒙古民族元素的T恤、衬衫或棒球服。美式复古风格与草原游牧元素的碰撞、街头潮流风格与民族传统风格的结合……内蒙古少数民族元素潮牌服饰特别受到他的青睐。即使离开内蒙古,他也喜欢常年穿着这些从呼和浩特市大街小巷淘来的衣服。   对于外媒恶意指责中国“抹杀”少数民族文化的言论,麦卡尔德感到非常气愤。他经常拍摄有关内蒙古多元文化的短视频发布在海外媒体上,反驳这些言论。   “让我克服内蒙古异常寒冷的天气、坚持在这里生活5年的一个原因,就是这里丰富且多元的文化。”他说,以呼和浩特市为例,在这里,人们能同时感受到汉族、蒙古族、回族的文化,也能同时看到寺庙、清真寺和教堂,这一切都非常自然地融合在一起。(记者 殷耀 张云龙 勿日汗 于嘉 王春燕) 编辑:张彦

  本网讯(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宋阿男)4月26日中午十二点,包头市召开新冠疫情防控第十一场新闻发布会。4月25日,包头市新增确诊病例3例。均为重点人群“应检尽检”中发现,目前已全部转运至包头市第三医院进行救治。相关轨迹和场所已及时向社会发布。   疫情发生后,包头市有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企业生产经营及重大项目建设。市委市政府积极采取多种措施,确保全市各类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具体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包头市发改、工信、农牧、商务等部门和各旗县区成立了工作专班,深入各类企业和各重大项目工地了解企业在生产经营、项目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积极为企业解决在原料保障、物流运输、用工、融资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第一时间予以解决,确保企业生产经营和重大项目建设不受影响。   二是各旗县区全面落实对辖区内各类企业和重大项目建设工地疫情防控的指导责任。成立疫情防控指导组,深入各类企业一线和重大项目建设工地,一对一指导督促疫情防控各项措施落细、落实、落到位,坚决防范疫情扩散风险。   三是各企业和重点项目工地严格落实疫情防控主体责任。立即启动疫情防控应急预案,无死角落实好疫情防控的各项措施,加强员工管理,确保疫情防控和生产经营、项目建设两不误。   同时,包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全力做好民生商品市场供应,确保米、面、油、肉、蛋、奶、蔬菜、方便食品等生活必需品品种齐全、供应充足、价格平稳。目前,包头市各大商超、农贸市场的生活必需品数量充足、供应及时、渠道畅通,能够满足市民的生活需求。 编辑:孙丽荣

  本网讯(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帅政)3月26日至4月25日,中央第三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以下简称“中央督察组”)交办我区举报案件31批共2724件。按照中央督察组工作要求,目前,全区已对第23批88件信访案件进行调查处理,其中已办结31件、阶段性办结34件、未办结23件,责令整改5家,立案处罚3件,罚款金额5.3398万元。   截至4月25日,全区已对第1-23批1927件信访案件进行调查处理,其中,已办结734件、阶段性办结705件、未办结488件,责令整改789家,立案处罚101家,罚款金额714.4076万元,立案侦查38宗,刑事拘留12人,约谈68人,问责67人。   相关案件将持续按照中央督察组边督边改工作要求推进查处整改工作。 附件: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群众信访举报边督边改公开情况一览表 编辑:孙丽荣

  呼和浩特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第34场)上,呼和浩特城市交通集团副总经理王晓东介绍了疫情期间呼和浩特市保障地铁乘车安全采取了哪些措施。   王晓东介绍,按照市疫情防控指挥部的统一部署安排,呼和浩特城市交通集团从严落实各项疫情防控措施,做好消毒消杀工作,确保疫情期间地铁运营安全,为广大乘客提供安全放心的乘车环境。   目前车辆运行时间间隔为高峰期30分钟,平峰期60分钟,根据实际客流情况适当调整,最小时间间隔为10分钟。近日客流明显回升,由每天16000余人(3月20日)回升至每天41500余人(3月29日)。下一步将根据市疫情防控指挥部的安排,逐步恢复正常行车计划。在保障疫情期间的乘车安全方面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把好出入站关口。乘客进入车站后须全程佩戴口罩,现场扫描青城码,并测量体温,经工作人员核验为绿码、体温正常后方可进站乘车。车站所有工作人员上岗前均查验青城码并测量体温,当班期间每隔6小时进行一次体温测量并记录。   二是做好消杀工作。所有车站在开站前及封站后各进行一次全面消杀。运营期间对车站设备设施及公共区域不少于6次消杀,并做详细记录。消杀范围包括站厅层地面、自助售票机、闸机、电扶梯(含扶手)等站台公共区域。列车在上线前及回库后各进行一次全面消杀。在正线运营期间,于折返站,对列车内乘客易接触部位进行一次消杀,消杀间隔约为1小时30分钟。在运营期间,车站与列车按照全新风模式进行通风。乘客使用的单程票票卡在每日运营结束后进行一次消杀。   王晓东说,抗击疫情,人人有责。请广大乘客进站时主动扫码、配合体温监测、全程佩戴口罩。呼和浩特地铁将进一步加强车站通行客流引导,做好重点区域消杀,全力营造健康、安全、和谐、有序的绿色交通出行环境。(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郑学良 王雅静) 编辑:孙丽荣

  记者从河套灌区水利发展中心获悉,河套灌区2022年应急分凌工作完成,截至3月17日,累计分凌引水27722万立方米,乌梁素海补水5749万立方米。   2022年度河套灌区应急分凌工作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从2月15日到3月6日,利用补水专用通道进行分凌引水,累计分凌引水0.4769万立方米。第二阶段,按照黄河防总调令,3月4日10时起总干渠提闸分凌引水,河套灌区全面开始分凌减灾及乌梁素海生态补水工作。(记者张慧玲) 编辑:贾小燕

  3月14日,按照自治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统一部署,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派出一支由医疗、护理、感控88人组成的医疗队奔赴吉林省,支援当地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工作。   3月14日上午,在进行了出发前各项检查后,88名医疗队队员整装出发。此次支援吉林省医疗队队长、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肾内科副主任于磊表示:“临危受命,感到使命光荣、任务艰巨、重任在肩。医疗队一定会用无畏的勇气、无私的奉献积极响应号召,克服困难,早日夺取支援吉林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任务的胜利。”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副院长袁军为出征医疗队送行时叮嘱医疗队员:“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此次支援,要严守工作纪律和疫情防控规定,服从指挥;要竭尽全力救治患者,坚决打赢这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攻坚战。在救治过程中要做好个人防护,不负重托、不辱使命,早日圆满完成任务平安凯旋。”(记者 王 坤) 编辑:郭伟伟

  按照自治区提出的支持呼和浩特实施强首府工程、率先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今年,呼和浩特市将拉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提高主导产业集聚度和竞争力,力争实现一季度工业生产开门稳、开门红。内蒙古中环产业园作为呼和浩特市培育六大产业集群的项目之一,将厚植新材料产业沃土,为呼和浩特高端制造业腾飞蓄力。   预计2022年全年,内蒙古中环产业园将实现产值、销售收入均超过500亿元,纳税超过10亿元。下一步,呼和浩特市将积极支持中环领先生产大直径半导体硅单晶并实施扩能升级。延伸扩展电子级硅单晶、电子元器件、集成电路等高端产业链。加快建设半导体级单晶硅重点实验室,支持集成电路用单晶硅材料的研发和产业化。培育壮大发电装备、输配电装备、储能设备、新能源充电装备、电力成套设备生产、安装和运维产业。为呼和浩特市打造新材料和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更富活力提供强力支撑。 编辑:郭伟伟

蓝冠1956代理,蓝冠登录_丰富市民“菜篮子”

  为保障呼和浩特市蔬菜等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和价格稳定,丰富春节期间市民“菜篮子”,按照市委、市政府有关要求,市商务局积极组织引导我市华联、维多利、食全食美、永盛成、振华、华润万家、浙加都等7家大型连锁超市61个门店,通过设置“惠民蔬菜专区”等形式,推出略高于批发进价、低于周边菜店均价的惠民蔬菜,菜品主要包括了大白菜、土豆、洋葱、茄子、芹菜、西葫芦、大葱等10余种大众蔬菜,更好地满足春节期间市民消费需求。(记者 云艳芳 摄) 编辑:郭伟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