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 130个相关结果 0次浏览

国家宪法日暨全国法制宣传日:百姓“零距离”与法律面对面

  “通过民警的宣传,让我学到了很多的关于宪法的一些知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能遇到,同时也知道了依法办事的重要性。”居民赵倩在听完民警的宪法宣传后感谢的说道。   在12月4日,国家宪法日暨全国法制宣传日即将到来之际,呼伦贝尔边境管理支队上库力边境派出所到共建社区和小学开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全面贯彻实施宪法”宣传活动。   期间,民警在居民小区、辖区小学、广场等区域向居民发放普法宣传单,宣传讲解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等知识。   “民警的讲解通俗易懂,贴近实际,让广大居民了解到宪法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享受宪法权利的同时,要承担宪法规定的义务。”听完民警的宣讲,居民刘秀晶说道。   此次宣传活动,该所民警还向居民宣传了安全防范、禁毒、反恐、防诈骗等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真正在人民群众心里筑起一幢坚实的财产防护墙,提升辖区群众的安全感与满意度。截止目前,共计向群众发放宣传资料500余份,现场解答群众咨询300余次,受教育群众达1000余人。   通过开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活动,使广大居民意识到学法、用法、守法的重要意义,进一步提升了群众对宪法和法律知识的理解,增强了宪法意识和法制观念。(通讯员:李永建、张强) 编辑:温慧娟

呼和浩特:企业和群众可通过蒙速办和政务服务网在线办理业务

  ​本网讯(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郑学良 王雅静 闫晨光)疫情期间,政务服务部门推出了哪些线上服务来保障群众的办事需求?10月11日,在呼和浩特市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第49场)上,呼和浩特市行政审批和政务服务局副局长冉雪江给出答复。   冉雪江说,由于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市本级政务服务大厅已暂停线下服务。为切实保障疫情期间群众和企业办事需求,市行政审批和政务服务局推出以下两种服务模式:   一是蒙速办APP,随时办理。有办事需求的群众,可在自己手机的“应用商店”搜索下载“蒙速办”APP,安装、注册、登陆后,有748个可办可查事项,其中,可办事项616个,可查事项132个,包括失业补助申领、户政、交管、治安;社保卡、就业创业、养老保险;不动产登记、缴费缴税;公积金缴存、提取、贷款;水电气暖缴费等高频事项。   二是全程网办,不见面审批。目前市本级有707个政务服务事项可以足不出户、“全程网办”,其中,依申请六类事项533个,公共服务类事项174个。如:企业设立、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社会保险、人事人才、就业、考试培训等。有需要的市民可以通过浏览器,搜索“呼和浩特市政务服务网”,进入自治区政务服务网呼和浩特市站点,查找需要办理的事项,即可获取办事指南、办事流程。市民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按照办事情形给出的提示,填写信息内容并提交相应电子材料,进行核验,工作人员会在规定时间内居家给大家办理。   冉雪江说,为满足一些特殊人群的需求,我们提供了“无障碍浏览模式”,包含十字光标跟随、指读、连读、智能客服等功能。为了避免人员聚集,造成交叉感染风险,请企业和群众使用蒙速办APP和呼和浩特市政务服务网在线办理业务。 编辑:温慧娟

  9月25日,由内蒙古自治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办,自治区农村信用社联合社承办,内蒙古交通投资集团、内蒙古广播电视台、金谷农商银行协办的内蒙古自治区第一届“企业杯”篮球联赛在内蒙古体育馆拉开帷幕。   内蒙古自治区“企业杯”篮球联赛是国资系统的一大体育盛事,也是国有企业展形象、聚人心、树精神的良好契机,更是深化企业间交流交往的重要桥梁和纽带。   本次比赛将历时5天,自治区24支企业代表队将在68场比赛中同台竞技、激烈角逐、展现风采。本次赛事对于丰富职工业余文化生活,提升企业凝聚力战斗力,促进全民健身运动具有重要意义。   揭幕赛内蒙古农信以71比39战胜内蒙古交投。 编辑:杨旭英

  近日,在内蒙古自治区风光制氢一体化示范项目集中开工包头市达茂旗分会场现场,工人们干劲十足,大型机械整装待发。   达茂旗相关领导及有关部门负责同志通过视频连线的方式观看了自治区风光制氢一体化示范项目开工仪式实时画面,并在达茂旗分会场同步举行奠基仪式。   达茂旗委常委、常务副旗长黄龙向记者介绍:“在本次内蒙古自治区风光制氢一体化示范项目中,包头市主要建设的是内蒙古华电达茂旗20万千瓦新能源制氢示范工程项目、电投新未来达茂旗风光制氢与绿色灵活化工一体化示范项目、申能集团氢能产业与可再生能源一体化项目。这几个项目落地之后将为达茂旗新能源产业打开新布局、产生新推动。”   据悉,包头市3个项目配套年产5000台套产能的燃料电池电堆、燃料电池动力系统和车载供氢系统生产线、8座日加氢能力大于2000公斤的加氢站,落地运营20台氢气高压管束车和675辆氢燃料电池车,制液氨10万吨。预计2023年底前氢能及配套产业项目全部投产运营。   包头市政府党组成员王秀莲表示,今年以来,包头市针对氢能产业刚刚起步的局面,以加入广东省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为契机,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共引进氢能及相关产业项目17个,总投资67.32亿元。全市计划实施重大能源项目24个,总投资649.2亿元,计划完成投资199.22亿元。下一步包头市将倒排工期、挂图作战,确保按期投产运营,壮大氢能产业。   包头市发展氢能产业有着得天独厚的资源和产业优势。首先可再生资源禀赋优秀,风能、太阳能资源丰富且稳定,可开发潜力巨大,在氢电协同发展方面拥有广阔应用前景;同时,作为自治区传统的工业基地,具有丰富的工业副产氢资源和富余产能,可作为近中期氢气的重要来源,与可再生能源制氢一起形成多元化氢源保障体系。其次,氢能在包头市有广阔且难以被其他技术替代的应用场景。在交通领域,包头市作为矿产资源大区和采矿业集聚地区,氢燃料电池汽车以其更好的耐低温和更高的续航里程,有能力负担起新能源汽车革命的重任;在工业领域,钢铁、煤化工等企业正面临着“降成本”、绿色低碳转型、节能降耗等重任,氢燃料电池备用电源、应急保障电源、固定式燃料电池热电联供等技术,可以提升能源系统的安全运行水平和抗风险能力。   记者在釆访中了解到,在氢能生产方面,面向未来,包头市将积极构建低碳、绿色的氢能生产体系。以包头市可再生能源综合应用示范区的建设为载体,充分发挥风光资源禀赋优势,依托自治区批复的达茂旗风光制氢与绿色灵活化工一体化项目、达茂旗20万千瓦新能源制氢工程示范项目和包头市氢能产业与可再生能源一体化项目,以及神华煤化工副产气提纯制氢、包钢焦炉煤气提纯制氢基础,重点开发示范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扩大可再生能源制氢规模,形成“因地制宜,多氢互补”供应格局。   在氢能供应方面,包头市将着眼于布局更加安全、更加经济的氢能供应网络。2021-2025年,重点通过高压气态储氢加长管拖车运输方式,形成“以需定供、点对点”氢气供应模式。全市共建设加氢站8座,其中,达茂旗20万千瓦新能源制氢工程示范项目配套建设加氢站3座,氢能产业与可再生能源一体化项目配套建设5座日加氢能力大于2000公斤加氢站。   在氢能装备领域,包头市在已有项目的基础上,统筹布局,在氢储运、加氢装备、氢能应用等方面提前布局,探索制氢在系统调峰中的应用,不断壮大制氢、燃料电池、整车产业集群。   目前,全市已有已投产氢能装备企业2家,已具备年产300吨固态储氢材料、1500吨贮氢合金的产能。今年实施重点项目8个,其中中氢能源1000吨新型铝基制氢材料项目已开工建设,预计年底投入试生产;浙江蓝能年产5000套车载储氢系统、华电科工制氢设备及配套装置生产包含的7个拟建项目已开展开工前期准备工作,今年陆续开工建设,氢能装备产业产值将达到20亿元。   在氢燃料电池汽车领域,北奔重汽和上海交大共同研制开发的内蒙古首台100kW级氢燃料电池环卫重卡已于2021年7月下线,今年6月17日自治区新能源重卡产业发展大会上,北奔氢燃料重卡签约量达到2600台。风光制氢一体化项目配套建设的年产5000台套产能的燃料电池电堆、燃料电池动力系统和车载供氢系统生产线、20台氢气高压管束车和675辆氢燃料电池车,预计2023年底前全部投产运营。同时,包头市以联合广东佛山市成功入围国家首批批复的广东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城市群为发展契机,正在着力打造示范城市群稀土储氢材料开发与制备基地、高端装备制造基地和氢燃料电池汽车高寒试验场。氢能的下游应用拓展方面,包钢股份技术中心低碳氢冶金研究所揭牌成立,着手开展氢冶金技术研究。   王秀莲说,目前包头市正期待海卓动力、奥扬科技、升辉、万晓、喜马拉雅等项目尽快落地,希望氢能各相关领域企业前来洽谈,到那时包头市的新能源开发和利用又将翻开新的一页。(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吕学先 宋阿男) 编辑:温慧娟

快讯 | 第十届内蒙古“草原英才”高层次人才合作交流会暨呼包鄂乌人才创新创业周在鄂尔多斯开幕

9月3日,第十届内蒙古“草原英才”高层次人才合作交流会暨呼包鄂乌人才创新创业周开幕式在鄂尔多斯国际会展中心举行。相关领域院士、产业领军人才齐聚一堂,聚焦自治区和我市发展战略需求,围绕“双碳”、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把脉行业发展瓶颈,破解产业技术难题,为转型发展聚智赋能。 开幕式采取网络同步直播等形式展览展示自治区人才工作成效,并通过视频形式与呼和浩特市、包头市、乌兰察布市分会场进行连线,展示各地丰富多彩的人才活动。开幕式上为2022年度“草原英才”工程滚动支持入选者颁发证书,举行人才科创园和新建创新平台揭牌仪式、人才项目签约仪式,并为15位院士和专家学者颁发聘书,发布了自治区重点产业重点区域急需紧缺高层次人才需求目录。 本次活动以“强心活点聚才智·创新赋能助发展”为主题,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在鄂尔多斯、呼和浩特、包头、乌兰察布四地同时举办,共计5大类37项活动,旨在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自治区党委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围绕“一心多点”人才工作总体布局,深入推进“强心活点”工程,进一步提升“草原英才”工程品牌效应,搭建创新创业人才与产业项目对接平台。作为本次人才周的主会场,鄂尔多斯市将举办双招双引、研讨交流、考察对接、创业就业等多种形式的人才活动。 鄂尔多斯日报社全媒体记者:白杨、刘博仑、李昱锝、白嘎力 编辑:姚亚兵

  “打竹板儿,响连天,消防是个大课题,生产企业要重视,百姓意识也要往上提……”日前,通辽市扎鲁特旗“老孙话文明”专栏宣讲员孙强化身消防宣传员,他打着快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提示群众要注意消防安全,让消防安全知识更加深入人心。   “老孙话文明”是扎鲁特旗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重点打造的志愿服务品牌之一。今年5月,扎鲁特旗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将“老孙话文明”志愿服务品牌全面提档升级,设专人分管项目团队,并创建工作室,新增加好来宝、文明故事、诗歌朗诵、生活短剧、主题宣传等丰富内容,通过视频日志、情景剧、直播等形式,让品牌更加生动立体,宣讲内容更加生活化,传播辐射面更广,让好政策、好故事更易被群众记住。另外,还以孙强为原型设计品牌漫画logo,让品牌传播得更远。今年,“老孙话文明”品牌被通辽市列为重点品牌,在全市范围进行推广。   据了解,扎鲁特旗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成立于2021年3月,占地面积120平方米,作为城市新名片、人文新地标,自开放以来就成为城乡居民的“打卡地”。该中心共有新时代文明实践所19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245处。中心以旗、苏木镇场(街道)、嘎查村(社区)三级为单元,围绕理论宣讲、文化文艺、科技与科普、助学支教、扶贫济困、法律服务等内容开展“我帮你”系列主题志愿服务活动,目前旗实践中心已成立120余支志愿服务队,各所、站成立志愿服务队350支。   该中心立足扎鲁特旗优势特色,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库,旗、镇、村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共涵盖志愿服务类型45类。在巴彦塔拉苏木,特金罕巾帼志愿服务队为疫情防控检查站的工作人员送去热腾腾的饭菜,全力做好后勤保障服务;在乌额格其牧场,党员志愿服务队为16个分场的老年群体免费开展眼部疾病筛查;在鲁北街道,威林社区与图布信收费所志愿服务队为困难家庭送上米、面等慰问物资……今年上半年,扎鲁特旗围绕理论宣讲、文化文艺、科技与科普、助学支教、扶贫济困、法律服务、防疫救灾等内容开展“我帮你”系列主题志愿服务活动累计2900余场次。   该中心通过进一步整合平台资源,让全旗志愿服务队可以针对自身特色、服务类型对需求进行“领单”,为群众提供分众化、多元化、专业化志愿服务。特色党员服务、巾帼服务、青年服务、科普服务、卫生医疗、法律援助、文化文艺等精准化的分类,让志愿服务向更深、更广、更高层次迈进,将“老孙话文明”“乡音说理到咱家”“血缘”等志愿服务品牌擦得更亮。同时,常态化开展表彰活动,对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和志愿服务项目进行表彰,激励更多的人走进志愿服务队伍,推动志愿服务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该中心不断创新文明实践载体,探索推进文明实践落地见效。巴彦塔拉苏木东巴彦塔拉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聚焦基层妇女的实际需求和兴趣爱好,开设了“妇女之家”活动室,常态化开展女性健康知识普及、心理疏导、文艺演出等活动。鲁北街道富丽春城社区的文明实践“红色驿站”服务点让外卖小哥、快递小哥等户外劳动者能够享受便利服务。在香山镇大柳树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文明团结超市”,村民按照所获积分依次有序兑换各类生活用品,群众成为了乡村社会治理的参与者、受益者和推动者。   扎鲁特旗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通过拓展文明实践阵地、创新文明实践载体、汇聚志愿服务力量、释放文明实践平台功能,让扎鲁特百姓共享新时代文明成果,让文明融入扎鲁特血脉,真正实现居民活动有去处、服务有保障、精神有寄托,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为经济发展增添强大精神力量。(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薛一群) 编辑:孙丽荣

  2022年8月8日,第九届中国商业创新大会在北京召开。   此次大会以“商业新征程创新向未来”为主题,围绕集成政策如何支持商业创新,商业创新发展如何提高流通效率、促进产业融合等展开研讨,并通过对创新案例的解读,揭示商业创新发展的新变化、新气象,以期进一步凝聚行业共识,激发创新活力,培育发展新动能,来自中国商业各个领域的专家、学者、企业家们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新时代中国商业的创新未来。   会上,民族集团董事长云文广获得“中国商业终身成就奖”。   会上,专家、学者、企业家认为,当前中国商贸流通领域正经历着一场特殊变革,即便是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我国商贸流通业仍涌现了一批新模式、新业态。疫情防控期间,直播电商、“互联网+流通”等新业态新模式快速推进。中国商业韧性彰显。数字化已经是零售业创新转型的必由之路。   大会还为全国67家企业单位颁发了“2021——2022中国商业创新优秀案例”奖,民族集团民族·星云里调改项目获得“2021——2022中国商业创新优秀案例(业态创新)”,在自治区是唯一获此殊荣的企业。   民族商场作为民族集团的核心企业,始建于1954年,历经68年的发展变迁,是本土历史最为悠久的传统百货店。数十年来,创造了数万个就业机会。民族集团的发展促进了自治区及首府呼和浩特市经济建设发展,为推动城市进步和文明,繁荣市场经济,缩短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做出了积极贡献。(通讯员:孙利) 编辑:段丽萍

  本网讯(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巴依斯古楞)8月9日,记者从乌拉盖管理区党工委宣传部获悉,当日,第二届畜禽种业科技创新峰会在云南省昆明市举办。本次峰会主要板块之一——“华西牛”新品种新闻发布会同步举行,在锡林郭勒盟乌拉盖草原上自主培育的肉牛新品种“华西牛”叫响春城昆明。   来自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的专家学者参加发布会,共同见证了“华西牛”新品种推广战略合作协议的签订。   “华西牛”新品种培育工作起始于1978年,经过40多年的杂交改良和持续选育,形成了当前体型外貌一致、生产性能较突出、遗传性能稳定的肉牛新品种。   2003年,乌拉盖管理区与中国农科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合作,在原1978—2003年培育的“乌拉盖牛”基础上,开展“华西牛”肉牛新品种选育工作。经过近20年的努力,已建立25万余条育种信息的肉牛选育数据库和22户育种户组成的“公司+合作社+牧户”的7000头规模肉牛基因组选择资源群体。截至目前,乌拉盖管理区“华西牛”整体存栏规模3.4万头、核心群22个、扩繁群4个、核心群群体规模达到7000头,占全国“华西牛”总存栏量的64%。   “华西牛”与其它肉牛品种相比,在经济效益、饲养方面占有明显优势,其生产性能稳定,繁殖成活率、出肉率高,适合国内气候条件下放牧和舍饲圈养。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副所长李俊雅博士对乌拉盖管理区培育“华西牛”新品种成果给予充分肯定。他说,要坚持“联合育种,统一协调,全国一盘棋”的育种思路,努力提高“华西牛”新品种市场竞争力。   乌拉盖管理区党工委书记乔建强表示,依托丰厚的自然资源,乌拉盖管理区围绕建设全国重要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的定位,以建设国家肉牛种质资源保存利用创新中心和优质牧草种质资源收储扩繁中心为抓手,以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和品牌打造为着力点,着力推进现代精品农牧业优质高效提升。 编辑:贾小燕

  央视网消息(记者 彭俊 王静远 于晓丹):一望无际的草原上矗立着几座孤零零的蒙古包,蒙古包的主人是新右旗贝尔苏木贝尔嘎查的“红色堡垒户”“优秀护边员”图门。   图门是家中的第三代护边员,图门的爷爷是贝尔边境派出所最早的一批护边员。爷爷年龄大了,为祖国守边的担子就落到图门的父亲肩上。   上世纪90年代,图门放弃“铁饭碗”从部队退伍,毅然接过父辈手上的接力棒,成为家中第三代“护边员”。   “边境线上的工作,冬天是冻的,夏天是热的”,作为北疆“红色堡垒户”,图门在完成巡边任务之余,最常做的事情就是策马往返于各个执勤点位,为新入职的护边员讲解护边技能,最多的时候,一天能把管段跑上两三遍。   几十年来,图门舍小家护“大家”,风雨无阻,坚持每日两次巡边,累坏了8匹马、骑坏了6辆摩托车,他所在的边境管段从未发生过人畜越境的事件。他也因此被内蒙古自治区和内蒙古边检总站授予“边防工作先进个人”“十大优秀护边员”“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   “这条路,我会一直走下去,直到我老得动不了的那天,我会像父亲一样,把护边的任务交给我的儿子。”如今,儿女放假回来也担负起巡边护边的日常工作,图门希望把“三代护边”传承为“世代护边”。 编辑:孙丽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