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冠平台主管Q374919

第 105 页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据草原全媒11月21日的一篇报道显示,经过近段时间的努力攻坚,呼和浩特市疫情形势有所好转,防控工作见到了积极的变化和成效。这几天正处在不进则退的紧要关头,一出纰漏将前功尽弃。   不进则退的紧要关头,我们应该怎样保持定力,坚决打赢这场硬仗?小编整理出来八个关键点   关键点一:   严格落实“三快一严”   从11月12日,自治区疫情防控指挥部下沉到呼和浩特市实行扁平化管理,统一指挥、统一调度以来,通过严格落实“三快一严”(快检、快隔、快转及严格管控)和优化疫情防控二十条措施的要求,呼和浩特市疫情防控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部署能够落地,成效就会显现。   关键点二:   低风险小区严管“进”   随着呼和浩特市疫情形势有所好转,低风险小区居民有序流动,凭通行卡出入小区;“一超七店”逐步有序恢复经营;公交车次增加,出租车恢复;逐步推进邮政快递行业正常运转……   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但我们必须清醒地意识到,“放开”不等于放松。   呼和浩特第78场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通报,对低风险区的管理,主要是“严查进”。   在对的时间做出了对的决策,点赞呼和浩特!   关键点三:   高风险区“严管出”   目前,呼和浩特市对整体上划定成高风险区的小区和高风险楼栋,确诊病例、密接人员原则上必须全部转运,做到应隔尽隔。   做到群众不出门、服务送上门。   关键点四:   严防集中隔离点交叉感染   针对群众反映的隔离场所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呼和浩特市从强化内部管理、强化人员配备、强化物资保障、强化督导督查等四方面开展了整改,确保管控到位、服务到位。   群众有“反映”,措施有“回应”。   关键点五:   居家隔离人员不疏漏   疫情防控过程中,总会有一些因特殊原因无法进行集中隔离的人员,他们属于感染风险较高的人群,但又不能集中隔离。   那么,对于他们居家隔离期间的管理就不能疏漏。   呼和浩特第75场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专门对居家隔离人员进行了风险提示。   落实精准防控,不搞一刀切。   关键点六:   密接判定不能有遗漏   在目前低风险区仍有阳性人员检出的情况下,就更要严格执行密接判定原则,不能有遗漏,精准判定密接人员。   疫情发生以来,呼和浩特市判定密切接触者的原则严格按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执行。   不随意更不遗漏。   关键点七:   持续宣传防疫知识   最近可能有人注意到,各级各类媒体都在持续宣传疫情防控知识。有的人会感到奇怪,疫情都3年了,呼和浩特本轮疫情也持续50余天了,人们对自我防护和疫情防控知识都很了解了,为什么还要开展宣传?   恰恰是因为大家都了解、都熟悉,很多人难免会有疲沓情绪。此时更需要大声势宣传,就是最简单、最方便、最经济的防控措施。   关键点八:   保护好自己和家人   个体是疫情防控的最小单元,却是影响整个防控网络最终效能的关键。我们每个人既是自己健康的责任人,又是他人健康的守护者,我们要保护好自己和家人,树立“健康第一责任人意识”,从严做好个人防护,主动遵守防疫要求,少一些任性、少一点侥幸。   疫情防控没有旁观者,每个人都是自己和家人健康的守护者。   呼市人,一定行!   以上这些关键点,抓住了就能一战而胜,怎样抓住?   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继续冲锋在前、顽强拼搏,发挥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广大群众要配合好防疫政策,做好防护不放松,当好自身健康的第一责任人,不动摇、不走样、不松劲,这才就是打赢这场呼和浩特保卫战最关键的关键点。 编辑:孙丽荣

  本网讯(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郑学良 王雅静)在呼和浩特市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第79场)上,呼和浩特市发改委副主任石文昌就呼和浩特市采取了哪些措施支持重大项目建设回答了记者提问。   石文昌说,本轮疫情以来,针对项目建设中用工短缺、交通受限、原材料涨价等问题,呼和浩特市通过畅通道、保要素、抓谋划,从供应链和资金链上帮助企业纾困解难,着力降低疫情影响,全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目前有503个重大项目提前完成年度投资目标,1-10月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9.4%。   一是畅通道。建立人员返岗绿色通道、“马上办”快速响应机制,高效做好重点物资运输车辆通行证申领发放工作,畅通能源物资、重点企业生产物资运输通道,确保疫情期间运输不间断、材料不断供,实现新机场、机场快速路、呼凉高速、大唐新能源、金山电厂、久泰、华耀、旭阳中燃等一批重大项目不停工、快建设。   二是保要素。抢抓国家最新政策机遇和资金投向,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地方政府专项债和政策性基金,支持了一批重大项目建设。近期通过再细化、再谋划、再储备,组织上报了争取2023年中央预算内资金项目152个、地方政府专项债项目178个,积极对接农发行等金融机构,推进实施存量资产盘活贷项目129个。   三是增后劲。组织各旗县区和市相关部门单位围绕国家重大战略、政策支持投向,积极谋划一批补短板、惠民生、打基础、利长远的重大项目。目前全市已储备2023年计划实施重点项目1025个,年度计划投资1243亿元,同时我们结合“五个大起底”专项行动,通过网上受理、联审联办、开辟绿色通道,加快推动重大项目前期手续办理,为明年项目早开工、早建设打好基础。   石文昌表示,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深入落实疫情防控二十条措施,扎实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力抓好重点项目建设,重点做好307个冬季施工项目的服务保障,持续扩大有效投资,加快推动全市经济持续恢复和高质量发展。 编辑:张彬

  本网讯(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郑学良 王雅静 )呼和浩特市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第79场)通报,11月21日0至24时,呼和浩特市新增本土确诊病例58例(含7例由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422例。本土确诊病例治愈出院125例,解除医学观察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528例。 编辑:张彬

  本网讯(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郑学良 王雅静 )在呼和浩特市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第79场)上,呼和浩特市工信局副局长杨晓君就呼和浩特市工业企业和工业园区运行情况进行了通报。   杨晓君介绍,这次疫情对呼和浩特市工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一是原材料和产品运输不畅;二是用工不足;三是产品终端销售受阻。   为最大限度减小疫情的影响,促进工业经济平稳运行,呼和浩特市围绕保障生产要素供给、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千方百计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   一是帮助企业做好疫情防控。成立工业企业疫情防控工作专班,抽调48名处级干部、500余名工作人员,“一对一”包联工业企业,指导帮助企业按照“五个严”的要求做好闭环管理,落实落细各项疫情防控规程,全力把防控措施嵌入到生产经营全环节、全过程,确保企业安全运行。   二是畅通生产物资运输通道。累计发放重点物资运输车辆通行证2万余张,“点对点”解决跨盟市运输受阻问题150余次。协调铁路部门安排2000余节成品油罐车和100余节铁路棚车,为中石油呼石化完成了成品油“西油东进”“外贸出口”11万吨、聚丙烯外运1.2万吨的输送任务。协调解决金桥热电厂、呼市热电厂等电煤运输问题,保障了我市6家电煤企业、30余家供热企业和17.3万户农民每天约6万吨燃煤的供应。   三是保障工业企业资金需求。积极帮助企业缓解资金困难,加强与我市“助保贷”合作银行对接协调,对符合条件、流动资金遇到困难的中小企业,保证不抽贷、不断贷、不压贷。   四是推进工业企业复工复产。研究制定《工业企业复产复工八条举措》,优化返岗复工流程,建立返岗绿色通道,指导工业企业按照“闭环管理”“两点一线”方式有序复工复产。已组织近2000名企业员工返回岗位,帮助40多家中小企业解决用工难问题。   从实际情况看,上述措施为稳住全市工业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保证了近90%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正常运行,其中占全市工业总产值85%的重点工业企业均保持了稳定生产,为工业整体平稳发展提供了坚强支撑。   杨晓君表示,下一步,我们将按照自治区的部署要求,继续认真落实二十条措施,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工业发展,进一步打通产业链供应链堵点卡点,坚决打赢工业领域疫情防控阻击战。 编辑:张彬

【央媒聚焦内蒙古】人民日报:乌兰牧骑深入基层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 将党的声音传递给广大农牧民

  ​   冬日里,一辆印有“乌兰牧骑”字样的大巴车行驶在阴山下的草原上。车外寒风阵阵,车内热情如火,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乌拉特中旗乌兰牧骑队员们排练着快板书《二十大精神指航向》:“竹板一打震天响,二十大精神来宣讲……”眼下,这一合辙押韵、朗朗上口的快板书,已在乌拉特中旗不少牧民口中传诵。   连日来,内蒙古自治区各级乌兰牧骑赴林区牧场、到草原深处、进边疆哨所、入乡村嘎查,以各族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创作并演出了一批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的优秀文艺作品,将党的声音传递给广大农牧民,将党的温暖送到各族群众心坎上。   乌拉特中旗乌兰牧骑队长巴雅苏说:“我们在认真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基础上,结合农村牧区群众的生产生活习惯,创作了快板书《二十大精神指航向》。不少村民听了几遍之后,自己都能唱下来。”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创作是乌兰牧骑的重要职责。我们要求各级乌兰牧骑充分发挥扎根基层的创作优势,在服务基层、服务农牧民过程中,汲取创作营养,将创作聚焦农村牧区、聚焦普通农牧民,通过小切口、微视角,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副部长田瑞华介绍。   近日,《全区乌兰牧骑集中开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活动方案》印发。内蒙古要求各乌兰牧骑围绕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编创一批音乐、舞蹈、情景短剧、小戏小品、曲艺等文艺作品,每支乌兰牧骑创作作品不少于2部,排演作品不少于4部。全自治区各级乌兰牧骑还开展了“送欢乐、送文明”基层服务、“永远做草原上的红色文艺轻骑兵”主题汇报演出、“同心向党·携手未来”主题巡演等一系列活动。   “二十大报告你学得咋样?”“我学得可认真了!”“你给我说说什么是中国式现代化。”……在科尔沁右翼中旗乌兰牧骑排练厅,队员们正排练着刚刚创作完成的岱日查《说说中国式现代化》。作者哈斯巴雅尔介绍,“岱日查是一种类似于对山歌和对口相声的蒙古族语言艺术形式,深受内蒙古广大牧民群众的喜爱。”在认真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后,哈斯巴雅尔和队员们对“中国式现代化”印象很深。“我们采取农牧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在节目中通过‘比比二十大精神谁学得更好’的方式,把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融入其中。”科右中旗乌兰牧骑队长张学智说。   此外,各地乌兰牧骑还将舞台延伸到线上,采取网络直播、视频连线、录制节目等多种形式,为更多群众送去党的声音与关怀。   近年来,内蒙古75支乌兰牧骑发扬优良传统,扎根生活沃土,服务牧民群众,推动文艺创新,努力创作更多接地气、传得开、留得下的优秀作品,永远做草原上的“红色文艺轻骑兵”。(记者陈沸宇、翟钦奇) 编辑:贾小燕

【央媒聚焦内蒙古】光明日报5版特刊报道 | 乌兰牧骑:草原上流动的风景

  11月21日出版的《光明日报》5版“红船初心”特刊聚焦内蒙古乌兰牧骑,报道指出,   自1957年内蒙古第一支乌兰牧骑在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诞生以来,乌兰牧骑事业不断发展壮大,已成为内蒙古一张亮丽的文化名片。   2017年11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给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的队员们回信,勉励他们大力弘扬乌兰牧骑的优良传统,扎根生活沃土,服务牧民群众,推动文艺创新,努力创作更多接地气、传得开、留得下的优秀作品,永远做草原上的“红色文艺轻骑兵”。5年来,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激励全区3500多名乌兰牧骑队员牢记初心使命、根植生活沃土,守正创新、踔厉奋发,不断创新服务形式,送欢乐、送文明,传递党的声音和关怀,为人民服务、为人民放歌。   【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     今年8月,内蒙古自治区各地的二十多支乌兰牧骑齐聚在乌兰毛都草原,一场盛大的乌兰牧骑艺术节拉开帷幕。在此期间,乌兰牧骑队员们深入田间地头、牧区草场、工矿企业进行演出,为基层群众送上了一场场文化盛宴。   自1957年内蒙古第一支乌兰牧骑在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诞生以来,乌兰牧骑事业不断发展壮大,已成为内蒙古一张亮丽的文化名片。   2017年11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给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的队员们回信,勉励他们大力弘扬乌兰牧骑的优良传统,扎根生活沃土,服务牧民群众,推动文艺创新,努力创作更多接地气、传得开、留得下的优秀作品,永远做草原上的“红色文艺轻骑兵”。5年来,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激励全区3500多名乌兰牧骑队员牢记初心使命、根植生活沃土,守正创新、踔厉奋发,不断创新服务形式,送欢乐、送文明,传递党的声音和关怀,为人民服务、为人民放歌。   乌兰牧骑队员利用文艺演出的方式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资料图片   2022年8月8日,乌兰牧骑队员们在第九届内蒙古自治区乌兰牧骑艺术节开幕式上踏歌起舞。丁根厚摄/光明图片   1.传递党的声音和关怀   深秋的内蒙古乌拉特后旗,寒意已浓。中蒙边境的潮格温都尔镇宝日布嘎查热闹非凡。乌兰牧骑队员驱车100多公里来到这里,一顶白色的蒙古包旁,就是他们演出的舞台。   悠扬的马头琴声拉开演出序幕,独唱、四胡、吉他弹唱等节目接连上演,赢得大家的阵阵掌声。随后队员们同牧民群众围坐在一起共同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谈心得、话感想。   “乌兰牧骑大老远来到我们这里传达党的二十大精神,与我们共同学习了党的二十大报告,让我清楚地了解到党的政策和方针。”宝日布嘎查牧民陈静说,作为一名边境地区的牧民,要承担起守边固边的责任和义务,把生活过得越来越好。   目前,内蒙古自治区正广泛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主题作品创作活动。各乌兰牧骑围绕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编创了音乐、舞蹈、情景短剧、曲艺等多样的文艺作品。内蒙古自治区文联推荐14组优秀文艺工作者作为艺术指导员,深入到各乌兰牧骑指导新作品排演。   “传递党的声音和关怀”主题活动也已启动。自治区、盟市、旗县三级共组成近300支乌兰牧骑服务小分队,深入农牧区、偏远地区、公共文化服务薄弱地区,开展文艺演出、文化辅导和电影放映等活动。   2.“学·创·演”更接地气   “庄稼长得好,全靠你的粪肥供应足!”“我的牛羊多,羊粪牛粪全归你!”“咱们手挽着手,一起走!”走进兴安盟科右中旗乌兰牧骑排练场内,轻松欢快的曲调,幽默接地气的台词让人忍俊不禁。场上两位演员胸前戴着红花,在舞蹈演员的配合下,表演着新节目《老哥俩》。   近年来,内蒙古在乌兰牧骑中持续开展“学·创·演”活动。各支乌兰牧骑常年奔走在基层,活跃在生产生活第一线,基层群众沸腾火热的生活激发了乌兰牧骑队员们的创作灵感,为乌兰牧骑提供了取之不尽的创作源泉。演出中最常见的打草舞、接羔舞、剪羊毛舞,还有赞扬劳动模范和批评懒汉的小品等,都是农牧民生产劳动场景的真实写照。围绕脱贫攻坚、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等重大主题,乌兰牧骑创作了大量新作品,引领边疆各族群众不断增强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切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今年,锡林郭勒盟乌兰牧骑创新挖掘“三千孤儿入内蒙”的历史故事,成功复排了经典舞剧《草原记忆》,目前已演出10场,观众5000余人次。鄂尔多斯市乌兰牧骑群舞《黑缎子坎肩》,荣获中国舞蹈“荷花奖”金奖;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乌兰牧骑的原生态音乐会《牧民歌唱共产党》,入选全国“百年百部”优秀小型作品名单。   “我们要扎根生活沃土,服务牧民群众,推动文艺创新,努力创作更多接地气、传得开、留得下的优秀作品。”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队长扎那说。   3.队伍建设和服务功能大提升   11月以来,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小分队深入牧区的演出活动比平日增加了不少。他们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文艺作品中,边演边讲,寓教于乐。牧民额尔敦毕力格是乌兰牧骑的忠实粉丝,哪里有演出,哪里就有他的身影。“现在生活好了,文化娱乐方式也多。但是我就喜欢看乌兰牧骑演出,他们总是能说到我们心坎上!”额尔敦毕力格高兴地说。   新时代,乌兰牧骑仍然广受群众欢迎,源自队伍建设和服务功能的大提升。2017年,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先后出台意见和条例,对乌兰牧骑编制、经费予以制度保障。当年年底,为全区75支乌兰牧骑配备了演出大巴车,并配备了数字电影放映机等演出服务设施设备。目前,全区75支乌兰牧骑共有3590名队员,近几年通过不断注入新鲜血液,大学以上学历队员比例提升到64.2%。   时代在变、条件在变,乌兰牧骑的优良传统薪火相传永不变。近年来,全区举办“永远跟党走”乌兰牧骑传帮带活动,老、中、青乌兰牧骑队员共同参与,通过演出、辅导、培训等形式讲述在党的领导下一代代乌兰牧骑队员迎风雪、冒寒暑,在戈壁草原上辗转跋涉、服务农牧民的故事,培养树立一代代乌兰牧骑队员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坚定决心和信心。   乌兰牧骑艺术节是提升服务功能的大学校,2017年以来已成功举办三届。三届艺术节共有近70支乌兰牧骑、2000余名乌兰牧骑队员参加,开展进厂矿企业、进农村牧区、进军营哨所、进学校社区等基层惠民演出200余场,总行程超过3万公里,惠及各族群众50余万人次。   乌兰牧骑充分发挥“队伍短小精干、队员一专多能、节目小型多样、装备轻便灵活”的特点,创新惠民演出活动的形式内容,满足农牧民群众多样化文化需求。2019年到2022年,以“乌兰牧骑+”的方式,组建“送欢乐、送文明”基层服务小分队,由自治区、盟市、旗县(市区)三级联动,每支小分队服务不少于10个村嘎查(社区)服务点。近300支乌兰牧骑服务小分队走遍了草原的角角落落,每年演出3000多场次,为数十万农牧民群众送去温暖贴心的文化服务。今年以来,内蒙古各地乌兰牧骑打造出一支支24小时不间断服务的“数字乌兰牧骑”队伍。“网上乌兰牧骑”平台累计上传优秀作品1000余部,访问量已达数百万次。   守正创新,乌兰牧骑这面全国文艺战线的旗帜更加鲜艳。新时代,北疆“红色文艺轻骑兵”正迸发出勃勃生机。(记者高平王潇)   2017年11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内蒙古自治区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队员们回信,称赞乌兰牧骑是全国文艺战线的一面旗帜,勉励队员们大力弘扬乌兰牧骑的优良传统,永远做草原上的“红色文艺轻骑兵”。5年来,广大乌兰牧骑队员牢记嘱托,砥砺前行,创作出一大批接地气、传得开、留得下的优秀作品,为时代放歌,为人民抒怀,践行着“红色文艺轻骑兵”的初心使命。   党的二十大描绘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呼唤乌兰牧骑担当新使命、展现新作为,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的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精神推动力。   新时代新征程,乌兰牧骑要在凝心聚力培根铸魂上担当新使命,始终做党的理论政策的信仰者传播者。自1957年第一支乌兰牧骑成立,乌兰牧骑就始终以“为广大农牧民送去欢乐和文明,传递党的声音和关怀”为己任,把文艺创造写在党和人民的奋斗征程中。乌兰牧骑在新时代新征程体现新担当,就要心系民族复兴伟业,紧跟时代发展步伐,牢牢把握党的中心任务,当好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队。要把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用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高高举起思想之旗、精神之旗,更好地以文立心、以文铸魂。要聚焦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从人民群众身边的变化中提炼主题、萃取题材,热忱抒写时代之变、发展之果,引导人们切身感受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由衷地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要围绕实现党的二十大确定的目标任务,从党和人民生动的创新创造中提取素材,以鲜活的题材、体裁,全景式反映边疆各族干部群众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努力完成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的生动实践,展现建功新时代、奋进新征程的精神气象。   新时代新征程,乌兰牧骑要在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上担当新使命,始终做人民群众最热情的赞美者褒扬者。乌兰牧骑自成立之日起,就把为人民服务写在自己的旗帜上,以天为幕布,以地为舞台,扎根生活沃土,服务牧民群众。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乌兰牧骑在新时代新征程中体现新担当,就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创作更多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使人民群众在精神生活上更加充盈,朝气蓬勃迈向未来。要深入开展乌兰牧骑“学·创·演”活动,让乌兰牧骑在广大群众中深深扎根。乌兰牧骑队员来自群众,要始终把群众作为表现主体,坚持在演出中采风、在采风中演出,演人民群众火热的生活、奋斗的足迹,让文艺百花永远为人民绽放。植根基层、艰苦奋斗是乌兰牧骑的建队方针,要充分发挥“队伍短小精干、队员一专多能、节目小型多样、装备轻便灵活”的优势,深入农村牧区、街道社区、企业学校、军营哨所去演出,做到人民在哪里,哪里就是中心,生活在哪里,哪里就是舞台,永远做草原上的“红色文艺轻骑兵”。   新时代新征程,乌兰牧骑要在推进文化自信自强上担当新使命。乌兰牧骑自成立以来,始终把创新作为繁荣发展的生命,在中华文化百花园中绽放出绚丽光彩。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考察内蒙古时称赞“乌兰牧骑很接地气,群众喜闻乐见,永远不会过时”。党的二十大报告作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重大部署,作为全国文艺战线的一面旗帜,乌兰牧骑要在新时代新征程体现新担当,就要坚定文化自信,大力推动文艺创新,切实做到“永远不会过时”,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发挥“红色文艺轻骑兵”的独特作用。   要始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文艺创作的灵魂,发挥乌兰牧骑来自群众、植根群众的优势,大力弘扬劳动精神、奋斗精神、奉献精神、创造精神、勤俭节约精神,着力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表现出来,把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东西表现出来。   要立足乌兰牧骑短小精干的特点,推出更多短实新的曲艺节目和一专多能的文艺人才。要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有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形象,努力打造更多具有中华文化底蕴、汲取各民族文化营养、融合现代文明的优秀作品,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要结合新时代特点,创新乌兰牧骑服务方式,常态化开展“送欢乐、送文明”基层综合服务活动,让乌兰牧骑这面全国文艺战线的旗帜永远高扬、永不褪色。(作者:孟萱)   ​   讲述人:党的二十大代表、内蒙古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乌兰牧骑队员金克勒那日   参加党的二十大盛会,我心里特别激动、特别振奋!回到家乡后,我第一时间和同事们进社区、下村屯,把党的二十大精神用群众爱听爱看的方式传递到大家心中。目前,已宣讲20余场,受众人数6000余人次。   第一场宣讲是在古尔河镇东坤浅村。宣讲前,我给乡亲们演唱了《江山》,还表演了当地舞蹈《达斡尔呼号》,赢得满堂喝彩。大家表示,感受到了乌兰牧骑的独特亲和力、感染力。   在腾克镇民俗村,我为非遗传承人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特别是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内容。我告诉大家,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每个人都要尽己所能,进一步提高自身业务水平,用心用情传承非遗文化,让非遗文化与文艺作品、文创产品、乡村旅游等有机融合,让当地丰富的非遗项目持续绽放光彩,经久不衰。   座谈时,大家听得格外入神,你一言我一语,积极说感受、谈打算。腾克镇达斡尔民俗陈列馆馆长鄂铁柱听了宣讲后说,作为达斡尔族民歌扎恩达勒、乌春两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今后会继续扎根基层,通过举办培训班、非遗进校园等形式,让更多孩子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伟大的时代给予我们更多机遇,赋予我们更多责任。我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当好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宣传员和践行者,努力创作出更多接地气、传得开、留得下的优秀作品,用真情和真心服务基层农牧民,永远做草原上的“红色文艺轻骑兵”。(记者高平、通讯员朱洪坤采访整理) 编辑:贾小燕

蓝冠网址,蓝冠登录地址_“玛奈乌兰牧骑”新时代再出发

  初冬的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气温骤降,但乌兰牧骑队员的脚步却愈发匆忙。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小分队深入草原深处,走进阿其图乌拉苏木、额仁淖尔苏木、朱日和镇等地开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演出活动。白色的蒙古包旁,悠扬的马头琴声拉开了演出序幕,长调、顶碗舞、吉他弹唱等节目接连上演,赢得牧民们阵阵掌声。   “现在生活好了,文化娱乐方式也多,但是我就喜欢看乌兰牧骑演出,他们总是能说到我们心坎里。”牧民额尔敦毕力格是乌兰牧骑的忠实粉丝。乌兰牧骑队员们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说唱结合,接地气,有情感,通俗易懂。广大农牧民群众也为这样的宣传宣讲服务形式点赞:“玛奈(我们的)乌兰牧骑,永远的乌兰牧骑。”   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小分队在额仁淖尔苏木阿尔善图嘎查为牧民群众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锡林郭勒盟委宣传部供图   2017年11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内蒙古自治区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队员回信,勉励他们继续扎根基层、服务群众,努力创作更多接地气、传得开、留得下的优秀作品。广大乌兰牧骑队员牢记总书记殷切嘱托,大力弘扬乌兰牧骑的优良传统,把党的好声音传遍草原深处,“红色文艺轻骑兵”本色在新时代更加鲜亮。   秉承红色基因,让党的好声音唱响吉祥草原   乌兰牧骑,蒙古语原意为“红色的嫩芽”,后被引申为“红色文艺轻骑兵”。1957年,内蒙古自治区第一支乌兰牧骑在苏尼特右旗诞生,当时仅有9名队员。老乌兰牧骑队员回忆,过去的农牧民多居住在牧区和半农半牧区,地广人稀,交通不便,走几十里地才碰到一两个蒙古包是常事,农牧民文化生活相当贫乏。正是这样的地域和人口特征,催生了乌兰牧骑。   65年来,一代代乌兰牧骑队员迎风雪、冒寒暑,长期在戈壁、草原上辗转跋涉,以天为幕布,以地为舞台,为广大农牧民送去了欢乐和文明,传递了党的声音和关怀。   “岁月悠悠,依然坚守着那份信念;初心不变,你的幸福就是我最大的心愿……”为进一步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民兵分队精心创作了歌曲《初心不变》。“创作优秀的文艺节目,向广大农牧民群众和边防民兵传递党的好声音,是我们职责所系。”队长扎那说。   从林海雪原到大漠戈壁,内蒙古军区组织19支边境旗市的乌兰牧骑民兵分队深入边防一线宣讲,推进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走向深入,队员们创作了40余个文艺作品,将党的好声音送到边关嘎查。   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让党的好声音唱响吉祥草原,“乌兰牧骑”正在成为宣讲“轻骑兵”。   乌兰牧骑队员深入草原深处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让党的好声音唱响吉祥草原。锡林郭勒盟委宣传部供图   “老队员讲乌兰牧骑队史,我没听够,那些感人的真人真事让我落泪,脑海里一下有了画面,我要把这些都创排成作品,演给群众看,这是我一定要去做的事。”鄂尔多斯市乌兰牧骑队员娜仁图那拉感慨地说。   培植队伍的生命力与创造力,努力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鄂尔多斯市乌兰牧骑策划了“国家象征标识及建筑标识研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等专题内容,引导队员将个人才华与理想同时代与人民的需求共情共鸣、共生共荣,做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践行者、捍卫者和中华优秀文化的继承者、弘扬者。   乌兰牧骑自诞生之日起就注入了红色基因。65年来,乌兰牧骑用文艺弘扬正能量,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贡献了力量。时代在变化,但乌兰牧骑的红色基因没有变。新时代的乌兰牧骑,充分发挥红色文艺轻骑兵作用,正以更加饱满的热情为群众奉献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   乌兰牧骑+服务,不断创新方式服务农牧民   基层群众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增长,也对乌兰牧骑服务内容和方式提出新要求。   “我们以‘乌兰牧骑+’的方式组建自治区、盟市、旗县三级‘送欢乐、送文明’基层服务小分队,每支小分队服务不少于10个嘎查村(社区)服务点,每个点上服务时间不少于一天。”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介绍。   近年来,内蒙古各地乌兰牧骑以“乌兰牧骑+”的方式深入基层,开展理论宣讲、电影放映、法律咨询等综合志愿服务,和相关部门一起,为农牧民及时提供政策咨询、技术指导、送医送药等服务。   鄂尔多斯市乌兰牧骑队员额日登巴音深情地讲述了一个故事。家住鄂托克旗阿尔巴斯苏木呼和陶勒盖嘎查的青克乐都仁和他的邻居们,只要得空就去三四十公里外的村艺术队参加培训,他们有的人不识字,却会弹奏多种乐器。“他们不仅需要我们的歌舞,而且需要我们带着他们一起歌舞。作为乌兰牧骑人,成全他们的热爱也是我们的使命。”额日登巴音表示,愿意把更多的艺术培训带给农牧民群众,让他们实现从观众到演员的梦想。   近年来鄂尔多斯市乌兰牧骑组建志愿服务队,协同相关部门以“乌兰牧骑+”的方式,先后走进全市9个旗区的100余个嘎查村社、150余户农牧民家庭中开展主题演出服务活动330余场,建立基层文艺志愿服务帮扶点5个,开展文艺辅导服务230余次,服务受众约35万人次。   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老百姓的内心,不断为他们的实际需求提供支持。“法治乌兰牧骑”就是“乌兰牧骑+”的生动实践。   鄂尔多斯乌兰牧骑队员在母亲节为乌审旗黄陶勒盖嘎查村民分发法治宣传手册。鄂尔多斯市乌兰牧骑供图   “女士,你这样会给路过的居民造成一定的危险,请你赶紧给狗拴上绳子,否则我们就报警了。”乌审旗黄陶勒盖嘎查村口正在上演小品《遛狗风波》。今年母亲节,鄂尔多斯乌兰牧骑30余名队员来到乌审旗黄陶勒盖嘎查为当地村民送去了法治科普节目。“我们这些老年人对于法律相关知识了解得少,像这样把法律知识结合到节目中的形式我觉得很好,大家看节目看得高兴的同时,顺便也学习了。”村民其木斯林说。   同时,鄂尔多斯乌兰牧骑和当地司法部门为当地群众提供了免费的法律服务,让群众通过寓教于乐的形式,感受法治,接受教育。   “扎根基层,服务人民是乌兰牧骑永远不变的情怀。今后鄂尔多斯市乌兰牧骑将继续把法治文化融入到基层文艺演出活动中,创作出更多正能量、接地气、群众喜闻乐见的法治文化优秀节目,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宣传党的政策及法律法规知识,推动法治乌兰牧骑工作再上新台阶。”鄂尔多斯市乌兰牧骑队长丁云岗如是说。   同时,内蒙古不断开发“网上乌兰牧骑”“数字乌兰牧骑”,成立乌兰牧骑辅导工作队、志愿服务工作队,为基层农牧民提供艺术培训服务。今年以来,内蒙古各地乌兰牧骑依托各类新媒体平台,打造出一支支24小时不间断服务的“数字乌兰牧骑”队伍,丰富着当地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始终做到人民在哪里,哪里就是中心,努力把党的声音和关怀传递给农牧民,以精准志愿服务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就能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舞蹈队队长巴音德力格说。   队员们欢快地起舞。陈琳摄   截至目前,内蒙古各地活跃着75支乌兰牧骑队伍,队员发展到3500多名,职能也由最初的“宣传、演出、辅导、服务”拓展为“创作、演出、宣传、辅导、服务、传承、创新和对外文化交流”,成为根植农村牧区的独特文艺团体和内蒙古代表性的民族文化符号。   新人新作新形式,把更多传得开的精品奉献给观众   马头琴悠扬、架子鼓明快、钢琴婉转、蒙古舞热情……第九届乌兰牧骑艺术节“一专多能”比赛现场,来自伊金霍洛旗乌兰牧骑的90后年轻队员岳建华一口气表演了4个不同项目,精彩的表演收获现场一致好评。   岳建华收获了满意的分数,年轻的面庞洋溢着笑容。“一专多能”是乌兰牧骑队伍选拔队员的标准之一,要做到能在各种艰苦条件下随时随地胜任各类演出、各种角色,不仅要样样拿得起还要演得活。目前,内蒙古乌兰牧骑队伍中的90后队员占比达38.7%,大学以上学历的队员占比达64.2%。   “设立‘一专多能’比赛就是为了给年轻人一个展示、成长的平台,让年轻人有机会多学点东西。”内蒙古自治区直属乌兰牧骑原团长、老一辈乌兰牧骑队员那顺说:“在第九届乌兰牧骑艺术节上,能看得到每一个乌兰牧骑队员精神状态都非常饱满,编排的节目也都有不同,有新的气息、新的表演,现在是属于年轻人的最好的时候。”   第九届乌兰牧骑艺术节“一专多能”比赛。人民网刘艺琳摄   基层群众的文化消费新理念,不断对乌兰牧骑服务内容和方式提出新要求。而年轻血液的注入,让乌兰牧骑加快了宣传形式的创新,网上“数字乌兰牧骑”队伍,丰富着当地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民乐奏响,节奏时而悠扬,时而欢快,一曲《心中的草原》穿越屏幕与观众见面。11月9日,鄂托克前旗乌兰牧骑云上舞台抖音线上直播正式启动。“真好听,悠扬的长调仿佛把我们带到了辽阔的草原,谢谢各位艺术家。”一条条直播留言瞬间刷满屏幕。云上舞台首播中,浏览用户达到7900余人次,单场观众人数达到6400余人次。   “因为农牧民居住分散、作息时间也不统一,所以我们特设云上舞台,以‘乌兰牧骑+线上演出’的形式,让广大农牧民不出家门就能看到乌兰牧骑演出,提供了随时看、随地看的便利条件。”85后队长宝音满达介绍说。   几个月前,为迎接党的二十大,宝音满达和队友达楞巴雅尔、阿拉腾嘎尔迪一起创作了《向阳绽放的马兰花》。宝音满达说:“鄂托克前旗是马兰花之乡,我们通过音乐作品讲述家乡的故事,为党的二十大献礼。”   鄂托克前旗乌兰牧骑启动云上舞台抖音线上直播。受访者供图   鄂尔多斯市乌兰牧骑开发“乌兰牧骑online”小程序,推出“现场教学+网络教学”,跨领域、跨行业、跨部门打通各类线上线下资源。疫情期间,组织乌兰牧骑队员创作各类短视频作品,利用“网上乌兰牧骑”等新媒体平台进行发布,播放量达千万余次。   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制定了一系列加快推进乌兰牧骑事业发展的政策,为75支乌兰牧骑配备演出大巴车,新建乌兰牧骑宫,举办乌兰牧骑艺术节、全区乌兰牧骑新人新作比赛,开展全区乌兰牧骑交流演出、“乌兰牧骑月”等活动,促进乌兰牧骑互相学习发展。   有了政策、资金等方面的强力支撑,全区各支乌兰牧骑焕发出了极大的创作演出热情,不断推陈出新,一部又一部精品诞生。2019年,内蒙古艺术学院乌兰牧骑舞蹈团原创舞剧《草原英雄小姐妹》斩获文华大奖,实现了内蒙古在该奖项零的突破。   情景大剧《母亲都贵玛》。陈琳摄   新时代再出发,乌兰牧骑会永远扎根生活沃土,扎根基层,服务群众,创作出更多接地气、传得开、留得下的优秀作品,用心用情讴歌伟大时代,永做草原上的红色文艺轻骑兵!(富丽娟 刘艺琳 寇雅楠) 编辑:贾小燕

进院、进群、进场,呼和浩特5万多名干部沉入抗疫一线

  打赢呼和浩特保卫战   关键要看社区防控工作是不是   真正落到了实处   呼和浩特市全面动员广大党员干部   投身疫情防控斗争   包联干部“进院、进群、进场”   目前,呼和浩特市共有   50269名干部奋战在疫情防控第一线   针对社区人员力量不足等问题,呼和浩特市全力抓好组织动员。   截至11月16日,自治区、市、旗区三级累计选派包联蹲点干部6762名,动员在职党员3.6万名。   自治区进一步加大对呼和浩特市的支援力度,从厅局选派287名干部直插138个小区,帮助推进清零工作。   呼和浩特市紧急从市直单位抽调525名干部到隔离酒店、重点小区,集中兵力全力攻坚。   自治区总工会下沉干部组织动员工会小区内未返岗工作的党员干部,开展了大门值守、物资运送、协助核酸检测、重点区域消杀等志愿服务工作。   自治区财政厅下沉包联小区鑫泰嘉园,成立工作组,协助社区全面做好小区各项疫情防控工作。     包联干部进入网格群、楼栋群、居民群,亮明身份、做出承诺,实现了由小区到居民楼,由居民楼到单元,由单元到住户的精细化管理和基本生活保障服务。   居民的需求得的及时反馈和解决,纷纷点赞!  为求实效,对包联干部和社区干部制定下发《工作指南》,明确核酸采样、生活保供、特需关爱等7项职责,特别是将关注特殊困难群体生活状况作为重要任务,做好关心关爱、生活保障、心理疏导等工作。    针对“解决群众诉求”问题,呼和浩特市全面开展包联干部“三进”、解决“两问题”活动。   “进院”方面,包联干部全面进驻小区、“点位”内场。目前,包联单位3335名党员干部已进驻小区院内开展工作。   “进群”方面,要求所有包联干部、“下派干部、突击队员建立工作群,加强沟通协作,提高工作效率;同时进入网格群、楼栋群、居民群,虚心接受群众批评,主动听取群众意见。截至11月16日,2330名干部已完成“进群”。   “进场”方面,加强对隔离酒店、企业园区、建筑工地、农贸市场、交通卡口、福利院等重点场所和重点人群的指导服务,已下派3380名干部进场蹲点包联。 编辑:宝华

小区群里的那些事儿

  1   小区微信群又“炸了”!   原因是:核酸检测出现阳性!   上一次小区微信群“炸”是因为,封控了40余天,终于从高风险区降为低风险区,我们人手拿到一张出入卡。   仅隔不到1天的时间,   小区群通知:今日核酸检测中,出现阳性管,目前正在追阳中。即刻起,小区只进不出,出入证停止使用。   一时间,   质疑、猜测、抱怨、谩骂……   种种不安的情绪蔓延在各个单元群里   “核酸检测结果是真是假?”   “有没有人监管?”   “会不会被误判为密接?”   “隔离会不会被传染?”   ……   我们的猜疑谁来解答?   我们的心情谁来平复?   我们的困难谁能帮助?   这个混乱的局面   如何才能好起来呢?   2   当天晚上也就是11月15日,我在草原全媒上看到一则报道:   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主席王莉霞参加呼和浩特市社区管控组调度会,强调各级干部必须站在群众角度,坚决做到进小区院、进微信群、进重点场所,认真回答好发现了什么问题、解决了什么问题,不折不扣落实好各项防控举措。   干部进小区院、进微信群、进重点场所?!   这是不是意味着   我们质疑的事情   我们担心的情况   我们关心的问题   有人能听见   有人来解决   有人给回答   11月17日呼和浩特市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第76场)发布消息,呼和浩特市已有50269名干部“进院、进群、进场”。   他们来了   他们真的来了!   我们翘首企盼着   ……   3   小区微信群“炸了”一天后又重归平静……   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有干部悄悄进了小区的微信群。   这几天,群里的固定消息,除了做核酸的通知外,   又多了条每日通报:   某月某日某时至某月某日某时,小区有或无新增阳性病例。*号楼已按高风险管控。*号楼除外,其他楼栋居民,除紧急就医、闭环返岗外,实行“足不出小区”。   简简单单的几句话   阳光、透明   却让在封控中的我倍感心安   4   昨天,好友给我发来一张他们小区微信群的聊天截图(下图)。   他说,自从下沉干部来了以后,小区确实有改善。在他看来,下沉干部人不错,情商高、会说话、会办事、能协调,居民们感觉到很温暖,也很信赖他。   我刷视频,偶然间也看到了好友所说的这位下沉干部。   他帮居民们买下水道消毒的泡腾片、给小区带去捐赠的消毒物资、为小区单元楼道消杀……   确实为居民做了很多实实在在的事儿。   5   反观前段时间看到的视频、朋友圈   很多“不可思议”“难以置信”的消息充斥着我,告诉我:   有人被玩转“阴”“阳”了   隔壁小区有人被误判为密接了   某小区居民又被蔬菜包“霸凌”了   有农民工回不去家了   ……   那几天,我有点难辨真伪   并且隐隐地感觉自己有些不安,有些焦虑,有些气愤。   今天,我又刷到了一条视频。   呼和浩特市玉泉区远鹏星河国际小区,基层干部赵文刚硬核喊话:   “菜价高,我来负责”   “用不用拉走隔离,我来给大家解释”   “工作人员解释不到位,我来承担责任……”   虽然这事儿不是发生在我身上   但一句“我来”   却如大风、如阳光   有驱散阴霾的力量   化解我的焦虑   解答我的质疑   平息我的怒气   6   11月18日,呼和浩特召开第77场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通报,有两商家未按规定明码标价、高价捆绑销售蔬菜包,被立案调查。   再想想最近身边发生的一些细微变化……   小区群里多出来的每日通报   恢复通行的地铁   已开通的公路、铁路、民航   已开放的农贸市场和沿街门店   ……   这一桩桩、一件件大事、小事   都在告诉我   呼和浩特正在慢慢找回“自己”   很快就要恢复原有的精气神   回到它本来该有的样子!   7   其实,我还是挺期待小区群再“炸”一次   希望那是在疫情退散时   在我们回归到和从前一样的生活中   在我们可以无所顾忌的聚会、旅行、访友、逛街时……   到那时   小区群再狠狠地“炸”一次吧! 编辑:宝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