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了 3238 篇文章
聚焦库布其 | 沙漠何以变绿洲?银肯塔拉给出了答案

   在库布其治沙的故事里   最恒久的是时间   最令人动容的是绵延的绿色   第九届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即将举行   库布其再受瞩目   在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   驱车沿着穿沙公路行进   路边林木葱茏   草地灌木乔木错落有致   鄂尔多斯市造林总场展旦召分场银肯沙作业区   以绿色拥抱世界   这里   是中国第七大沙漠——库布其沙漠的腹地   “银肯”的意思是“大”   银肯沙就是“大沙”   银肯沙作业区背靠黄河   面对毛乌素大沙地   总面积28万亩   银肯作业区先后实施了“三北”防护林   京津风沙源治理等重点生态工程   累计完成营造林任务14.1万亩   工程固沙5.5万亩 作业区70%以上得到治理   林草覆盖度由不足3%提高到48%   荒漠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动植物种类由原来的20余种增加到160余种   生物多样性成果显著   生态系统更趋健康稳定   40多年来   在艰苦卓绝的治沙实践中   沙区人民探索出了丘间湿滩点缀治理模式   营造乔 灌 草结合的锁边林带科学治沙模式   沟川道路“切隔”治理模式   推广应用了沙障固沙造林   “前挡后拉” 撵沙造林等系列实用造林技术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银肯作业区大力发展沙漠生态旅游业   响沙湾银肯塔拉等国家级旅游区坐落其中   真正走出了一条   “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新路径   一棵棵树一片片林   镌刻下了治沙人的锦绣梦想   守住了绿色鄂尔多斯的最美底色   守卫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堤坝”   守护了祖国北疆生态安全屏障   内蒙古日报•草原全媒记者:包荭 贾奕村 编辑:张彬

蓝冠1956代理,lg蓝冠_【石榴花开 籽籽同心】赤峰马鞍山林场守护者:会一如既往将这片青山守好

  中新网赤峰8月25日电(马壮)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喀喇沁旗的马鞍山林场,经过几代林业人的奋斗,从建场之初森林覆盖率不足20%,到现在的95.2%,昔日的荒山秃岭已变成如今的绿地海洋。近日,“石榴花开籽籽同心”网络主题活动内蒙古站采访团来到马鞍山林场。   马鞍山林场。马壮摄   马鞍山林场始建于1962年,地处燕山山脉七老图山脉东麓,是一个以管护为主的生态经营型林场。具有“塞外小黄山”美誉的马鞍山国家森林公园就坐落于林场管辖范围内。现在,林场人工林面积达到6.6万亩,在祖国北疆筑起防风固沙的绿色生态安全屏障,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马鞍山林场场长初光明。马壮摄   为了将林场更好地保护起来,马鞍山林场近年来加强了有害生物的防治。记者在现场看到,这里的树上挂着诱捕器,用于检测林区虫型,据介绍,管理人员一旦在诱捕器中发现虫子,就会立马采取相应措施。“每年我们(林场)的防治都在三万亩以上,森林的病害率在千分之四以下,从建场至现在没有发生大规模森林病虫害。”马鞍山林场场长初光明说。   除了有害生物的防治,森林防火也是护林的关键所在。马鞍山林场全年都处于防火期,尤其是在每年的9月15日至次年的5月15日是林场的重点防火期。据初光明介绍,马鞍山林场采取“天、地、人”的方式进行森林防火。“天”是指远程的监控设备,“地”是指林场的工作人员巡逻、采取先进的设备守护林场,“人”是指被划分为22个网格,每一个网格中明确一名责任人。   每年清明都是森林防火的重要时点,今年清明期间,林场倡导文明祭祀方式,提倡“用鲜花换祭祀者手中的纸”,当地老百姓们纷纷支持文明的祭祀方式。   这些年来,在林场工作人员的不断地努力下,马鞍山林场在清明祭祀期间已不见烟、不见火,极大程度上消除了火灾隐患。   因为多年来的有效治理和护林,马鞍山林场的生态得到了改善,林场也开始尝试发展旅游业,种植更多的经济作物。林场希望能通过旅游开发,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初光明说,像杏鲍菇、木耳等,适合这里的自然地理环境,它们在林场的实验示范种植都非常成功。   不仅仅经济作物生存较好,在最近一次的种子资源普查种中,国家二级保护植物——绶草,在马鞍山林场被发现。有专家惊叹,已经有二十年未曾见过这类保护植物。据专家分析,在此发现绶草的原因可能是由于林场这些年生态环境变好了,其次是林场对植物的保护较好,未曾有人为干预生长,所以绶草才能在林场茁壮成长。   八月的马鞍山林场,一片片森林尽收眼底,这一片绿地海洋正因为有林业人的坚守,使得这片荒山变成祖国北疆的生态屏障。初光明提到,马鞍山林场会一如既往将这片青山守好。 编辑:张彬

中国经验,从这里走向世界——写在第九届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召开之际

  亿利库布其沙峰绿谷生态区,由5600棵沙地柏种下的“绿色中国梦”五个大字耀眼醒目。   苍穹下,亿利库布其沙峰绿谷生态区,无边的绿色点染着沙漠,由5600棵沙地柏种下的“绿色中国梦”五个大字耀眼醒目,仿佛诉说着库布其的传奇故事。   8月25日至27日,第九届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在中国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库布其沙漠举办,25日,来自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已汇聚于此。   库布其的绿色逆袭,是鄂尔多斯市各级党委政府、企业、农牧民历尽艰辛共同书写的改天换地的奇迹,是颗颗汗水、点点绿色编织成的伟大梦想——沙漠不仅变成“绿色家园”,还成了“聚宝盆”,成为沙区人民取之不尽的“绿色银行”。   而此时,全球有100多个国家、约9亿人口正遭受着土地荒漠化带来的威胁和困扰。特别是“一带一路”沿线多个国家,长期饱受风沙之患,沙化地区的贫穷如影随形。   那也是库布其曾经的样子。寸草不生,风沙肆虐,流沙掩埋房屋和农田,有疾病不能及时医治,孩子不能正常上学,沙逼人退。“宁可累死,也要和风沙血战到底!”经过30多年艰苦卓绝的斗争,1.86万平方公里的库布其沙漠,有三分之一披上了“绿装”,动植物由100多种增长到530多种,构建了沙漠旅游、沙漠生物医药、沙漠新能源等多种产业模式,走出了一条沙漠治理与经济发展融合的绿色新路子,10多万农牧民因沙而富。   2017年7月29日,第六届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在内蒙古库布其沙漠隆重开幕,主题为“绿色‘一带一路’,共享沙漠经济”。   2007年,第一届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在库布其沙漠七星湖举行,来自国内外的150多位官员、企业家、专家学者赞叹着这个发生在世界东方的奇迹。曾经有专家断言库布其沙漠不可治理,“要想让这里鲜花盛开,除非上帝亲自来种”。而库布其的奇迹刷新了人们对沙漠的认知,也向人类昭示了一个理念:沙漠是人类可持续利用的资源,人类可以与沙漠和谐共生!   是什么造就了这样的库布其?   是一代又一代治沙人在接续奋斗中铸就的“守望相助、百折不挠、科学创新、绿富同兴”的库布其精神。如今,库布其精神早已经深深印刻在鄂尔多斯人的血脉中,并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   是一场场绿色革命中探索出的“党委政府政策性主导、企业产业化投资、农牧民市场化参与、科技持续化创新”的库布其模式。鄂尔多斯市通过政策引导,充分激发了社会力量治沙的活力,推动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不断向沙漠治理集聚、涌流,走出了一条治沙、生态、经济、民生平衡驱动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是坚定不移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30年来,库布其沙漠绿色经济创造了难以计数的生态财富。“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的风干圪梁打造成了风水梁产业小镇;昔日浩瀚的银肯塔拉成了沙漠旅游景区;沙漠里不仅长出了庄稼,还通过“引黄入沙”养起了螃蟹、鱼虾……反弹琵琶、逆向拉动,库布其实现了沙漠增绿、企业增效、资源增值的良性循环。   防治荒漠化、应对气候变化是全球、全人类共同面临的艰巨事业。库布其的探索,不仅是中国的经验,更是世界的财富。   2017年9月,《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十三次缔约方大会与会代表观摩库布其生态建设现场。   从2007年至2023年,每两年举办一次的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已经走过16个年头,先后共有来自全球80多个国家的3000多名政要、学者、企业家等人士参加。从碧浪翻滚的沙漠绿洲,到生态优美、人民安居乐业的沙漠产业小镇,再到亿利集团“板上发电、板下种植、板间养殖、治沙改土、产业扶贫、工业旅游”的“光伏+”立体化新型产业模式,库布其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创造着一个又一个新的治沙模式和致富路径;从培育出1000多种抗寒、耐寒、耐盐碱的沙漠种质资源,到10秒钟种下一棵树的“水汽种植法”,再到每台每天可以种800棵树的智慧植树机器人,以科技为治沙利刃,库布其带给世界的惊喜不断。   如今,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已成为展示荒漠化防治最新科技成果、推广新技术与新模式、交流国际成功经验的重要国际平台,成为传播“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文明理念、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重要窗口,也使得库布其模式广为传播,为世界其他遭受荒漠化威胁的国家提供了可参考、可复制的成功经验。   第七届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开幕现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宣读习近平主席贺信并致辞。   2017年,在《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十三次缔约方大会上,库布其作为中国防沙治沙的成功实践被写入联合国宣言,成为全球防治荒漠化典范。2019年,习近平主席向第七届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致贺信,指出库布其沙漠治理为国际社会治理环境生态、落实2030年议程提供了中国经验。   世界治沙看中国,中国治沙看库布其。今天,库布其治沙模式、技术和成果已经走向世界,为全球3600万平方公里的荒漠化土地治理和无数受荒漠化威胁的人们提供“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   第八届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上,外国嘉宾观摩亿利集团机器人植树。   在西藏那曲,这个青藏高原上海拔最高、气候及生态恶劣的地级市,亿利集团和国内有关研究机构联合攻关,结束了其“史上无树”的历史,城市公园、政府大院、养老院和儿童福利院、街道两边终于有了绿色。   在中国新疆,借鉴库布其经验和技术,利用当地太阳能光热、沙漠土地和苦咸水等资源,发展了甘草健康、甘草饲料和土地改良等三个产业,实现了生态、民生和经济效益的叠加。   在沙特,库布其光伏治沙和数字化创新实践的经验技术已经用于推进当地荒漠化防治、退化土地恢复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进程。亿利集团治沙科技成功应用于沙特百亿棵树种植计划,助力打造“绿色沙特”。   巴基斯坦引进库布其模式及亿利生态修复技术成果,助力当地“百亿海啸”植树计划。乌兹别克高等院校联合亿利集团共建咸海国际创新实验室,研发咸海流域荒漠化治理、盐碱地改良、生物多样性保育、水资源可持续管理等关键技术……   202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第四次亲临内蒙古考察时深刻指出:“要因地制宜、科学推广应用行之有效的治理模式。四十多年来我们创新探索了宁夏中卫沙坡头模式、内蒙古磴口模式,还有库布其模式、新疆的柯柯牙模式等一大批行之有效的治沙模式。”再次强调了推广库布其模式。   积极推广库布其模式、努力创造新时代中国防沙治沙新奇迹,一幅更为生动的绿色答卷已经在路上。   策划:李霞   统筹:刘春   监制:胡芳   记者:霍晓庆   制作:魏佩   图片:来源于鄂尔多斯市林草局、亿利资源集团 编辑:张彬

【石榴花开 籽籽同心】山更青,业更兴,民更富——看马鞍山村如何端好青山绿水“金饭碗”

         走进马鞍山村,空气都是甜的。高山与密林相伴,绿水与深谷相随。微风拂来,房前屋后绿树摇曳,山间密林婆娑多姿。   2019年7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来到赤峰市喀喇沁旗马鞍山林场、马鞍山村考察调研。几年来,牢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马鞍山村的干部群众以筑牢祖国北疆生态安全屏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美丽乡村、推动民族团结为契机,守青山护绿林,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不断挖掘生态潜力,夯实发展底色,走出了生态立村、产业富村、旅游兴村的乡村振兴发展路子。   8月23日,“石榴花开籽籽同心”网络主题活动内蒙古站采访团来到赤峰市喀喇沁旗马鞍山林场和马鞍山村,实地探访总书记走过的这个“绿色宝藏乡村”,听乡亲们讲述这4年的变迁,感受乡村发展振兴的勃勃生机。   马鞍山林场始建于1962年,地处燕山山脉七老图山脉东麓,是以管护为主的生态经营型林场,具有“塞外小黄山”美誉的马鞍山国家森林公园坐落于林场管辖范围内。“抓生态文明建设,既要靠物质,也要靠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马鞍山林场,带来了党中央对民族地区各族林业职工的亲切关怀,更为林场发展注入强大红色动能。   马鞍山因山峰形似马鞍而得名   近年来,马鞍山林场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林场时的重要嘱托,大力弘扬“三北精神”,以“党建红、生态绿、公安蓝、消防橙、产业金”为核心,建立共建共管共享长效机制,全力落实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建设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目前,马鞍山林场天然林面积达到4.2万亩,人工林面积6.6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98.86%,被评为“全国最佳林场”。   如今守好这方碧绿、这片蔚蓝、这份纯净,早已成为马鞍山村干部群众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信条。马鞍山林场场长初光明说:“牢记总书记的嘱托,我们一代接着一代干,记住守住青山就守住未来的同时,发挥林场良好生态资源优势,以林下经济作为突破口,努力做好原生态野生林下产品、林下种植、林下养殖、林果业、林副产品加工和森林康养旅游六篇林业经济文章。”   马鞍山村村口大片花海俯瞰图   马鞍山村村口种植的大片花海吸引当地村民和游客前来拍照打卡   产业是发展的根基,产业兴旺,乡亲们收入才能稳定增长。近年来马鞍山村里卖“红”了葡萄,做“旺”了山葡萄种植,形成了“葡萄+文旅”的产业发展路径。目前,该村山葡萄产业已发展到3500亩,引进了两家酿酒企业,实现了山葡萄的种植加工销售一体化;乡村旅游业快速发展,村里农家乐增加到16家,每家收入从11万元增加到平均25万元,同时成立了三色马鞍旅游有限公司,每年增加村集体经济6万元……原本不起眼的山葡萄,给马鞍山的村民“酿”出了美滋滋的好日子,也“串”起了乡村振兴的产业链。   当地酒产品   说起马鞍山村的幸福生活,一定要到村民张国利家看看。张国利家有汉、满、蒙古3个民族,是一个四世同堂的“民族团结之家”。2019年7月1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走张国利家,进厨房、看厕所,拉家常、问收入,了解一家人的生活。张国利经常自豪地说,“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我家时,称赞我们家没有民族差异,其乐融融,是一个民族团结之家。”   张国利的家   马鞍山村有汉族、蒙古族、满族等多民族群众聚居,做好民族团结工作至关重要。近年来,该村打造了“总书记考察路线红色教育路线”“3.8公里红色理论一条街”“民族之家汽车营地”“民族团结教育志愿服务站”等宣传教育平台,开发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乡村旅游”“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研学体验”“民族团结进步进家庭”等主题活动,大力营造“处处是课堂、时时受教育”的浓厚氛围。村民们都说,在我们村里,大家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生活、共同奋斗,日子过得充实又幸福。   监制:李中锋   文字:许敬   摄影:王晓博   剪辑:王丽红 编辑:张彬

高起点谋划 这个县请来专家给马铃薯产业发展“把脉”“支招”

  会议现场。   聆听。   8月20日至22日,皇盛酒店一下子热闹起来,武川县马铃薯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在这里召开,国家马铃薯领域的专家、学者,以及省内外马铃薯产业代表们聚集一堂。   会议由国家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遗传改良研究室主办,甘肃农业大学和武川县人民政府承办,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和内蒙古旭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协办。   这是武川县委、政府立足资源优势,紧紧围绕“两麦一薯”产业发展定位,大力调整优化马铃薯产业结构而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   会议主题是,充分发挥国家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职能,强化种业科技支撑,助力县域经济发展。同期,举办由专家主讲的马铃薯新品种选育与应用技术培训班和种植技术培训会。   观摩。   会议的一项重要议程是,邀请国家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金黎平、尚轶、熊志勇等9位专家围绕“马铃薯遗传育种重要进展”“马铃薯品质性状遗传与改良研究”“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培育低龙葵素、高支链淀粉和抗低温糖化的马铃薯新品系”等议题进行研讨。   “重点围绕武川特色马铃薯产业园、智慧农场、试验基地建设等方面,努力打造县域马铃薯产业高质量发展新样板,真正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乡村振兴发展提供坚实的科技支撑。”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金黎平研究员表示。   武川县海拔高、气候凉爽、风速大,种薯退化慢、病虫害少、品质好;商品薯个大、形圆、表皮光滑、外观性状好、适口性佳,在周边省区和南方市场享有盛誉。   2008年,武川县被国家质检总局批准为“国家级绿色马铃薯种植标准化示范区”。同年,武川土豆成为北京奥运会、残奥会餐饮专供土豆,奥组委把武川土豆确立为“运动员指定食用产品”。 2011年武川土豆成为上海世博会的指定食品和展品,2016年国家质检总局第9号公告批准了“武川土豆”为地理标志产品。   合影留念。   据悉,为推进马铃薯新品种、新技术等成果在武川县落地转化,提升武川马铃薯生产和产业发展水平,国家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将武川县列为“十四五”服务县域经济示范县,并于2021年与武川县政府签订了2022-2025年县域经济发展合作协议。2022年创建了武川县马铃薯协同创新中心,创新中心依托内蒙古旭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基地,展示了新品种85个、栽培技术6套,开展了杂交育种、全产业链技术指导和技术咨询工作。   2023年,国家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在武川县可镇鱼得水沟村、哈乐小马莲渠村和大豆铺等3地建立了马铃薯新品种筛选与展示、绿色高效综合生产和自动化灌溉栽培技术示范区共1000亩,其中展示马铃薯新品种57个和绿色栽培集成技术6项,并多点示范了2022年筛选出的优良新品种12个。   据自治区农牧厅刘永明副厅长介绍,我区57个贫困旗县中32个是马铃薯主产旗县,其中种植面积10万亩以上的20个主产旗县中17个是贫困旗县。这些旗县农牧民人均来自马铃薯产业的收入占到种植收入的1/2,占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的近1/3,部分旗县农民收入的一半来自马铃薯。马铃薯是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已成为助力脱贫攻坚的特色优势产业。   专家发言。   “下一步,我们将依托武川旱作农业试验站等平台,继续在马铃薯种质资源收集和开发利用、优质新品种选育以及绿色高质高效栽培技术创新等方面持续发力,积极主动融到国家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相关研究和推广工作中,共同为我区马铃薯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科技支撑。”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院长路战远说。   内蒙古日报·草原全媒记者:郑学良   新闻编辑:郭玉 编辑:贾小燕

【石榴花开 籽籽同心】三十二连山的绿色宣言:荒漠化治理“世界样板”

  “踏山行川,不如三十二连山梯田望远”。8月21日,“石榴花开籽籽同心”网络主题活动内蒙古站采访团来到了赤峰市敖汉旗萨力巴乡三十二连山。虽已入秋,但凭山远眺,这里依旧绿带连天、梯田交错、群山青翠。   赤峰市敖汉旗萨力巴乡俯瞰视野   三十二连山流域由32座山峰相连而成,位于敖汉旗萨力巴乡。这里曾是敖汉旗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区域之一。农牧业生产大灾大减产、小灾小减产,“风吹石裸响瑟瑟,雨落土失流湍湍”“种一坡,拉一车;打一簸箕,煮一锅”一度是这里的真实写照。   曾任三十二连山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总指挥的韩旭东回忆说,这里曾经黄沙漫天、洪水泛滥,刮起风沙,白天能见度极低,一场风沙能把刚长起来的苗盖死,是典型的“秃山光岭干河套,牛羊啃草满山绕”。   1992年三十二连山开始治理,1997年进入统一规划、集中攻坚阶段,敖汉人民凝聚合力,在兼顾生态与经济效益的基础上,在山体中上部实施水保造林,山体中下部结合农田防护林网建设水平梯田,多年攻坚完成了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面积3万亩的集中连片工程,打造了三十二连山生态精品工程,也奠定了着眼长远发展“守住生态底色、守牢耕地红线”的工作思路。从当年“秃山光岭干河套”到如今“青山环绕一坡田”,敖汉旗萨力巴乡三十二连山以独特的“水田林路沟综合治理”模式解决了3.2万亩水土流失问题,涵养了水源,保护了生态。   三十二连山旧景   荒山秃岭变成了沃野良田,黄沙滚滚的不毛之地变成了片片绿洲,敖汉人民以旧貌换新颜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不干不行、干就干好”的优良传统,践行着习近平总书记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把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深刻地反映在生态治理的全过程。   2022年,三十二连山被共青团中央确定为中国青年运动史教育精品路线点之一。因这项生态治理工程综合规划水平高、参与治理的各民族群众人数多,治理成效显著而被誉为“黄花甸子”模式。   三十二连山的生态之变,是敖汉人几十年如一日推进生态建设的生动缩影。进入新世纪以来,敖汉旗依托国家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生态建设和保护工程、德援项目、意援项目、公益林项目,初步建立了乔灌草、带网片相结合的防护林体系,在“三北”地区筑起了一道绿色长城。据介绍,截至2022年,敖汉旗有林面积已达572万亩,其中人工林面积543万亩,天然林面积29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44.17%;草地面积106.8万亩,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到60%以上。   如今的三十二连山梯田交错、群山青翠   如今,敖汉旗各族干部群众正沿着总书记擘画的“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守望相助,以弘扬“三北精神”为己任,以滚石上山、不进则退的恒心和韧劲接续奋斗,驰而不息,久久为功,在筑牢祖国北疆绿色生态安全屏障上创造新的奇迹,为建设好祖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贡献敖汉智慧和力量。   监制:李中锋   文字:许敬   摄影:王晓博   剪辑:王丽红 编辑:贾小燕

  8月17日至20日,周杰伦演唱会在呼和浩特连办4场,场场爆满。演唱会不仅“引爆”呼和浩特市体育场,更“点燃”整个呼和浩特的消费经济,演艺活动带来的巨大人流,渗入到旅游景点、酒店、餐饮等文旅消费链,也迎来了呼和浩特文旅消费新高峰。据统计,演唱会期间共吸引观众18.4万人次,外地观众占观众总数的八成以上。其中,受演唱会效应影响,8月16日至20日,呼和浩特市接待游客126.17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8.80亿元,是端午期间旅游收入的3.3倍。   交通“接得住”大客流   周杰伦2023年嘉年华世界巡回演唱会在呼和浩特市举办期间,正值旅游旺季,面对数十万计蜂拥而至的游客,呼和浩特公共交通迎来了严峻“大考”。面对巨大的客流,呼和浩特地铁、公交、出租车等公共交通用实际行动交出了一份漂亮的答卷。   周杰伦演唱会期间,呼和浩特地铁日均客运量达27.44万人次。其中,8月17日至19日连续3日突破2023年度单日客运量最高纪录。8月19日单日客运量28.82万人次,创2023年度单日客运量最高纪录。呼和浩特市体育场站单日进出站客流连续4日突破5万人次,8月19日进出站客流达6.42万人次,创该站单日历史最高纪录。   呼和浩特市公交公司在保障机制、运力调度、出行服务等方面全力“迎战”,最大限度满足乘客出行需求,4天共运送乘客达32万人次。演唱会期间,全市巡游出租汽车日运输量达到16.28万趟次,车均运输31.78趟,运输趟次较平时提升近15%。   “硬核服务”拉动经济   据百度资讯指数统计,关键词“呼和浩特”在8月16日达到小峰值,在20日达到最高峰,同比增长3386%。不少呼和浩特网友和市民自豪地表示,“我们呼和浩特真的火出圈了!”   为何一场演唱会能将一座城市带得如此之火?除了歌手本身的“引流”、呼和浩特近年来不断完善发展演唱会经济的软硬件条件,还得益于呼和浩特不断增强的服务意识。为办好此次演唱会,呼和浩特市新城区担起“东道主”职责,成立演唱会活动服务保障工作指挥部,设立多个工作小组,交管、市场监督、环卫等部门,以及安保单位和志愿者组织加强联动、形成合力,确保了整个演唱会期间各项服务保障工作有序开展。   在此期间,呼和浩特各相关行业为歌迷提供多项优惠服务,以“宠粉”行动放大演唱会效应,让游客乐意消费。   “这次来呼和浩特,除了看演唱会,我还想看看极具地方特色的《千古马颂》。来到内蒙古呼和浩特怎么能不感受一下马文化呢!”从长沙来到呼和浩特的歌迷陈媛兴奋地说。   “这几天,我们明显感觉到外地游客增多。”塞上老街一家文玩店主说。塞上老街作为呼和浩特历史文化街区,是不少歌迷的打卡地,老街的商家抓住演唱会的热度,纷纷推出“宠粉”行动。   “来到呼和浩特后,根据小红书推荐,第一站就去了塞上老街区块大召广场,塞上老街是一条具有明清建筑风格的古街,感觉沧桑而强劲,拍照打卡别有一番情趣。”来自湖北的歌迷赵萌萌说。   演唱会期间,老牛湾黄河大峡谷旅游区、敕勒川草原文化旅游区(哈素海)、黄河麦野谷生态休闲旅游区等6家呼和浩特的A级旅游景区,还推出门票免费、半价等优惠,持有演唱会门票的游客,只需出示票根便可享受优惠。   8月15日至22日,呼和浩特博物馆和将军衙署博物院推出“博物馆之夜”主题活动,音乐会、壁画修复体验、灯光秀等,让游客沉浸式体验,让珍贵文物在夜晚“亮起来”。整个8月,呼和浩特博物院所属的6家博物馆打破“周一闭馆”惯例,每日开放。   出门在外,衣食住行,特别是住宿体验直接影响着游客对一座城市的感受,对于这一点呼和浩特想到了,严查严管,只为让歌迷和游客舒心。   针对此次周杰伦演唱会,呼和浩特市场监管部门要求全市相关酒店做好客房价格管理,把客房价格涨幅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保障演唱会期间酒店价格平稳有序,给游客更优的旅游体验。   用心用情让你爱上这座城   呼和浩特的用心,不仅体现在官方统筹协调的大事上,也体现在市民热情好客的小细节里。设在体育场西门的新城区海拉尔路便民服务点,免费为歌迷、游客提供矿泉水、纸巾、小扇子以及藿香正气水等应急药品。服务点的工作人员大哥还会时不时来一段快板儿,发放小礼物时,还拿着小扇子贴心地给游客扇着风,被歌迷戏称为“扇子哥”。   网络上,有人守在评论区,耐心细致地答疑解惑,变身在线客服;有人吐槽宽巷子的一个商家服务态度差,商家就现身在评论区诚恳道歉,表示一定会改进;有外地游客感慨呼和浩特市美食多、人热情、风景好,就会有一群人跟评“呼和浩特欢迎您”“欢迎下次再来”。   而面对交通拥挤影响出行的吐槽,有人就用拉动城市消费、提升城市形象等事实,恳请大家“理解万岁”。公交公司、文旅、市场监管等部门在服务和管理上的改变,网友们也毫不吝啬地给他们点赞。呼和浩特以心换心,用“我们马上改”“感谢您的指正”等谦虚态度,赢得了外地游客的“理解万岁”“不足再改”“越来越好”等温暖回复。   来自北京的律先生全家来到呼和浩特后,大人孩子都在游玩时得到呼和浩特人的暖心服务。他说:“这是一座温暖的城市,从下飞机遇到的司机师傅、酒店饭馆服务人员,演唱会门口卖扇子的小伙伴,负责安保的工作人员和警察们,都特别可爱热情。演唱会看完了,令人恋恋不舍地不仅是舞台上那个聚焦所有人的周同学,还有呼和浩特暖心的服务和深厚的人文底蕴。” (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郑学良 刘洋 呼和浩特日报记者 刘军 苗青 马妍) 编辑:贾小燕

内蒙古自治区农村牧区移风易俗典型案例展示(第11期)

  前言   为进一步加强我区农村牧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特别是农村牧区移风易俗工作,2023年,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文明办开展了全区农村牧区移风易俗典型案例评选活动。各地充分挖掘本地移风易俗好的经验和做法,推荐了一大批优秀典型案例,这些案例结合文明创建,聚焦移风易俗,突出成风化俗,着眼于乡镇苏木、嘎查村生产生活实际,从小切口、多视角、多层面入手,既阐述背景成因、又展示具体举措,既分析工作成效、又解读推广理由,全面反映出基层一线移风易俗工作的生动实践,具有接地气、可复制、易推广等特点。   “有话对你说”栏目用百姓的话说身边的事   ——锡林郭勒盟锡林浩特市巴彦宝拉格苏木   移风易俗典型案例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更要“铸魂”,这是新时代提出的崭新考题。近年来,锡林浩特市巴彦宝拉格苏木紧紧围绕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主线,在牧民听得进、弄得懂、记得牢上下功夫,结合地域特点、创新方式方法,把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讲到牧民的心坎里。   一、基本情况   为破解牧区地广人稀、牧民语言不通两大难题,有效解决牧区入户宣传耗时长、路程远、成本高等实际困难,打通理论政策进牧区“最后一公里”,锡林浩特市巴彦宝拉格苏木结合牧区实际,应用数字化技术优势,破除时间与空间的障碍,充分发挥年轻干部的能动性和创造力,在苏木微信公众平台打造了“有话对你说”栏目。该栏目自2020年开播以来,摄像、编辑、主播、剪辑等全部由苏木干部担任,节目选题注重从牧民生产生活和牧区实际出发,将党的理论政策融入牧民日常生活和主题活动中,通过苏木主播说政策、身边典型讲故事、主题活动送理论等方式,用日常化语言带领牧民群众加深对党的理论政策法规的认识、苏木嘎查职能职责的知晓、工作开展情况的了解,实现了用简明易懂的方式帮助牧民群众更好的理解理论政策,用新媒体的传播优势提升牧区理论政策普及的深度广度。   二、主要做法   (一)栏目选题本土化。“有话对你说”栏目选题围绕党的创新理论、惠民利民政策、牧民急需了解的大政方针等,在通过微信群征集选题、党员中心户发放问卷等方式充分把握牧民需求的基础上,由苏木党委领导班子共同商议决定栏目主题和拍摄方式,就地取材,让牧民出镜说话、嘎查干部上镜谈政策。   (二)栏目语言方言化。“有话对你说”栏目主播由巴彦宝拉格苏木年轻干部担任,每期节目均设置通用语言和民族语言两个主播,将党的理论政策翻译成当地牧民听得懂、能领会的本土语言,在年轻牧民当中广泛推广国家通用语言,让年长牧民在熟悉的当地语言中取得共鸣、争得理解,使党的大好政策、创新理论真正走进牧民的脑海里。   (三)栏目受众特定化。“有话对你说”栏目主要是在“巴彦宝拉格苏木微信公众号”上进行播放。每期节目制作完成后,苏木、嘎查两委班子和党员中心户第一时间推送至本地所有微信群,所有干部自发在微信圈里进行广泛转发,以此带动当地牧民能够第一时间看到栏目。   三、主要成效   (一)本土节目深受好评。“有话对你说”栏目自2020年开播以来共播出20期,点击量达3万+,其中《带您了解防灾减灾日》《禁牧休牧工作全纪实》《接犊保育牛气旺乡村振兴犇富强》等内容点击量达1千+,深受苏木嘎查牧民群众的一致好评。   (二)政策宣传更接地气。围绕乡村振兴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大方面,“有话对你说”栏目制作团队始终坚持牧民需要什么就拍摄什么的理念,用牧民听得懂、能接受的方式策划拍摄了《党史知识“微课堂”》《4000亩青贮地开始播种,为牛羊备足“口粮”》等内容,通过身边的人和身边的事出镜发声,把大道理、好政策送到牧民群众的心坎上。   (三)文明理念深入人心。“有话对你说”栏目始终把推动移风易俗,倡导文明新风作为栏目宗旨,引导广大牧民群众积极投身文明创建和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中,围绕新时代文明实践开设《文明实践在行动》专栏,刊播《话家风家训》《我们嘎查的村规民约》等内容,通过展示嘎查文明家庭的家风家训,身边好人的典型事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益广告等,弘扬移风易俗,为乡风文明建设营造良好氛围。   四、推广理由   一是助力乡村振兴政策落地效果显著。“有话对你说”栏目自开办以来,苏木嘎查广大牧民对户厕改造、禁休牧、人居环境整治等政策的理解支持明显提升,有效推动了政策的落地见效。自2020年以来,巴彦宝拉格苏木各嘎查集体经济收入从20万元最高增加到86万元,新改建户厕160座,参与人居环境整治志愿服务活动的牧民达500余人次,占苏木常住人口的39%,志愿服务时长达500余小时。   二是实现党的理论政策传播无盲区。相比较于传统入户宣讲方式而言,“有话对你说”栏目充分利用互联网传播速度快、覆盖范围广、长久保存的特色优势,不仅节省了人力物力成本,更方便了牧民群众随时观看理解。这项举措让理论课堂从“纸面”走向“云端”,充分发挥基层干部的能动性和创造性,用身边人讲身边事的方式,真正实现了理论宣讲无盲区。 编辑:宝华

蓝冠待遇,蓝冠登录地址_【石榴花开 籽籽同心】这个社区刮起“最炫民族风”

  8月21日,“石榴花开籽籽同心”网络主题活动内蒙古站采访团走进赤峰市松山区兴安街道临潢家园社区。排练厅中传来乌兰牧骑小分队的歌声;民族融合小课桌上,粘贴着社区儿童制作的民族一家亲剪纸作品;传统手工技艺课堂中,各族妇女共同学习刺绣、编织等手艺……   乌兰牧骑队员在排练厅练习舞蹈   临潢家园社区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社区,生活着汉族、蒙古族、壮族、回族等十三个民族12622位居民。为更好地服务各族居民群众,促进辖区内居民在社区这个大家庭里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全力构建“民族团结一家亲”的社区环境,多年来,临潢家园社区以“民族融合之家”为载体,以文化为桥梁,同心构筑各族群众共有的精神家园,为社区凝聚和谐发展的力量。   社区居民在练习书法   依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建立了松山区首个“民族团结之家”综合服务体,以“家”的服务理念,服务于辖区各民族居民,在服务中心内搭建了公共服务平台,理论政策宣传平台,民族团结握手平台等6个特色服务平台,竭力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维护社区的和谐稳定。   社区里的各族妇女共同学习刺绣、编织等手艺   2019年7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临潢家园社区考察调研时强调,要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社区,把社区打造成为各族群众守望相助的大家庭,积极创造各族群众安居乐业的良好社区环境。   “牢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我们社区在服务内容上不断地丰富,增加了包括帮办代办这样的服务举措,同时加强社区网络化治理工作。另外像我们的乌兰牧骑小分队也从原来的二十几人增加到了九十多人,民族融合小课桌增加了‘同唱一首歌’等课程,让孩子们从小就接触到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国防教育、爱国教育这些内容。”该社区党委书记吴晓华说。   监制:李中锋   文字:许敬   摄影:王晓博   剪辑:王丽红 编辑:宝华

蓝冠网址,蓝冠总代理_【石榴花开 籽籽同心】共建“民族团结之家”让社区居民俱欢颜

  赤峰是多民族聚居地区,在这里,各族群众和谐共处,守望相助,共同谱写着“民族团结一家亲”的温暖画面。8月21日上午,“石榴花开籽籽同心”网络主题活动内蒙古站记者一行,走进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松山区兴安街道临潢家园社区。   临潢家园社区是一个多民族群众聚居的社区,近年来率先打造“民族团结之家”综合服务体,以“家”的理念,服务社区各民族居民,进一步拓宽新时代民族工作新路径,成为内蒙古自治区民族团结共同发展的一个生动缩影。   临潢家园社区党委书记吴晓华接受记者采访。人民网记者 金洪花摄   “我们社区居民有12622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社区总人口的29%。社区有两个及两个以上民族组成的家庭1354户,占总户数31%。”社区党委书记吴晓华介绍说,结合社区少数民族人口多的实际,临潢家园社区以“民族融合之家”为载体,以文化为桥梁,同心构筑各族群众共有的精神家园,为社区凝聚和谐发展的力量。   临潢家园社区居民在乌兰牧骑排练厅编排舞蹈。人民网记者 金洪花摄   走进社区便民服务中心,可以看到社区对活动室进行了功能分区,乌兰牧骑排练厅、民族融合小课桌、蒙古族刺绣室、书法练习室……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通过相互学习,不断丰富着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临潢家园社区居民在书法练习室练习书法。人民网记者 金洪花摄   临潢家园社区居民在社区少数民族文体活动中心进行刺绣编织创作。人民网记者 金洪花摄   记者在社区的照片墙上看到,图片和文字详细展示了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社区开展的文化活动等,增进了各民族之间的相互了解。   社区服务中心内民族风俗文化墙。人民网记者 金洪花摄   社区党委直管党员190名,其中少数民族党员59名。以社区党总支书记为组长的民族工作领导小组,积极主动联系融合共建的单位党组织、党员和居民志愿者,参与到社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中来,组建了政策理论讲习员队伍和草原学习轻骑兵宣传小分队,明确了社区民族工作职责,建立民族工作例会制度等机制,使社区民族工作有了制度保障。   在社区党委和居民的共同努力下,临潢家园社区先后荣获松山区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百强社区、赤峰市文明社区、赤峰市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社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社区等荣誉称号。   “接下来,我们将采取更加扎实的措施,以更加精细的服务,把各族居民群众团结在社区这个大家庭当中,让各族居民更有获得感和幸福感。”吴晓华说。(人民网记者 金洪花)) 编辑:宝华