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 1687个相关结果 3次浏览

抓项目促产业 激发经济发展新动能 呼和浩特市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清水河县现场会召开

  6月29日,呼和浩特市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清水河县现场会召开。这既是一次地区发展成效的“集中检阅”,也是一次各旗县区互相学习的“现场教学”,在观摩学习中强化“拼”的意识、营造“比”的氛围、提升“快”的节奏、淬炼“实”的作风。   呼和浩特旭阳中燃能源有限公司俯瞰图   内蒙古恒源高岭土科技有限公司   超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天时间里,与会人员观摩了旭阳中燃、恒源高岭土、超牌新材料、优然牧业奶山羊牧场、赛科星国家乳业创新中心奶牛核心育种场与国家胚胎工程中心、清水河县绿色农产品加工园区、宏河物流园区等重点项目和高茂泉村乡村振兴成果,真切感受到了清水河县大抓产业、大抓项目的成效和全县干部实打实谋发展、抓落实的干劲。观摩中,大家学先进、找差距、比作为,激发着强招引、抓项目、拼经济的思想共鸣,增强了等不起、坐不住、慢不得的紧迫感。   赛科星清水河奶牛核心育种场挤奶大厅   清水河县绿色农产品加工园区食品加工生产线   会议强调,清水河县要做大经济总量,做优产业体系,加快推动现代化工、新材料、清洁能源、绿色农产品加工等特色优势产业延链补链强链。要抓住乡村产业振兴这个关键,在肉牛、奶山羊养殖以及林果经济等方面下功夫,有效促进农民增收致富。要坚持集中集聚集约,优化城乡布局,推动城乡融合发展。要统筹发展与保护的关系,坚决打好黄河“几字弯”攻坚战,持续抓好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治理,切实守护好首府南部生态屏障。   宏河物流园区   高茂泉村民宿   会议强调,呼和浩特市上下要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重要讲话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认真谋划提升城市能级、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的思路举措。要通过此次现场会,有所思、有所悟、有所行,立足本地区本部门工作实际,对照反思工作中的问题和不足,少喊口号、多做实事,紧盯全年目标任务和重点工作,扑下身子、扎扎实实推动各项工作落实落细落到位。 编辑:温慧娟

  本报呼和浩特6月28日电(记者 陈沸宇)近日,记者在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棋盘井区域采访时了解到:针对去年4月第二轮第六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通报曝光的内蒙古鄂尔多斯棋盘井区域突出违法取水问题,按照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的排查整改方案,棋盘井区域涉水典型案例明确了两个方面6条措施,均按要求完成了整改任务。据介绍,棋盘井区域综合整治成效明显,从去年5月至今年5月,该地地下水用水量较历史同期减少634万立方米,今年第一季度同比水位回升3.43米。   棋盘井区域位于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西北部,属严重缺水地区,水资源匮乏已成为制约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突出瓶颈。2022年4月,中央第三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督察内蒙古自治区时发现棋盘井区域主要问题有:整改目标落空,地下水位持续下降、水资源监管混乱,违法取水用水问题突出、河道管理无序,入黄河道生态堪忧等。典型案例通报后,鄂尔多斯市坚决扛起整改政治责任,贯彻“四水四定”原则,按照整改方案要求,全力推动问题整改;鄂托克旗委政府坚决扛起整改工作属地责任,狠抓整改措施迅速落地落实。   记者在棋盘井区域采访时了解到,统筹推进棋盘井区域地下水超采治理是整改工作的重中之重。首先,按照自治区水利厅组织编制的棋盘井区域水位与水量控制方案和“双控”指标,鄂托克旗将区域内用水总量全部细化分解到了生活、生态、农牧业和工业基本用水户。其次,鄂托克旗建成棋盘井区域以黄河水和矿井疏干水为人饮的双水源统一供水工程,完成水源置换等。此外,封停棋盘井超采区及周边的43眼地下水取水井。   经了解,以前的违法违规取用水行为已受到严厉处罚。目前,区域内161家企业建立取用水台账,共查处取缔违法卖水点7处,查处违法违规取水案件136起,处罚金389.4万元,补缴水资源税2.98亿元。该区域的智慧水利监管平台已于今年3月正式运营,该区域内的工业生产、城镇生活、煤矿疏干水和园林绿化已全部安装在线计量设施并接入智慧水利综合管理平台。 编辑:温慧娟

  本网讯(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赵曦)6月28日,记者从内蒙古妇联承办的全国妇联政务新媒体务实和舆情工作专题培训班上获悉,内蒙古妇联打造的“北疆巾帼思政大讲堂”入选全国妇联宣传部、中央网信办社会工作局共同发布的2022年度“十大争做巾帼好网民优秀案例”。   “北疆巾帼思政大讲堂”是内蒙古妇联持续深化“巾帼铸魂工程”打造的一个线上宣传品牌,与“北疆女声”“北疆女声会客厅”“周五家长汇”等线上宣传品牌组合发力,已经成为内蒙古妇联创新网上思想引领、凝聚女性网民共识的重要抓手。   内蒙古妇联依托线上宣传平台,在广大妇女及家庭中普遍开展《习近平走进百姓家》推介、赠阅、读书分享等活动,讲好领袖故事、党的故事、新时代妇女家庭故事,引领广大妇女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做好新时代建设者倡导者奋斗者,当好守护人引路人筑梦人,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内蒙古新篇章贡献巾帼力量。   在全国妇联政务新媒体务实和舆情工作专题培训班上,来自清华大学、中华女子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等单位新闻领域的专家,聚焦新媒体发展赋能她力量、新媒体发展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媒体发展趋势等话题,进行了精彩的专题讲座。 编辑:温慧娟

  本网讯(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李存霞)6月27日,与第七届全国残疾人职业技能大赛同期举办的第四届全国残疾人展能节在山东济南开幕,内蒙古展区精彩亮相。   步入内蒙古展区,只见巴彦淖尔市肢体残疾人参与制作的佘太玉马头琴华美大气,引人瞩目;呼伦贝尔市听力残疾人制作的桦树皮技艺烙画系列产品题材丰富,特色鲜明;赤峰市肢体残疾人制作的毡艺作品《56个民族》展现出中华民族一家亲的美好图景;手工马鞍、马靴等生活用具,独具特色的骨雕、皮雕作品,各类精致的手工编织产品,让人目不暇接……此次我区从各盟市筛选出103件残疾人制作的精美产品参展,充分展示了我区残疾人就业创业成果。   “参加此次展能节,不仅展示了我们的技艺和产品,也可以和来自全国各地的残疾人朋友交流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技能水平,收获满满。”乌海市残疾人付玉说。   据介绍,本次展能节为期两天,共设47个展示展销区,包括综合展区、助残就业服务展区、各省展区及“美丽工坊”展区等,通过残疾人就业工作和职业培训成就展览、残疾人现场技能展示、残疾人就业创业相关产品展销等内容,集中展示近年来我国残疾人就业创业成就,引导社会各界了解认识残疾人的就业潜能,营造扶残助残良好社会氛围。 编辑:温慧娟

蓝冠登陆,蓝冠首页_【镜鉴文明】“画”说文明——内蒙古自治区文明创建公益广告展(第105期)

  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各盟市、旗县(市、区)设计制作了一批具有很强表现力、感染力、传播力的公益广告作品,用简洁明快、通俗易懂的画面和语言,阐述文明故事,弘扬文明理念,引领时代新风,为统筹推进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营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 包头市·青山区 编辑:孙丽荣

  勤于钻研、热情耐心、乐于助人……这是国家税务总局内蒙古乌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税务局税政股股长王佳的性格标签。从税多年来,王佳尽心尽力为纳税人提供优质服务、积极热心投身志愿公益活动。如今,王佳不仅成为乌海税务的一张“服务名片”,她所牵头成立的“蓝海红帆”青年志愿者服务队,更是用实际行动践行着雷锋精神。   “雷锋精神内涵丰富,处处可学,人人可学,我要做的就是立足本职岗位,将最优质的服务提供给纳税人。”今年是王佳参加工作的第10个年头,这句朴实的话语在她身上不仅已内化于心,也外化于行,成为她多年来孜孜以求的工作准则。   刚参加工作时,王佳就被派到办税窗口一线,当时正赶上“金税三期”上线的忙碌时期,作为一名财税基础薄弱的“小白”,王佳深感压力巨大,但她也深知只有打牢业务基础才能做好税务工作。为此她开始自我加压,白天上班时通过查阅操作手册一步一步跟着操作流程走,遇到不懂的地方就主动向周围的同事请教,仔细记好笔记。晚上下班后,利用休息时间继续刻苦学习业务知识,比照笔记内容勤学苦练,稳扎稳打攻克一道道操作难关。经过锲而不舍的努力,王佳从一名业务“小白”逐渐成长为业务标兵。   作为一名直接面对纳税人的窗口服务人员,纳税人的满意与否就是考验她工作质量的“晴雨表”。“营改增”期间,办税厅纳税人激增,加班加点几乎是工作常态。作为一名党员,王佳以身作则,坚持每天最后一个离岗,反复熟练系统操作,研究办税痛点、堵点,成为全局最先熟练掌握和精通操作系统的“排头兵”,有效缩减了业务办理时间,让纳税人在“无感”状态中平稳度过税制改革期。   因工作需要,2021年王佳开始负责机关党建工作,在全新而陌生的岗位上,她继续发挥着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的“螺丝钉”精神。王佳积极探索党建引领优化税收营商环境的新路径,牵头组织所在党支部与辖区企业党支部共同成立“助企惠企党建联盟”。她还组织党员定期到企业开展税收政策培训辅导、税务咨询、特色服务,主动送政策、问需求、办实事,得到企业的一致好评。   工作之余,王佳带领单位里青年税务干部们成立了“蓝海红帆”青年志愿者服务队,以雷锋同志为榜样,积极践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在乌海市医疗养老院、社区困难户家中,经常会看到他们热情助人的身影。利用休息时间,他们还积极开展“周末志愿服务1小时”等公益活动,帮助老旧小区更换破旧、污损垃圾桶;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王佳带领单位志愿者参加税收服务、文明创建、爱心献血等志愿服务活动,不断传递温暖人心的正能量。(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郝飚) 编辑:孙丽荣

  近日,福布斯2023年全球企业2000强榜单公布,北方稀土榜上有名。   美国福布斯公司商业杂志《福布斯》以金融、工业、投资和营销等主题原创文章著称,其发布的各类榜单被称为“经济的晴雨表”和“财富的风向标”。   今年是福布斯全球企业2000强榜单发布的第20年。榜单使用截至2023年5月5日的12个月财务数据,计算销售、净利、资产和市值等4个方面指标,并进行排名。上榜公司总销售额为50.8万亿美元,净利润为4.4万亿美元,资产为231万亿美元,市值为74万亿美元。榜单中,中国上榜企业数量达到391家。   北方稀土作为全球规模最大、产值最高、效益最好的集生产、科研、贸易于一体的稀土行业企业,建立了全球规模最大的稀土原料生产基地和稀土功能材料制造基地,构建起“稀土冶炼分离—新材料精深加工—终端应用”的全产业链体系,努力打造世界一流稀土领军企业,在榜单中列第1671位。(内蒙古日报▪草原全媒记者 格日勒图 新闻编辑 莎日娜) 编辑:张彬

蓝冠注册1956,蓝冠待遇_【镜鉴文明】“画”说文明——内蒙古自治区文明创建公益广告展(第104期)

  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各盟市、旗县(市、区)设计制作了一批具有很强表现力、感染力、传播力的公益广告作品,用简洁明快、通俗易懂的画面和语言,阐述文明故事,弘扬文明理念,引领时代新风,为统筹推进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营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   赤峰市·巴林右旗         编辑:张彬

  白二爷沙坝树木葱郁、枝叶婆娑,万亩林海绿意盎然;乳业开发区厂房林立,机声隆隆,项目建设一派热火朝天。   抬头可见“天空蓝”,放眼环顾“产业绿”,只此青绿间,是和林格尔县在“白二爷沙坝精神”引领下,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代接着一代干,用绿色画笔描摹的壮美画卷。   昔日,白二爷沙坝育林人用青春和热血在茫茫荒漠谱写了不朽传奇。今日,和林格尔生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之路上步履铿锵。   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   清晨的阳光影影绰绰地洒在盛夏的林子里,护林员常太平穿梭其间。早上8点,他已经巡视了1000多亩树林,由于穿着迷彩服,似乎与树木融为了一体。   “防火,看树木有没有病虫害、有没有枯死的,需不需要补植,还要注意野生动物有没有生病的……”说起巡林的任务,常太平如数家珍。   常太平是白二爷沙坝第一代治沙人,1982年参与治沙工作以来,在白二爷沙坝生活了40年。从最初植树治沙,到现在守护林场,他把根也扎在了沙坝。   “一会儿不到林子里看看,心里就不踏实。”常太平说,“和这些树打了半辈子交道,我已经离不开这片林子了。”   白二爷沙坝,是20世纪80年代和林格尔县40万亩荒漠中最大的一害。   “人迷眼,马失蹄,白天点灯不稀奇。”这是白二爷沙坝黄沙肆虐的真实写照。   这片12万亩的新生沙漠带,属于库布其沙漠的延伸带,每年以3米左右的速度扩展,周围1万多亩农田被流沙吞没,村民被迫搬迁。   1982年6月14日,时任和林格尔县县长的云福祥带领120名青年组成的治沙队集结上坝,开启了一场艰苦卓绝、感天动地的“人沙大战”。   “一棵棵种,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唯一的心愿就是能让沙海变成绿洲。”当时的治沙队员张智回忆道。   “4点半起床,5点出工,晚上7点半收工,9点熄灯。”“女队员南坡6天,北坡4天;男队员西坡10天。”“一定要抢抓时间,发扬拼搏精神,大战100天!” ……   这一条条“云县长的指示”,记录在曾任治沙队队长乔义珍藏的工作手册上,40多年前战天斗地的峥嵘岁月仿佛就在昨天。   治沙的困难超乎想象。   大家喝的是沙坑里澄出来的沙糊糊水,吃的是沙拌饭。每日清晨4点半的哨子是出发的“号角”,大伙儿从被窝里钻出来,抖落、清理被褥上、鼻子和耳朵里的沙子,推开被黄沙掩住的门,便扛起铁锹跟着县长出发。   1982年夏天,一连下了7天雨。为了抓住阴雨天点播的最佳时机,云福祥和队员们在沙坝上淋着雨苦干了7天。   7天时间,他们栽种了1500亩油松,点播柠条、沙蒿上万亩,构筑起阻挡流沙的第一道绿色屏障。   这一年,凭着“滚石上山”的劲儿,治沙队种树种草2.1万亩,8成树苗活了下来。   一个个草方格压下去,一株株草木长起来,一座座流动沙丘被遏止。   在白二爷沙坝的版图上,黄色中的绿色由“一点点”,到“一丝丝”,再到“一片片”。   经过几十年治理,肆虐的风沙终于没有了往日的猖狂,8.5万亩流动半流动沙丘被缚住了,3.5万亩水土流失面积得到有效治理,造林种草保存面积达12万亩,植物种类多达100多种。   如今,种下的杨树、松树长高了,柠条、沙柳壮实了,野兔、狍子、狐狸等野生动物又回来了。   白二爷沙坝奋斗精神的丰碑矗立在盛乐大地上   “这是一个滚石上山的过程,稍有放松就会出现反复”“防沙治沙是一个长期的历史任务”……   “我们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坚持不懈地把防沙治沙工作抓下去,把成果巩固好,为把祖国北疆这道万里绿色屏障构筑得更加牢固贡献和林力量。”和林格尔县副县长杜小光说。   当花团锦簇的芍药花撩开盛夏的面纱,欲滴的翠色沿着清澈的宝贝河两岸蔓延开来,天鹅、白鹭、鹧鸪飞到石咀子湖畔,在湿地芦苇荡中嬉戏……   和林格尔的美,生机勃勃。   1998年9月,和林格尔县被列为国家生态环境建设重点县,全县生态建设进入新阶段。   2003年,10万亩生态示范区通过自治区环保局专家组审验,成为呼和浩特市第二个自治区级生态示范区。   近10年来,和林格尔县绿化通道500多公里、河渠100多公里。   40年来,白二爷沙坝的治沙精神像一粒粒种子播撒开来,生根发芽,感召和激励着和林人坚持一张蓝图,久久为功,构筑起一道道生态安全屏障。   绿色是内蒙古的底色和价值,生态是内蒙古的责任和潜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为和林格尔县指明了方向。   以巩固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以整改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为抓手,以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为载体,以压紧压实生态保护责任为依托,以生态环保惠民工程为投资重点,和林格尔县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对山水林田湖草沙进行一体化保护、一体化修复,实现区域生态环境一体化综合治理。累计实施40万亩生态工程,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0平方公里。   持续打好碧水保卫战,从源头治理、综合施策,系统推进水污染防治、水生态保护,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重点流域地表水水质、重要河湖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逐年上升。   科学实施国土绿化,全县造林绿化总面积达到21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29%。总有林面积比20世纪80年代初期增长了160多万亩。   现在走进和林格尔,南天门松柏苍翠,景色宜人;盛乐百亭园郁郁葱葱,游人如织;浑河滩水草丰美,鱼跃鹰飞;卧牛山环城10万亩生态工程松涛阵阵、绿浪滚滚……   “蒙”字号绿色农畜产品源源不断从这里走向全国   向生态要效益,向绿色求发展。   如果说白二爷沙坝艰苦卓绝的治沙历史实现了保护家园的筑绿梦想,那么从生态效益中获得长远可持续的经济效益,就是和林人的绿色发展之路。   自觉担负起建设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的重要特殊使命,立足首府城市副中心定位,和林格尔县重点发展乳肉、绿色食品加工等产业,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每一步都走得扎扎实实。   “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来蒙草考察时嘱托我们,要探索一条符合自然规律、符合国情地情的绿化之路。”蒙草生态执行总裁高俊刚说。   9年来,蒙草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实现绿色发展关键要有平台、技术、手段”,将一粒种子、一株草做成了大事业。   以科技赋能草产业发展,用一方乡土植物恢复一方生态,让生态修复、草畜产业有种可用、有种适用。蒙草累计修复国土面积近3000万亩,建成国家林草种质资源库内蒙古分库、采种田25万亩、制种车间33万平方米。   近年来,内蒙古赛科星家畜种业与繁育生物技术研究院在引进和自主培育优秀奶牛等家畜品种的基础上,开展了家畜性别控制等技术研究。   这项技术利用新型分子遗传工具,产生的冷冻精液可直接控制奶牛后代的性别,减少公牛犊数量,大量繁殖优质母牛。   以草、种产业为前端,和林格尔县坚持党建引领,不断发展壮大乳、肉、草、种产业链条,已经形成了“种养加”一体化的全产业格局,推动实现“从一棵草到一杯奶”的跨越。   随着蒙牛八期5G数字低温板块项目鲜奶和奶酪工厂相继投产,九期奶粉工厂项目如期开工,鲜奶、奶酪、奶油、婴配粉、功能乳品等“填空白、产值高、占前沿”的生产项目落地和林,中国乳业产业园核心项目越来越多。   “我们将结合自身战略发展需要,实施‘做强总部、产能回归’,进一步强化总部经济,加大投资力度,全面推进中国乳业产业园建设发展,构建‘双核、一带、多点支撑’的融合发展产业格局。”蒙牛集团总裁卢敏放说。   聚焦蒙牛乳业产业园,和林格尔县对标国家现代农牧业产业园,成功创建自治区级现代农牧业产业园,形成龙头企业带动、规模化养殖合理布局、科技支撑有力的绿色产业发展格局。   在现代农牧业产业园的辐射带动下,全县奶牛存栏和牛奶产量均占全市1/4以上,奶羊存栏占近2/5,羊奶产量占7/10,肉类总产量占2/5,在内蒙古“肉库”“奶罐”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我们要紧紧围绕种养加销一体化发展,以工业化思维谋划全产业链布局,全力打造绿色农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把黄金奶源变为黄金产业,把‘肉’这个红海市场变为蓝海市场,把‘草’这个绿色产业变为绿色银行,把‘种’这个朝阳产业变为战略产业,把更多‘蒙’字号农畜产品源源不断输向全国。”和林格尔县委书记李六小说。   今年一季度,和林格尔县44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62.01亿元,同比增长22.9%。其中,蒙牛集团等16户食品加工企业工业总产值38.18亿元,同比增长27.04%。   正是因为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和林格尔为自己赢得了发展新机遇,绿水青山正在一步步变成金山银山。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新征程上启新篇,实干笃行的和林格尔大有可为!(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郑学良 通讯员 张晓琴) 编辑:贾小燕

一以贯之久久为功,守护“塞外明珠”乌梁素海

  作者:新华每日电讯记者 于长洪 李云平   内蒙古乌梁素海是黄河流域重要的功能性湿地,生态治理直接关系到黄河中下游和华北地区的生态安全。自2018年以来,内蒙古坚持系统观念,强化系统思维,统筹乌梁素海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实现从保护一个湖到保护一个生态系统的一体化、系统化修复治理,让这颗“塞外明珠”更加璀璨。 这是6月19日拍摄的乌梁素海。新华社记者彭源摄   生态改善 和谐共生   位于黄河“几字弯”顶部的乌梁素海,是黄河流域最大的湖泊湿地,承担着黄河水量调节、水质净化、防凌防汛等重要功能,是我国北方多个生态功能交汇区,是控制京津风沙源的天然生态屏障。同时,乌梁素海流域腹地的河套灌区是我国三大灌区之一,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点区域”。   盛夏时节,蓝天白云映衬下的乌梁素海碧波荡漾,芦苇摇曳,飞鸟翔集。据乌梁素海湿地水禽自然保护区管理站工作人员马海明介绍,每年开春以后,乌梁素海都会迎来大批候鸟,种类、数量不断增加,其中包括斑头秋沙鸭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环境好不好,候鸟先知道。这是乌梁素海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最明显的成效之一。乌梁素海生态保护中心主任包巍说,现在乌梁素海生态环境整体好转,每年在此迁徙、繁殖的鸟类达260多种,已成为候鸟重要的栖息地。   据介绍,乌梁素海一直是黄河流域重要的自然“净化区”。每年,河套灌区90%以上的农田灌溉退水、生活污水、工业废水以及5000万立方米的淤积洪水经乌梁素海生物净化后排入黄河,水质直接影响黄河中下游的水生态安全。20世纪90年代以后,由于自然补给水量减少,加之工农业排水等因素,乌梁素海湖内生态功能严重退化,水质曾一度恶化为劣五类。   近年来,当地采取多项措施对乌梁素海流域实施全流域、系统化综合治理,生态环境不断改善,水质总体稳定在Ⅴ类、局部区域优于Ⅴ类,水面面积稳定在293平方公里,生物多样性持续恢复,重现“塞外明珠”美景。乌梁素海周边村民张海英说:“现在乌梁素海水清了,鸟多了,周边环境更美了,大家都想在这里养老了。”   据了解,乌梁素海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项目于2018年被纳入国家第三批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工程,于2021年入选国家自然资源部与世界自然保护联盟联合发布的《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中国实践典型案例》。 这是6月19日拍摄的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境内的乌梁素海(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刘磊摄   用心治理 精心呵护   乌梁素海流域西部是浩瀚的乌兰布和沙漠,南部是奔流的黄河,东部是葱郁的乌拉山国家森林公园,北部是连绵的阴山山脉和辽阔的乌拉特草原,中部是沃野千里的河套平原,组成了一个山水林田湖草沙共融共生的生命共同体。   巴彦淖尔市市长王志平说,为从根本上保护修复乌梁素海生态,他们改变“就山治山、就水治水”的传统做法,坚持“湖内的问题、功夫下在湖外”,由单纯的“治湖泊”向系统的“治流域”转变,生态修复由“单要素”向“多要素”转变,从保护一个湖到保护一个生态系统,实施一体化、综合化修复治理。   据介绍,巴彦淖尔市委专门组建乌梁素海生态保护中心,主要负责贯彻落实国家和内蒙古自治区关于乌梁素海有关政策,编制和组织实施乌梁素海流域的总体治理保护规划,组织实施各类工程项目等工作。重点从基层工作经验丰富、具有相关专业经历背景、敢担当善作为的干部中择优配强乌梁素海生态保护中心领导班子,为加快推进乌梁素海综合治理工作提供组织保障。“巴彦淖尔市将乌梁素海流域综合治理列为推动高质量发展专项考核指标,通过实地督查、线上调度、群众评议等多个维度,激励、督促各地各部门奋力赶超、争先晋位。”巴彦淖尔市委组织部部长王亚忠说。   在系统化治理思维的主导下,内蒙古于2018年启动乌梁素海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工程(简称乌梁素海试点工程),以建设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屏障为中心,聚焦于提升“北方防沙带”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和保障黄河中下游水生态安全,实施沙漠综合治理、矿山地质环境综合整治、水土保持与植被修复、湖体水环境保护与修复等7大工程。   巴彦淖尔市副市长赵巍峰告诉记者,面对地质环境复杂、施工难度大等实际困难,乌梁素海试点工程创新采用生态修复治理施工模式,通过荒漠化治理稳固沙丘、林草修复改善区域土壤及气候条件巩固治沙成果;通过修复矿山环境遏制地表水土流失保证植被覆盖度、减少区域土壤沙化;通过海堤治理还原水体生态保障水体安全。   目前,乌梁素海试点工程已完成沙漠生态保护修复治理面积10.5万亩,种植梭梭树苗等苗木1500万株;修复矿山面积70平方公里;修复周边草原生态修复面积6万亩;完成海堤路修缮123.8公里。 ​这是6月19日拍摄的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境内的乌梁素海(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彭源摄   一以贯之 久久为功   业内专家学者和基层干部群众表示,乌梁素海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取得成效,给我国生态修复实践带来3点启示:   启示一:树立生命共同体理念   中国科学院院士、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傅伯杰表示,乌梁素海流域系统治理,加强“山水林田湖草沙”要素之间的联系,增强生态系统连通性,整体优化水污染治理、水源涵养、防风固沙、水土保持、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农牧产品供给等多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逐步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美丽中国建设实践案例。   山水林田湖草沙是生命共同体,人与自然也是生命共同体。乌梁素海试点工程将山水林田湖草沙与人类之间的关系通过生态耦合的原理进行有效联通,增加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提高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对黄河流域和华北地区生态安全发挥了积极作用,对我国乃至全球生态修复的本地化应用提供了示范和借鉴。   启示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   巴彦淖尔市自然资源调查测绘院院长李博说,全市通过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一体化保护修复,进一步助力乡村振兴,美化人居环境,提升农村牧区卫生厕所普及率和生活垃圾收运处理能力,持续提高群众生活质量。   据了解,乌梁素海流域内的乌兰布和沙漠治理区被评为国家第四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乌梁素海试点工程被自然资源部《社会资本参与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案例(第一批)》列入全国唯一入选的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项目。   启示三:坚持“一以贯之久久为功”理念   赵巍峰说,巴彦淖尔市出台乌梁素海周边牧民搬迁退出、工矿企业退出补偿实施方案,协调解决了生态保护与修复中土地使用者与受益者的相关利益,建立了跨界、互补、耦合、系统的全民参与修复保护乌梁素海综合平台,吸引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实施。   山水林田湖草沙共治,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需要一代一代人接力,既要有决心,更要有耐心、恒心。乌梁素海综合治理专家樊家豪认为,乌梁素海流域生态治理久久为功,带动全民参与生态修复保护,提升了当地干部群众的环保意识,为乌梁素海流域生态治理注入持久动力。“乌梁素海周边群众与自然环境实现和谐共生,对全球干旱区湖泊治理具有重要示范价值。” 编辑:章颖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